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鱗部(1)
- 本草述鉤元
- 楊時泰
- 2832字
- 2016-01-06 09:39:59
龍
龍鱗八十一。具數九九。陽之極也。故為辰而司水。鯉鱗三十六。具數六六。陰之極也。故變陽而化龍。(埤雅)龍火得濕則焰。得水則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又)骨出晉地及太山滄剡諸州。山巖水岸土穴中。龍化解脫之處。是蛻骨。非死骨也。麋鹿角。蟹易螯。蛇易皮。龍易骨。骨細文廣者雌。骨粗文狹者雄。五色具者上。白黃者中。
黑者下。
味甘平。氣微寒。陰中之陽。入足厥陰少陽少陰。兼入手少陰厥陰陽明經。安魂魄。固脫氣肛。
臟中。
龍骨牡治。皆收衄九竅出血。并用龍骨末吹入鼻中。有人衄血一斛。眾方不止。用此即斷。勞心夢泄。龍骨遠志等分為每冷水空錢半。為齒味澀。氣平涼。主安魂魄。療驚癇諸痙癲疾。魂游不定。龍之變化似之。魄止能守。
之專靜同之。是故魄不寧者。定以虎睛。魂飛揚者。安以龍齒。龍骨入心腎腸胃。龍齒單肝心。故骨兼止瀉澀精之用。齒惟鎮驚安魂魄而已。(仲淳)同荊芥澤蘭丹皮蘇木人參牛膝紅花蒲黃當歸童便。治產后惡血撲心。癲狂妄語。切不可認作傷寒發狂治。誤則殺人。同牛黃犀角鉤勾丹砂生地茯神琥珀金箔竹瀝天竺黃蘇合香。治大人小兒驚癇癲疾。
龍之變化最靈者。純乎陽也。而陽原本于陰。故乘水則神立。失水則神廢。且呵氣腎。
神征如陰齒鼻之形神凡瀉痢腸 及崩漏溺血等證。皆血熱積滯為患。法當疏利。不可便用止澀。惟久病虛脫者。
凡使得脊腦。作白地錦紋。舐之著舌者佳。入藥水飛過曬干。每斤用黑豆一斗。
鱗部
鯪鯉甲
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而有四足。穿陵穴居。一名穿山甲。殺之勿近堤岸。恐血入士。遂令滲漏。(永州記云)凡油籠滲漏。剝甲里肉靨投之。自至漏處補住。(多能鄙事)二說甲味辛咸。氣微寒。有毒。入足厥陰。兼入手足陽明經。別錄主五邪驚啼悲傷。(燒灰服)日華治小兒驚邪。婦人鬼魅悲泣。及疥癬痔漏。綱目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是物食蟻。能治蟻。(貞白) 能通氣活血。(性善走。能行瘀血。通經絡。故其消癰毒。排膿血。下乳。和皮表甲胄如 。脊仲介道如鯉。似獸穴居。穿山越江。乃介甲肝之榮。筋之余。此木秉金制。金互木交。是以勁毛堅甲。專當入太陰肺厥陰肝。以太陰為注經之始。厥陰為環經之終。故抵病舍之所在。閉塞者瀉之。滲漏者補之。如利如泣。如漏癰。如 如乳汁不通。此閉塞之為患也。如五邪驚啼悲傷。
無。乘制致魂失奠安。在形臟歸滲漏。在五邪屬閉塞。瀉之者。交互乘制。兩無礙矣。(之頤)凡風濕冷痹之證。因水濕所致痛不可忍者。于五積散加穿山甲七片。看痛在何處。即于鯪鯉身上個。蔥姜水煎。入無灰酒一匙。熱服取汗。避風。甚良。土炒。同草童便。治上部內傷。胸膈間疼痛。同當歸白芷銀花連翹紫地丁夏貝母皂角刺。治癰腫未潰。資為引導。得生地紫草生犀角。治痘瘡紅枯燥者。風丹作癢。穿山甲洗去腥。瓦上炒過存性。每一兩入甘佐地榆。治便毒。便毒便癰。穿山甲半兩。豬苓二錢。并用醋炙山甲末和麻油輕粉涂之。或只以土涂之。馬疔腫毒。穿山甲(燒調服三四次。乃用下藥利去惡物。即愈。蟻 不愈。穿山甲二七壞。穿山甲(土炒)斑蝥熟艾。等分為末。敷之。外以烏柏葉貼之 近以鯪鯉甲療風痹痰瘧。通經下乳。其用更專于瘡科。似于別錄日華所云驚邪悲傷治耶。
元陽則陽元陰所合。
之頤所謂天氣血以以通利行之。不可先導。要本之氣血如是氏可謂識越止虛生。即繆氏言癰疽已潰。不宜服。痘瘡元氣不足。不能起發者。不宜用。性專行散中病即止。
不可 尾鱗尖濃有三角。用之力勝。或炮。或燒。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
土沙耳內疼痛。同土狗炒。耳鳴耳聾。蛤粉炒。倒睫拳毛。將羊腎脂抹甲上炙。隨各證各臟腑修制。以類推之。未有生用者。
蛤蚧
生嶺南山谷及城墻。或大樹間。身長四五寸。背有細麟如蠶子。土黃色。尾與身等。
見人欲取之。多自嚙斷其尾。故用者須有尾。其力乃全。廣西橫州甚多。牝牡相呼累日。情洽乃交。相抱墮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覺。以手分劈。雖死不開。乃用熟稿草細纏。蒸過曝干售之。此種專為房中藥。其尋常捕者。不論雌雄。但可為雜藥用。(海槎錄)雄為蛤。皮粗)味咸。氣平。有小毒。入手太陰足少陰經。主治久嗽肺勞傳尸。肺痿咯血。定喘逆上氣。
通之功純)并治胸膈噎痛濾汁。
蛤蚧得金水之氣。性味屬陰。能補水之上源。故肺腎皆得所養。而勞熱久咳之治。
夫且余證皆由治肺以及之者耳。
咳嗽由風寒外邪者。弗用。(仲淳) 其毒在眼。須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炙令黃色。弗傷其尾。效在尾也。
白花蛇
一名蘄蛇。湖蜀皆有。獨以蘄產擅名。然亦不多得。今市肆所貨。皆自江南興國來。其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方勝紋二十四。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惟出蘄地者。雖干枯而眼光不他產則否。如生舒蘄兩界者。其目一開一閉。故人以此驗之。(瀕湖)黔蜀之蛇。雖有白而類性不同。故入藥獨取蘄產。(又)肉味甘咸。氣溫。有毒。得酒良。治中風濕痹不仁。筋脈拘急。口面 斜。半身不遂。
骨節尤臟蒺藜快。白一升浸湯化服。日二次。神效。白花蛇散。(圣蛇(酒浸去皮骨)天南星(漿水煮軟切炒)各每服一錢。茶下。日三服。治癩白花蛇膏。
研勻。以白蜜一斤。杏仁一斤去皮。研爛。
通天再造散。下去蟲物。乃服此除根。白花熱。白花蛇酒浸取肉焙二兩。生犀鎊研一兩二每服二錢。入膩粉五分。五更時。糯米飲調下物。
蛇稟隨風重巽之體用。乘于六陽盛氣。用益風犬之力。故其性善竄。可以療善行數病有渾似蓋其濕痹者茲物治風病。至諸之風。則凡服蛇酒藥。切忌見風。(瀕湖) 目光不陷者真。頭尾及骨。俱有大毒。須盡去之。黔蛇長大。故頭尾可去一尺。
惟取干。
烏梢蛇
其脊高。世稱劍脊。烏梢頭圓。尾尖細。(能穿小錢百文者佳)眼有赤光。至枯不陷活者。蛇類中惟此性善不噬物。入藥最多。秤之重七錢至一兩者為上。十兩至一鎰者為中粗大者力彌減也。偽者用他蛇熏黑。亦能亂真。但眼不光耳。其長大無劍脊。而尾稍粗者名風梢蛇。亦可治風。力殊不及。
肉氣味甘平。治諸風頑痹。皮膚不仁。熱毒風。皮膚生癩。眉髭脫落。 疥等瘡。功同白花以喂烏雞。待盡。殺雞烹熟取 烏蛇與白花蛇味皆甘。皆入血。而白花蛇獨兼有咸。則入血而祛風者。烏梢似難與 去頭及皮鱗。銼斷。酒浸一宿。漉出炙干用。或以酒煮干。亦可。
蛇蛻
其蛻無時。但著不凈即蛻。或大飽亦蛻。(頌)從口退出。眼睛亦退。(宗 )味咸甘。氣平。火熬之良。治喉風。退目翳。消木舌。諸 惡瘡似癩癜風白駁。(煎汁涂之)取其退為用者。
當歸。等小兒口噤不石癰無膿。堅個。頭發一握 蛇治風證。如狂癇等疾。惟屬陽實者。至陽虛則斷非所宜。若患于濕以為風者。
是分皆其病于陰血之風而患在表分者。用之為最切耳。
凡小兒驚癇癲疾。非外邪客忤而由于肝心虛者。不效。(仲淳)孕婦忌用。
凡使勿用青黃蒼色者。只用白色如銀者。(雷公)先以皂莢水洗凈。纏竹上。
或酒
蚺蛇
一名南蛇。又名埋頭蛇。大者二三圍。在地行不舉頭者是真。舉頭者非真也。(真白)真膽狹長通黑。皮膜極薄。舐之甜苦。(又)剔取粟許。著凈水中。浮游水上。回旋行走。(勿多著。多著亦沉散。)其以豬膽虎膽偽為者。著水雖走。但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