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運柔成剛,剛柔相濟

  • 太極拳論
  • (清)陳鑫
  • 1113字
  • 2015-12-27 01:04:00

“打拳以鼻為中界,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各足隨各手動之。心身不可使氣,輕輕運動,以手領肘,以肘領臂,手中之氣僅僅領起手與臂而已,不可過,過則失于硬。上體手如何運動,下體亦隨之,上下相隨,中間自然皆隨,此為一氣貫通。襠勁要開要虛,襠開然后心氣發(fā)動。”“肌膚骨節(jié),處處開張。”

“欲剛先柔,欲揚先抑。”

“世人不知,皆以(太極拳)為柔術,殊不知自用功以來,千錘百煉(百煉此身成鐵漢),剛而歸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剛,剛柔無跡可見。但就其外而觀之,有似乎柔,故以柔名之耳,而豈其然哉?且柔者,對乎剛而言之耳。是藝也,不可謂之柔,亦不可謂之剛,第可名之為太極。太極者,剛柔兼至,而渾于無跡之謂也。其為功也多,故其成也難。”

“陰陽互為其根,不可分為兩橛。”

“克剛易,克柔難。”

“柔能克剛,以退為進者,坤道也;坤錯乾,乾,剛也。坤至柔而動也剛。此拳外面似柔,其實至剛。”

“故拳術以柔克剛,因而中也。”

“打拳何嘗不用氣,不用氣則全體何由運動?但本其至大至剛之氣,以直養(yǎng)無害焉已耳。”

“一陰一陽,要必以中峰運之,中峰者,不偏不倚,即吾心之中氣(不滯不息,不乖不離,不偏不倚,即是中氣),所謂浩然之氣也。”

“此氣行于手足中,不剛不柔自雍容。”

“渾灝流行,自然一氣,輕如楊花,堅如金石,虎威比猛,鷹揚比疾,行同乎水流,止侔乎山立。”“以虛靈之心,養(yǎng)剛中之氣。”

“胸中一團太和元氣,充周四體,至柔至剛,實備乾健坤順之德。當其靜也,陰陽所存,無跡可尋;及其動也,看似至柔,其實至剛,看似至剛,其實至柔,剛柔皆具,是謂:陰陽合德。”

“運動似柔而實剛,精神內藏而不露,此為上乘。”“坤至柔,而動也剛。”“柔順濟以剛直。”

“乾剛坤柔,陰陽并用,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陰陽互用,天道所藏,動靜無偏,乃爾之強。”

“久練純熟,則起落進退,旋轉自由,而輕重、虛實、剛柔齊發(fā)。”

“任人四面來侮,此身全仗虛靈,官骸無所不顧,……任爾奸巧叢生,自是剛柔素具。”

“拳以太極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極之理,而后于全體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轉運動,發(fā)明太極之蘊,立其名以定為成憲,義至精也,法至嚴也,……雖曰拳為小道,而太極之大道存焉。……后之人,事不師古,不流于狂妄,即涉于偏倚,而求一不剛不柔,至當恰好者,以與太極之理相吻合者,蓋亦戛戛乎其難矣。”

“虞廷執(zhí)中,孔門一貫,此外無余蘊。……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然剛柔既分,而發(fā)用有別。四肢發(fā)動,氣形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于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huán)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迫不捷。剛柔相濟,則粘、游、連、隨、騰、閃、抖、空、朋、履、擠、捺,無不得其自然矣。剛柔不可偏用,用武豈可忽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林口县| 鄂托克旗| 游戏| 清水河县| 济宁市| 南部县| 乐亭县| 蓝田县| 白河县| 夹江县| 天峻县| 连江县| 古蔺县| 雅安市| 克什克腾旗| 封丘县| 彭泽县| 盐亭县| 莎车县| 含山县| 榆树市| 阳朔县| 山丹县| 漳浦县| 奉节县| 开原市| 临城县| 千阳县| 舞钢市| 曲周县| 平陆县| 龙胜| 丹阳市| 高陵县| 铅山县| 浮山县| 福建省| 涡阳县| 乳山市|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