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261.以物置人耳鼻孔竅中

諸以物置人耳、鼻及孔竅中,有所妨者,杖八十。其故屏去人服用、飲食之物,以故殺傷人者,各以斗殺傷論。

【疏】議曰:耳鼻孔竅皆為要所,輒以他物置中,有所妨者,杖八十。本條毆罪重者,依毆法;毆未有罪者,亦不科。“其屏去人服用、飲食之物”,謂寒月屏去人衣服,或登高、乘馬私去梯轡,或饑渴之人屏去飲食之類。以屏去之故及置物於人孔竅之中,而殺傷人者,各以斗殺傷論。若殺凡人或傷尊長應死,或於卑幼及賤人雖殺不合償死,及傷尊卑、貴賤各有等差,須依斗訟律,從本犯科斷,故云“各以斗殺傷論”。

若恐迫人,使畏懼致死傷者,各隨其狀,以故、斗、戲殺傷論。

【疏】議曰:若恐迫人者,謂恐動逼迫,使人畏懼,而有死傷者。若履危險,臨水岸,故相恐迫,使人墜陷而致死傷者,依故殺傷法;若因斗,恐迫而致死傷者,依斗殺傷法;或因戲恐迫,使人畏懼致死傷者,以戲殺傷論。若有如此之類,各隨其狀,依故、斗、戲殺傷法科罪。

262.造畜蠱毒

諸造畜蠱毒(謂造合成蠱,堪以害人者。)及教令者,絞;造畜者同居家口雖不知情,若里正坊正、村正亦同。知而不糾者,皆流三千里。

【疏】議曰:蠱有多種,罕能究悉,事關左道,不可備知。或集合諸蠱,置於一器之內,久而相食,諸蟲皆盡,若蛇在,即為“蛇蠱”之類。造謂自造,畜謂傳畜,可以毒害於人,故注云“謂造合成蠱,堪以害人者”。若自造,若傳畜貓鬼之類,及教令人,并合絞罪。若同謀而造,律不言“皆”,即有首從。其所造及畜者同居家口,不限籍之同異,雖不知情,若里正、坊正、村正知而不糾者,皆流三千里。

問曰:律文唯言里正、坊正、村正等罪,不言州、縣知情之法。若州、縣官司知而不糾,復合何罪?

答曰:里正之等,親管百姓,既同里,多相諳委。州、縣去人稍遠,管戶又多,是故律文遂無節制。若知而不糾,依《斗訟律》:“監臨之官,知所部有犯法,不舉劾者,減罪人罪三等。糾彈之官,唯減二等。”

造畜者雖會赦,并同居家口及教令人,亦流三千里。(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篤疾,無家口同流者,放免。即以蠱毒毒同居者,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孫不知造蠱情者,不坐。)

【疏】議曰:造畜蠱毒之人,雖會大赦,并同居家口及教令人,亦流三千里。注云:“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篤疾,無家口同流者,放免。”據此,老、幼及篤疾,身自犯罪,猶尚免流,今以同居共活,有同流家口亦配,無同居家口共去,其老、小及篤疾不能自存,故從放免。即造畜蠱毒之人,以蠱毒毒同居者,其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孫不知造蠱毒情者,并免流罪。

問曰:被毒之人父母不知情者,放免。假有親兄弟,大房造蠱,以毒小房,既同父母,未知父母合免以否?

答曰:蠱毒家口,會赦猶流,恐其涉於知情,所以例不聽住。若以蠱毒毒同居,被毒之人父母、妻妾、子孫不知情者,不坐。雖復兄弟相毒,終是被毒之人父母,既無不免之制,不知情者合原。

又問:老、小、篤疾,無家口同流者,放免。其家總無良口,惟有部曲,若有奴婢一人,得為有同流家口,老、小、篤疾仍配以否?

答曰:部曲既許轉事,奴婢比之資財,諸條多不同良人,即非同流家口之例。

又問:依律:“犯罪未發自首,合原。”造畜蠱毒之家,良賤一人先首,事既首訖,得免罪以否?

答曰:犯罪首免,本許自新。蠱毒已成,自新難雪,比之會赦,仍并從流。

263.以毒藥藥人

諸以毒藥藥人及賣者,絞;(謂堪以殺人者。雖毒藥,可以療病,買者將毒人,賣者不知情,不坐。即賣買而未用者,流二千里。)

【疏】議曰:凡以毒藥藥人,謂以鴆毒、冶葛、烏頭、附子之類堪以殺人者,將用藥人,及賣者知情,并合科絞。雖毒藥,可以療病,買者將以毒人,賣者不知毒人之情,賣者不坐。“即賣買而未用者”,謂買毒藥,擬將殺人,賣者知其本意,而未用者,流二千里。

問曰:毒藥藥人合絞。其有尊卑、長幼、貴賤,得罪并依律以否?

答曰:律條簡要,止為凡人生文。其有尊卑、貴賤,例從輕重相舉。若犯尊長及貴者,各依謀殺已殺法;如其施於卑賤,亦準謀殺已殺論。如其藥而不死者,并同謀殺已傷之法。

脯肉有毒,曾經病人,有馀者速焚之,違者杖九十;若故與人食并出賣,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絞;即人自食致死者,從過失殺人法。(盜而食者,不坐。)

【疏】議曰:“脯肉有毒”,謂曾經人食,為脯肉所病者。有馀,速即焚之,恐人更食,須絕根本。違者,杖九十。其知前人食已得病,故將更與人食,或將出賣,以故令人病者,合徒一年;因而致死者,絞。“即人自食致死者”,謂有馀,不速焚之,雖不與人,其人自食,因即致死者,從過失殺人法,徵銅入死家。注云“盜而食者,不坐”,謂人竊盜而食之,以致死傷者,脯肉主不坐,仍科“不速焚”之罪。其有害心,故與尊長食,欲令死者,亦準謀殺條論;施於卑賤致死,依故殺法。

264.憎惡造厭魅

諸有所憎惡,而造厭魅及造符書祝詛,欲以殺人者,各以謀殺論減二等;(於期親尊長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各不減。)

【疏】議曰:有所憎嫌前人而造厭魅,厭事多方,罕能詳悉,或圖畫形像,或刻作人身,刺心釘眼,系手縛足,如此厭勝,事非一緒;魅者,或假鬼神,或妄行左道之類;或祝或詛,欲以殺人者:各以謀殺論減二等。若於期親尊長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各不減,依上條皆合斬罪。

以故致死者,各依本殺法。欲以疾苦人者,又減二等。(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者,各不減。)

【疏】議曰:“以故致死者”,謂以厭魅、符書祝詛之故,但因一事致死者,不依減二等,各從本殺法。“欲以疾苦人者”,謂厭魅、符書祝詛,不欲令死,唯欲前人疾病苦痛者,又減二等。稱“又減”者,謂大功以下親及凡人,非外祖父母。謀殺得減二等者,謂從謀殺上總減四等。即是期親尊長、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唯減二等;其祖父母、父母以下,雖復欲令疾苦,亦同謀殺之法,皆斬,不同減例。

問曰:祝詛大功以上尊長、小功尊屬,欲令疾苦,未知合入十惡以否?

答曰:疾苦之法,同於毆傷。謀毆大功以上尊長、小功尊屬,不入十惡;如其已疾苦,理同毆法,便當“不睦”之條。

即於祖父母、父母及主,直求愛媚而厭祝者,流二千里。若涉乘輿者,皆斬。

【疏】議曰:子孫於祖父母、父母,及部曲、奴婢於主,造厭祝符書,直求愛媚者,流二千里。若涉乘輿者,罪無首從,皆合處斬。直求愛媚,便得極刑,重於“盜服御之物”,準例亦入十惡。

265.殺人移鄉

諸殺人應死會赦免者,移鄉千里外。其工、樂、雜戶及官戶、奴,并太常音聲人,雖移鄉,各從本色。(部曲及奴,出賣及轉配事千里外人。)

【疏】議曰:殺人應死,會赦免罪,而死家有期以上親者,移鄉千里外為戶。其有特敕免死者,亦依會赦例移鄉。工、樂及官戶、奴,并謂不屬縣貫。其雜戶、太常音聲人,有縣貫,仍各於本司上下,不從州縣賦役者。此等殺人,會赦雖合移鄉,“各從本色”,謂移鄉避讎,并從本色驅使。謂私奴出賣,部曲將轉事人,各於千里之外。

若群黨共殺,止移下手者及頭首之人。若死家無期以上親,或先相去千里外,即習天文業已成,若婦人有犯及殺他人部曲、奴婢,并不在移限,(部曲、奴婢自相殺者,亦同。違者徒二年。)

【疏】議曰:“群黨共殺”,謂謀殺,造意合斬,從而加功者絞;同謀共斗,各以下手重者為重罪,亦合處絞。律故云“止移下手及頭首之人”,謂雖不下手,發意元謀,或以威力使人殺者,并合移鄉。雖有從而加功,準律合死,既不下手共殺者,即不移鄉。若死家無期以上親,或先相去千里外;“即習天文”,謂天文觀生、天文生以上業已成者;“若婦人有犯”,謂無常居,隨夫所在;及殺他人部曲、奴婢:此等并不在移鄉避讎之限。注云“部曲、奴婢自相殺者,亦同”,謂亦不在移鄉之例。此以上應移而不移,不應移而移,違者各徒二年。

266.殘害死尸

諸殘害死尸,(謂焚燒、支解之類。)及棄尸水中者,各減斗殺罪一等;(緦麻以上尊長不減。)

【疏】議曰:“殘害死尸”,謂支解形骸,割絕骨體及焚燒之類;及棄尸水中者:“各減斗殺罪一等”,謂合死者,死上減一等;應流者,流上減一等之類。謂殘害及棄尸水中,各依斗殺合斬,不在減例。

棄而不失及髡若傷者,各又減一等。即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者,各不減。(皆謂意在於惡者。)

【疏】議曰:棄尸水中,還得不失。髡,謂髡去其。傷,謂故傷其尸,傷無大小,但非支解之類。“各又減一等”,謂凡人各減斗殺罪二等,緦麻以上尊長唯減一等,大功以上尊長及小功尊屬仍入“不睦”。即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者,各不減,并同斗殺之罪,子孫合入“惡逆”,決不待時。注云“皆謂意在於惡者”,謂從殘害以下,并謂意在於惡。如無惡心,謂若愿自焚尸,或遺言水葬及遠道尸柩,將骨還鄉之類,并不坐。

267.穿地得死人

諸穿地得死人不更理,及於冢墓熏狐貍而燒棺槨者,徒二年;燒尸者,徒三年。緦麻以上尊長,各遞加一等;卑幼,各依凡人遞減一等。

【疏】議曰:因穿地而得死人,其尸不限新舊,不即埋掩,令其曝露;或於他人冢墓而熏狐貍之類,因燒棺槨者:各徒二年。謂唯燒棺槨,火不到尸。其燒棺槨者,緦麻以上尊長,從徒二年上遞加一等,至期親尊長,流二千五百里。其卑幼,各依凡人遞減一等:緦麻,於二年上減一等,徒一年半;小功,徒一年;大功,杖一百;期親,杖九十。若穿地得死人,可識知是緦麻以上尊長,而不更埋,亦從徒二年上遞加一等,卑幼亦從徒二年上遞減一等,各準“燒棺槨”之法。其燒尸者徒三年,緦麻以上尊長各遞加一等,謂從徒三年上遞加一等,燒大功尊長尸流三千里,雖期親尊長,罪亦不加。其卑幼,各遞減一等,謂緦麻卑幼減凡人一等,徒二年半;遞減至期親卑幼,猶徒一年。

問曰:下條“發冢者,加役流”,注云“招魂而葬亦是”。此文燒尸者徒三年,未知招魂而葬亦同以否?

答曰:準律,招魂而葬,發冢者與有尸同罪。律有“燒棺槨”之文,復著“燒尸”之罪;招魂而葬,棺內無尸,止得從“燒棺槨”之法,不可同“燒尸”之罪。

若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冢墓熏狐貍者,徒二年;燒棺槨者,流三千里;燒尸者,絞。

【疏】議曰:稱子孫於祖父母、父母者,曾、高亦同。部曲、奴婢者,隨身、客女亦同。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冢墓熏狐貍者,徒二年;若燒棺槨者,流三千里;燒尸者,絞。

268.造ビ書ビ言

諸造ビ書及ビ言者,絞。(造,謂自造休咎及鬼神之言,妄說吉兇,涉於不順者。)

【疏】議曰:“造ビ書及ビ言者”,謂構成怪力之書,詐為鬼神之語。“休”,謂妄說他人及己身有休徵。“咎”,謂妄言國家有咎惡。觀天畫地,詭說災祥,妄陳吉兇,并涉於不順者,絞。

傳用以惑眾者,亦如之;傳,謂傳言。用,謂用書。其不滿眾者,流三千里。言理無害者,杖一百。即私有ビ書,雖不行用,徒二年;言理無害者,杖六十。

【疏】議曰:“傳用以惑眾者”,謂非自造,傳用ビ言、ビ書,以惑三人以上,亦得絞罪。注云:“傳,謂傳言。用,謂用書。”“其不滿眾者”,謂被傳惑者不滿三人。若是同居,不入眾人之限;此外一人以上,雖不滿眾,合流三千里。其“言理無害者”,謂ビ書、ビ言,雖說變異,無損於時,謂若豫言水旱之類,合杖一百。“即私有ビ書”,謂前人舊作,衷私相傳,非己所制,雖不行用,仍徒二年。其ビ書言理無害於時者,杖六十。

269.夜無故入人家

諸夜無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時殺者,勿論;若知非侵犯而殺傷者,減斗殺傷二等。

【疏】議曰:“夜無故入人家”,依刻漏法:晝漏盡為夜,夜漏盡為晝。謂夜無事故,輒入人家,笞四十。家者,謂當家宅院之內。登於入時,被主人格殺之者,勿論。“若知非侵犯”,謂知其迷誤,或因醉亂,及老、小、疾患,并及婦人,不能侵犯,而殺傷者,減斗殺傷二等。若殺他人奴婢,合徒三年,得減二等,徒二年之類。

問曰:外人來奸,主人舊已知委,夜入而殺,亦得勿論以否?

答曰:律開聽殺之文,本防侵犯之輩。設令舊知奸穢,終是法所不容,但夜入人家,理或難辨,縱令知犯,亦為罪人。若其殺即加罪,便恐長其侵暴,登時許殺,理用無疑。況文稱“知非侵犯而殺傷者,減斗殺傷二等”,即明知是侵犯而殺,自然依律勿論。

其已就拘執而殺傷者,各以斗殺傷論,至死者加役流。

【疏】議曰:“已就拘執”,謂夜入人家,已被擒獲,拘留執縛,無能相拒,本罪雖重,不合殺傷。主人若有殺傷,各依斗法科罪,至死者加役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同心县| 康乐县| 黎川县| 宁德市| 青神县| 巴中市| 江陵县| 湘阴县| 汪清县| 永州市| 曲周县| 兰西县| 浠水县| 溧阳市| 安泽县| 兴山县| 临桂县| 齐齐哈尔市| 万宁市| 恭城| 乌恰县| 元阳县| 白玉县| 冕宁县| 连平县| 重庆市| 枣阳市| 曲阳县| 布拖县| 西华县| 岳池县| 大冶市| 天等县| 蒙山县| 噶尔县| 蒙城县| 基隆市| 定远县| 五常市|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