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紀事
- 明倫匯編皇極典風俗部
- (清)陳夢雷
- 2604字
- 2015-12-27 00:24:48
韓子內儲說篇江乞為魏王使荊謂荊王曰臣入王
之境內聞王之國俗曰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
惡誠有之乎王曰有之然則若白公之亂得無危乎
誠得如此臣免死罪矣
后漢書馬廖傳廖代趙熹為衛尉肅宗甚尊重之時
皇太后躬履節儉事從簡約廖慮美業難終上疏長
樂宮以勸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詔令以百姓不足起
于世尚奢靡故元帝罷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樂
府然而侈費不息至于衰亂者百姓從行不從言也
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傳曰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
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
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
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戲有切事實前下制度未幾后
稍不行雖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師今陛下躬服
厚繒斥去華飾素簡所安發自圣性此誠上合天心
下順民望浩大之福莫尚于此陛下既已得之自然
猶宜加以勉勖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終易曰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誠令斯事一竟則四海誦德聲
熏天地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況于行仁心乎況于
行令乎愿置章坐側以當瞽人夜誦之音太后深納
之
晉書傅咸傳咸為車騎司馬咸以世俗奢侈上書曰
臣以為谷帛難生而用之不節無緣不匱故先王之
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竊謂奢侈之費甚于天
災古者堯有茅茨今之百姓競豐其屋古者臣無玉
食今之賈豎皆厭粱肉古者后妃乃有殊飾今之婢
妾被服綾羅古者大夫乃不徒行今之賤隸乘輕驅
肥古者人稠地狹而有儲蓄由于節也今者土廣人
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欲時之儉當詰其奢奢不見
詰轉相高尚昔毛玠為吏部尚書時無敢好衣美食
者魏武帝嘆曰孤之法不如毛尚書令使諸部用心
各如毛玠風俗之移在不難矣
溫嶠傳嶠為太子中庶子在東宮深見寵遇數陳規
諷時太子起西池樓觀頗為勞費嶠上疏以為朝廷
草創巨寇未滅宜應儉以率下務農重兵太子納焉
明帝即位拜侍中
宋書武帝本紀晉元興三年高祖為使持節都督揚
徐兗豫青冀幽并八州諸軍事領軍將軍徐州刺史
先是朝廷承晉氏亂政百司縱弛桓元雖欲厘整而
眾莫從之高祖以身范物先以威禁內外百官皆肅
然奉職二三日間風俗頓改
孔琳之傳琳之補揚州從事史建言曰夫不恥惡食
唯君子能之肴饌尚奢為日久矣今雖改張是弘而
此風未革所甘不過一味而陳必方丈適口之外皆
為說目之費富者以之示夸貧者為之殫產眾所同
鄙而莫能獨異愚謂宜粗為其品使奢儉有中若有
不改加以貶黜則德儉之化不日而流
南史柳世隆傳齊高帝踐祚世隆進爵為公褚彥回
曰世隆事陛下在危盡忠居憂杖而后起立人之本
二理同極加榮增寵足以敦厲風俗
魏書臨淮王孝友傳孝友上言今人生為皂隸葬擬
王侯存沒異途無復節制崇壯丘囗盛飾祭儀鄰里
相榮稱為至孝又夫婦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
以成禮而今之富者彌奢同牢之設甚于祭盤累魚
成山山有林木林木之上鸞鳳斯存徒有煩勞終成
委棄仰惟天意其或不然請自茲以后若婚葬過者
以違旨論官司不加糾劾即與同罪
唐書韋挺傳貞觀初挺拜御史大夫是時承隋大亂
風俗薄惡人不知教挺上疏曰父母之恩昊天罔極
創巨之痛終身何已今衣冠上族辰日不哭謂為重
喪親賓來吊輒不臨舉又閭里細人每有重喪不即
發問先造邑社待營辦具乃始發哀至假車乘雇棺
槨以榮送葬既葬鄰伍會集相與酣醉名曰出孝夫
婦之道王化所基故有三日不息燭不舉樂之感今
婚嫁之初雜奏絲竹以窮宴歡官司習俗弗為條禁
望一切懲革申明禮憲
大唐新語張汯自左拾遺左授許州司戶有侍佐自
相毆競者汯曰禮宗賢尚齒者重耆德也奈何耆舊
而有喧競此牧宰之政不行耳汯主司戶忝參其議
乃舉罰刺史已下俸行鄉飲之禮競者慚謝而退風
俗為之改焉
舊唐書穆宗本紀元和元年二月丙子上觀雜妓樂
于麟德殿歡甚顧謂給事中丁公著曰比聞外間公
卿士庶時為歡宴蓋時和民安甚慰予心公著對曰
誠有此事然臣之愚見風俗如此亦不足嘉百司庶
務漸恐勞煩圣慮上曰何至于是對曰夫賓宴之禮
務達誠敬不繼以淫故詩人美樂且有儀憐異屢舞
前代名士良辰宴聚或清談賦詩投壺雅歌以杯酌
獻酬不至于亂國家自天寶已后風俗奢靡宴席以
喧嘩沉湎為樂而居重位秉大權者優雜倨肆于公
吏之間曾無愧恥公私相效漸以成俗由是物務多
廢獨圣心求理安得不勞宸乎陛下宜頒訓令禁
其過差則天下幸甚
冊府元龜太和三年九月辛巳命中使宣兩軍中尉
及諸司使內官等不許著紗縠及綾羅等自艱難以
來風俗寖歸奢靡權邪貴近競相尚豪溢而不能制
之帝姿性高雅始自登極時用服飾必以儉素為先
思有以自近懲革繇是孜孜以留意其后駙馬都尉
韋處仁入見戴夾羅巾以進帝謂曰本慕卿門戶清
素故俯從選尚如此巾服從他諸職為之卿不須為
也
五朝名臣言行錄文彥博為相因進對言嘗聞德音
以搢紳多務奔競非裁抑之無以厚風俗莫若稍旌
恬退之人則躁競者自知愧恥
東軒筆錄進士及第后例期集一月其醵罰錢奏宴
局什物皆請同年分掌又選最年少者二人為探花
使賦詩世謂之探花郎自唐以來榜榜有之熙寧中
吳人余中為狀元首乞罷期集廢宴席探花以厚風
俗執政從之既而擢中為國子監直講以為斯人真
可以厚風俗矣未幾坐受舉人賄賂而升名第事下
御史府至荷校參對獄具停廢熙寧執政者力欲致
風俗之厚士人多為不情之事以希合故中以探花
為敗風俗而身抵賕墨之罪此不情之甚者也
道山清話神宗時文州曲水縣令宇文之卲上書極
言時政且言奸聲亂色盈溢耳目衢巷之中父子兄
弟不敢肩隨孰謂王者之都而風俗一至于此神宗
乃遣一二內侍于通衢中物色民言竟以無是事而
止予謂縱物色得其言如何敢舉于上前
清波雜志五十年前宴客止一勸今則巡杯至三勸
則無算顛仆者相屬亦見風俗隨時奢儉之不侔
墨客揮犀李侍郎性清介簡重知杭州惡其俗輕靡
不事游燕一日微雪遽命出郊眾謂當召賓朋為高
會乃獨訪林逋處士清談至暮而歸任中未嘗買物
及去惟市白樂天集一部而已
遵堯錄孔延魯為右正言法當遷官愿不遷而為其
父尚書祠部郎中致仕勉求紫章服帝曰子為父請
可從也特賜勉紫章服宰相等曰延魯所陳足以厚
風俗陛下曲從其請實資孝治
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十三年三月乙卯上謂宰臣曰
會寧乃國家興王之地自海陵遷都永安女直人寖
忘舊風朕時嘗見女直風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飲音
樂皆習漢風蓋以備禮也非朕心所好東宮不知女
直風俗第以朕故猶尚存之恐異時一變此風非長
久之計甚欲一至會寧使子孫得見舊俗庶幾習效
之
章宗本紀明昌六年夏四月賜宰臣手詔以風俗不
淳官吏茍且責之
大政紀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己丑朔上與翰林學
士劉三吾論治民之道三吾言南北風俗不同南可
以德化北可以威制上曰地有南北民無兩心帝王
一視同仁豈有彼此之間汝謂南方風氣柔弱故可
以德化北方風氣剛勁故富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
地無之君子懷德小人懷威施之各有攸當烏可概
以一言乎三吾悚然稽首而退
二十三年七月壬辰上與大臣論修身為教化之本
上觀大學謂大臣曰治道必本于教化民俗之善惡
即教化之得失也大學一書其要在于修身者教化
之本也人君修身而人化之好仁者恥于為不仁好
義者恥于為不義如此則風化豈有不美國家豈有
不興茍不明教化之本致風俗陵替民不知趨善欲
國家長治久安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