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紀事(5)

黃文獻公集至治二年命國工繪中書右丞相拜住

像敕翰林侍講學士袁桷為之贊御書唐皮日休詩

我愛房與杜魁然真宰輔黃閣三十年清風億萬古

之詩以賜之

湖廣通志泰定間陳楚舟使南番番王遺以金珠舟

卻之使還上廉其卻賂狀御書雪蓬二字賜之以為

舟號敕建御書閣以旌之

書史會要文宗作字有晉人法度

輟囗錄文宗居金陵潛邸時命臣房大年畫京都萬

歲山大年辭以未嘗至其地上索紙為運筆布畫位

置令按囗圖上大年得囗敬藏之意匠經(jīng)營格法遒

整雖積學專工所莫能及

道園學古錄奎章閣有靈壁石奇絕名世御書其上

曰奎章元玉

趙汸東山集天歷二年文宗建奎章閣命虞集撰記

御書刻石識以天歷之寶或加用奎章閣寶應賜者

必閣學士持詣榻前四復奏然后予之

袁中道游居錄元文宗臨唐太宗永懷二字以賜

子山

余闕青陽集上

潛邸廣西時書方谷二字賜臣毛

遇順謹贊曰皇德淵靚泊如太虛海上浴日惟書為

李存俟庵集元統(tǒng)元年皇帝御明仁殿特書閑閑看

云四大字賜元教大宗師特晉上卿吳全節(jié)于是摸

刻飾以金碧赍歸而揭之布衣臣李存言曰圣心之

安神氣之和蓋溢于筆墨之外不但度越前代有非

專門白首所能企及謹稽首而為之贊曰皇帝踐祚

尚于文德偉哉天游先此翰墨惟大宗師實方外臣

應時順事豈必隱淪故山之西有宇明靜異其扁揭

昭乃修省燕閑特書龍相鳳并煥乎天章誰其能名

微臣何有四海頌聲

書史會要庚申帝改奎章閣為宣文留心翰墨所書

大字嚴正結密

名山藏臣林記熊鼎字伯穎吳元年為起居注上精

求禮樂之事嘗召翰林學士朱升等陳樂器于庭上

擊磬命升辨五音升對忤旨上大怒欲置之法鼎從

容論解上曰升每謂審音顧不辨宮征耶鼎對曰石

音難辨自古而然唐虞惟后夔能和磬聲書曰于予

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上曰任此囗儒治樂樂何繇和

鼎具言樂之和繇人所致人君能致中和則萬民和

萬民和而音樂和矣上怒乃解升既出謝曰非熊君

吾屬幾殆上嘗字鼎不名一日以弓矢授鼎射鼎一

發(fā)中鵠上喜勺湩飲以賜明日又射召至榻前俯身

御弓矢為射容以教鼎鼎跪受弓左執(zhí)之右手囗一

矢鞬二矢向鵠三發(fā)連三中上嘉勞久之

宋學士集義烏黃昶引見于西苑上愛昶有俊才揮

毫賦一詩贈之字大如斝

雙槐歲抄休寧朱學士允升預參帷幄嘗請留宸翰

以光后圃書樓上親書梅花初月樓以賜之

朱國禎涌幢小品太祖賜臣下御札甚多如中山王

宋學士者勿論方駐蹕徽州御書一札賜汪同子孫

寶藏于家

書史會要太祖神明天縱默契書法御書第一山三

大字于鳳陽龍興寺端嚴遒勁妙入神品

劉五石瓠萬歷中閣臣申時行于故牘中得高皇

帝御筆七十六道裝演以進

金臺紀聞周元素太倉人善畫太祖一日命畫天下

江山圖于便殿壁元素頓首曰臣粗能繪事天下江

山非臣所諳陛下東征西伐熟知險易請陛下規(guī)模

大勢臣從中潤色之太祖即援毫左右揮灑畢顧元

素成之元素從殿下頓首賀曰陛下江山已定臣無

所措手矣太祖笑而頷之

李贄續(xù)藏書董倫典教滇南建文在東宮憐其老且

遠去賜白金若干鎰及即位召拜禮部侍郎兼翰林

學士御書怡老堂扁及髹幾玉鳩杖各一以賜之倫

上表謝略云桓榮設幾杖于太常不聞宸翰之賜晏

殊題舊學于神道未見幾杖之頒

列朝詩集成祖賜太子少師姚廣孝七十壽詩二首

御書用紫粉金龍箋題云八月十三日有為善最樂

圖書少師攜至常熟入余慶書院謁文靖公祠其守

僧凈心少同衣囗謂之曰御書有余慶留此永鎮(zhèn)山

門今在院中

名山藏典謨記永樂四年正月上謂侍臣曰朕閑中

肄書愛毫穎精妙稱順人意因嘆匠藝如此本之素

治前代大儒君子皆是積勤造極今人學力未至便

謂道難豈求道易匠藝也

仁宗與宮僚鄒濟王汝玉徐善述等講說詩書詞賦

之業(yè)辭翰并精

書史會要仁宗萬幾之暇留意翰墨嘗臨蘭亭帖賜

沈度意法神韻唐之太宗不能過也

名山藏典謨記宣宗讀書一目數(shù)行盡囗皆舉經(jīng)史

百家莫不涉意翰墨圖畫隨意所在盡極精妙

宣宗御制集宣宗賜程南云草書歌云朕幾務之暇

游心載籍及遍觀古人翰墨有契于懷嘗賦草書歌

以寓意焉以爾日侍之勞書以賜之草書所自何所

授初變楷法為章奏當時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張

伯英三人真跡已罕見后來繼之有羲獻筆端變化

妙入神逸態(tài)雄姿看勁健風驚電掣浮云飛蛟龍奮

躍猛虎馳漢晉草法千載師張顛藏真亦絕奇一代

精藝才數(shù)輩遺墨千人萬人愛固知頓挫出腕力亦

用飛動生神采古來篆今已何況隸草愈多

吾書豈必論工致誠懸有言當默識

藝苑囗言宣宗書出沈華亭兄弟而能于圓熟之外

以遒勁發(fā)之

書史會要宣宗時三楊蹇夏諸賢輔政泰交之際常

有御制詩歌必親灑宸翰賜之行云流水飛動筆端

真天藻也其上紫泥為廣運之寶

袁中道游居錄宣廟畫蟾吸樹上蟬御書賜楊溥

列朝詩集宣宗萬幾之暇游戲翰墨點染寫生遂與

宣和爭勝

宣宗御制山水圖歌序曰長春真人劉淵然志存閑

佚辭歸南京朕重其去也因取孔子仁智壽樂之旨

援筆作山水圖賜之

列卿紀貝泰為祭酒宣廟召見便殿賜御制招隱歌

及翎毛二十四幅

震澤集夏原吉誕辰上親繪壽星圖又親繪秋香梅

竹二圖文禽非熊春霽魚游春水圖賜焉

圖繪寶鑒續(xù)纂宣廟御筆有山水有人物有花果翎

毛有草蟲上有年月及賜臣寶用不一有廣運之寶

武英殿寶雍熙世人等圖書

珊瑚網(wǎng)宣宗九鷥蘆雁二圖章皇帝圣能天縱一出

自然若化工之于萬物因物賦形不待矯揉而各遂

生成也敬觀二圖柳絲鳥毣細過于發(fā)一種生動之

致又居然寫意家神逸品

涌幢小品墨兔圖宣宗皇帝御筆也圖以淡墨微圍

其旁似碧空滿月上有丹桂花子垂垂下有瑞草作

紫白色兔居中間意態(tài)安閑真是神物萬歷九年上

御文華殿宣召入直史臣王家屏沈懋張元忭劉元

震鄧以贊入見取圖示之令賦詩復命曰輔臣以下

皆可賦親書于軸并得自用圖記越三日詩成自大

學士張居正而下三十有五人進御上覽之甚喜

彭公筆記景泰庚辰年四月六日辰刻上御南熏殿

召王翱李賢馬昂彭時呂原五人入侍命內(nèi)侍鼓琴

鼓者凡三人皆年十五六者上曰琴音和平足以養(yǎng)

性情曩在南宮自撫一二曲今不暇及矣所傳曲調(diào)

傳于太監(jiān)李永昌永昌歷事先帝最精于琴是三人

者皆不及也賢等對曰由此不輟亦可精妙因皆叩

頭曰愿皇上歌南風之詩以解民慍幸甚上起人賜

金鑲鶴頂博帶一條皆親授五人者皆叩頭而出

名山藏典謨記憲宗時御翰墨作為詩賦以賜大臣

諸司章奏手自披閱字畫差錯亦蒙清問臣下益兢

業(yè)職事莫敢或欺

書史會要憲宗嘗手題張三豐畫像圣藻仙容兩絕

塵表

圖繪寶鑒續(xù)纂憲廟孝廟御筆皆神像上識以年月

及寶

書史會要孝宗酷愛沈度筆跡日臨百字以自課又

令左右內(nèi)侍書之

畫史會要孝宗萬幾之暇游筆自娛點刷精研妙得

形似

震澤集王鏊孝廟御書贊云奮毫落紙思入混茫氣

吞顏柳勢壓鍾王淵停岳峙玉質(zhì)金相

永陵編年史嘉靖五年八月上御書十二字曰法祖

安民奉天行道福善禍淫頒示輔臣

國朝列卿紀嘉靖五年刑部尚書趙鑒致仕陛辭上

特制詩一首書于龍箋賜之以寵其行

名山藏典謨記嘉靖十二年五月上演馬南城還御

環(huán)碧殿召孚敬時獻夫鑾同觀之馬為玉麟飛白玉

馴碧玉驕照夜璧銀河練瑤池駿飛云白凡七因使

中官領四臣看花嘉樂館上乘玉麟飛轉御重華殿

召論時政賜灑饌服色賦君臣同游詩

世廟識余錄御書視日儀刻石禮部寅清堂前

餐微子集昌平九龍池上有粹澤亭亭池兩榜世宗

皇帝御書也

昌平山水記昌平東山口有小山曰平臺山成祖常

駐蹕焉嘉靖十七年上幸平臺山御題圣跡二字

列朝詩集神宗諱翊鈞穆宗子留心翰墨每攜大令

鴨頭九帖虞世南臨樂毅論米芾文賦以自隨勸學

詩一章御書賜太監(jiān)孫隆刻石吳中

于慎行谷城山房筆麈上

初即位好為大書內(nèi)使

環(huán)立求書者嘗數(shù)十紙而外廷臣僚得受賜者惟內(nèi)

閣講臣而已所賜江陵如弼予一人永保天命爾惟

曲囗汝作鹽梅及捧日精忠堂閣之扁字畫遒勁鸞

回鳳舞時圣齡十余歲矣甲戌四月賜輔臣張公居

正宅揆保衡四字呂公調(diào)陽同心夾輔四字六卿正

己率屬各一講臣六人責難陳善各一六人者丁公

士美何公洛文陳公經(jīng)邦許公國申公時行王公家

屏也丙子張公位及慎行補入講幄上顧相君曰新

講官二人尚未賜與大字內(nèi)使已濡墨囗上遂大書

二幅賜位及慎行字畫比賜諸公者稍大莊勁勝前

時御齡已十五矣

神廟圣學紀要萬歷二年三月辛丑頒給御書于會

極門責難陳善五幅賜日講官丁士美等敬畏二幅

賜正字官徐繼申等

燕都游覽志武清侯別業(yè)西北水中起高樓五楹樓

上復起一臺俯瞰玉泉諸山御書青天白日四字于

中東西光華乾坤相對字各長二尺余

五石瓠神宗皇帝序草韻辨體一書頗備古今翰墨

之變又御書金折扇賜諸宮人則行體也

嘉善志毛尚忠為工部主事光宗在東宮識其才手

書承恩堂額賜之

崇禎遺錄崇禎元年書敬天法祖扁額懸大殿兩楹

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十六字

五石瓠崇禎皇帝草書秀潤娟好自題視民如傷望

道未見八字于便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城县| 邯郸县| 尼木县| 中宁县| 宝丰县| 银川市| 玉环县| 江川县| 武邑县| 宁德市| 拜城县| 济宁市| 松桃| 高台县| 囊谦县| 广西| 如东县| 潼南县| 黔南| 武山县| 青浦区| 宁乡县| 兴山县| 含山县| 新民市| 万荣县| 论坛| 文昌市| 徐州市| 旌德县| 静宁县| 林甸县| 台前县| 翁源县| 会昌县| 濮阳市| 灵寿县| 廊坊市| 永春县| 顺昌县| 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