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次除遣從魔法者。有毗那夜迦。逐諸尊。請尊至。已即用枳里枳里真言及手印。而除遣之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直豎三指。作拔折羅形。向外托之。將此枳里枳里金剛真言及手印而用除遣之。

次視三昧耶者。作除遣已。于時即以右手視印。誦此真言。令住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甲。豎三指作拔折啰形。向外托之。三昧耶印。

奉座令坐者。先奉閼伽。然后請坐其閼伽器以本真言。持誦而獻?;蛞酝ㄓ瞄戀ふ嫜猿终b隨其成就事部差別。執閼伽器。當置額心等。乃至于膝而奉獻之。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護身印。改其母指。置于頭指側。奉閼伽印。

于晨朝時日中時及日暮時。于此三時。以其真言手印。奉蓮華座供養本尊。初佛部奉座真言曰。

蓮華部奉座真言曰。

金剛部奉座真言曰。

其手印相。二手合掌。頭指中指無名指并相博。著開掌中。相去四指許。其二大指及二小指。并相著直豎。此印通三部用奉獻蓮華座印。

次言。善來世尊。由本愿力。而來降赴。愿垂加持。受斯所請。并受我所。辦諸供養。起大慈悲。唯垂納受。

取辟除隨逐本尊毗那夜迦及三昧耶此下安之。

若辦衣裳瓔珞等。物以辦事真言。持誦奉獻。

其結界法者。以金剛橛法。用結地界。以金剛墻。用結上方。界金剛橛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左手中指無名指。向外雙。入右手中指無名指間。以左手無名指。絞右手無名指。背入右手掌中。以左手中指。絞右手中指背。入右手掌中。二小指及二頭指相著。二大母指直豎。頭相著。以此印翼兩臂。令二大指頭著地。而誦真言。成結地界。金剛橛印。

次以金剛鉤欄真言及手印。用結上方界真言曰。

其手印相。依前橛印。唯改二大指。博著二頭指側。舉印向上。而誦真言。成結空界是金剛鉤欄墻印。

金剛墻真言手印。金剛墻真言曰。

其手印相依前橛印。唯改二大指。開散直豎。以印從南右轉三遍。及誦真言。成就金剛墻印。是金剛爐印。

次以金剛罥索真言手印。結東方界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左手頭指。屈著大指根下。以大母指直豎。押頭指甲。微開圓孔。余三指相博。直豎。右手亦然。以右手三指背。著左手三指內。是金剛罥索印。

次以金剛幡真言及手印。結西方界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左手作拳。直豎大指。舒右手五指。側置左手大指頭上。掌向身。結西方界。金剛幡印拳右手如左亦是此印。

次以金剛迦利真言手印結北方界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二手大指二小指。令頭相著。余指各自屈向掌中。勿令指背相著。亦勿著掌。結北方界。是金剛迦里印。

次以金剛峰真言及印。結南方界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左手作拳直豎大指。右手亦然。置其左手大指頭上。令其右手大指頭指相捻。又依此印結南方界唯改右手中指以下三指直舒亦名峰印。結南方界。是金剛峰印。

次用真言。持誦右手掌七遍。以指其地成結下方界。以印仰手拍其上方亦成結上界真言曰。

次以阿三忙只寧真言及手印。普作火院。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右手指背。置左手指內。令無縫罅。二大指向上直豎。右轉一遍。即成火院。是阿三忙只寧印。

次以真言及手印。重結大界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二手小指無名指。相叉入掌。直豎二中指。頭相著。二頭指屈。在中指背上節。勿著中指。如三股杵。二大指在頭指側。普轉八方上下。及誦真言。成結大界。是結大界印。

如是作已。假使側近輪王佛頂。及余相違諸真言者。不能為壞。亦不損減本尊威力。諸有破明真言繼縛。及卻著法。皆不得便次備縛日啰等者。謂金剛。數珠。指環。腰線。臂釧蓮華。標旗等物。以香水凈或余物凈。用本尊真言而持誦之。于念誦時及護摩時。皆須具備如上等物。次說成就拔折啰等諸余物法。其拔折啰。隨其相應。置于器中。當自面前。安置坐上。以白檀郁金紫檀香各隨部類而用涂之。次以香華等。執持供養。請金剛等真言之主。以彼真言。持誦香華而用供養。又誦千遍即名成就。是拔折啰真言曰。

成就嚩日啰真言。

其拔折啰。以紫檀等三股。而作持誦千遍。

次說佛部凈數珠真言曰。

次說蓮華部凈數珠真言曰。

次說金剛部凈數珠真言曰。

各以此三部凈數珠真言。隨其本部真言。用穿珠孔。一一珠顆持誦七遍。乃至穿繼畢已。又更持誦真言百遍。復如前法而凈數珠。后以此真言而作成就。

初說佛部成就數珠真言曰。

次說蓮華部成就數珠真言曰。

金剛部成就數珠真言曰。

以此成就數珠真言。請本部真言于數珠上。乃至供養持誦千遍以為成就。

次說執持數珠手印之相。以右手大指。捻無名指頭。直舒中指小指。微屈頭指。著中指上節側。是手印通三部用是佛部數珠印。

次說蓮華部執數珠印相。以右手大指。捻其中指頭。余三指直舒。左手亦然。

次說金剛部執數珠印相。以右手作拳。展大指。捻頭指。左手亦然。

以活兒子。于佛部為數珠。以蓮華子觀音部為數珠。以嚕捺啰叉子。金剛部為數珠。又說取活兒子。蓮華子。嚕捺啰叉子。商佉。及石木患金銀鐵鉛錫熟銅琉璃。隨取其一。數過百量而作數珠。以右手執。心不散亂。真言誦畢。一時當掏。勿令前后次說臂釧之法。其臂釧中。穿一活兒子等珠。以部母真言手印。持誦香華而用供養。及香水灑。還以此部母真言手印。請來加持釧上。復以部母真言印。次第供養。乃至持誦千遍。

以捺婆草作環。置無名指。用部心真言。如前作法成就。乃至持誦千遍。各依本部。次第應知。

其腰線法。令童女搓合。以俱遜婆染(此云紅藍華)或郁金染。如前作法成就。乃至持誦千遍。于念誦時護摩時及以睡時繼于腰間。能止失精。成就腰線真言曰。

通三部用其印與部母印同。

于佛部中其線白色。蓮華部中其線黃色。金剛部中其線赤色。此等物備具在身。方可作法。依經依部。如經所說。

結大界已。次應供養。隨其成就及事部別。所辦涂香色味香氣。與彼相應。前所說去垢乃至光澤涂香。以此真言及本部真言。持誦加護。復作手印而奉獻之。奉涂香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右手舒五指。豎掌向外以左手向上。把右手腕。四指向外。大指在內把之。是奉涂香手印通三部用。

又佛部奉涂香真言。

蓮華部奉涂香真言曰。

金剛部奉涂香真言曰。

次前所說去垢乃至光澤華。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誦。復作手印而奉獻之。奉華真言曰。

其手印相如前車輅印。唯改二大指博二頭指側。是奉華印通三部用。

又佛部奉華真言曰。

蓮華部奉華真言曰。

金剛部奉華真言曰。

次前所說去垢乃至光澤燒香。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誦。復作手印而奉獻之。奉燒香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二手小指無名指中指。并向內背相著。向上直豎。二頭指側相向去。一麥道不相著。二大指博著二頭指側(是奉燒香印通三部)。

佛部奉燒香真言曰。

蓮華部奉燒香真言曰。

金剛部奉燒香真言曰。

次前所說去垢乃至光澤飲食。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誦。復作手印而奉獻之。奉食真言曰。

其手印相。仰兩手掌。向上側相著。二無名指頭側相著。微屈二頭指。博著中指側。二大指博著二頭指側。小似掬水相。是奉食印通三部用。

又佛部奉食真言曰。

蓮華部奉食真言曰。

金剛部奉食真言曰。

次前說去垢乃至光澤然燈。以此真言及本真言持誦復作手印而奉獻之。奉然燈真言曰。

其手印相。以右手作拳舒中指。大指頭相捻直豎此是奉然燈印通三部用。

又佛部奉燈真言曰。

蓮花部奉燈真言曰。

金剛部奉燈真言曰。

次真言并及手印運心供養者。若當不辦涂香乃至燈明供養。但誦如上奉涂香等真言。及作手印。亦成圓滿供養。次運心供養者。以心運想。水陸諸華。無主所攝。遍滿虛空盡十方界。及以人天妙涂香云。燒香燈明幢幡寶傘蓋。種種鼓樂歌舞妓唱。真珠羅網懸諸寶鈴。華鬘白拂微妙磬鐸。矜羯尼網如意寶樹。衣服之云。天諸廚膳上妙香美。宮殿樓閣寶柱莊嚴。天諸嚴身頭冠瓔珞。如是等云。行者運心遍滿虛空。以至誠心如是供養。最為勝上。是故行者。以決定心而行此法。運心供養。誦持真言及作手印。如上所想皆悉成就。

真言曰。

其手印相。兩手相叉合掌。以右押左置于頂上。此是成就運心供養具手印。

凡作供養。應具此法。至誠信心。及奉閼伽。皆以真言手印持誦成就。及以運心合掌置頂。方成圓滿供養之法。

次贊嘆法者。先發信心。至誠殷重。贊嘆佛德。次法及僧次觀自在金剛菩薩等。嘆佛功德者。

大悲護世尊  導師備眾藝

無邊功德?! ∥医耦^面禮

次嘆法德者

離欲清凈法  能除諸惡趣

真寂第一義  稽首依法住

次嘆僧德者

善獲解脫道  妙住諸覺地

無等良福田  我今歸命是

次嘆觀自在

諸佛大吉祥  圓備于尊德

號名觀自在  歸依常寂默

次嘆執金剛

大力奇忿怒  成就大明王

調伏難降者  歸命執金剛

先所歸命諸大菩薩。如欲贊嘆隨意依經。而贊嘆之。及余本尊。時欲贊者亦應贊嘆。

次懺悔諸罪。次隨喜諸福。次應請召。復勸請常住在世。利樂有情。

次歸命三寶。次發菩提心。次當發愿。初懺悔者。唯愿十方一切諸佛。諸大菩薩。羅漢圣僧。當存念我。當證知我。若我此世。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已來。從貪嗔癡一切煩惱。惱亂身心。廣造眾罪。于佛法僧。父母師長。及諸菩薩。一切圣人。及余眾生。有德無德。放縱三業。造種種罪。自他教他。見作隨喜。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于諸佛菩薩前。誠心發露。殷重懺悔。一懺已后。更不復造。唯愿十方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慈悲證知。罪障銷滅歸命三寶者。為除眾生種種苦故。應當如是。歸依三寶。思念三寶。一一恩德。以頭頂著地。如是歸依。作如是言。我(某甲)愿從今身。乃至當坐菩提道場。歸依如來無上三身。歸依方廣大乘法藏。歸依一切不退菩薩僧。唯愿十方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慈悲攝受。應當如是。歸依三寶。

發菩提心者。此菩提心名為無上大乘種子。能與眾生甘露解脫。妙果故殷重進修能生悉地。為欲斷除眾生界中無量諸苦。免煩惱染越三惡道。三有受身無量等苦。我今為作覆護之處。無主無依。我為依處。度生死海。我為船師。失路之人。我為善道。無救護者。我為救之。除苦與樂。一切眾生。所有煩惱。及隨煩惱。我當為除滅。常思善業。不念惡緣。種種功德智慧。嚴身六波羅密。勤修不間。饒益眾生。同修是福。若我此生。若于余生。所修福智饒益眾生。所有煩惱。及隨煩惱。皆令摧伏。勤修善品。乃至菩提。諸不善緣心無系念。應當如是。發菩提心。

復當修行慈悲喜舍。靜住一境。常思六念。觀照于心。應涅槃理。忘想所執棄舍永除(后續坐位物)。

發勝愿者。猶諸菩薩。修行善品。廣發勝愿。饒益眾生。我所有善。亦當如是。復愿能除一切眾生地獄等苦。圓滿福德。證涅槃樂。又愿諸眾生。多饒財寶。常當勇施。具足智惠。常懷大忍。樂作善緣。得宿命智。悲念有情。愿諸眾生。所生之處。常獲如是。種種勝事灌頂前印相。其印相者。以二羽二地輪。叉入掌。以二水輪押交上。其二火輪。直豎頭相著。屈二風輪。在火輪背。后。勿令相著。并直豎二空輪。在二火輪第二節下。其印即成。此軍吒利身印。以印攪水。而念真言。七遍或三七遍。及一百八遍。隨意澡浴。

又說別印相。以觀羽空輪。持地輪甲。余三輪直豎如三鈷跋折羅形。是也。準前用亦得。此是軍荼利菩薩羯磨印。

加持土后加二印文。其印又文云。內縛二地合頭尖為杵形。用刺其土三下即是也。又印內縛并申合二空輪。二風空在風合內二地亦申合。便以印。于土上。右轉三遍。即成結護。次后至辟除印。于一一時。如法念誦。復加念誦法要有其四種。謂字數念誦。時數念誦相貌念誦。增加念誦。念誦畢已。隨所懷愿。及擬成就。殷勤求之。然后當作念誦護摩。以依法故。速滿心中所懷之愿。隨意成就。假令本法不言護摩。為悉地故。如法作之。成就之物有其二種。一謂雌黃朱沙等類。二心意凈。隨其藥物。依法受取蕳擇作凈。祈求勝緣。各依本法。一一加持如法。灌頂灑備三種緣。謂明藥物并自己身。備此三緣。方求悉地。先觀內外一一之相。具精進行。依真言戒。為除無量不善業故。依教廣修白凈之法。令罪消除。然誦真言。乃至令得悉地成就。復令增長白凈之業。極令圓滿。然當依法。持誦真言。乃至令得成就悉地。

如觀心者。依住一境。系念專想鼻端。令無散亂。三昧相應。持誦之人。亦當如是。由心系想。布在真言。以此攀緣。當得成就。作成就者。備其座具。及真言。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大陰大陽虧變之日。大地動日。正朔一日至十五日。如是等日。作成就法。然依本法。皆須圓備。先已擇得。持誦勝地。當于是處。而作結護隨其悉地法。造漫荼羅。依所持明及余等漫荼羅法。置十方神。如法供養辨諸供具。及助伴等。結護自他。方入持念作成就法。到發造前金剛降三世贊曰(小贊也)。

歸命金剛首  摧伏諸魔者

具普賢眾行  無邊功德海

住是本有身  無始無終寂

妙用施諸愿  調魔滅三毒

改卻故修行  極救諸有情

令超生死輪  從凡入佛地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苏尼特右旗| 沁源县| 宜昌市| 崇仁县| 青阳县| 长乐市| 西贡区| 沈丘县| 抚顺县| 开阳县| 长海县| 永川市| 肥东县| 咸阳市| 泌阳县| 庄浪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富宁县| 曲阳县| 霞浦县| 凌云县| 襄汾县| 博爱县| 兴仁县| 文化| 德惠市| 轮台县| 阜平县| 卢湾区| 梁山县| 贡嘎县| 永安市| 荆州市| 安达市| 唐海县| 凤山市| 伊吾县| 邻水| 武隆县|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