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8章

  • 景岳全書
  • 葉天士
  • 2052字
  • 2015-12-28 09:41:21

長集·痘疹詮古方痘疹

以下麻疹方

升麻湯(一三九) 解散疹毒。

升麻(去須) 葛根(去皮,各一錢) 芍藥(酒浸,二錢) 炙甘草(一錢)水一盞,煎五分。食遠稍熟服,量人大小加減。

予按:此方即升麻葛根湯也,麻疹之證多屬陽明火毒,凡欲解表散邪,但表實邪盛者最宜用此。然愚謂以柴胡代升麻用之更妙。若血氣稍虛而邪有未解者,惟柴歸飲為最妥。

升麻透斑湯(百四十) 治疹瘡初見紅點一日至三日。

升麻 枳殼(麩炒,各五分) 柴胡(錢半) 桔梗 前胡(各一錢) 干葛 川芎 茯苓(各七分)陳皮 半夏 甘草(各四分)上加生姜一片水一鐘,煎五分,作十余次徐服之。

葛根麥門冬散(一四一) 治小兒熱毒斑疹,頭痛壯熱,心神煩悶。

葛根(三錢) 麥門冬(四錢) 人參 川升麻 茯苓 甘草(各二錢) 石膏(半兩)赤芍藥(一錢)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不拘時徐徐溫服,仍量兒大小增減。

薛氏曰:前方足陽明胃經之藥也,外除表邪,內清胃火,兼補元氣,若非發熱作渴,表里有熱者不可用。

若表里俱虛而發熱作渴者,宜用人參麥門冬散。

(萬氏)麥門冬湯(一四二) 治表邪內熱,咳嗽甚者。此即前方去人參者,但分兩稍異耳。

麥門冬 葛根(去皮,各一錢) 升麻(去須,四分) 赤芍藥(酒炒) 茯苓(各六分)炙甘草(四分) 石膏( ,一錢半)上水煎服。

(萬氏)柴胡四物湯(一四三) 治疹后余熱。

柴胡 當歸身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麥門冬 知母 淡竹葉 黃芩 地骨皮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生地黃散(一四四) 治小兒斑疹,身熱口干,咳嗽心煩者。

生地黃(半兩) 麥門冬(七錢) 款冬花 陳皮 杏仁(各三錢) 炙甘草(二錢半)上每服三五錢,水一大盞,煎六分。不拘時徐徐溫服,量大小加減。

清肺湯(一四五) 治斑疹咳嗽甚者,或二母散,或麥門冬湯。

桔梗(去蘆) 片芩 貝母(各七分) 防風(去蘆) 炙甘草(各四分) 知母(七分)上水一鐘,煎五分,入搗碎蘇子五分,再煎溫服。

清肺消毒湯(一四六) 治疹瘡收完,不思飲食,鼻干無涕。

防風 枳殼(各五分) 連翹 前胡 黃芩 桔梗(一錢) 荊芥 炙甘草上水一鐘,煎至五六分,作十余次徐服之。

門冬清肺湯(一四七) 治疹后咳嗽不止。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款冬花 知母 貝母 桔梗 牛蒡子 地骨皮杏仁(去皮尖) 馬兜鈴 甘草(等分)水一鐘半,前七分。食后溫服。

清肺消毒化痰湯(一四八) 治疹后喘嗽,聲音不清,不思飲食,眼目不清,唇口干燥。

牛蒡子 防風 荊芥穗 貝母(各五分) 連翹 黃芩 前胡 茯苓(各七分) 桔梗枳殼(各一錢) 甘草(三分)上水一鐘,煎五分,作十余次徐服之。

清金降火湯(一四九) 治疹后肺熱聲啞咳喘。

當歸 白芍藥(酒炒) 生地黃(酒洗) 栝蔞仁 白茯苓 陳皮 貝母(去心)甘草 麥門冬 桑白皮 枯芩(酒炒) 山梔(炒) 玄參 杏仁(去皮尖) 蘇梗天門冬 黃連(炒) 石膏上等分,加姜一片,水煎服。

二母散(百五十) 方在寒陣四九。治肺熱咳嗽,及疹后嗽甚者。

透斑和中湯(一五一) 治疹瘡二三日泄瀉。

升麻 干葛 豬苓 澤瀉 陳皮 半夏 川芎 茯苓(各七分) 前胡 桔梗(各一錢)柴胡(錢半) 甘草(三分)上加生姜三片,水一鐘,煎至五分,作數次徐服之。

解毒化滯湯(一五二) 治疹后吃食太早,咬指甲,撕口唇, 眼毛,看手,咬人等證。

防風 荊芥 枳殼 神曲(炒) 麥芽(炒,各五分) 連翹 黃芩 茯苓 前胡(各七分)桔梗(一錢) 山楂 甘草(各三分)上水一鐘,煎五分,作十余次徐徐服之。

大青湯(一五三) 解斑疹大毒良方。

生地黃 石膏 玄參 地骨皮 知母 木通 甘草 青黛 荊芥穗(各等分)上水一盞,加淡竹葉十二片,煎七分。溫服,無時。

羚羊角散(一五四)治小兒斑疹后,余毒不解,上攻眼目,羞明云翳,眵淚俱多,紅赤腫閉。

羚羊角(鎊) 黃 黃芩 草決明 車前子 升麻 防風 大黃 芒硝(等分)水一盞,煎半盞,稍熱服。

羌菊散(一五五) 治痘疹熱毒上攻,眼目生翳并暴赤羞明。

羌活 甘菊花 蟬蛻 蛇蛻 防風 谷精草 木賊 甘草 白蒺藜 山梔子 大黃 黃連沙苑蒺藜(等分)上為末。每服一錢,清米湯調下。

以下通用方

人參理中湯(一五六) 方在熱證一。

治脾胃虛寒諸證。

六物煎(一五七) 方在新因二十。

治痘疹血氣不足,隨證加減用。

六氣煎(一五八) 方在新因二一。

治痘瘡氣虛,癢 倒陷。

九味異功煎(一五九) 方在新因二二。

治痘瘡虛陷,寒戰切牙,虛寒諸證。

柴歸飲(百六十) 方在新因十五。

治痘瘡初起,托散妙劑。

柴葛煎(一六一) 方在新因十八。

治痘瘡表里俱熱,散毒養陰。

疏邪散(一六二) 方在新因十六。

治痘瘡初起,表邪強實者。

五積散(一六三) 方在散陣三九。

溫散寒邪。

四順清涼飲(一六四) 方在攻陣二五。

治血脈壅熱,大便秘結。

涼血養榮煎(一六五) 方在新因十七。

治痘瘡血虛血熱,地紅熱渴。

搜毒煎(一六六) 方在新因十九。

解痘疹熱毒,紫黑干枯。

犀角地黃湯(一六七) 方在寒陣七九。

治痘疹血熱諸證。

(仲景)黃芩湯(一六八) 方在寒陣百五。

治熱利。

透邪煎(一六九) 方在新因二三。

治痘疹初熱未出者,宜此蘇表達邪。

化斑渴(百七十) 方在寒陣三。

治陽明熱渴,化斑除煩。

小柴胡湯(一七一) 方在散陣十九。

散肝膽經表邪,往來寒熱。

益元散(一七二) 方在寒陣百十二。

解煩熱,止渴,利小水。

四苓散(一七三) 方在和陣一八七。

利小水,去濕滯。

導赤散(一七四) 方在寒陣一二二。

降心火及小腸熱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山县| 通州区| 镇原县| 永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高碑店市| 陆河县| 遵化市| 重庆市| 广宁县| 涪陵区| 玉溪市| 富民县| 阿合奇县| 依兰县| 孟州市| 泗洪县| 蒙阴县| 清镇市| 信丰县| 斗六市| 六枝特区| 滦南县| 宁晋县| 务川| 香河县| 台南县| 临湘市| 阿巴嘎旗| 固镇县| 淮安市| 曲阜市| 虎林市| 泰州市| 子长县| 贺兰县| 万山特区| 乌鲁木齐市| 逊克县| 中西区|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