書名: 走南說北話教育作者名: 何成江本章字數: 1778字更新時間: 2019-01-01 06:28:49
那些逝去的鄉愁
——寫給我讀高三的兒子
在蘇州掛職有些日子了,深秋季節,看銀杏樹葉緩緩地飄落,從窗外遠遠望去,天空的顏色低沉而凝重,感覺陣陣陰冷襲來。回想十三年前我的母親也是這季節離開了我,父親去年這個時候走得更是匆忙。在心痛的時候努力不去想念他們,我害怕這種痛。我知道,我的父母把世上最深的愛給了我,我有責任把這種愛繼續傳遞。撿起那些逝去的鄉愁,回到兒時,回到那些再也找不回的夢境,零零散散地想起,點點滴滴地重溫。我希望我讀高三的兒子能知道他的爸爸不僅會一本正經地教書,也有鮮活而動人的思念,更有他沒有察覺到的父親對兒子的一份愛和牽掛。我愿意給他展開一幅幅我兒時的畫面,這是他的童年未經歷過的,讓我們父子對那段歲月有一次深情的連接……
(一)
土炕上的安眠曲,溫馨而低沉,最美的兒歌是沒有配樂的音符,是母親抱著我輕輕拍打的原唱。那時的我們,未曾預知我們最后將各奔東西,最后的最后,我們也如他們一樣慢慢地老去,但你們卻聽不到媽媽如此動人的歌謠。
(二)
砍柴的小男孩和拾糞的小男孩走到了一起,流著鼻涕穿著破舊的小棉襖卻一路開心……在農村,砍柴拾糞是必修的。扎著長辮子割草的小女孩和狗,在農村,狗是必備的,是回憶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三)
姐姐給弟弟喂飯,時不時吹一下,以免燙嘴。姐弟倆,姐姐背著弟弟,還有大黑狗。你可曾這樣背過?在農村,姐姐牽著弟弟的手去挑水,一路說笑,那是一種動人的風景。而現在除了父母還有誰能這樣牽起你的手。
(四)
叼著旱煙袋的爺爺抑或戴著白蓋頭的奶奶,不論回漢臉上都有皺紋,那是慈祥的標志。在兒時,他們的兜里總有水果糖,我們表現好的時候愿意盯著他們的口袋有所期待。只是如今,他們早已作古,皇天后土中何處可再追尋?
(五)
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樹下扎著長辮子,穿著花布格子在微笑,她們最后都嫁給了誰?
(六)
穿著皮襖的爺爺,拿著鞭子的孫子……牧羊的爺孫倆有說有笑……曾經的青山綠水還有藍天白云……在城市的霧霾里消失,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七)
父親的身影,即便到了88歲,走路總是挺直了腰板,對生活總是一如既往地樂觀。可是如今,你爺爺走了,意味著爸爸也變老了,你也長大了,誰在牽掛誰?
(八)
誰家的新媳婦?我還記得嫁娶之時的羞澀。陽光照到閨房來,是誰惹誰的相思?
上新疆的男人可曾來信,信上可有歸期?女人的愛啊,真的很長。
(九)
悠揚的笛聲,兒時夢中經常出現,希望能擁有一只,是最長的那種,在我的黃土地上凄美地吹響……
(十)
小伙伴,如今早已各奔東西,相隔天涯,見一面也是奢侈,童年燦爛的時光一去不復返。
兒時的我們,在秋收季節總是跟著大人不停地在玉米地里跑來跑去,狗狗也是如此,不知不覺就這樣長大,那些曾經的身影已經模糊。
(十一)
草堆上也曾是捉迷藏的樂園,騎毛驢、挖散坑、扣麻雀、套鴿子,你可曾有過……我們這輩人幸福地回憶時,你們卻在沉重的書包下痛苦地掙扎。
(十二)
那洋芋的焦黃、蘿卜的鮮嫩、麥浪的起伏、蕎花的芳香,如今都在夢中,早已模糊不清,誰曾記住滄海桑田。
(十三)
爺爺奶奶曾經守著一大堆兒孫絮叨光陰的故事,相互攙扶站在村頭,他們可曾有買房的苦惱?
(十四)
趕著老黃牛去上山,經歷的時候總覺得很無聊,放牛的時候還要割草,偶爾假裝肚子痛,想躲過去,可是歲月總在長大,有些擔當必須留給自己,逃無可逃,責任的第一條就是不逃避,這是很多年后才懂得的。
(十五)
奶奶的針線,是否還記得,我們經常幫奶奶穿針引線,她總是夸我們的眼睛好。
(十六)
過年期待穿一件新衣服,期待放一串響鞭炮,期盼在風雪交加的日子在熱炕上一堆人圍坐打牌……而你們在父母的監護下期待一張通向好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今天是你們班的家長會,爸爸遠在蘇州來不了,你媽媽昨晚發短信告訴我,說你在為主持今天的班會作準備,我很高興,因為你已經能扛得起屬于你的一份責任,你有力量做自己的事情。昨天在吳文君老師的親子課“空位”體驗中,我看到了你燦爛笑容后面背負的巨大壓力和委屈。你是給我們這個家庭帶來幸福的人,我們是你唯一的最好的爸爸和媽媽,我和你媽給了你我們能給的一切,我們愛你!今生今世你是我們最忠誠、最驕傲的兒子,我們愿意做你最深情的父母!我們給予你的感情不是留住而是送走,今天爸爸想對你說五句話,如果你愿意你就記下來。
第一句,生命只有一次;第二句,青春永不回頭;第三句,擁抱你的世界;第四句,承擔你的責任;第五句,珍惜每個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