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 老子為道
  • 殷旵
  • 2894字
  • 2015-12-29 09:26:52

如果有人想去干一件事,干一件破壞環境的事,去捕殺那種國家保護動物,或是去捕殺青蛙那一類的益蟲,甚至去剝紅豆松的樹皮,以此謀取個人或企業的暴利,這個首先就是一個“兇”字當頭,是有禍,有害的,是不利的。即使他占卜到大吉的卦都是兇。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干的這種事本身是錯誤的,是會遭到譴責,是會遭到處罰的,甚至于會遭到審判的。”易與天地準”,我們就不能與天地違。所以講“貞”、講“正”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即使不是明顯去做壞事,不是明顯去違害社會,但心里七上八下的,胡思亂想,異想天開,這樣也不行。本來你是想做一件好事,在做這件事時,你心里想我將這件事辦成后發了財,我就很風光了,就露臉了,我就能得到享受了,這不正,這樣也是不行的。

這就是講,我們的思維要正,動機要正,正就是一個“誠”,以“誠”當頭。在社會交往中,要一個正思維,要以誠待人,以誠辦事,有社會公德。這就說明,在大街上給人占卜的那些所謂的江湖人士,只要你給錢就行了,如果測一些不可告人之事,只要多給錢,他也會給人占卜的,他給人占卜的思想正嗎?所以我們不可信他,我們在應用上要以一個“誠”為本。

那么我們又如何來讀《易經》呢?有好多的人一講到《易經》,就會講:《易經》好,是一本好書,但我讀不懂,所以就無法去讀它。我認為讀《易經》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八卦的卦名、卦形、卦德弄清楚了,然后根據這個去推理、去思考就行了。至于里面的卦辭、爻辭,許多不懂的話,你可以暫時繞開,我們先了解一個大概,一步一步地來。這個我就不多講了。我們下面來了解一下“禪”。

第八部分為道與自然之禪是生活的共相

什么是禪

那什么是“禪”呢?1997年,世界語出版社有位編輯問我,“什么是禪”?那我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呢?實際上也不能說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在這里,你們也問我這么一個問題,我又如何回答呢?我可以這么說:我在這里所說的只不過是一個演講而已,是一個備課筆記而已,那么我心里想的東西呢?沒有說出來的東西,無法表達出來的東西,沒有說出來的東西呢?這些就是禪。為什么這么講呢?當然我是借禪師們的一句話的。

禪師們講:佛口說出來的是佛經,佛心里想的但表達不出來的是禪。也就是講佛說出來的是經,心里想的是禪。這么一說就簡單了。

還有這么一種比喻,禪是指月。有人問月亮在哪里,你將手一指,如果只是看手指,那就與禪無緣,如果沿著手指的方向一眼就望見了月亮,那就看到了禪。為什么呢?因為禪是直指人心的。也就是講“當下”就是本來,這就是禪,就是當下你就看到事物的本質。剛才的《易》里面有這個東西。

凡是禪,就是一問一答,片吟半句,揚眉瞬目,一豎臂,一掄拳,在在處處無處不是本地風光。只有本體風光才是禪。凡是禪就一下子和盤托出來了。迷的人是頭頭都錯過,而悟的人是左右都逢緣。

在一個班級里面,有的同學與其他同學的關系還有和老師的關系都好,他就能辦好事;而有的同學呢,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而且有時還好心辦壞事。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前者有一種悟性,后者是迷了嗎?那后者迷在何處呢?前者左右都逢緣,原因是什么,講不清,講不清的就是禪。前者得了禪機,他處處都把握了那一點點的東西。而后者卻沒有把握好那一點點機,所以他辦事就會不自在,就會受批評。

在生活中參禪

得禪者就能得定力。如果老是胡思亂想,胡亂猜疑,心思不在學習上,心思不在班級之中,不在與同學的關系之中,當然與禪離遠了,那當然也把握不住機會。而你心在學習中,在師生情義之間,在班級的氛圍中間,時時都定在其中,所以就能夠得機,熟習了這一套,知道什么時候應該是怎么樣,甚至一個眼神,都能心照不宣。所以講禪要定,定就能生慧,禪就是一種智慧。

再講一下生活禪,什么叫生活禪?就是在生活中參禪,在參禪中生活。就是剛才講的那樣,在學習中參禪,在參禪中學習。生活與禪是相連的。

有人認為禪就是在一間小房間點上香,不受外界的干擾,關好門,然后坐在房中間參禪。打坐時候要做一些準備,然后又想著大周天、小周天,還要四禪八定。這樣就是參禪嗎?是,但只是其中一種形式。

一個人天天在工作,天天在學習,他就在定中,他的精力全部定在這份工作當中,定在學習上,定在某一件事上,這就是禪。

如果胡思亂想,那就離禪遠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間,我們不要去理睬那些壞的習氣,壞的風氣,以及不相干的瑣事。

我們要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去參禪,在參禪中去工作、學習、生活。在禪定中我們就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智慧,在生活禪中我們就可得到自在,就可得到智慧。

第八部分為道與自然之天人合一

唯我獨尊

這里講到自然,我就順便講一下辭海里的解釋,那第一個解釋就是天然,大自然。第二個是不是故意做作的,不是勉強的,不是人為的,不需裝模作樣的,這就是自然。這是辭海里的解釋。我這里也有一種解釋,我認為“自”就是“我”,“自然”就是我的樣子。我的樣子就是自然,我就是我。為什么?“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就是我,不是你講這個是紅的我就跟著你講這是紅的,你講白的我就跟著你講是白的。我不是這樣,唯我獨尊,我有我的主見,我有我的思考,我有我的辦法。別人的勞動不能代替我的勞動,你認為那是紅的,那是你觀察的,你判斷的,你去分析的,你去思考的。我必須通過我的思考、分析、判斷與觀察后,我認為是紅的,我就講是紅的。我如果認為是白的,我就講是白的,這是我的勞動。我通過我勞動所得的東西,我就有我的認識,我就按我的認識去做。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樣子,這就是自然,就是自然中一分子。

東施效顰,東施看西施很美。西施病了,皺著眉頭,按著心口,東施也學西施那樣,西施怎么走路,怎么打扮,她都跟著學,結果是越學越丑,而且丑得可怕。不是這么回事嗎?因為,她那樣子不是“我”的樣子,是西施的樣子,那樣自然嗎?當然不自然,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是誰?我是天,我是地,我是我。那我又與天有什么關系?天人合一呀!天、地、人三才是并列的,不是別的關系,是兄弟關系,是同學關系。它們是不分你我的,它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天,如果沒有萬物,沒有人,誰稱你為天呢?當然,人也不能沒有天,不能沒有萬物。這也就說明它們是缺一不可的,是不能分離的,這樣才能形成大自然。所以中國的祖先講“天人合一”,“同其光,和其塵”。所以我們要愛護大自然,要保護大自然。

我們為什么將易、禪、自然連起來講?我認為易與禪,易理與禪理是相通的。荀子講:“天下無二道,圣人無兩心。”所以講易理與禪理是相通的,伏羲與釋迦牟尼佛兩位圣人是一個思維,他們所悟的道是一個道,是天。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睹明星悟道,他看到的天也是這個天,伏羲在卦臺山“仰則觀像于天”的天也是這個天。是同一個天,是同一個道的,所以講是同理的。到底同在何處呢?是同在無為法,而不是有為法。

《金剛經》云:“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賢圣與凡人的差別在什么地方?賢圣他們是無為法,我們這些凡夫就是有為法,什么事都自作聰明。

那如何為道?是從無為法中為道。我們為道就是要無為而無不為。我們怎樣從易、“禪”、自然中去為道呢?那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去為道吧!

講完了,大家也提了不少的意見,我認為都很好,我們再來共同探討它,好嗎?謝謝大家。(掌聲)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凤县| 屏东市| 当阳市| 永昌县| 朝阳区| 陵水| 喀什市| 宁城县| 阜宁县| 胶南市| 崇州市| 旌德县| 浙江省| 荥阳市| 体育| 乐山市| 德格县| 诸城市| 九龙城区| 永登县| 铁岭县| 吉安县| 瑞安市| 深圳市| 全州县| 莎车县| 洪洞县| 临武县| 偃师市| 怀仁县| 瑞昌市| 万安县| 体育| 德昌县| 慈利县| 滦南县| 龙里县| 南城县| 三穗县| 如东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