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錢惟演
書名: 宋詞三百首大師導讀作者名: 華夏國學書院本章字數: 1088字更新時間: 2016-02-26 15:04:22
【詞人簡介】
錢惟演(977-1034)字希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真宗時入秘閣,預修《冊府元龜》。編書之余,常與楊億、劉筠等十七人唱酬,結集為《西昆酬唱集》。錢惟演是“西昆體”的代表,且能文能詞,存世著作有《家王故事》、《金坡遺事》等,存詞兩首。
玉樓春(城上風光鶯語亂)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時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賞析】
錢惟演一生為仕途奔波,為求仕進趨炎附勢、阿諛奉上,幾經沉浮仍未實現官至宰相的心愿,到了晚年,更是屢受打擊。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與錢惟演有姻親關系的劉太后賓天。仁宗親政,著力肅清劉氏黨羽,錢惟演被貶謫漢東。本詞就創作于這一背景下,錢惟演用凄婉哀涼的筆觸,抒發了晚年衰頹愁苦、仕途屢屢受挫的感懷。
起首兩句以春景開篇,分述城樓上下之景:城墻上鶯歌燕語,一片喧鬧;城下煙波濛濛,水浪擊岸?!帮L光”、“煙波”是目中所見,意蘊委婉,顯朦朧之美;“鶯語”、“拍岸”是耳中所聞,生動真切,宛然回響耳畔。首句的“亂”字顯示出極強的煉字技巧,僅一字將春景渲染得生動熱鬧。黃鶯亂啼,暗示春色已暮。面對易逝的春光,詞人難免感傷。
“綠楊芳草”本是明麗春景,但因牽扯出詞人對舊日風光的回憶,令人不禁愁思滿懷。詞人責問“綠楊芳草幾時休”,即叱問這惱人的春天何時會過去。在古典詩詞里,“芳草”意象常指代傷春或別離的感傷情緒。錢惟演情由景生,由景入情,在“綠楊芳草”這觸動愁情的景象面前,情感達到高潮——“淚眼愁腸先已斷”,滿腹心事無從說起,最終化作愁淚千行。
“情懷漸覺成衰晚”,詞人覺察到自己情志萎靡、身體衰老的景況,心中有大勢已去之感,但卻無可奈何。他對鏡自照,“鸞鏡朱顏驚暗換”,只見鏡中“朱顏”已盡顯衰老,不禁暗暗驚嘆。著一“驚”字,寫出詞人看到蒼老容顏的剎那心中一凜的樣子;用一“暗”字,又寫出年華在漫長歲月的流逝中悄然老去,兩種情態一長一短,相融相彰,都抒發了暮年衰晚的情懷。
感傷情緒無所依托,詞人只能借酒澆愁,愁緒卻更深一層?!拔魰r多病厭芳尊”,早年多病厭惡飲酒,“今日芳尊惟恐淺”,而今滿腹愁腸唯恐杯中酒淺。詞人前后對“芳尊”的態度對比鮮明,一個絕望于仕途、無望于生命的垂暮老人以酒消愁愁更愁的形象躍然紙上,結句頗有點睛效果。
完成這首詞后不足一年,詞人溘然長逝。感知生命與仕途都行將就木,錢惟演創作了這闋詞抒發內心的愁苦,情感格外真摯,讀來令人唏噓。
【大師導讀】
此詞暮年所作,詞極凄婉。
——宋·黃昇《花庵詞選》
芳尊恐淺,正斷腸處,情尤真篤。
——明·沈際飛《草堂詩馀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