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鎮(zhèn)標(biāo)中左右三營城守左右兩軍營制
- 臺(tái)灣兵備手抄
- 佚名
- 1386字
- 2015-12-27 00:33:54
中營:游府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四員,外委六員(嘉慶十四年裁歸艋舺陸路一員,現(xiàn)在五員),額外三員,馬步戰(zhàn)守兵八百三十四名。營馬四十匹(道光十五、六兩年裁減十匹,只咸豐二年裁減十六匹,現(xiàn)在十四匹)。
每月初一日起至初十日止,派把總一員,帶兵三十名,往南路大湖等處巡游,需車三輛,腳銀四兩五錢。又十一日起至二十日止,派外委一員,帶兵三十名,往北路鐵線橋等處游巡,需車三輛,腳銀四兩五錢。
左營:游府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嘉應(yīng)十四年裁往艋舺陸路一員,道光十年裁往北右一員,現(xiàn)在二員),外委六員(嘉慶十四年裁往艋舺陸路一員,道光十年裁往北右一員,現(xiàn)在四員),額外三員,馬步戰(zhàn)守兵八百四十六名(道光十年裁往北右一百名,現(xiàn)兵七百四十六名)。營馬四十匹(道光十五、六兩年裁減十匹,咸豐二年裁減十六匹,現(xiàn)在十四匹)。
每月初一日起至初十日止,派把總一員,帶兵三十名,往北路大武壟等處游巡,需車三輛,腳銀四兩五錢。又二十一日起至月底止,派外委員,帶兵三十名,往南路崗山等處游巡,需車三輛,腳銀四兩五錢。
右營:游府一員(道光十年裁往北右,十六年間奏請復(fù)設(shè))守備一員,千總二員(嘉慶十四年裁往艋舺陸路一員,道光十年裁往北右一員,現(xiàn)千總無),把總四員(嘉慶十四年裁往艋舺陸路一員,現(xiàn)在三員),外委六員(嘉慶十四年裁往艋舺陸路一員,現(xiàn)在五員),額外三員(嘉慶十四年裁往艋舺陸路一員,現(xiàn)在二員),馬步戰(zhàn)守兵八百四十六名(道光十五裁往北右二百名,現(xiàn)兵六百四十六名),營馬四十匹(道光十五、六兩年裁減十匹,咸豐二年裁減十六匹,現(xiàn)在十四匹)。
每月十一日起至二十日,派外委一員,帶兵三十名,往南路河公店等處地方游巡,需車三輛,腳銀四兩五錢。又二十一日起至月底止,派額外一員,帶兵三十名,往北路麻豆等處地方游巡,需車三輛,腳銀四兩五錢。
城守左軍:參將一員,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外委四員,額外一員,馬步戰(zhàn)守兵四百九十五名。營馬二十匹(道光十五、六兩年裁減五匹,咸豐二年裁減囗匹,現(xiàn)在囗匹)。
右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二員,外委六員,額外一員,馬步戰(zhàn)守兵六百零二名。營馬二十匹(道光十五、六兩年裁減五匹,咸豐二年裁減囗匹,現(xiàn)在囗匹)。
右軍六汛:
存城千總一員或把總一員,兵八十五名。
崗山汛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或把總一員,兵一百五十名。
羅漢門汛千總一員或把總一員,協(xié)防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七十七名。
鹽水埔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一十九名。
猴洞汛外委二員或額外二員,兵八十一名。
茂公汛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二十八名。
七塘:
涂墼埕兵五名,南炮臺(tái)兵五名,碑仔頭兵十名,角帶圍兵五名,港囗崗兵六名,半路竹兵六名,大湖兵十三名。
右軍十汛:
存城千總一員或把總一員,協(xié)防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一百五十三名。
加溜灣汛千總一員或把總一員,兵三十五名。
下加冬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或把總一員,兵九十一名。
大武壟千總一員或把總一員,兵五十三名。
舊社千總一員或把總一員,兵四十名。
大穆降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四十六名。
大排竹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四十五名。
麻豆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三十名。
茅港尾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二十五名。
蕭壟外委一員或額外一員,兵二十名。
十一塘:
北炮臺(tái)兵五名,柴頭港兵五名,蔦菘兵七名,木柵兵五名,溪邊兵五名,水掘頭兵五名,鐵線橋兵五名,急水溪兵五名,北勢埔兵十名,八獎(jiǎng)溪兵五名,西港仔兵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