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藝文一

上應天神龍皇帝冊文    唐李嶠

維神龍三年歲次丁未九月丙寅朔五日庚子具官

某及文武群官等謹昧死再拜稽首奉冊言爰是厥

初肇興司牧皇矣無極蒸哉察道莫不因時適變改

物殊徽推五運而陟崇高步三微而膺歷數天地人

皇之立稱始別洪荒唐虞夏帝之君尊漸詳文質姬

水以推輪發號烈山以斫耒增名然后仁被德宣功

昭業遠歷訪前古茲為舊式我大唐受乾坤之眷命

當縣之謳歌奄有黎蒸遂荒宸象應天皇帝陛下

垂統御箓截海披圖承四業之休光握三靈之寶契

虞舜蒸蒸之德永錫群方周文翼翼之心其凝庶績

驅齊民于仁壽致雅俗于醇濃六府咸修五兵不用

航海梯山之客奉贄輸琛耕田鑿井之夫擊壤鼓腹

中外靜謐表里雍熙而孽子滔天亂臣干紀謀同觸

瑟禍劇弄兵不虞之忽生于肘腋無象之鑒獨憤

于神祗于時兇豎逼樓圣君憑檻威靈下濟覺封豕

之周惶丑逆上瞻見神龍之傅翼寶仗似億千之衛

天威成丈六之容眾瑞俱臨群祅大駭盡迷方而失

據咸喪氣而亡精顧盼而斬馘轝尸指揮而冰銷霧

廓雖復草為兵甲秦師驚蔣帝之神樹作幡幢釋主

麾魔王之眾囗軀之變媧后蛟影之隨漢高未足以

匹此奇征方斯偉應是非冥符幽贊慮感潛通何以

承波若之護持享高明之福助昔者伏牛之主是曰

犧皇名鳥之君仍題鳳紀法身用馬鳴成道上士以

龍德為仙敢托元符爰咨故實謹上尊號曰應天神

龍皇帝鴻猷載肇昌歷惟新庶以仰順干心俯從人

欲天長地久更隆四大之尊名玉振金聲恒為百王

之稱首盛矣美矣皇哉唐哉臣某等誠歡誠喜頓首

頓首死罪死罪再拜以聞

宰相等上尊號表      裴光庭

臣光庭等言臣聞惟天為大圣人合其德知微其神

至人契其道德應者天錫其命道尊者帝受其名伏

惟陛下克享天心誕承丕命仁育萬類道光四表功

業見乎變禎符應乎時往者國步多艱克清內難皇

天眷佑受命文宗允囗圣謨肇修人紀不易日月再

造乾坤此陛下之神武也若乃欽明文思允恭克讓

綴學設教定禮創歷章施五采克諧八音緝熙之教

成肅雍之德備此陛下之圣文也若郊祀天地文之

經也敬祀神祇文之德也柔遠能邇文之化也登封

告成文之表也非大圣則不能合其典謨非至神則

不能制其通變故功成者不可不表德至者不可不

崇是以百辟颙望三靈乃眷將謂鴻名尚闕大典未

敷臣等昧死上尊號為開元圣文神武皇帝陛下將

以首出千古表正萬邦伏愿守神器之至公遺鳴謙

之小節鴻名不可以深拒大典不可以固違則乃謂

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凡在含生不勝大慶臣等區區

敢以固請

禮部為百官上尊號表    柳宗元

尊號昔者所無有蓋自唐高宗始稱天皇中宗稱

應天至明皇遂有開元圣文神武之號自是以為

法肅宗即位次年正月遂加冊號代宗即位次年

七月群臣遂上尊號至憲宗立于永貞元年八月

禮部百官復遵此議子厚是時尚為禮部員外郎

故預作此表然是年九月黜為邵州刺史繼貶永

州司馬至元和三年憲宗方上尊號也

臣某言伏以圣王之纂承天位也臣子必竭懇誠獻

尊號安敢為佞禮在其中一則以告天地神祇二則

以奉宗廟社稷三則以安華夏蠻貊巍巍大稱其可

廢乎臣等誠歡誠忭頓首頓首伏惟皇帝陛下囗周

文之孝德齊大禹之約身弘帝堯之法天過殷湯之

解網未逾周月四海將致于時雍甫及元正率土更

欣于再造然而神之人愿億兆之情有所不安率謂

未盡善者以為帝德廣運而尊號猶闕郊廟備禮而

祝嘏無詞凡百兢懷中外屬望臣謹按昔皋陶之頌

舜伊尹之頌湯皆臣子至公面揚君父以敷于當代

以播于無窮夫豈飾哉率由事實帝王尊號蓋漸于

此皇家光被四表祖宗烈文時當太和尊號表德耳

目所接簡牘斯存稽之于前典則如彼考之于圣朝

又如此今龜筮習吉元正戒期當品物維新之時乃

皇王大禮之日陛下郊天地饗宗祧陰陽協和動植

交暢不建至尊之稱恐違列圣之心所以臣等冒責

陳聞請上尊號伏惟陛下抑謙讓之節安延企之情

特詔名儒禮官百寮庶尹詳明故實議崇圣德則人

望允厭神心獲安山川效靈光贊無疆之壽祝史陳

信永彰不朽之功臣等蒙國寵榮備位班列無任懇

望之至

第二表

永貞

元年

臣某等言臣等再陳丹悃請獻鴻名天心未從伏增

隕越臣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按堯曰咨爾舜舜

曰格爾禹湯曰吾甚武自號曰武王則堯舜禹湯皆

當時王者之號也考帝王之故實征往圣之憲章允

協禮經煥乎圖諜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讓約己謙

尊參天兩地之功為而不有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

論此至哉王言非群下所能仰望也然臣等伏以為

尊號所以類上帝饗祖宗萬人所稱百蠻所仰表圣

德于率土播天聲于無疆臣下請之之謂禮帝王允

之之謂孝孝大于讓禮先于謙百王不刊之典安可

得而廢也臣等又以春秋本于五始元者五氣之首

春者四時之首王者受命之首正月者政教之首郊

天大禮者立極之首今天地交泰俯臨元辰正始之

美正當其運陛下確違群愿固守謙沖此臣等所以

兢惕失圖回惶無措上冒嚴憲敢逃厚責伏乞俯賜

天聽察納微誠特詔禮官議臣所請揆日推策虔奉

鴻休區區懇誠期盡于此猶恐天光未照三獻無征

仿徨闕庭伏待斧锧無任聳望之至

京兆府請復尊號第二表

貞元

十九年

前人

臣某等言臣伏以耆老等并發丹誠將貫白日請復

徽號以光圣謨臣以其懇款自中不可禁止遂抗表

陳請備述微誠伏奉墨詔批答未蒙允許者眾心尚

阻天意未從懇迫逾深兢惶無措臣某

伏惟皇

帝陛下道大益謙化成彌損雖江海善下每應朝宗

之心而日月居高久稱照臨之位況復上承天命下

囗人誠若然辭之理有不可伏以陛下功參造化政

體乾坤萬邦宅心百靈效職此圣之至也明并兩曜

信如四時先天不違窮神知化此神之極也道德純

備禮樂興行宸翰動于三光睿藻窮于六義此文之

備也五兵不試七德咸宣殊方者思歸負固者率服

此武之成也黃龍皓兔甘露慶云神禾嘉瓜祥蓮瑞

木萬物暢遂百谷茂滋此天之至靈也黎老斑白伏

守闕庭鰥婺童幼謠歌道路此人之至誠也有其德

而無其號拒乎天而違乎人雖陛下謙讓之至美抑

非臣心之所安也伏以賤志難明微誠莫達戴天彌

懼履地益慚不任懇迫屏營之至伏愿早建大號以

稱天人之心謹再奉表昧死陳請以聞

代京兆府耆老請復尊號表

貞元

十九年

前人

京兆府長安縣耆老臣石靈等言臣伏以陛下尊號

未復一十九年盛德彌光大化益被加以休征咸集

福應具臻至于今歲紛綸尤盛風雨必順生長以時

五稼盡登萬方皆稔神意人事正在于斯天不可違

人不可棄臣等誠懇誠迫頓首頓首臣聞恩深必報

德盛必崇以陛下九重之尊推崇無上以陛下四海

之大報效何施惟有尊名用光圣理闕然未復誰所

敢安臣心則微天意甚重伏惟皇帝陛下體昊穹以

施化虔上帝以至誠今則千祥應期百神奉職飛走

之物皆已效靈草木之類咸能應圣天命降于上人

誠發于中此而可辭孰云有奉況復野多滯穗畝有

余糧足食之慶充溢于京坻阜財之謠歡呼于道路

盡非人力皆自天成神祇之望既勤遐邇之心又迫

況臣等得生邦甸幸遇盛明身體發膚盡歸于圣育

衣服飲食悉自于皇恩被元化而益深望鴻名而未

囗懇倒之至夙夜不寧謹詣光順門昧死請復圣神

文武之號以副天地宗社之心使海內赤子得安其

所臣等不勝懇倒迫切之至謹奉表以聞

禮部賀冊尊號表       前人

臣某伏奉月日制陛下膺受尊號率土臣子慶抃無

窮臣聞立極之大四海無以報神功配天之尊萬物

不能崇圣德唯有徽號是彰中興所以上探天心下

極人欲伏惟元和圣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陛下統

承千載光被六幽蟊賊盡除福應皆集有首有趾咸

識太平勛臣增爵祿之榮戎士加賞延之寵片善必

錄微功盡升獨惟圣謨事絕酬答萬國觖望百工怨

思是以啟元和之盛典延昊穹之景祚理歷凝命實

曰圣文和眾定功時惟神武運行有法天之用變化

乃應道之方鬼神協謀遐邇同志大禮既建鴻恩遂

行歡呼遠匝于九圍滲漉普周于八裔慶超邃古美

冠將來臣獲守蠻荒遠承大典潢污比陋河清幸遂

于千年塵壤均微山呼愿同于萬歲無任慶賀屏營

之至

賀冊尊號表

時在潮

州所進

韓愈

臣某言伏聞宰相公卿百官及關輔百姓耆囗等以

陛下功崇德巨天成地平宜加號于殊常以昭示于

來代陳請懇至于再于三陛下仰稽干符俯順人志

乃以新秋首序令月吉辰發揚鴻休膺受顯冊天人

合慶日月揚光寰海之間含生之類歡欣躍踴以歌

以舞臣某誠歡誠喜頓首頓首臣聞體仁長人之謂

元發而中節之謂和無所不通之謂圣妙而無方之

謂神經緯天地之謂文戡定禍亂之謂武先天不違

之謂法天道濟天下之謂應道伏惟元和圣神文武

法天應道皇帝陛下子育億兆視之如傷可謂體仁

以長人矣喜怒以類刑賞不差可謂發而中節矣明

照無私幽隱畢達可謂無所不通矣發號出令云行

雨施可謂妙而無方矣三光順軌草木遂長可謂經

緯天地矣除劃寇盜宇縣清夷可謂戡定禍亂矣風

雨以時祥瑞輻湊可謂先天而天不違矣國內無饑

寒四裔皆朝貢可謂道濟天下矣眾美備具名實相

當赫赫巍巍超今冠古方當議明堂辟雍之事撰泰

山梁父之儀搜三代之逸禮補百王之漏典時乘六

龍肆覲東后微臣幸生圣代觸犯刑章假息海隅死

亡無日瞻望宸極心魂飛揚有永棄之悲無自新之

望曾不得與鳥獸率舞蠻裔縱觀為比銜酸抱痛且

恥且囗無任感恩戀闕懇迫仿徨之至謹奉表陳賀

以聞

代百官請上尊號第三表    呂溫

臣某等言臣等自管窺天以凡揆圣虔奉徽號罄陳

至誠而再降謙光未回宸眷囗局罔據仿徨失圖臣

等誠感誠懼頓首頓首臣聞強名曰道莫體混元之

功推大于天豈報生成之德徒以定物視聽示人津

涯俾其會歸有所則象伏惟皇帝陛下克廣睿圖紹

休圣緒順考古訓茂宣重光亭毒以佐天和震曜以

除人害性與道合身為化先神行六幽風動九服求

珠赤水觀妙用于無方檢玉名山告成功而有日豈

可過損盛德不昭鴻休棄臣子瀝血之誠阻中外傾

首之望當仁必受乃曰至公與物無私寧嫌在己安

卑者地山岳之峻豈囗好謙者天日月之光何讓道

貴傳繼禮從宜稱邦家之舊典不可以廢天人之合

應不可以違臣等謬服官常親承至化一披肝膽三

黷宸嚴隕越為期俯伏俟命實望陛下隨時立教以

欲從人游神于不宰之鄉屈己于有名之域潤色大

寶發揮皇猷古今一時天下幸甚無任懇迫屏營之

至謹奉表陳請以聞

慶鴻名頌         獨孤及

唐興百三十八載皇名在宥天下鑄五兵為農器棲

萬姓于壽域道證德洽神人以和春正月冢臣上將

卿士庶尹洎三老五更公侯伯子男相與揭厲皇猷

請增明號上撝謙而未許也僉曰陛下孝達神明道

超帝堯以德則符廣運以時則復太樸以功則保定

丕業格于上下而尊稱猶淺鴻名未光億兆之心何

戴神祇之望何塞天子南向而讓者九不得已而俞

之乃命有司具詔告之禮二月乙酉備法駕朝太清

宮囗宮神以灑掃詔月將使警蹕云動天旋至于靈

壇報功乎三清祈福乎上元景戌享太廟用明水越

席玉豆雕纂之禮炳蕭以合薌灌鬯以報魄神休擁

而萬靈接精意陳而六幽感丁亥朝群臣于蓬萊前

殿于是四方人大和會命太尉班五瑞合六樂遂展

禮奉策虔受大號曰開元天寶圣文神武證道孝德

皇帝是日也解商野之三網受涂山之萬玉大赦天

下與人更始協時月同度量贊杰俊書云物恤高年

禮大祇接天瑞受地厘撫柔萬邦存省其安危遂迎

日推策布慶行賜扇熏風調元氣接千載之大統操

三皇之遺珠垂其衣裳與天地合符樂囗禮崇乘輿

乃入然后屏椒房而徹黃屋徜徉乎大庭氏之館泊

兮凝神沉兮存真想洪崖廣成之倫被霓裳而下鳳

闕蹁躚左右上千萬壽凡遭逢昌運沐浴圣渥而不

能頌烝人賦江漢吉甫仍叔之罪也臣敢有二事乃

作頌曰穆穆閟宮敷時繹思天有成命孝孫受之鋪

衍下土報功神祇我瑞如山我福孔夷圣敬攸感上

元豈私誕受鴻名載揚緝熙風動云行雨飛露垂昆

蟲昭蘇草木阜滋恭己南面端拱無為柏皇尊盧萬

代一時昭假遲遲上帝是祗永錫多祜萬壽無期

代宰相請上尊號第二表   白居易

臣某等言今月二十四日臣等已陳表章請上尊號

愚誠懇切圣鑒未回蹐地局天不勝大愿臣某等誠

惶誠恐頓首頓首臣聞大道者無求于物物尊而不

辭至公者非欲其名名生而不讓不讓故與天合德

不辭故率土歸心所謂應乎天順乎人者也伏惟皇

帝陛下嗣興一德統牧萬方致時俗于和平納生靈

于福壽金革已偃銷七十載之厲階玉燭方調啟一

千年之圣運天人合應書軌混同而鴻名未加盛典

猶缺中外失望史冊無光此誠君上之謙然亦臣下

之罪也今臣所以上啟天意下酌人情再黷皇明重

陳丹慊臣謹按書曰惟睿作圣又曰乃圣乃神乃武

乃文又經曰明王之以孝理天下凡此五者歷觀列

辟雖甚盛德莫能兼之伏以陛下自臨大位及茲二

年無巾車汗馬之勞而坐平鎮冀無亡弓遺鏃之費

而立定幽燕仁和一被桀驁盡化不可謂睿文乎削

平天下震曜八荒北敵求婚以囗命西羌乞盟而納

款威靈所及奔走來賓可不謂神武乎陛下以萬乘

之尊四海之富供養長樂道光化成推而致之可塞

天地可不謂孝德乎故臣等敢冒死稽首上尊號曰

睿文神武孝德皇帝伏惟陛下略撝謙之小節弘祖

宗之大猷惟十二圣在天豈忘繼其志以億兆人為

子寧忍阻其心特回宸衷俯受徽號在元功不為主

宰于盛德有所形容煥乎大哉垂裕無極此實天下

之幸非獨臣之幸也臣等無任誠愿懇禱之至

中書門下請上尊號第三表

建中

元年

干邵

臣炎等言臣等考古訓酌群言建大中之道陳徽號

之請累表上聞皆抑而未許局天陳迫屏營失圖臣

固以此請者方欲協萬國之歡系一人之本蓋非私

于主而專于己實以荷大法上元遵王之路也伏

惟皇帝陛下以唐堯四德光宅天下以周文直行陟

降庭止應干立極迨乎逾年又奉今月甲寅詔將有

事于郊廟越翼日乙卯復下有司命元子以主器薦

珪置幣尊祖配嚴屬車將邁明號未布瞻望霄極遐

哉邈乎至乃陳一王之儀合百神之禮祝告史載則

謂之何臣又聞之守文纘服繼序不忘尊奉遺烈必

思其復惟高祖象云雷以起經綸惟太宗造區夏以

創大業惟元宗倚孤劍以攘臂惟肅宗振一旅而討

逆惟代宗總天兵以佐命皆拯生人之崩角安國家

之綴旒德澤洽于上蒼功業冠于邃古而皆順人心

以敬天命享大名而騰茂實況陛下居雍邸將天下

赫聲濯靈無遠不服此所以彰武功也其在望苑則

問安視膳春誦夏弦尊師以廣其聰明敬老以全其

羽翼此所以懿文德也及受顧命反居諒暗勺飲不

入杖而后起同軌不逾于七月升祔永終于九虞此

所以昭大孝也克勤于邦日親萬務克儉于用化行

四海珍禽奇獸不育于國沉珠捐金必受以人此所

以返太素也有一于此則可以發揮鴻休光啟尊號

豈可尚懷謙損莫顧與能九廟之靈儼思虔告百辟

之望終期必從陛下必欲固拒群心輕此盛典則祖

宗之前號盡為虛美陛下安得而墮之臣愚故知其

不可也臣等待罪掖垣屢陳愚款儻未回天眷將萬

請以之無任大愿慺慺之至謹奉表昧死以聞

為文武百官請復尊號表

貞元

五年

崔元翰

臣等言臣竊觀前代之盛列辟之英咸保鴻名而崇

明號或配其德或昭其功囗所以揚耿光彰淳懿而

示遠也其有暗然不耀后嗣何觀蔽而不揚群臣之

罪伏惟皇帝陛下由正統而臨祚承圣緒而受圖囗

高明之姿于天侔博厚之德于地端教化之本制行

禮之中聲震八區威加六合運造化之柄靡有不通

成陰騭之功眾莫能測是用光膺圣神文武之號其

后雖逢厄運尋睹昌期誠我武之掃清猶自咎而抑

損同罪己之義明愛人之仁群臣等上順圣心以成

恭德而退懷大懼謂掩全功五年于茲若墜冰谷方

今百職皆理庶績其凝人用咸和俗惟丕變陳師鞠

旅無犯塞之虞畫界封疆無專地之患四海寧謐萬

類蕃滋薄刑溢不冤之聲逋賦蒙勿收之惠西成有

穰歲之報南極見壽星之祥靈貺屢加天恩允答豈

宜固為菲薄以掩盛明尊號之崇愿復如舊況臣等

親奉平明之理久蒙覆露之恩恥德美之不彰憂罪

戾之將及伏惟陛下復循舊典俯徇群心誠天地神

祇內外臣庶之所望也臣等無任屏營悃款之至謹

詣朝堂奉表陳請以聞臣誠勤誠懇頓首頓首謹言

第五表

貞元

六年

臣頎等言臣伏以尊號未復累表陳情伏奉明旨固

守謙恭臣頎等上援天地神靈次奉祖宗典法列經

義而順古因人心以從時詞繁而不能陳明誠端而

未蒙察納德美盛而猶蔽憲度缺而莫修罪戾是憂

冰炭交集臣頎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臣頎等伏以

先王之道由大中而可久近古之化以彌文而益彰

則守謙而為恭不如立中而垂法表樸而禮略不如

文明而化光況于文質異時而國家自有制度豈直

為一王之法固以過三代之文其于規模信為弘遠

陛下嗣訓先祖貽謀后圣當踐修以纂承奚變更而

廢墜臣等又復讀詔書曰遐想哲王則自燧人神農

殷湯之時有其事也又曰欽若典訓則自代宗肅宗

元宗而上有其儀也又曰所誡者滿所尚者謙守之

以誠期于終始臣等以為去鴻名而貶損謙之始也

遵舊典而奉承謙之終也造次而未嘗違于禮守之

誠也敬恭而無或蹈于專所誡者滿也又曰虛美崇

飾所不敢當伏惟皇帝陛下恤人之心動天之德致

理之文教戡難之武功著于頌聲光于史氏上有其

實無虛美之謙下盡其誠非崇飾之偽又曰勉一乃

心共康庶政曩者公卿大夫侍御仆或從捍牧圉

或備持戈矛蓋有同力之誠而無離德之間今者四

岳群后九土庶邦外自藩維內及宗室黃發耆老青

衿諸儒或僉以同辭或遠而抗疏一心之效也群材

序進百職交修烽燧不驚兵戈以息鉆鑿不用獄訟

以止六氣和而風雨時五谷昌而倉廩實庶政之康

也誠由教化以致雍熙自當冠于皇王寧復謝于堯

禹宜加明號以表成功陛下雖以為辭臣等未知其

說又伏奉詔旨令臣等斷表伏以君親一致臣子一

例而春秋之義以王父命辭父命不以父命辭王父

命則臣頎等得遵先帝之典以違陛下之詔謹冒昧

萬死伏請復上尊號如前不勝惶懼懇迫之至謹復

詣朝堂奉表固請以聞臣頎等誠惶誠恐誠勤誠懇

頓首頓首謹言

上武宗尊號冊文

會昌

二年

李德裕

巨唐受命繼體承業理運將至大君以興昊穹所以

開至圣也向者明兩未定帝華不協舍嗣傳圣深惟

至公先后所以昭天命也亦猶堯發于唐侯文興于

代邸神明之祚不其難哉陛下清明溥鬯光耿四海

元德真鄰天休大日角見表氣志如神爰初定命

正心理物如辰居其極而天下無邪矣由是昭德塞

違尊賢遠佞禹不自滿成不敢康自閨壸以施王教

由家道而刑國風去比周覆名實攬權綱析圣律修

舊典協成質扢嘉壇款太一進正臣以端治表禮故

老以求讜言遠無蔽獄近無留令祈元祖而膏雨降

祀靈岳而嘉谷登省刑罰而蓬宇清發倉廩而螽螟

息去歲龍旗承祀大輅親郊捧玉瓚而一獻光靈來

格振金石而六變魄寶照臨然猶古訓是學緝熙于

道天文炳煥云漢其章溫恭敬遜承太任之教和樂

愷悌洽戚藩之心德風偃于群黎威震動乎絕域又

以敬養不逮于長樂昭配未升于禰宮每懷嗣徽蒸

蒸而慕所以奉若慈訓對越兩儀因心立志永錫其

教寬底剭之罪興惻隱之仁回霜收電為之反汗及

單于慕義景附朔邊耀德戢兵謙臨是受至于備文

物展國容莫不先甲而布甘澤丁辰而廓陰翳斯所

謂神祇之心應矣天人之際交矣于是服冕之士戴

鹖之倫暨藩衛邦伯黃發鮐背不謀而進曰陛下元

默天晬輝光日新大矣孝熙四極爰臻誠宜玉版溫

潤鏤鴻明之德神寶焜耀薦億萬之年丕天大典不

可辭也陛下猶謙退固拒至于三四群臣不已乃曰

俞哉夫囗覆包含之謂仁極深研幾之謂圣憲度著

明之謂文蠻夷震懼之謂武感而遂通之謂神無思

不服之謂孝臣等謹奉冊寶上尊號曰仁圣文武至

神大孝皇帝伏惟陛下干健不息謙尊而光壽乃侔

于殷宗德乃厚于成康貽燕后昆受福無疆

干德上尊號冊文      宋范質

維干德元年歲次癸亥十一月己酉朔十六日甲子

攝太尉守司徒兼侍中蕭國公臣質守司空平章事

臣溥尚書右仆射平章事臣仁浦及內外文武臣寮

馬步諸軍將校藩郡守臣四裔君長緇黃耆老等七

千五百人謹再拜稽首上言曰惟天為大惟堯則之

又曰舜有天下無為而理是以古之言道德者莫先

于二帝一則曰聰明文思一則曰溫恭浚哲英聲茂

實意無欲而自彰景福鴻休心無求而自至巍巍蕩

蕩無得而言伏惟皇帝陛下高明博厚宣慈惠和純

粹之德全孝友之行著惟精惟一知微知章向者龍

尚處于潛淵日未離于旸谷歷試之際志在扶危險

阻艱難何往不濟躍馬蹈高平之陣麾戈佐淮甸之

征喋血鏖兵一月三捷勞旋飲至論功莫二洎乎天

監厥德用集大命人祇囗應風雨咸若鼎運初建國

步猶梗始則李筠犯順長戟指闕并人連禍寇我北

鄙于是有太行之行重進怙亂棄德崇奸幅員千里

生民被毒于是有廣陵之役千乘萬騎如霆如雷詢

彼仇方震迭區宇翠華宵至堅城旦下連乎二孽有

同符契累朝已來出師誅暴未有若茲之奇速也頃

者華風不競中國政微五嶺三江置諸度外殊文異

軌六紀于茲肇啟圣謀驅攘寇亂荊湖底定南土晏

然燕薊之戎汾晉之孽燕巢幕上朝不謀夕邊事少

間理道無壅嚴恭寅畏一日萬幾勤于己而泰于人

儉于躬而豐于物明四目而高視達四聰而遠聽不

侮鰥寡恤人窮也信及豚魚遂物性也惜力念耕耘

之苦推食閔介胄之勞法家之流既峻且密乃詔大

理重正刑名俾盡哀矜務從寬簡減盜竊之罪緩鹽

曲之禁好生之德通于神明若乃昧爽丕顯坐而待

旦商湯之戒慎也側身損己長轡遠馭漢文之化導

也循名責實信賞必罰建武之法制也果敢決斷從

善如流貞觀之風烈也帝王之道于茲備矣太平之

業于茲成矣于是祗見清廟被其孝享圜丘展禮對

越上元一獻而天帝降祉再獻而神人以和三獻而

萬祿攸報祥風拂袂休氣繞壇熙熙怡怡群心胥悅

國家大慶眾庶共之肆赦覃恩俾民更始與天合道

謂之應天天無不覆謂之廣遠無不至謂之運博施

濟眾謂之仁智周萬物謂之圣化成天下謂之文保

大定功謂之武其德無際謂之至德臣等不勝大愿

謹奉玉冊玉寶上尊號曰應天廣運仁圣文武至德

皇帝伏惟垂日月之明監億兆之情凝旒端委昭受

鴻名如山岳之固如松柏之貞干健不息品物咸亨

承天之佑萬壽千齡

皇帝尊號玉冊文      元姚燧

維至大二年正月乙酉朔越七日辛卯皇太子中書

令樞密使臣某謹率中外文武百僚頓首頓首謹言

昔我世祖既平炎趙質之于書幅員廣長振古無倫

覆燾之下八纮萬國莫敢不庭何獨一王西北岸然

憑道阻修方命正朔德綏之而不摰威董之而不詟

夫豈不能聲罪致罰冞入其地終以圣仁親其宗親

包荒有年成宗繼序憤久驁頑天鑒昭明于裕皇孫

獨異陛下授以太祖皇帝信寶撫軍漠北是固以張

足付神器之本時未及冠承命即行其視萬里莽囗

寒冽之鄉不遠不難如堂適庭至則獎厲諸軍修明

法制簡拔果毅均苦分勞解衣燠寒推食飫饑洸洸

汔汔上氣日作睿筭伐謀待寇歲至奪人以先身踐

戎行霆馳電擊大北其群虛己不矜日慎一日始終

十年不狃屢勝狂狡不懲悉銳來加當以選鋒伺間

出奇盡襲輜重仿佛無歸度不能軍耄倪累累降口

百萬致茲敉寧平四十年未靖之梗成兩祖宗未究

之志天下之人聞其風聲思囗天光者颙颙翹翹九

圍一心握是干符歸正宸極弛武事之夙習洽新化

以文治立愛自親曾未旬浹上尊太后問安以時下

建儲宮庶政是先又舉列圣未遑之典欽崇元祀玉

瓚黃流薦祼太室還蹕龍興徘徊太祖龍旗九斿滅

金于斯肇基帝業為城中都又以孔子垂范百王將

二千年而顯謚未稱加大成于至圣文宣王上立勞

于軍與凡庭臣悉大之間歲不登既賑既恤虞施

未博民罹罪苦再肆大宥至德難名赫赫巍巍惟天

為大掛一漏萬井觀如斯求可盡臣下歸美報上者

惟是徽稱謹奉玉冊玉寶上尊號曰統天繼圣欽文

英武大章孝皇帝欽惟陛下立心天地立極生民茂

對鴻名千億萬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民权县| 富锦市| 镇赉县| 林芝县| 微山县| 阿拉尔市| 黔江区| 常山县| 苗栗县| 措勤县| 井冈山市| 介休市| 兴宁市| 英超| 郴州市| 平山县| 顺昌县| 卢氏县| 北流市| 平利县| 宁武县| 大名县| 呼和浩特市| 崇左市| 湾仔区| 博野县| 花垣县| 武隆县| 报价| 新巴尔虎右旗| 青浦区| 石狮市| 安徽省| 玉屏| 保山市| 崇州市| 广昌县| 扬州市| 九江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