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 葉天士
- 4987字
- 2015-12-27 00:52:00
丁(常熟,二十四歲) 勞嗽寒熱是百脈空隙,二氣久虛所致,純用填精益髓,猶慮弗能充養肌肉,日見干癟,病患說醫用沉香,聲音逐啞(勞嗽大忌香燥。)大凡香氣如煙云,先升后降,況諸香皆泄氣,沉香入少陰腎,疏之泄之,尤為勞怯忌用。
萸肉 山藥 建蓮 五味 茯神 熟地炭 芡實 川斛顧(嘉善,四十八歲) 五六月間,氣候溫熱,地泛潮濕,六氣之邪,其時濕熱為盛。凡濕傷氣,熱亦傷氣,邪入氣分,未及入血,癮疹搔癢,其色仍白,氣分郁痹之濕邪也(氣分血分辨析分明示后學看病良法。)病患說汗出,或進食后疹即旋發,邪留陽明,陽明主肌肉,醫稱曰風,愈以散藥,不分氣血,邪混入血分,疹色變赤,此邪較初感又深一層矣。
飛滑石 石膏 紫花地丁 寒水石 白蘚皮 三角胡麻 生干首烏 木防己王(淮安,二十九歲) 平昔好飲,脾氣已傷,醉后便溏不實。夫酒性濕而動血,聚濕必傷脾胃之陽,三年失血,食大減少,惡酒如仇,全是脾胃受困(因好飲而傷中,致血當蘇脾胃之陽而補中為急,好飲者每多此病。)世俗醫者,見血見嗽,以滋降清肺治法,滋必滯膩理嗽清寒,此中陽久困不蘇,墜入勞損矣。
異功散
中央脾胃,為酒濕所困,憊甚,至惡酒如仇,其中氣之衰壞,莫此為甚。舍異功散之外,別無良法。多服人參,庶幾有益。好飲者,比比皆是,須鑒諸。
范(湖州,二十五歲) 形色黃瘦,脘痛嗆血,問納食減平日之七,自初春至霜降,不得醒復。此內損七情,淹淹勞怯,若不扶其脾胃,但以嗽嗆為治,殆不可為矣(有力量)。
參歸建中湯
先天元陽,全賴后天水谷之氣蔭庇,胃旺納谷,中氣既能充護臟腑,且精生于谷,陰分亦借以充裕,納食既減平日之七,安得不急扶脾胃耶。
高(陸墓,二十歲) 少壯脈小澀屬陰,臍左起瘕,年來漸大而長,此系小腸部位。小腸失司,變化傳導,大便旬日始通,但脾胃約束津液不行,古人必用溫通緩攻,但通腸壅,莫令礙脾(因大便旬日始通,故臍左起瘕,確指其為小腸部位,聰明過人)。
麻仁 桂心 桃仁 大黃蜜丸,服二錢。
從來通腸壅之藥,必礙脾胃,以湯能蕩滌耳。今改作丸藥,只用二錢,令每日漸積流入腸中,而通泄法自脾約丸來(桃仁承氣加入潤腸之藥)。
馮(寧波,二十五歲) 面起瘍瘡,瘡愈頭痛,牙關不開。凡頭面乃陽氣游行之所,不容濁氣留著,外瘍既合邪痹入骨骱,散風藥僅走膚膜,上焦氣多,血藥無能為干上部之隧(說穿似覺尋常,而他人已不能道及,言言至理。)角針 蜂房 淡豆豉 牙皂 甜瓜蒂 大豆卷讀天翁方案,雖為病患設法,其實處推開精論,治病道理,警醒當世聾 語,教人看病下手處,后學得此,便有主張,不致一病到手,即慌忙心無措也,有功千古。
韓(海州,四十五歲) 單單腹大,脈得右弦空,左漸弱,乃積勞陽傷之脹,久病之變,難望其愈(斷語清真,切當,治病便不蒙糊)。
大針砂丸三錢。
華(南京,二十二歲) 胃痛已久,嘔水,大便結燥,藥已不可用。
桃仁 姜汁 茯苓 延胡 半夏 廣皮白陸(太倉,三十二歲) 陰損瘕泄,以酸收甘補。
人參 茯神 炒白芍 熟地炭 炙甘草 五味子山藥漿丸。
朱(靖江,二十五歲) 自春季失血,血止痰嗽,左脈細數,是陰虛勞嗽。幸胃納不減,可熟地 萸肉 云茯苓 山藥 天冬 五味 麥冬 阿膠 龜板 黃柏袁(黎里,二十九歲) 肛瘍膿漏將一年,氣下垂,精血傷,補下流,佐堅陰除熱。
人參 熟地 湖蓮肉 海參 茯苓 黃柏沈(東山,二十九歲) 食入吐,久不化,胃中無陽,濁氣逆攻,不貫注入腸,大便堅痹用半硫丸錢半。
熱生清,寒生濁,中陽衰微,陰濁反從下而上干,大便堅痹,半硫丸溫劑中之最滑潤者,不但泄濁通陽,抑且下行降逆。
錢(嘉善,三十六歲) 情志不和,病起于內,由痛吞酸嘔吐,臥著氣沖,必是下起,議泄木安土。
吳萸(泡) 人參 茯苓 川楝肉 干姜 半夏(炒)顧(來安縣,四十六歲) 此病起痰飲咳嗽或外寒,勞倦即發(陽氣已薄極。)發必胸脘氣脹,吐出稀涎濁沫,病退痰濃氣降乃已,此飲邪皆濁飲久聚。兩年漸漸腹中痞悶妨食,肛門尻骨,坐則無恙,行動站立,刻刻氣墜。若大便欲下之象,腎虛不收攝顯然。或于在前見痰嗽以肺治,茍非辛解,即以寒降,以致釀成痼疾。
腎氣丸加胡桃肉、角沉香。
腎虛氣不歸元,既不能溫養脾陽以化食,以致飲邪濁陰久聚,此腎虛而脾益虛也。再經腎氣不攝,逆上飲泛,病苦胸脘脹悶,必得腎氣收攝,則諸癥皆安。
何(三十二歲) 酒客大便不旺,奔走勞動失血,乃酒色之傷。止血理嗽,藥味無非清降滋潤,聲音日啞,肺痿氣餒,為難治之癥。
人參 茯苓 米仁 炙草 白芨 黃精此方脾肺并補,以肺痿氣餒,順崇土生金,母子兼顧。
四君中以米仁換白術,加白芨、黃精,以培補中宮,此旺中央以益四維之法。
姜(鹽城,五十七歲) 脅膈左右懊 不舒(此中上二焦之病),有嘔逆帶血,凡人臟腑之外,必有脈絡拘絆絡中聚血(絡中留瘀,漸成血隔,)中年操持,皆令耗血。氣攻入絡,必有難以自明其病狀之苦。況宜宣通血分以和絡,俾不致瘀著,可免噎膈反胃(此之積血若薛立齋治吳司馬積血在肺胃之間)。
新絳 青蔥 橘葉 桃仁 鉤藤 土蔞皮肝氣本居下焦,寧靜即是生陽。動則逆攻入絡,以致血液瘀聚,久生變幻。
通絡宣瘀,熄風,理厥陰之血氣,有如此清靈松銳。
吳(蕩口,四十六歲) 面黃白,消瘦無神,腹大臍突,足冷腫重,自言如著囊沙,曾經因脹攻下,下必傷陽(插入斷語一句)而滿脹如故,乃濁陰錮閉,真陽大傷,見癥是不治之條。用藥究理,暖以通陽泄濁。
生炒附子 椒目 炒黃干姜 炒小茴 車前子傷陽,傷足太陰脾、足少陰腎也。故用生附、椒目、炒姜,以溫通脾腎之陽,小茴以溫太陽之腑,再加車前以利水也。
沈(長善, 二十歲) 毆詈大聲用力,氣逆失音,雖陰虛腦泄,亦宜以輕揚肅上。
桑葉 枇杷葉 生甘草 象貝 米仁 大北沙參蔣(楓橋,十九歲) 沖年陰火末寧,情志易動,加怒氣火迸逆絡,血上溢,問納食不旺,氣沖血上,必撫摩氣降,血不退場門,但絡中離位之血,恐致凝遏,越日必氣升涌逆矣(此癥血氣平靜之后,補陰自不可少,以通瘀為主,識力俱老。)杜蘇子 降香末 炒桃仁 粉丹皮(炒) 炒南楂 薏苡仁加老韭白汁。
用藥到此地位,可謂擇焉而精。
程(徽州,四十六歲) 此痰飲宿病,勞怒遇冷即發(總由肺腎不固,)已十年之久,不能除根。
桂苓甘味湯
何(八字橋,二十一歲) 此肝病也。肝主筋,木藏,內寄火風,情志不適,熱自內起,鑠筋襲骨,有牽強不舒之狀。惟怡悅可平,藥無除病之理(熱自內起,固由肝腎陰虛而火風內熾,飛揚走竄,涼肝之品自不可少。)首烏 杞子 桑寄生 歸身 沙苑 杜仲既云熱自內起,鑠筋襲骨,此方尚少涼肝藥一二味。
吳(朱婆橋,六十三歲) 寒入厥陰之絡,結為氣疝,痛則脹升氣消,寂無蹤跡。老年下元已乏,不可破氣攻疝,溫養下元,尿管脹或阻溺,佐宣通仿香茸丸。
鹿茸 大茴 韭子 蛇床 當歸 麝香 青鹽 覆盆子溫經不用剛燥,總以老人下元先虧,腎虛惡燥,故主以柔陰藥。
戴(太興,二十八歲) 色脈是陰虛,其喉妨納,乃陰乏上承,熱氣從左升,內應肝腎陰火。前議復脈,大便滑泄,知胃氣久為病傷,不受滋陰,必當安間靜室以調,非偏寒偏熱藥能愈(陰虛不用陰藥,別開生面,但養肺胃津液,培中宮元氣,此為務本之圖)。
人參 扁豆 川斛 茯神 木瓜 北沙參凡咽喉妨納,總因氣火上升,陰精不能承載于上。然竟養肝腎之陰,脾胃必受滋膩,一或泄瀉陰液更下走矣,惟養胃陰升于肺,甚為快捷方式。
汪(吳趨坊,四十五歲) 清竅在上焦氣分,搐鼻宣通氣固妙。但久恙氣錮,濕痰必生。
茶調散臥時服五分。
推進一層,眼光獨到,有形之濕痰不理,氣分決不宣通,清竅斷難疏利。些微小恙治法,迥不猶人,可敬。
楊(海寧,二十六歲) 此勞怯是腎精損而枯槁,龍雷如電光閃爍無制,腎脈循喉,屢受陰火熏灼,必糜腐而痛。冬無藏精,春生寂然,胃氣已索,草木何能資生。
豬膚湯
豬膚湯,上中下三焦俱治。白蜜潤肺,兼滋大腸,白粉補中以養脾胃,豬膚清膩以填少陰,既不滯脾,又能補益,不使龍雷上熾,何等穩妥(立方穩妥,病至如此,惟求用藥無礙而已)。
張(葑門,三十九歲) 過勞熬液,陽升咳血,痰多夜熱,非因外感。尺脈中動左數,肝腎內虛,失收肅之象。(咳血而收肅肺氣,今人必出養陰矣。)北沙參 玉竹 麥冬(炒) 扁豆 甘草(炙) 蔗汁治節之權,若能收肅于上,縱有龍雷相火,亦寧靜帖伏。如秋月氣收,雷電即下伏而不升發。病因先勞熬液,液為血之先鋒,液枯則繼之以血溢。惟肺氣肅上,則水藏有母,尺脈可寧矣。
錢(嘉善,三十三歲) 肺痿失音,形肉枯癟,氣損甘藥調和,不宜辛散滋寒矣。
白芨 米仁 黃 茯苓元氣雖歸根于腎,亦藉后天水谷之精營運,以使真氣維續,生生不已,以供日用,相繼于不息之途。下則吸歸于腎,上則充護于肺。中宮脾胃之司,其權最重。若氣分既損,則腎乏統攝之根,肺失堅剛之體,萎靡不振,乏精化氣。甘藥調和,尚恐不及,何堪辛散滋寒。
氣本無形,全賴有形之精血以化。古稱精生于谷,中宮納食生精,化氣之本也。
李(海州) 望七力量不比壯盛,凡男子下焦先虛,其跌仆致傷,從外而傷,筋縱骨短,不能再伸,外踝留著瘀凝形色,須至夏月,令瘍醫磁針砭刺可愈。
還少丹老年下元先虛,頭轉腳重,總為陽不下趨,濁陰上升清道也。故稍或不慎,最易跌仆致傷。還少丹溫補下元之品多,最宜常服不輟,自然輕健。
男子年將五十,仰事俯育正繁,且練達人情,洞明世事,神明內煩,些微精血,只供操勞而已。生氣日淺,下元安得不虛,所以頭重腳輕,最易顛仆耳。
王(唯亭,十八歲) 讀書身靜心勞,夜坐浮陽易升,少年人雖未完姻,然偶起情欲之念,人皆有諸。致陰中龍雷挾木中相火,震動而沸,失血咳嗽,乃臟陰不寧,暫緩書卷,早眠晏起,百日中勿加雜念,擾亂神志,可以全愈。服草木圖愈,非要領也。
少年生陽勃勃,動躍莫遏。凡濁陽下注,干變為離,洞開靈府,天機穎悟,蓋惟虛故靈耳。然不知禁懼,虛捐夭枉者比比(此案筆致飄逸體察工細先生甚忠恕也)蔣(楓鎮,十九歲) 血止心脘熱燥。(血后余波。)當養胃陰(妥帖)生白扁豆 大北沙參 骨皮 玉竹 桑葉 甘草 青甘蔗汁從來養陰者,但知養腎肝之陰。不知胃氣弱者,下元未受其益,中宮先受其滯,曷若先養胃陰,津液旁敷而不滯也。
高(江寧,二十一歲) 食已少頃,酸水涌嘔(虛中挾火,)但饑時不食,仍不安適。久病致胃虛,陽不營運,濁陰乃聚。春季以開導氣分辛溫不效,思虛中挾滯,泄濁溫通,必佐養正。茍不明避忌,食物焉能取效。
川連 吳萸 茯苓 淡熟川附 淡干姜 熟半夏 人參泄濁溫通而不佐養正,則力量單薄,雖臨時通利,不久又復陰凝,惟養正則濁陰永不聚矣。
王(四十七歲) 痰飲乃陰濁化有形之物,阻陽氣不入于陰,陽蹺穴空,夜不熟寐,靈樞經用半夏秫米湯,謂通陽交陰,痰飲不聚也。天王補心一派寒涼陰藥,與濁陰樹幟,中年必不受護陽為要。(精實。)仲景云∶凡痰飲當以溫藥和之。(指明確鑿。)小半夏湯加秫米。
陽氣入于陰蹺穴即不空矣。今被有形陰濁阻逆,陽不內交,茍非驅化痰飲,擴清道路,安得通陽交陰耶囗陳(同里,五十三歲) 瘦人多燥,癉瘧,熱氣由四末乘至中焦,胃中津液,為熱劫鑠干枯,不饑不飽,五味不美,是胃陰傷也。(切當。)麥冬汁 人參 知母 生甘草胃陰充溢精氣,上升于喉舌,津液滋味和,食味甘美,胃陰虧者,陽明必熱,但覺喉間干澀,舌中味苦,精氣不榮于口,舌即不知味而不覺鮮美矣。
毛(四十歲) 氣塞填胸阻喉,不饑不飽,病起嗔怒,寅卯病來,臨晚病減。凡氣與火,必由少陽木性而升,故上午為劇。
栝蔞皮 薄荷梗 神曲 黑梔皮 新會紅 青蒿梗一日亦備四時之氣,上午主升,猶春氣也。中午主泄,猶夏令也。下午主收,猶秋降也。夜深主藏,猶冬伏也。治病體察至此,可云知幾矣。(知幾用涼藥必兼疏散,否則遏郁而火愈不散。)何(淮安,十九歲) 性情固執,靈慧氣鈍,大凡心藏神,腎藏精,少年先病精神不易生旺有諸。宜用六味加遠志、菖蒲,開導心竅腎精,兩相交合(聰敏智能本心腎竅通,錮閉則開通之,使之交合,真化工矣。)人當十五六歲,即愚頑薄劣者,到此時聰明漸啟,知識漸開,讀書便有領悟,世事略知二三。蓋因濁火已泄,干變為離也。
細極入微,惟虛故靈。
王(用直,五十歲) 肺痿聲啞,胃減食少不安,難治之癥。
戊己湯
席(東山,五十歲) 血痹氣滯,腹中不和,而大便燥結不潤(血痹之故。)夏季以柔藥辛潤,交霜降土旺,連次腹痛,目 變黃,此非黃膽,濕熱瘀留阻壅乃爾。
炒桃仁 郁李仁 茺蔚子 冬葵子 菠菜干血蓄久必澀,故行瘀兼以滑可去澀,藥味總不妄投。
血主流行,痹則血結而氣滯,不甚血虛,當用宣通法,藥品精細。
劉(淮安,二十六歲) 有物有形之滯,從胃入腸,當心胸之下,皆陽氣游行之所,因初起停食幾年,疑惑其實,陽不旋轉,而致結痹。
薤白白酒湯病屬無形之氣,不關有形之滯,故用通陽法。
江(通州,四十四歲) 痰飲哮喘,遇寒勞怒即發。
小青龍去麻黃。
哮喘先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