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紀事
- 明倫匯編皇極典寬嚴部
- (清)陳夢雷
- 2674字
- 2015-12-27 00:42:20
左傳昭公二十年鄭子產有疾謂子太叔曰我死子
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
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
焉故寬難疾數月而卒太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
多盜取人于萑苻之澤太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
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仲尼曰
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
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討曰民亦勞
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毋從
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
遠能邇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剛
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和之至也及子產卒仲尼
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說苑政理篇公叔文子為楚令尹三年民無敢入朝
公叔子見曰嚴矣文子曰朝廷之嚴也寧云妨國家
之治哉公叔子曰嚴則下喑下喑則上聾聾喑不能
相通何國之治也蓋聞之也順針縷者成帷幕合升
斗者實倉廩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
不行未嘗有所不受也
后漢書陳寵傳寵肅宗初為尚書是時承永平故事
吏政尚嚴切尚書決事率近于重寵以帝新即位宜
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臣聞先王之政賞不僭刑不
濫與其不得已寧僭不濫故唐堯著典眚災肆赦周
公作戒勿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
此言之圣賢之政以刑罰為首往者斷獄嚴明所以
威懲奸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
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典刑用
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
于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夫為政猶
張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絕故子貢非臧孫之猛法而
美鄭喬之仁政詩云不剛不柔布政優優方今圣德
充塞假于上下宜隆先王之道蕩滌煩苛之法輕薄
棰楚以濟群生全廣至德以奉天心帝敬納寵言每
事務于寬厚其后遂詔有司絕鉆鉆諸慘酷之科解
妖惡之禁除文致之請讞五十余事定著于令是后
人俗和平屢有嘉瑞
馬援傳援兄子嚴肅宗即位征拜侍御史中丞其冬
有日食之災嚴上封事曰臣聞日者眾陽之長食者
陰侵之征傳曰上德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故火烈
則人望而畏之水懦則人狎而玩之為政者寬以濟
猛猛以濟寬如此綏御有體災眚消矣書奏帝納其
言
宋均傳均為河內太守政化大行均嘗寢病百姓耆
老為禱請旦夕問起居其為民愛若此以疾上書乞
免詔除子條為太子舍人均自扶輿詣闕謝恩帝使
中黃門慰問因留養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召
入視其疾令兩騶扶之均拜謝曰天罰有罪所苦浸
篤不復奉望帷幄因流涕而辭帝甚傷之召條扶侍
均出賜錢三十萬均性寬和不喜文法常以為吏能
弘厚雖貪污放縱猶無所害至于苛察之人身或廉
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災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
尚書恒欲叩頭爭之以時方嚴切故遂不敢陳帝后
聞其言而追悲之
晉書胡威傳威為尚書嘗諫時政之寬帝曰尚書郎
以下吾無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陳豈在丞郎令史正
謂如臣等輩始可以肅化明法耳
周書樂遜傳孝閔帝踐祚衛公直鎮蒲州以遜為直
府主簿武成元年六月以霖雨經時詔百官上封事
遜陳時宜一十四條其五條切于政要其一崇治方
竊惟今之在官者多求清身克濟不至惠民愛物何
者比來守令年期既促歲責有成蓋謂猛濟為賢未
甚優養此政既代后者復然夫政之于民過急則刻
薄傷緩則弛慢是以周失舒緩秦敗急酷民非赤子
當以赤子遇之宜在舒疾得中不使勞擾頃承魏之
衰政人習逋違先王朝憲備行民咸識法但可宣風
正俗納民軌訓而已自非軍旅之中何用過為迫切
至于興邦致治事由德教漸以成之非在倉卒竊謂
姬周盛德治興文武政穆成康自斯厥后不能無事
昔申侯將奔楚子誨之曰無適小國言以政狹法峻
將不汝容敬仲入齊稱曰幸若獲宥及于寬政然關
東諸州淪陷日久人在涂炭當慕息肩若不布政優
優聞諸境外將何以使彼勞民歸就樂土
唐書郝處俊傳處俊進同東西臺三品咸享初幸東
都皇太子監國諸宰相皆留而處俊獨從帝嘗曰王
者無外何為守御而重門擊柝庸待不虞耶我嘗疑
秦法為寬荊軻匹夫耳七首竊發群臣皆荷戟侍莫
敢拒豈非習慢使然處俊對曰此乃法急耳秦法輒
升殿者夷三族人皆懼族安有敢拒耶魏曹操著令
曰京城有變九卿各守其府后嚴才亂與徒數十人
攻左掖門操登銅爵臺望之無敢救者時王修為奉
常聞變召車騎未至領官屬步至宮門操曰彼來者
必王修乎此由修察變識機故冒法赴難向若拘常
則遂成禍矣故王者設法不可急亦不可慢詩曰不
懈于位人之攸囗仁也式遏寇虐無俾作慝刑也書
曰高明柔克沈潛剛克中道也帝曰善
賈敦頤傳敦頤弟敦實為洛州長史寬惠人心懷向
洛陽令楊德干矜酷烈杖殺人以立威敦實喻止曰
政在養人傷生過多雖能不足貴也德干歷澤齊汴
相四州刺史有威嚴時語曰寧食三斗炭不逢楊德
干
傳信記上御勤政樓大酺縱士庶觀看百戲競作人
物填喧金吾衛士白棒雨下不能制止上患之謂力
士曰吾以海內豐稔四方無事故盛為宴樂耳與百
姓同歡不知下人喧亂如此汝何方止之力士曰臣
不能也陛下試召嚴安之處分打揚以臣所見必有
可觀上從之安之到則周行賡場以手板畫地示眾
曰犯此者死以是終五日酺宴咸指其地畫曰嚴公
界境無一人敢犯者
唐書權德輿傳德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帝嘗問政
之寬猛孰先對曰唐家承隋苛虐以仁厚為先太宗
皇帝見明堂圖始禁鞭背列圣所循皆尚德教故天
寶大盜竊發俄而夷滅蓋本朝之化感人心之深也
帝曰誠如公言
崔邠傳邠弟郾為虢州觀察使改鄂岳等州觀察使
治虢以寬經月不笞一人及囗鄂則嚴法峻誅一不
貸或問其故曰陜土瘠而民勞吾撫之不暇猶恐其
擾鄂土沃民剽雜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貴
知變者也聞者服焉
遼史耶律那也傳那也為人廉介長于理民每有斗
訟親核曲直不尚威嚴常曰凡治人本欲分別是非
何事迫脅以立名故所至以惠化稱
五朝名臣言行錄淳化三年太宗謂宰相曰治國之
道在乎寬猛得中寬則政令不成猛則民無措手足
有天下者可不慎之哉呂蒙正曰老子稱治大國若
烹小鮮夫魚擾之則亂近日內外皆來上封事求更
制度者甚眾望陛下漸行清凈之化上曰朕不欲塞
人言路至若愚夫之言賢者擇之亦古典也趙昌言
曰今朝廷無事邊境寧謐正當力行好事之時上喜
曰朕終日與卿論此事何愁天下不治茍天下親民
之官皆如此留心則刑清訟息矣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十八年十一月丙子尚書省奏
崇信縣令石安節買車材于部民三日不償其直當
削官一階解職上因言凡在官者但當取其貪污與
清白之尤者數人黜陟之則人自知懲勸矣夫朝廷
之政太寬則人不知懼太猛則小玷亦將不免于罪
惟當用中典耳
二十三年閏十一月甲午上謂宰臣曰帝王之政固
以寬慈為德然如梁武帝專務寬慈以至綱紀大壞
朕嘗思之賞罰不濫即是寬政也余復何為
明昭代典則洪武二年春正月召蒙古舊臣問政事
得失馮翼對曰元有天下寬以得之亦寬以失之上
曰以寬得之則聞之矣以寬失之則未之聞也夫步
急則躓弦急則絕民急則亂居上之道正當用寬但
云寬則得眾不云寬之失也元季君臣耽于逸樂循
至淪亡其失在于縱弛實非寬也大抵圣王之道寬
而有制不以廢弛為寬簡而有節不以慢易為簡施
之適中則無弊矣
剪勝野聞太祖嘗游一廢寺戈戟外衛而內無一僧
壁間畫一布袋僧墨痕猶新旁題偈曰大千世界浩
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
又何妨蓋帝為政尚嚴猛故以此諷之帝命索其人
不得
名山藏典謨記永樂五年三月上曰比除交址郡縣
官朕數諭之政務寬簡以綏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