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 澎湖續編
  • 蔣鏞
  • 2949字
  • 2015-12-27 01:15:29

呂參娘,鎮海澳赤嵌社諸生許敦孝妻。年三十夫亡,無子,家徒壁立。翁許必達亦諸生,早故;堂一老姑,頹然相守。氏為人傭耕,采薪拾穗,奉姑終老。姑歿后,益困;忍饑受寒,瀕死不悔。諸世誼共憐苦節,鳩金為抱嗣子。氏撫養成立,得存夫祀,家蕭然如故也。氏年五十八。(以上節孝一人,歲貢生郭開榮采訪。以上俱生員蔡廷蘭編輯)

節烈

薛質娘,東西澳蚱腳嶼社薛載女、東衛社諸生呂振寬妻。于歸后,相敬如賓,力苦佐學;年二十九,振寬病囗〈氵敕〉,氏質簪環,丐醫藥調養;衣不解帶,呼天禱祝,愿以身代。寬知病不起,囑曰:汝今待我亦已足矣!我死無一脈可托,汝必嫁,毋或玷吾門。氏欹歔投地曰:妾所以忍須臾未死者,以君一息尚存,冀天命可延,為百年計;脫不幸,當相從地下。如不見信,請先自裁。喑咽不能仰視。寬止之。氏志以決,伺夫寐,整衣投繯死,顏色不變。翌日,寬亦尋卒。因合葬焉。嗚呼!慷慨捐生、從容就義,求之丈夫已難,況巾幗乎?宜其貞魂雖游而死骨猶香也。(前舉人辛齊光采輯、生員蔡廷蘭續纂)

陳程娘,西嶼澳二嵌社陳暖女,適小池角社顏達。年二十二,夫病革,囑曰:汝年少,我死當改事他人,毋太自苦。氏以簪插地,誓曰:妾以身許君,生死相從;倘九泉有路,愿相從,不使君魂魄寂也。達亡,投繯死。(生員李安邦、蔡廷蘭采輯)

武備紀

營制(載「紀略」)

俸餉

俸薪、蔬菜、心紅、紙張等銀,悉照舊制。惟各官月支養廉銀米,于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汰,改給養廉銀兩。副將月支養廉銀六十六兩六錢六分六厘六毫,游擊月支銀三十三兩三錢三分三厘三毫,守備月支銀一十六兩六錢六分六厘六毫,千總月支銀一十兩,把總月支銀七兩五錢,外委月支銀一兩五錢,額外月支步戰兵糧米。道光六年,左、右營奉文各裁外委、把總一員,每營實計外委、把總四員。余與「紀略」無異。

營署

詳「紀略」。火藥局原在新城內,續因倒壞,嘉慶二十二年移建大教場東,二座十間。余無異。

調補

詳「紀略」。調補年分如有更改之處,悉照通臺一律辦理。

班兵

內地各營應撥換班兵,原額兩營共二千名,乾隆四十七年奉文裁汰兵一百四十二名。每起更調,水提標中營應撥戰兵四十五名、守兵三十九名,水提標左營應撥戰兵四十六名、守兵三十九名,水提標右營應撥戰兵四十七名、守兵三十八名,水提標前營應撥戰兵四十八名、守兵三十八名,水提標后營應撥戰兵四十六名、守兵三十八名,南澳左營應撥戰兵五十九名、守兵一百四十二名,銅山營應撥戰兵一百二十八名、守兵一百四十九名(以上七營,共撥戰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三名戍澎左營,軍械俱全),海壇右營應撥戰兵一百八十四名、守兵二百六十九名,南澳左營應撥戰兵一百八十三名、守兵八十九名,銅山營應撥戰兵五十二名、守兵一百零二名,閩安右營應撥守兵十名,烽火門應撥守兵十四名(以上五營共撥戰兵四百一十九名、守兵四百八十四名戍澎右營,軍械俱全)。

哨船

右營哨船,系道光元年奉文:因避御名,改為「鞏」字號。余與「紀略」無異。

汛防(載「紀略」,無異)

巡哨(載「紀略」,無異)

恤賞

乾隆五十七年奉文:租息盡數解存司庫;其恤賞銀兩,由營墊給,按年赴司庫領回歸款。余與「紀略」無異。

題名

澎湖水師協鎮(乾隆三十四年以前俱載「紀略」,以后卷帙不全,頗多闕略。由營溯查,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招成萬(實任)、王元韜(實任)、何俊(實任)、葉巨剛(實任)、魏大斌(實任)、潘韜(實任)、李南馨(實任)、魏成名(護理)、胡振聲(護理)、陳光昭(護理)、何定江(實任)、聶世俊(護理)、吳奇貴(實任)、張世熊(實任)、王得祿(實任。有傳)、陳景星(護理)、蔡安國(實任)、劉成魁(實任)、李文瀾(護理)、陳夢熊(實任)、郭繼青(實任)、蕭得華(護理。福清海壇人)、莊秉元(護理)、陳一凱(護理。閩縣人)、蕭得華(護理)、熊廷揚(實任)、陳紀成(署理)、阮朝良(護理)、陳化成(實任。同安丙洲人。有傳)、沈朝冠(護理。詔安人)、常遇恩(實任。浙江溫州人)、沈朝冠(護理)、孫得發(實任。侯官人)、江鶴(護理。有傳)、楊武鎮(護理。同安金門人)、謝建雍(署理)、陳景嵐(護理)、吳朝祥(實任。同安人)。

左營游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俱載「紀略」,以后闕略頗多。由營溯查,自乾隆四十四年起)

李威光(實任)、林晃(實任)、陳大鵬(實任)、羅光昭(實任)、雷鳴揚(護理)、陳廷梅(護理)、廖國(護理)、聶世俊(實任)、蕭得華(護理)、李文瀾(實任)、吳元慶(護理)、陳鵬飛(署理)、江鶴(護理)、阮朝良(實任)、溫兆鳳(護理)、蕭得華(兼署)、沈朝冠(調署)、翁及(護理)、黃步青(調署)、江鶴(兼署)、陳景嵐(護理)、邱鎮功(護理)。

右營游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載「紀略」,以后卷帙不全。今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徐鼎士(調補)、吳啟元(調補)、林廷寶(護理)、吳啟元(調補)、楊森(兼署)、蔡攀龍(調補)、黃象新(調補)、聶世俊(兼署)、陳光昭(調補)、盧長慶(調補)、陳景星(升補)、李文瀾(署理)、陳玉龍(調補)、陳夢熊(兼攝)、吳得勛(護理)、蕭得華(升補)、阮朝良(護理)、蕭得華(升補)、李如榮(護理)、陳鵬飛(署理)、蕭得華(升補)、張時雍(護理)、黃步青(兼署)、林廷福(調署。同安金門人。有傳)、江鶴(升補。有傳)、孫得發(協鎮兼攝)、江鶴(升補)、陳云蛟(護理。同安金門人)、湯榮標(署理。福安縣人)。

左營守府(乾隆三十年以前載「紀略」。今自乾隆四十三年起)

彭喜(實任)、彭三達(署理)、黃泰(署理)、徐景超(實任)、蔡子愛(署理)、雷鳴揚(實任)、戴春(實任。福州福清人。有傳)、王廷彪(署理)、陳景星(實任)、時朝麟(署理)、羅卓(實任)、盧士興(署理)、周萬清(署理)、吳國彩(署理)、謝建雍(實任)、周天成(署理)、吳朝良(代辦)、高得意(署理)、許日高(署理)、李高然(署理)、陳云蛟(實任)。

右營守府(乾隆三十二年以前載「紀略」,以后無卷可稽。今自乾隆三十三年起)

聶世俊(實任)、陳皋(署理)、時朝麟(署理)、李文瀾(實任)、陳山(署理)、林廷鳳(署理)、阮朝良(署理)、張正(署理)、李如榮(實任)、吳國彩(署理)、林廷紀(署理)、周承恩(署理)、李士勝(署理)、劉聯捷(護理)、黃聯升(署理)、陳云蛟(署理)、詹功顯(實任)、劉聯捷(署理)、吳志芳(代理)、劉聯捷(護理)。

列傳

王得祿,號玉峰,嘉義人,澎湖副將。整飭營伍,賞罰嚴明。嘉慶九年,因蔡牽在洋滋擾,就媽宮口一帶自水仙宮起、至西城外止,沿海筑石為埤,以資堵御。所需石工,由營自行捐辦,并無動項報銷。嘉慶十年,蔡逆匪船攻岸,眾心惶恐;公督率兵民晝夜防御,擊退。至今,民思念之。累升水師提督,以剿滅蔡牽有功,晉封子爵。

陳化成,號業章,泉州同安人,澎湖副將。潔己秉公,兵民愛戴。道光三年,因西嶼塔廟久圮,會商通判蔣鏞籌款勸捐重修;塔燈復興,商艘稱便。營伍整肅,訓練躬親。是歲許提軍巡臺,首膺嘉獎,調任臺灣安平副將,升金門總兵。道光六年,臺灣北路分類焚搶,督師剿辦,不辭勞瘁,屏除一切供應,立奏膚功,升水師提督。

江鶴,號松亭,漳州詔安人,澎湖右營游擊。整飭營伍,奮勇有為。道光十年,護澎湖副將。時有匪船在洋伺劫,率師追捕,親執戈矛,與賊接仗。賊艘遠遁,勞傷筋力;返棹時,在船忽患手足風疾,至今未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伊金霍洛旗| 凤翔县| 堆龙德庆县| 廊坊市| 漳平市| 高青县| 松溪县| 古田县| 嘉鱼县| 微山县| 罗源县| 台江县| 儋州市| 西丰县| 布尔津县| 桑日县| 隆回县| 千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建平县| 兰州市| 龙胜| 张家口市| 九寨沟县| 东乌| 新津县| 雅江县| 都江堰市| 公安县| 西昌市| 邵阳市| 县级市| 怀安县| 阿拉善右旗| 松滋市| 都兰县| 深圳市| 仁怀市|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