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折了腰
據報道,銀川“80后”離婚率呈上升趨勢,“閃婚”之后就是“閃離”,放電以后就是分別,愛了散了。針對這一現象,大家憂心忡忡,有不少有識之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問題的癥結,甚至有人建議,應該設置一個類似于心理指導的什么組織,對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做一些心理方面的矯正。
與“80后”的“閃”字相比,“80前”則多是一個“滯”字了。何以要“閃”?讓“80后”們來回答,那叫個嘎嘣脆,“行就行不行就拉到。”他們認為,這是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掙錢都來不及呢,哪有什么閑功夫膩歪感情。而有識之士們則認為,這是他們對待婚姻的態度問題,當然是不正確的態度了。一個“閃”字,囊括了多少草率行為呀!而“80后”的長輩們,何曾有過什么“閃”?即便因為種種原因不得已而“閃婚”了,也沒見幾個就要“閃離”的。當然,那時候“婚”起來容易,離起來就難了。還有,長輩們也都比較講究穩定,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因素。既然結了,又何必要離,和誰不是過日子呀。所以,涂鴉覺得,倘“閃”不了婚,也就“閃”不了離;沒有前一個“閃”,就不會有后一個“閃”。為了避免“雙閃”,應該從防止第一個“閃”開始做起。
想當年,雖然也有自由戀愛的,但大多都是有介紹人的,也就是做媒的。大家見了面,客客氣氣,相敬如賓,看電影也都是在電影院門口接頭,進去以后端端正正地坐著,看完以后可能要逛街,逛起來也是前面一個后面一個,相隔著好幾米遠。然后,可能要遞條子,也就是寫情書吧,一來二去的,也總能夠落下一些文字。這樣就要“耗”去不少的時間,那時候落后,還要敲家具,什么多少條腿,還要買自行車縫紉機呀的,都是緊俏的東西,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買來的。于是,時間就這樣晃過去了,你就是想“閃”也沒有辦法“閃”。大家就覺得結婚不容易,當然了,離了再結就更不容易。還有,離婚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甚至還有一種恥辱感。馬馬虎虎,稀里糊涂,一輩子也就一輩子了。這樣的人生路,對于“80后”來講,怎么能夠想得通?他們不要這樣,他們挺精明,非常時刻就開始閃身。譬如對待工作,也多有這樣的,跳來跳去,這山望著那山高。
有時候想,是不是這樣的“閃”一定就是壞事?好像也未必。之所以要“閃”,其實還是為了更好。“為了更好”不是我們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么?“閃”你是因為你差,是因為還有“更好”在后頭。但是婚姻總歸是一個感情的事情,不是什么設備,譬如電腦,換個什么程序也不是難事。“閃”感情,總是會痛的。有首歌叫《被愛情撞了下腰》,撞一下不要緊,閃一下可要痛好久,更要提防閃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