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明:承典家慶禱莊佃大租谷兩平二十六石八斗八升,時典價銀二百六十大元正。此銀及谷作四份均分,照。
一、批明:家慶賀借去佛銀一百零元,將莊佃大租谷一十四石四斗對抵納銀利谷。此銀及谷作四份均分,對照。
一、批明:前每房應分得利額及利谷,俟來日取贖之日,各條須當照谷攤銀,照額各自取領,不得生端,照。
一、批明:前有帶借王紅觀來佛銀三百大元,又帶借楊禎祥來佛銀二百大元,又帶借家父伯來佛銀二十大元:此三條計共銀七百二十大元。其利谷對詹雙美抽抵納,其母銀須當作四房均還,照。
一、批明:前作生理,有被他人缺去數項,此數歸倚次房反生取討,不干長、三、四房之事,照。
一、批明:若有公事,須當四大房同首公辦,不得推諉,照。
一、批明:振成拈得二鬮,收執承買新金司單一紙,又林意買林克明契一紙,又收存陳國買廖明印契一紙,合共三紙,照。
一、批明:反生拈得一鬮,收執承買林新金印一紙,又收存陳國買廖彥明司單一紙,又廖鐘毓買藍揲契一紙,合共三紙,照。
一、批明:鳳鳴拈得四鬮,收執林天發買林漢司單一紙,又收存承買陳國印契一紙,又藍杰買番斗僅墾契一紙,共四紙,照。
一、批明:清祥拈得三鬮,收執林天發買林漢印契一紙,又林克明買番虱吻契一紙,又收存承買陳國司單一紙,共三紙,照。
一、批明:每房分收契券各自收貯,或要用之日,聽便取出,不得刁難,照。
光緒十二年九月日。
代書人李以文
在場知見人族叔錦上、江立、士梅
堂叔祖士外
伯火旺
立分支鬮約字人林呂氏
長房振成
次房生反
三房鳳鳴
四房清祥
第一六囑咐分鬮合約字
立囑咐分鬮合約字蘇門盧氏,因先年,夫來臺,住在淡水內港八墩溝莊,生有三男:長男龍虬、次男光月、三男三晉。現氏所執掌物業,溯其源之所由來,因先夫有胞伯先年來臺創買此業,并無男嗣生育,胞伯棄世,業付族親掌管,后竟典質于人。及先夫來臺之日,思及一本至親,遂向前執掌,致互相結控。后憑公觀處,備銀贖回此業,乃歸先夫執掌。夫婦商議:既承管,必繼續胞伯宗支,愿將次男光月繼嗣;胞伯之嗣續有賴,而先夫之得業有田。今先夫經已棄世,氏思虬、月、晉等兄弟乃系同胞,并無彼此之辨,但恐日后兄弟生端滋事,氏爰體先夫遺意,詔男等邀請姻戚房親到家,囑咐立約,踏明界址,氏抽出一坵,立先夫祀資及氏甘旨,日后付長男虬、三男晉子孫輪流掌管。又抽出一坵,立胞伯祀資,付次男光月日后子孫掌管。其余物業,俱付三男虬、月、晉等照份均分,拈鬮為定,日后不許爭長競短。其墾批內系胞伯名字,囑咐立約之日,并批明墾批內永遠執照。兄弟合居同食,若再創置,不論何業,俱照三房均分;至分荊以后,則各買各管,不得混爭。此系至公無私之囑咐合約字四紙,各房各執一紙,其一紙付親戚執證,永遠存照。
一、批明:氏抽出先夫祀資,址在土地口大坵。抽出胞伯祀資,址在頂溪大坵。長男龍虬承分界址在土地公后至三角坵下二坵,系三男三晉份額內,至坡塍為界,山帶舊煙園水流落為界。次男光月承分界址在本厝腳柑宅,至墓門口長坵田頭為界,山帶松腳湖兩邊水流落為界。三男三晉承分界址在土地公前連三角坵下深坵二坵,照其三男三晉,山帶東勢大侖口崁腳至石線水流落透坡為界,照。
一、批明:長男收業主墾契一紙,大契一紙。次男收番墾批一紙。三男收合約一紙,貼契一紙。共五紙,現氏執掌,日后付男等分收,子孫若要行用,即便取出,照。
一、批明:八嗹侖山一片,日后永為三大房公同牛埔地。本厝地一座上下左右地,晉為公業,照。
一、批明:日后三男等若有轉移他處,物業付兄弟自耕自作,不許出立給佃批。內湖北勢莊業主何宗泮有課業界地,內小地名田仔內八墩溝,東西四至,踏明界址明白。今有佃人蘇克明官前來給批認佃,自備工力開墾田園,永為己業。年間所種五谷雜子,聽業主一九五抽的,俟有此情察出,聽業主察出究革,召招別佃,不得霸據生端。今欲有憑,立給佃批,永遠存照。
業主
干隆四十七年二月日給。
第一七鬮書字
同立鬮書字人楊文顯、楊文宗、楊文輝、楊文德等。竊聞九世同居,古風可慕;而生齒日繁,久合必分。顯等兄弟四人;長文顯、次文輝、三文宗、四文德。嘉慶二十一年間,父考在日,文宗被父怒責,逐出外方,無處尋覓。迨二十三年八月間,父故,顯與文輝、文德泣血三年,克盡子道。服闋之日,即為文德婚娶,可謂孝友克敦矣!惟是派流亦大葉,必須各覓生涯,乃能大振丕基,以光先祖。第父考當時掛欠他人債項共銀一千四百六十五大元之多,若不極為設法清還,將來利上加利,勢愈積愈多,貽害不淺。不得已,于二十五年,商同二弟、四弟,即將父遺舊漁船變賣,并將書室一所出典于人,共得佛銀一千三百一十元,以清債項外,僅存彰邑東螺保大租業一所,價銀一千三百元;道衙口店屋一所;新街頭店屋一所,并帶店內家器;小北門魚塭一所;澎船水利用銀一百二十元。顯等兄弟謹守家規,勤儉過日,歷年所收出息除家用外。所剩無幾。意欲各人分爨,而佇望三弟未得回家,不幸又逢祖父身故,破耗殆盡,且家計日增,幾乎支持不住。顯等無奈,于道光二年間,邀同族長楊萬章,公親張慎堂、紀若羅,議將彰邑大租留存祀業,輪流分收,周而復始。但三弟文宗音信莫通,存亡未卜,顯等兄弟議欲踏出股額,而當時又無人代伊經理,欲作三股鬮分,恐日后回家向嵎。再四思維,惟有將祀業一宗批明約內,如有回臺,聽其泡入輪流,以奉祭祀,其余作三股均分。是以將道口店屋一間,估值銀三百六十元,配為一股,帶還債項銀一百二十元。新街頭店屋一間,并帶店內家器,估值銀二百八十元,配為一股,代還債項銀三十五元。魚塭一所,估值銀二百元,澎船水利用銀一百二十元,配為一股。其厝屋二進公同居住。就于祖父每前憑鬮拈定,道口店屋系顯拈著之額,新街店屋文輝之額,魚塭、水利文德之額。現有庶母洪氏在堂,因家業些少,無可踏出養贍銀元,公議著年之人,每年貼出佛銀六十元,以為家用。其舍妹近娘尚未出閨,亦議出貼佛銀二百元,以充奩費。當時尚與庶母合食,議同值年者再加佛銀二十四元,以為伙食費用。是以分定股額,各管各業,于茲四載。奈顯等兄弟命途多乖,纔分一年余,道光三年,東螺租業將屆收成,忽被洪水沖崩十分之四,是以二弟到莊議囑上手贖回,只收契價銀七百元。雖云減半,而現時此業已沖,崩壞無存,亦無不幸中之幸也。然業已崩,則贍無所出,二弟文輝先有用出一年公費計二百五十元,已將公銀扣抵,尚存四百五十元。顯念養贍收闕,愿將自己應得之額絲毫不取,現分二百五十元與庶母洪氏生息,以為家計,則逐年贍費六十元自可抹消,而百年之后,亦可無慮乏費。而先父在日,尚留小女婢一人,身價銀一百零二元,亦付與庶母使喚。尚剩佛銀二百元,付與二弟文輝、四弟文德均分,所有忌辰祭祀之年節諸公事,自當公同勉力支理承當,勿得推諉。諸事甫經定著,上年六月間,托天庇佑,幸得三弟文宗回臺,顯等兄弟欣喜異常。正在議欲攤出一股家業,以付文宗,尚未定議;九月間,適逢舍妹近娘染病甚危,其事乃延。不幸十一月間,近娘亦歿,將所置妝奩變賣治理外,尚存佛銀一百五十元,顯等議將此項付與三弟文宗為當日未分一股之額,顯仍自己愿貼出佛銀四十元,付與文宗婚娶;而文宗謂顯格外加恩,喜不勝言。從此支派番衍,熾昌熾盛,子子孫孫,共照式好,于我兄弟實有厚望焉!爰再邀同族長楊萬章,公親石川流、紀若羅、郭逢年,就于顯等祖宗神前,重立鬮書一樣四本,每人各執一本為照。
一、前后廳時常公用,家器對象當按額留存,不得妄取私用,此照。
一、祖先凡有忌辰,自當豐盛致祭,并有奉祀祖考,外戚祭祀亦不得廢弛,此照。
道光五年二月日。
代書粘世清
公親石川流、紀若羅、郭逢年
族長楊萬章
知見庶母洪氏
同立鬮書字人楊文顯、文德、文輝、文宗
第一八賣斷根契字
立賣斷根契人陳向榮,有私置田園一段,坐址土名下埔心莊尾西勢,大小坵數不計,原丈五分一毫正,東至呂燦宜園為界,西至車路為界,南至呂家始祖公園為界,北至港為界,四至明白。今因欲銀使用,自情愿出賣,先送房親叔侄兄弟人等不欲承受,托中轉送呂宅始祖公蒸嘗子孫呂定海、錦伯秉、仁利行等前來出首承買,當日眾面言議出得值斷根價員錢銀八十三元正。即日立契,兩相交付,其員錢銀同中秤交親收足訖;其田園同中踏過,即付承買人掌管,耕作收租,永遠為業。其田園系向榮私置之田園,與兄弟叔侄等無干,并無典當他人,亦無拖欠業主租粟不明等情;如有不明等情,系向榮一力抵擋,不干他人之事。此田園系價極甲盡,一賣千休,永無取贖,日后不得異言生端。此系二比甘愿,兩無迫勒,人心難信,口恐無憑,今欲有憑,同立賣斷根契一紙,并帶繳連總契一紙,又帶上手契一紙,共三紙,付執存照。
即日收過契內員錢銀八十三元正完足,立批,再照。
干隆十八年二月日。
代筆人呂拔圣
知見人呂三汲
在見人陳茂勤
為中人呂君操
立賣斷根契人陳向榮
第一九賣斷根契字
立賣斷根契人本房圣儀,有置田一段,坐址無影屋新埤尾,大小坵數不計,東至官宅田,西至埤尾,南至賴家田,北至韓田。又帶厝面前車路墘園三坵,東西四至,上契明白。今欲銀使用,先盡問兄弟不能承受,托中送本房十八子孫玉美、體賢眾等來買,三面言議出得斷根銀六十四兩五錢正。銀親收足訖;田園付為蒸嘗永遠耕收。此田無典欠他人,亦無欠大租;如有不明,圣儀一力抵擋,不干買人之事。此各甘愿,日后不得生端。一賣千休,永無取贖,立斷根契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收過斷根田銀完足,再照。
干隆十年(乙丑)十一月日。
立斷根契人圣儀
中人代筆圣取
第二○輪公鬮書字
同立輪公鬮書人郡城內吳將軍祠街蔡成、蔡景、蔡干兄弟三人。竊謂兄弟雖親,亦有分爨之日,茲我等兄弟三人,同承祖父遺存輪公之業,兄弟三人輪值,每人各輪值一年管業,將田園所收之利,為祖先年節忌辰祭墳諸費。兄弟同枝共本,骨肉至親,各依輪值,不得乖違滋端。恐口無憑,合同立輪公鬮書字三紙,各執一紙存照。
計開田園業產于左:
一、公田明典過鳳邑二圖里蔡盛、蔡熊、蔡文若、蔡懷等承祖父墾田大小二坵,受種乙分,在本社前,契內銀十六元。
一、公田明典過鳳邑二圖里曾萬全、曾老成等承祖父遺下應份田一坵,受種七厘五合,在竹仔腳,契內銀十二元。
一、公田明典過乙甲社蔡斗明典之業田大小二坵,受種四分九厘六,在下甲莊后大埔溝污頭,契內銀五十六元。
一、公田明典鳳邑二圖里竹后莊曾念有承族弟味老田一坵,受種七厘五合,在竹仔腳,契內銀十二元。
一、公田明典過鳳邑二圖里中藔社黃常承祖父園一坵,受種八分,在茄老屈交棋桿腳,契內銀九十四元。
一、公田明買過郡城內三川臺曾棋等承祖父應份田大小共四坵,受種五分,在下甲社后大埔內,契內銀五十五元。
一、公園承父親同系出與贖回園一坵,受種三分五厘,在竹后社棋桿腳,契內銀四十元。
一、公園明買過郡城內黃鏡記在做篾街承祖父應份園一坵,受種六分,在下甲社后。又田一所,受種二分五厘,在竹后土地頂。又蔡光輝紅契內抽出田一所,受種二分五厘,在土地頂。大小合共七坵,契內銀一百八十元。
一、公田明典過鳳邑二圖里竹后莊蔡朱承祖父應份田一坵一分,在土地頂,契內銀十四元。
一、公園明買郡城內陳戇同侄媽余承祖父田一宗十坵,受種一甲二分,在下里社尾卑南。又田一宗四坵,受種五分,在大埔洋內。又田一宗七坵,受種八分,在下甲大埔洋內。又園一坵,受種五分,在下甲社后。又園一坵,受種三分,在下甲社后。契內銀四百三十元。
一、公園承父親應得之業園一坵,在竹后后壁園。又田一坵,在竹后社囗〈艸〈束刂〉〉仔腳。
另均分:
一、批明:長房應得大房一間,灶下一間。批明:次房應得右房一間。批明:店口廳面,存在輪公。批明:三房應得右畔后房一間。批明:母親年終,議將此現冬開費,輪值之人應于下冬收抵。批明:母親年終,現冬之人至年終,應將契券交下冬之人收執。
光緒十九年七月日。
代書人吳隆記
公親人族舅阮慶
母妗洪氏
同立輪公鬮書字人蔡成、蔡景、蔡干
第二一妥議永為香祀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