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雜錄二

懶真子亳州士人祁家多收本朝前輩書帖內有李

西臺所書小詞中羅敷作羅紂初亦疑之后讀漢書

昌邑王賀妻十六人生十一人男十一人女其妻中

一人嚴羅紂紂音敷乃執金吾嚴延年長孫之女羅

紂生女曰持轡乃十一中一人也蓋采桑女之名偶

同耳

荊公字解解妙字云為少為女為無妄少女即不以

外傷內者也人多以此言為質殊不知此乃郭象語

也莊子云綽約若處子注處子不以外傷內公之言

蓋出于此

能改齋漫錄婦女以姐為稱說文曰囗字或作姐古

字假借也子也切近世稱女兄為姐蓋尊之也魏繁

欽與文帝箋曰自左史妠謇姐名倡魏志曰文帝

令杜夔與左等于賓客之中吹笙鼓琴李善注云

其史妠謇姐蓋亦當時之樂人以是知婦之稱姐漢

魏已然矣

王岐公作呂公綽墓志云公綽以古者婦人無謚自

晉漢以來皇后多因帝謚為稱國家順僖翼宣四帝

暨太祖太宗皇后悉同廟謚獨章圣皇帝王后節惠

曰宣莊與謚典不合愿易名為章追正前失仁宗從

之余按晉時婦人有謚虞譚母卒謚曰宣桓溫母卒

謚曰敬然則公綽以古者婦人無謚蓋不知所本矣

漢祖尊先帝媼曰昭靈夫人后高后五年又尊曰昭

靈后然謚法曰婦人有謚自周景王穆后始也一左

傳云聲子生隱公杜預注聲謚也正義曰謚法不生

其國曰聲

軒渠錄族嬸陳氏頃寓嚴州諸子宦游未歸偶族侄

大琮過嚴州陳嬸令作代書寄其子因口授云孩兒

耍劣你子又鬩鬩

霍霍地且買一柄小剪子來要

剪腳上骨出

兒胳

兒也大琮遲疑不能下

筆嬸笑云元來這廝兒也不識字聞者哂之因說昔

時京師有營婦其夫出戍嘗以數十錢托一教學秀

才寫書寄夫云窟賴兒娘傳語窟賴兒爺窟賴兒自

爺去后直是

憎每日恨

特特地笑勃騰騰地

跳天色汪

囊不要吃溫吞

蠖托底物事秀才沈

思久之卻以錢還云囗且別處倩人寫去與此正相

似也窟賴兒乃子之小名

紫薇雜記呂氏舊俗母母受嬸房婢拜似受其主母

拜也嬸見母母房婢跪即答拜是母母亦尊尊之義

也母母呼嬸房人并斥其名嬸呼母母房稍老成親

近者則并以姐稱之諸婢先來即呼后來者名后來

者呼為姐母母于嬸處自稱名或去名不稱新婦嬸

于母母處則稱之

槁簡贅筆齊梁以來江南樂府詞多采方言用之穩

帖不覺為俗語吳中下里之曲有云消梨應郎心上

冷甘蔗應郎心上甜又云羅裙十二褶小妻也是妾

皆有類樂府詞余因為子夜吳歌二章云消梨得能

冷甘蔗得能甜總應郎心上為儂素比縑桃根復桃

葉羅裙十二褶阿郎歡自濃小妻也是妾

卻掃編帝者之女謂之公主蓋因漢氏之舊歷代循

焉未之改也政和間始采周王姬之稱而改公主曰

帝姬郡主曰宗姬縣主曰族姬議者謂姬蓋周姓猶

齊女曰齊姜宋女曰宋子皆因其姓而系之國不曰

周姬而曰王姬者蓋別于同姓諸侯魯姬衛姬耳國

家趙氏乃當曰帝趙不得曰帝姬若以姬為婦人之

美稱則尢不可漢書高五王傳諸姬生趙幽王友顏

師古注曰諸姬總言眾妾之稱又非所以稱帝女也

命婦封號亦政和間所改始因夫人之名而凡謂之

人獨孺人者本稱婦人之名其他則見于書傳者皆

通謂男子至碩人俁俁執轡如組有力如虎又非所

以為婦人之號也小君之稱稽據甚明設欲多其等

級者莫若采魏晉間鄉君亭君之目而增之則猶為

有據也公主之號建炎初已復之予在司封欲援此

為例并欲復命婦封號而或者以為非事之急故止

故事臣僚封贈母祖母不問生沒并加太字曰太夫

人太君政和間待制劉安上建言太者生事之尊稱

也封母而別之所以致別于其婦既沒并祭于夫若

加之尊稱則是以尊臨其夫也以尊臨夫于名義疑

若未正自是始詔命婦追封并除去太字逮紹興新

書復仍舊制晏尚書敦復領吏部援劉待制之言申

明且引漢文帝紀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

無得擅征補注謂列侯之妻稱夫人列侯死子復為

列侯仍得稱太夫人蓋此義也于是追封始不復稱

太云按帝者之祖母稱太皇太后既升祔皆止稱皇

后正此比也又宰相使相妻封國夫人執政節度使

光祿大夫妻封郡夫人然不系其夫之封爵有夫之

爵方為郡公郡侯而妻為國夫人者有夫之爵方為

縣伯子男而妻為郡夫人者又每遇大禮則加封有

夫為小郡小國公而妻為大郡大國夫人者皆非

芥隱筆記今新婦轉席唐人已爾樂天春深少婦家

詩云青衣轉氈褥錦繡一條斜

雞肋梁湘東王嘗出軍有人將婦從者王曰才媿李

陵未能先誅女子將非孫武遂欲驅戰婦人徐君蒨

為諮議參軍幼聰敏應聲曰項籍壯士猶有虞兮之

愛紀信成功亦資姬人之力

容齋續筆白樂天甲乙判甲去妻后妻犯罪請用子

蔭贖罪甲不許判云不安爾室盡孝猶慰母心薄送

我畿贖罪寧辭子蔭縱下山之有怒曷陟屺之無情

乙夫遇盜而死求殺盜者而為之妻或責其失節不

伏判云夫仇不報未足為非婦道有虧誠宜自恥詩

著靡他之誓百代可知禮垂不嫁之文一言以蔽

容齋三筆婦人呼夫之兄為伯于書無所載予頃使

金國時辟景孫弟輔行弟婦在家許齋醮及還家賽

愿予為作青詞云頃因兄伯出使夫囗從行雖借用

陳平傳兄伯之語而自不以為然偶憶爾雅釋親篇

曰婦稱夫之兄為兄公夫之弟為叔于是改兄伯字

為兄公視前所用大為不侔矣玉篇妐字音鐘注云

夫之兄也然于義訓不若前語

清波雜志婦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羅障蔽半身俗謂

之蓋頭蓋唐帷帽之制也

紹興間張孝祥建議自恭人至孺人邑號分等第立

價許貴家婦女及妾投名書填則數百千萬不日可

辦于以佐國用較以度牒生齒不削戶口不耗仍不

為民之蠹雖曰得策終為鬻爵以誘婦人名器輕假

而不果行

建炎初臣僚論帝姬或者謂非姓氏之姬乃姬侍之

姬此尤不可豈有至尊之女而下稱姬侍乎若以為

避忌政和間主字乃主簿書之主非國主家主之主

也先是主字一切除去民間有無主之說又言姬者

饑也亦用度不足之讖乃詔改正及政和二年蔡京

三入相時建請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

族姬議者謂周姬猶齊姜宋子也是時國女改從周

姓故靖康初悉罷之

愛日齋藂抄史姚氏注楚漢書秋高祖封許負為鳴

雌亭侯是婦人亦有封邑班志漢從秦制爵二十級

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亭侯侯未詳也范志謂列侯所

食縣為侯國承秦爵二十等為徹侯大者食縣小者

食鄉亭豈亭侯者以十里一亭之地封焉或是漢初

有之婦人封邑班書云高后常以蕭相國夫人同為

侯按司馬氏表孝惠三年哀侯祿元年高后二年

懿侯同元年班志孝惠六年哀侯祿薨高后二年封

何夫人祿同母為侯二表所記異索隱又疑其事非

予謂呂后欲侯呂氏先封高帝功臣欲王呂氏先封

孝惠后宮子四年封呂嬃為臨光侯亦先封功臣妻

矣自許負之封及侯夫人疑先漢婦人封邑之始

張文昌祭韓吏部詩公疾浸日加孺人視湯藥以為

姬妾則云乃二侍女合彈琵琶箏已有侍女矣以為

妻則皇甫湜撰神道碑云夫人高平郡此不稱夫人

退之曾云已呼孺人鳴瑟豈以言內子耶說者云

韓詩孺人對子自老杜詩老妻子句中來儲光

羲云孺人善逢迎子解趨走又出于江淹恨賦左

對孺人右對子凡皆并指妻子唐棣王琰有二孺

人爭寵蓋親王有孺人二人云唐制按曲禮天子之

妃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妻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

曰妻則孺人不得以為妾張文昌或取此宣和罷縣

君改孺人為第八等

太祖嘗問趙中令禮何以男子跪拜而婦人不跪趙

不能對遍訊禮官皆無知者王貽孫祁公溥之子也

為言古詩長跪問故夫即婦人亦跪也唐太后朝婦

人始拜而不跪趙問所出因以太和中幽州從事張

建章渤海國記所載為證趙大重之事具國史王貽

孫傳及他雜說葉氏燕語正舉此且云天圣初明肅

太后垂簾欲被袞冕親祠南郊大臣爭莫能得薛簡

肅公問即服袞冕陛下當為男子拜乎議遂格禮九

拜雖男子亦不跪貽孫之言蓋陋矣簡肅亦不達幸

其言偶中使當時有以貽孫所陳密啟者則亦無及

矣汪圣錫端明作燕語證誤又云漢書周昌傳呂后

見昌為跪謝周宣帝詔命婦皆執笏其拜宗廟及天

臺皆俯伏則其時婦人已不跪矣故時有是詔云始

于則天非也明肅乃謁太廟非郊也九拜有稽首有

頓首非皆不跪也不跪雖有之蓋拜之輕者爾余觀

歐公所為簡肅墓志及湘山野錄皆云后以袞冕謁

太廟謂親祀南郊誠燕語之疑宜汪氏引宋子京謁

廟賦以證至程氏考古篇又因貽孫之說考其詳云

按后周天元靜帝大象二年詔曰縣命婦皆執笏其

拜宗廟及天臺皆俯伏如男子據此詔特令于廟跪

則他拜不跪矣張建章所著武后時婦拜始不跪豈

至此始并與廟朝跪禮而去之而紀之不詳耶周昌

諫高帝呂后見昌為跪戰國策蘇秦過洛其嫂蛇行

匍伏四拜自跪隋志皇帝冊后后先拜后起則唐以

前婦拜皆跪伏也又朱文公語錄或問禮婦人吉拜

雖君賜肅拜則古人于拜亦伏地曰古有女子伏拜

者乃太祖問范質之侄古者女子拜如何遂舉古樂

府云長跪問故夫以為古婦女皆伏拜自則天欲為

自尊之計始不用伏拜看來此說不然樂府只說長

跪問故夫不曾說伏拜古人坐地是跪處一云直身

長跪若拜時亦有只俯手如揖便是肅拜故禮注云

肅俯手也蓋婦人首飾盛多如副笄六珈之類自難

以俯伏地上古人所以有父母拜其子亦有姑答拜

者蓋只跪坐在地拜時亦不曾相對拜各有問當答

拜亦然大祝九拜肅拜者但俯下手今時傳云使者

不拜故肅使者而已文公舉貽孫之對為范果當別

有據其論婦拜為詳矣鶴林玉露別記文公之說云

古者男子拜兩膝齊屈如今之道拜是也杜子美注

周禮奇拜以為先屈一膝如今之雅拜即今拜也古

者婦女以肅拜為正謂兩膝齊跪手至地而頭不下

也拜手亦然南北史有樂府詩說婦人曰伸腰再拜

跪問客今安否伸腰亦是頭不下也周宣帝令命婦

相見皆跪如男子之儀不知婦人膝不跪地變為今

之拜者起于何時程泰之以為始于武后不知是否

而項氏家說則云鄭氏注周禮肅拜云若今婦人囗

安世按古之拜如今之揖折腰而已介胄之土拜故

以肅為禮以其不可折腰也然則儀式持劍斂手回

身微作曲勢爾鄭氏之所謂囗蓋如此正今時婦人

揖禮也據鄭氏說則婦人之拜不過如此或者乃謂

自唐武氏始尊婦人不令拜伏則妄誕之甚矣周天

元時令婦人拜特囗作男子拜則雖一俗婦人亦不

作男子之拜也況古者男子之拜但如今之揖則婦

人之拜安得已如今之伏今之男子以古男子之拜

為揖故其拜也加之以跪伏為稽顙之容今之婦人

亦以古婦人之拜為揖故其拜也加之以拳曲作虛

坐之勢視古已加不得謂之減矣禮所謂女拜尚右

手者特言斂手向右如孔子拱而尚右之尚非若今

用手按膝作跪也男子之尚左亦然古跪自是一禮

以拜與伏皆不相干此論尤詳于諸書疑跪拜之制

后周始變然王建宮詞有射生宮女宿紅妝請得新

弓各自張臨上馬時齊賜酒男兒跪拜謝君王殿前

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

棚先謝得詹頭等建太和中為陜州司馬豈武后以

后婦拜猶跪禮特行于宮掖復齋漫錄謂后周制令

宮人廷拜為男子拜引建前一詩證之唐宮詞無預

后周故實也

高帝紀有武負陳丞相世家有張負絳侯世家有許

負皆以為婦人記言王媼武負則信婦人矣班書如

淳注俗謂老大母為阿負師古引劉向列女傳魏曲

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此古語謂老母為負耳世

家言戶牖富人張負索隱曰婦人老宿之稱然稱富

人或恐是丈夫爾予謂張負果婦人當是清女之流

亦富人也許負相者索隱引應劭注老嫗也意其負

婦音同古文相通用不然馮婦固晉善士歟史注猶

有異論者

西溪叢語杜甫詩云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楚國

先賢傳謂囗如龍也女得賢囗謂之乘龍黃憲為司

徒與李元禮俱娶太尉女時人謂之桓叔元女俱乘

諼草婦人有妊佩之生男子故謂之宜男草

王介甫云俟我于城隅言靜女之俟我以禮也其美

發外其和中出其節不可亂者彤管也貽我彤管言

靜女之貽我以樂也徐安道注音辯云彤赤漆也管

謂笙簫之屬按靜女詩貽我彤管彤管有煒注云煒

赤貌彤管以赤心正人箋云彤管赤管也疏云必以

赤者欲使女史以赤心正人謂赤心事夫人正妃妾

之次序也鄭注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

不記過其罪殺之后漢皇后妃序云頒官分務各有

典司女史彤管記功書過左氏傳定公九年靜女之

三章取彤管焉杜預云詩風也言靜女三章之詩

雖說美女義在彤管彤管赤筆女史記事規誨之所

執以此考之不聞謂之樂也

沈休文山陰柳家女詩云還家問鄉里詎堪持作夫

鄉里謂妻也南史張彪傳呼妻為鄉里云我不忍令

鄉里落他處今會稽人言家里其意同也

老學庵筆記往時士大夫家婦女坐椅子兀子則人

皆譏笑其無法度梳洗囗火爐囗家家有之今猶有

高鏡臺蓋施囗則與人面適平也或云禁中尚用之

特外間不復用耳

王廣津宮詞云新睡起來思舊夢見人忘卻道勝常

勝常猶今婦人言萬福也

考工記弓人注云亦粘也音職今婦人發有時為

膏澤所粘必沐乃解者謂之

今人謂娶婦為索婦古語也孫權欲為子索關羽女

袁術欲為子索呂布女皆見三國志

湯岐公初秉政偶刑寺者奏牘有云生人婦者高廟

問此有法否秦益公云法中有夫婦人與無夫者不

同上素喜岐公顧問曰古亦有之否岐公曰古法有

無臣所不能記然生人婦之語蓋出三國志杜畿傳

上大驚乃笑曰卿可謂博記矣益公陰忌獨謂岐公

純篤不忌也

經外雜鈔曾子問大夫內子有殷事注曰內子大夫

適妻也疏曰大夫者卿之總號內子者卿之適妻又

曰僖二十四年左傳云晉趙姬請以叔隗為內子而

己下之叔隗為趙衰妻是大夫適妻也若對而言之

則卿妻曰內子大夫妻曰命婦若散而言之則大夫

是卿之總號其妻亦總名內子

讀書雜鈔鄭氏玉藻注云天子諸侯命其臣后夫人

亦命其妻愚按三禮疏多引此以為說惟辟作福惟

辟作威此豈后夫人可得而與不知鄭氏何本也雜

記曰夫人之不命于天子自魯昭公始也以此見諸

侯夫人以下皆命于天子而孔囗達尚強為之說以

傅會鄭氏謂王后無畿外之事故天子命畿外諸侯

夫人若畿內諸侯及卿大夫之妻則如玉藻注未知

其何據隋初有司奏周禮百官之妻命于王后請依

古制獨孤后曰婦人預政或從此為漸不可開其源

遂止

古今考魯元公主韋昭以元為謚顏籀非之劉放曰

此史臣追書也是皆未聞古者婦人有字配姓如伯

姬仲子孟姜季嬴之等是也有以氏以姓者魯國姜

是也有以姓系之夫氏者衛孔姬晉趙姬之等是也

有以姓系夫爵如楚息媯齊棠姜魯秦姬之等是也

有系夫謚如宋共姬齊昭姬晉懷嬴魯定姬秦穆姬

衛莊姜之類是也有系之子如陳夏姬宋景曹是也

又有越禮而妄自謚則齊共姬昭姬魯聲子出姜晉

辰嬴衛戴媯之等不可勝數元生而封魯死而追

謚名之不正甚也古者邑于謝則歸謝邦之蔡則治

蔡若假之名而實不往則其于義也何居必責之就

國則婦無與公事使以魯爵而居趙古亦未有此此

一時率意變古極于后世有父為秦國公而母為魏

國夫人者以秦公之妻而爵之魏國疑于再適矣有

一婦人而封兩大國者則疑于兩從矣至于國朝命

婦封爵之不正與后之有謚猶如舊制后謚以上一

字系之帝此亦稍得禮意惟公卿大夫之妻無謚始

為合禮公主之稱雖非古亦周女下嫁命魯主婚之

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也古者邦君之妻曰

夫人邦人稱之曰君夫人卿大夫之妻曰內子人亦

曰內子夫人之號無敢竊也今亭長之妻客稱之夫

人然則過相稱謂不知起于何時雖春秋時亦未有

此流及后世則夫人遂為貴賤之通稱

漢制考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

鼠璞江有泛序有嫡媵之說鄭引公羊諸侯一娶九

女二國媵之及引昏禮注古者女嫁侄娣送之晦翁

以此詩不見勞而無怨之說以序為疑予固不敢妄

議然考經傳媵特送昏之名猶喪之赗與賻史記載

伊尹為有莘媵臣古史載湯婚有莘乃以伊尹為媵

送女春秋載公子結媵陳婦于鄄與執虞公及井伯

以媵秦穆姬晉侯將嫁女于吳齊侯使析歸父媵之

伊尹公子結虞公并伯析歸父皆嘗為媵初不言某

國之女為某國之媵妾也左氏同姓媵之異姓則否

不過謂同姓至親可講饋送嫁女之禮異姓則可略

也然春秋書齊人來媵與晉衛無異辭書人不書女

其事甚明矧當時魯為弱國嘗為齊晉所陵猶恐不

屑以女為媵齊晉大國肯以女為魯女從妾乎古有

一娶九女之事與否皆不可知考之經傳斷不以妾

訓媵楚詞九歌云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媵

猶言送也波來迎魚來送易咸卦上六象曰咸其輔

頰舌滕口說也釋文云滕達也鄭康成虞翻作媵而

亦訓為送以此證媵為送益明爾雅曰媵將送也注

遠于將之釋曰謂從行孫炎曰將行之送也即不指

為妾公羊禘于太廟用致夫人稱姜氏貶也譏以妾

為妻脅于齊媵之先者漢志謂董仲舒以嫠娶于楚

而齊媵之脅公立為夫人此乃漢儒之論恐因詩序

而訛自后記傳所載妾媵紛然矣

墨莊漫錄婦人之纏足起于近世前世書傳皆無所

自南史齊東昏侯為潘貴妃鑿金蓮花帖地而令妃

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然亦不言其弓小也如古

樂府玉臺新囗皆六朝詞人纖艷之言類多體狀美

人容色之姝麗及言妝飾之華眉目唇口要支手指

之類無一言稱纏足者如唐之杜牧之李白李商隱

之輩作詩多言閨幃之事亦無及之者韓偓香奩集

有囗屧子詩云六寸膚圓光致致唐尺短以今校之

亦自小也而不言其弓惟道山新聞云李后主宮嬪

窅娘纖麗善舞后主作金蓮高六尺飾以寶物細帶

纓絡蓮中作品色瑞蓮令窅娘以帛繞腳令纖小屈

上作新月狀素襪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態唐鎬詩

曰蓮中花更好云里月長新因窅娘作也由是人皆

效之以纖弓為妙以此知札腳自五代以來方為之

如熙寧元豐以前人猶為者少近來則人人相效以

不為者為恥也

今世女子之笄曰上頭而倡家處女初得薦寢于人

亦曰上頭花蕊夫人宮詞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云

鬟使上頭又天癸曰月事黃帝內經女子二七而天

癸至月事以時下又曰女子不月史記濟北王侍者

韓女病月事不下診其腎囗嗇而不屬故曰月不下

又程姬有所避不愿進注天子諸侯群妾以次進御

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說故以丹注面目的的為

識令女史見之王察神女賦施元的的即上所云也

然入月二字尤新王建宮詞云密奏君王知入月喚

人相伴洗裙裾

井觀瑣言太誓言予有亂臣十人論語以為有婦人

焉扶風馬融因以為文母按文王受西伯之命九年

而崩壽九十七武王即位十有三年而伐商又六年

而崩壽九十三文王受命時武王當年六十四五克

商時武王已八十有七文母不應尚在然則雖微劉

氏子無臣母之說亦可決知婦人之非文母矣劉以

邑姜當之理或然也然舊說謂邑姜為太公望女亦

恐未然夫太公八十歸周在文王為西伯之后豈得

猶有未字之女可配武王武王是時已幾七十矣又

豈得始納公女為元妃哉

蜩笑偶言懷嬴失身重耳沃盥奉匜而以不從不言

為善處蔡琰忍辱羌胡重歸董祀而以授受不親為

知禮所謂不能三年而緦功是察放飯流歠而齒決

是問者也雖然豈直婦人也哉

楓囗小牘國朝婦人封自執政以上封夫人尚書以

上封淑人侍郎以上封碩人大中大夫以上封令人

中散大夫以上封恭人朝奉大夫以上封宜人朝奉

郎以上封安人通直郎以上封孺人然夫人有國郡

之異而武臣一準文階其后三公大將封帶王爵者

妾亦受封特視正妻減階耳若郡縣君則先曾王太

母亦封縣君正和二年詔除之

揮麈余話周美成晚歸錢塘鄉里夢中得瑞鶴仙一

闋云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

落斂余紅猶戀孤城闌角凌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

約有流鶯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不記歸時早暮

上馬誰扶醉眠朱閣驚飆動幕猶殘醉繞紅藥嘆西

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歸來

洞天自樂未幾方臘盜起自桐廬擁兵入杭時美成

方會客聞之倉皇出奔趨西湖之墳庵次郊外適際

殘臘落日在山忽見故人之妾徒步亦為逃避計約

下馬少飲于道旁旗亭聞鶯聲于木杪小焉分背抵

庵中尚有余曛因臥小閣之上恍如詞中景逾月賊

平入城則故居皆遭蹂踐旋營緝而處繼而得請提

舉杭州洞霄宮遂老焉悉符前作美成嘗自記甚詳

今偶失其本姑追記其略而書于編

同話錄舜姓姚二妃姓媯夏姓姒商姓子周姓姬秦

姓嬴尚書敕降二女于媯汭因地得姓因姓得人之

稱左傳有戴媯有息媯詩有太姒有必宋之子王姬

驪姬文嬴穆嬴之類是也漢以后婦人如呂后名雉

蔡邕之女名琰以名著者甚多孔子之母名征在專

以名言婚禮有所謂問名公羊傳有婦人許嫁字而

笄之不名與字之義如男子乎亦止類今世大小一

二之別乎若后世以姬姜為婦人之通稱則失之矣

惟娣姒之姒不同此堯之女娥皇女英契之母簡狄

秦穆公之女簡璧后稷之母姜嫄又不知此類乃其

稱號耶乃其名耶

吹劍錄女以行稱者既醉詩曰厘以士女注云女有

士行也漢列女傳搜次材行晉列女傳載循六行班

姬女史箴有婦行篇然古今志婦人者止曰碑曰志

未嘗稱行狀近有鄉人志其母曰行狀不知何所據

胡氏女范諸婦親姻頗多除本房至親與相見外余

并不許其可見者亦須子弟引導方入中門見燈不

許入罰其夫不執婦人親族有為僧道者不許往來

袁采曰人家不和多因婦女以言激怒其夫及同氣

蓋婦女所見不廣不遠不公不平又其所謂舅姑伯

叔妯娌皆假合強為之稱呼非自然天屬故輕于割

恩易于修怨非丈夫有遠識則為其役而不自覺一

家之中乖變生矣

婦女之易生言語者又多出于婢妾之間斗婢妾愚

賤尤無見識以言他人之短失為忠于主母若婦女

有見識能一切勿聽則虛佞之言不復敢進若聽之

信之從而愛之則必再言之又言之使主母與人遂

成深讎為婢女者方洋洋得志

齊東野語陳了翁之父尚書與潘良貴義滎之父情

好甚密潘一日謂陳曰吾二人官職年齒種種相似

獨有一事不如公甚以為恨陳問之潘曰公有三子

我乃無之陳曰吾有一婢已生子矣當以奉借他日

生子即見還既而遣至即了翁之母也未幾生良貴

后其母遂往來兩家焉一母生二名儒亦前所未有

事見羅春伯聞見錄

楊和王最所鐘愛者第六女性極賢淑初事趙汝敕

繼事向子豐居于霅未有所育王甚念之一日向妾

得男楊氏使秘之以為己出且亟報王王喜甚即請

誥命輕舟往視之向氏家知王來良窘無策以泥其

行時王以保寧昭慶兩鎮節鉞領殿巖于湖為本鎮

子豐因使人諷郡官往迓之自郡將以次皆屬櫜鞬

謹伺于界首初以人不知其來及是聞官吏郊迎深

恐勞動多事遂中道而返因厚以金繒花果以遺其

女且撥吳門良田千畝以為粥米逮今向氏家有昆

山粥米莊云

干淳歲時記立秋日小兒女多衣荷葉半臂手持荷

葉效顰摩羅大抵皆原舊俗也

瑯嬛記九為陽數古人以二十九日為上九初九日

為中九十九日為下九每月下九置酒為婦女之歡

名曰陽會蓋女子陰也待陽以成故女子于是夜為

藏鉤諸戲以待月明至有忘寐而達曙者

本壽問于母曰富貴家女子必纏足何也其母曰吾

聞之圣人重女而使之不輕舉也是以裹其足故所

居不過閨閾之中欲出則有帷車之載是無事于足

者也圣人如此防閑而后世猶有桑中之行臨邛之

奔范睢曰裹足不入秦用女喻也

孫真人有黃昏散夫妻反目服之必和又名合歡張

叔良制以為丸贈姜窈窕窈窕不服佩之裙裾香氣

倍異尋常

丙觀日疏六月念四日為觀蓮節晁采與其夫各以

蓮子饋遺為歡晁采性愛看云其尢愛者赤黑色也

故其室名曰窺云室其館名曰期云館

姚姥住長離橋十一月夜半大寒夢觀星墜于地化

為水仙花一叢甚香美摘食之覺而產一女長而令

淑有文因以名焉觀星即女史在天柱下故迄今水

仙名女史花又名姚女兒

奚囊橘柚女香草出繁繢婦女佩之則香聞數里男

子佩之則臭昔海上有丈夫拾得此香嫌其臭棄之

有女子拾去其人跡之香甚欲奪之女子疾走其人

逐之不及乃止故語曰欲知女子強轉臭得成香呂

氏春秋云海上有逐臭之夫疑即此事

元池說林立夏日俗尚啖李時人語曰立夏得食李

能令顏色美故是日婦女作李會取李汁和酒飲之

謂之駐色酒

淮南畢萬術七月七日采守宮陰干之合以井華水

和涂女身有文章即以丹涂之去者有淫行

采蘭雜志張說于元宵召諸姬共宴若于無月夫人

以雞林夜明簾懸之炳于白日夜半月出惟說宅無

光簾奪之也

輟耕錄馮道與趙鳳同在中書鳳有女適道仲子以

飲食不中為道夫人譴罵趙氏婢長號知院者來訴

凡數百言道都不答及去但云傳語親家今日好大

娘字俗書也古無之當作娘按說文頻擾也肥大也

從女襄聲女良切其義如此今乃通為婦女之稱故

子謂母曰娘而世謂穩婆曰老娘女巫曰師娘都下

及江南謂男覡亦曰師娘娼婦曰花娘達旦又謂曰

草娘苖人謂妻曰夫娘南方謂婦人之無行者亦曰

夫娘謂婦人之卑賤者曰某娘曰幾娘鄙之曰婆娘

考之風俗通漢何敞為鬼蘇珠娘按誅亭長龔壽隋

書韋世康為絳州刺史與子弟書云況娘春秋已高

溫凊宜奉教坊記北齊時丈夫著婦人衣行歌傍人

齊和云踏謠娘南史梁元徐妃與帝左右暨季江私

通季江曰徐娘雖老尚猶多情又梁臨川王宏侵魏

魏遺以巾幗歌曰不畏蕭娘與吳姥但畏合肥有韋

虎謂韋睿呂僧珍也大業拾遺隋煬帝宮婢曰雅娘

唐史張旭草書見公孫大娘舞劍器而通神又武承

嗣聞喬知之婢窈娘美奪取之杜工部詩耶娘妻子

走相送又黃四娘家花滿蹊白樂天詩吳娘暮雨蕭

蕭曲韋應物詩春風一曲杜韋娘柳子厚下殤女墓

磚記始名和娘樂府雜錄張紅紅唱歌丐于市韋青

納為姬敬宗召入宮號記曲娘又望江南曲始自朱

崖李太尉鎮浙西日為姬謝秋娘所制明皇雜錄呼

白鸚鵡為雪衣娘甘澤謠武三思晚獲一妓曰綺娘

狄仁杰至遂逃壁隙中曰我天上花月之妖也樊川

集杜秋娘年十五為李锜妾锜敗入宮后坐譴歸故

里又竇桂娘父良建中初為汴州戶曹掾李希烈破

汴州取桂娘去李賀集賀撰申胡子觱篥歌成翔客

喜擎觴起立命花娘出幕徘徊拜客劉賓客集泰娘

本韋尚書家主謳者河東記唐進士段何臥病遇妊

娘留詩而愈傳奇崔氏鶯鶯婢曰紅娘霍小玉傳長

安中有媒氏鮑十一娘薛蒼駙馬青衣也余媚娘敘

錄陸希聲娶余媚娘媚娘約媒曰陸郎中若必得兒

侍巾櫛須立誓不置側室及女奴圖經蠶神謂之馬

頭娘杜陽雜編南海貢奇女盧媚娘工巧無比麗情

集陳敏兄妾越娘貌美兄死遂與款狎續齊諧記齊

穎寓山陰夜見前宰妾萬文娘墨莊漫錄李后主令

官嬪窅娘以帛繞腳令纖小右略舉一二不能悉載

是則今之云云皆有所本然都下自庶人妻以及大

官之國夫人皆曰娘子未嘗有稱夫人郡君等封贈

者載考之史隋柴紹妻李氏起兵應李淵與紹各置

幕府號娘子軍唐平陽公主兵與秦王定京師號娘

子軍花蕊夫人宮詞諸院各分娘子位韓昌黎有祭

周氏二十娘子文以此推之古之公主宮妃已與民

間共稱娘子則今之不分尊卑有自來矣吳中女子

之賤者為丫頭劉賓客寄贈小樊詩花面丫頭十三

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慍羝謂腋氣也唐崔令欽教坊記云范漢女大娘子

亦是竿木家開元二十一年出內有姿媚而微慍羝

國朝品官母妻四品贈郡君五品贈縣君然古邦君

之妻邦人稱小君禮士喪妾不得匹其夫必曰君妻

曰女君后世封羊祜妻為萬歲君則此可謂令甲之

原云

絳侯周亞夫自未侯為河內守時許負相之曰君后

三歲而侯見史記絳侯傳注謂索隱曰應劭云負河

內溫人老嫗也按楚漢春秋高祖封負為鳴雌侯是

知婦人亦有封邑

閑中今古錄予嘗讀檀弓至子思之母死子思哭于

廟門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為哭于孔氏之廟乎子

思曰吾過矣遂哭于他室注曰伯魚卒其妻嫁于衛

之庶氏以予論之伯魚先孔子卒時年五十其妻之

年必與之相似且上有圣人為之翁下有大賢為之

子況年已及艾矣何得再嫁庶氏此予之疑已久茲

觀瞿宗吉所著香臺集有易安樂府之目引漁隱叢

話云趙明誠清獻公之子妻李氏能文詞號易安居

士有樂府詞三卷名漱玉集明誠卒易安再適非類

既而反目有啟與綦處厚學士云猥以桑榆之晚景

配茲狙儈之下才見者笑之此宗吉所以有清獻名

家厄運乖羞將晚景對非才之句予嘆易安翁則清

獻為時名臣夫則明誠官至郡守亦景薄桑榆何為

而再適耶事類檀弓所記故錄之

拘虛晤言缊袍不能掩西子之美鉛朱不能飾嫫母

之惡

病逸漫記母雖以子貴然嫡母在則不敢并封生母

未封則子婦亦不敢受封

東谷贅言士大夫守官之廉猶處子守身之潔皆分

內事也若處子自多其潔恒自矜曰我于庶士也絕

無桑中之約則人將賤之矣士大夫之能文章猶處

子之能女紅亦分內事也若處子自多其女紅恒自

矜曰我之織纴組紃諸姑伯姊皆莫能及則人將鄙

之矣

玉笑零音管晏之文無鹽丑女也雖丑而有益于國

莊列之文西施美婦人也雖美而無裨于世

丹鉛后錄杜子美詩不嫁惜娉婷此句有妙理讀者

忽之耳陳后山衍之云當年不嫁惜娉婷施朱傅粉

學后生不惜卷簾通一顧怕君著眼未分明深得其

解蓋士之仕也猶女之嫁也士不可輕于從仕女不

可輕于許人也著眼未分明相知之不深也白樂天

詩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亦子美之意

公余日錄成化初遣官分采實錄有進士當往某處

有司匯集詩文以上彼獨取樵婦吟一首云與郎相

期月上來及至月上郎不來妾在平地見月早郎在

深山見月遲蓋得古體也今讀之宛然怨而不怒

女紅余志沈約白纻歌五章舞用五女中間起舞四

角各奏一曲至翡翠群飛以下則合聲奏之梁塵俱

動舞已則歌末曲以進酒

藜囗瀋余長安婦女有好事者曾于侯家睹彩箋曰

一輪初滿萬戶皆清乃狎處衾帷不惟辜負蟾光竊

恐嫦娥生妒涓于十五十六二宵聯女伴同志者一

茗一爐相從卜夜名曰伴嫦娥凡有冰心囗垂玉允

朱門龍氏拜啟

熙朝樂事立春日民間婦女各以春旛春勝鏤金簇

彩為燕蝶之屬問遺親戚綴之釵頭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人家婦女則召帚姑針姑葦

姑筲箕姑以卜問一歲吉兇鄉間則有祈蠶之祭

二月朔日城中士女已有出郭探青掃墓設奠者湖

中游舫倩價日增矣二日士女皆戴蓬葉諺云蓬開

先日草戴了春不老

春日婦女喜為斗草之戲黃子常綺羅香詞云綃帕

藏春羅囗點露相約鶯花叢里翠袖拈芳香沁筍芽

纖指偷摘遍綠徑煙霏悄攀下畫闌紅紫掃花階褥

屏芙蓉瑤臺十二峰仙子芳園清畫乍永亭上吟吟

笑語妒秾夸麗奪取籌多贏得玉珰瑜珥凝素靨香

粉添嬌映黛眉淡黃生喜綰囗帶空系宜男情郎歸

也未

二月十九日上天竺建觀音會傾城士女皆往其時

馬塍園丁競以名花擔荷叫鬻音中律呂黃子常賣

花聲詞云人過天街曉色擔頭紅紫滿筠筐浮花浪

蕊畫樓睡醒正眼橫秋水聽新腔一回催起吟紅叫

白報道蜂兒知未隔東西余音囗美迎門爭買早斜

簪云髻助春嬌粉香簾底喬夢符和詞云侵曉園丁

叫道嫩紅嬌紫巧工夫攢枝饾蕊行歌佇立灑洗妝

新水卷香風看街簾起深深巷陌有個重門開未忽

驚他尋春夢美穿囗透閣便憑伊喚取惜花人在誰

根底

歸有園麈談婦人之悲其夫益為之悲其悲方已婦

人之怒其夫轉為之怒其怒可平

女子好色如熱乘涼居津要而漫無止足者是真妾

婦之心

賢奕編衛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御曰借

之新婦謂仆曰拊驂無笞服車至門曰滅將失火

入室見臼曰徙之牖下妨往來者此三言者皆至言

也然不免為笑者早晚之時失也

曾崇范妻先許嫁其夫輒死一日夢曰田頭有鹿跡

田尾有日炙乃汝夫也后嫁乃悟其夢

燕人育二女皆一日媒氏來約婚父戒二女曰

慎箝口勿詰詰則人汝棄矣二女唯唯既媒氏至坐

中忽火爇姊裳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目攝妹

亦期期言曰父屬汝勿言胡又言耶二女之吃卒未

掩媒氏謝去

識遺左傳晉平公以同姓四人備嬪御鄭子產聘晉

言于叔向曰今君內實有四姬焉蓋指其不別同姓

之丑非目賤妾為姬也按古婦人皆有字與謚或國

名下系其姓先儒謂示不忘本且別他今考字下

系姓如周女曰伯姬叔姬齊女曰孟姜季姜宋女曰

孟子仲子狄女曰叔隗季隗也謚下系姓如齊女曰

宣姜莊姜宋女曰聲子秦女曰懷嬴楚女曰文杞

女曰定姒是也國下系姓如秦女曰徐嬴葛嬴陳女

曰息媯之類是也惟姬姓后世以目賤人戰國曰幸

姬如姬漢史曰諸姬薄姬愛姬釋者不辨其為周姓

如淳曰姬音怡臣瓚曰漢內官也秩比二千石五婕

妤下惟顏師古謂漢內官無姬者姬職周姓貴于眾

國之女故婦人美號皆稱姬宋大觀間公主易號曰

帝姬貴之也世例以目妾豈反賤乎然則姬女貴而

以姓著反不若齊宋女不辱其姓之為愈也

孫綽情人詩云碧女破瓜時呂洞賓詩云功成當在

破瓜年楊文公謂俗以破瓜為二八

群碎錄媽媽北地馬一牡將十余牝行牝皆隨牡不

入他群故稱婦曰媽媽蟻亦不入他群故為媽蟻

漢明帝聽劉峻女出家又聽洛陽婦阿潘等出家此

中國尼姑之始

偃曝談余晉書后妃傳景獻皇后父道上黨太守母

陳留蔡邕女也又羊祜傳祜蔡邕外孫景獻皇后同

產弟祜討吳有功將進爵土乞以賜舅子蔡襲詔封

襲關內侯是邕未嘗無嗣其文姬為董杞妻者想又

一女也

書蕉天文有織女主貴女須女主賤女貴則嫡也賤

則諸侯之副宮九媵大夫之側室三婦也妾之于禮

久矣有媵而妾者有卜而妾者卜而妾者聞命而趨

不待六禮故謂之奔

辟寒楊國忠于冬月常選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以

遮風蓋藉人之氣相暖故謂之肉障

狂夫之言婦三月而后廟見先儒云未三月尚在可

出之條則三月后雖有大過不可出乎又如婦未廟

而死則以妾禮葬之夫生為婦死為妾禮乎又如寡

婦不夜哭哀至而哭何晝夜之有古禮大抵有難行

者皆此類

帝城景物略正月女婦閑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曰

抓子兒丸用象木銀礫為之競以輕捷

八日至十八日婦人著白綾衫隊而宵行謂無腰腿

諸疾曰走橋至城各門手暗觸釘謂男子祥名曰摸

釘兒望前后夜婦女束草人紙粉面首帕衫裙號稱

姑娘兩童女掖之祀以馬糞打鼓歌馬糞薌歌三祝

神則躍躍拜不已者休倒不起乃咎也

四月八日舍豆兒曰結緣凡婦女不見答于夫姑者

婢妾擯于主及姥者則自咎曰身前世不舍豆兒不

結得人緣也

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名曰

女兒節

八月十五日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

九月九日作餅種棗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

標紙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或不

得迎母則詬女則怨詫小妹則泣望其姊姨亦名曰

女兒節

十一月冬至日婦制履舄上其舅姑

十二月二十四日以糖劑餅黍糕棗栗胡桃炒豆祀

君記稱老婦之祭今男子祭禁不令婦女見之

祀余糖果禁幼女不令得啖曰啖余則食肥膩時

口圈黑也

古今藝術圖云北方婦女愛習輕佻之態每至寒食

為秋千中國女子學之乃以彩繩懸樹立架為之

類書纂要宋祝景先子確女妻朱松生晦翁景先兄

女妻汪勃位至樞密確弟砱女妻汪勃之子作礪位

至提刑故其鄉人謂祝女位最高又祝堯臣者景先

第八子盤之子也嘗奇第三女曰雖家貧不與凡子

堯臣卒后與呂午成婚兩窮相值越七年而午復登

第于是祝女位高之語復喧傳于鄉閭

筠廊偶筆白樂天有感詩云莫養瘦馬駒莫教小妓

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

舞三年五歲間已聞換一主借問新舊主誰樂誰辛

苦請君大帶上把筆書此語俗稱揚州養女者為養

瘦馬當本諸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沾化县| 永福县| 乌审旗| 桐庐县| 阜平县| 科技| 庆阳市| 屏山县| 遂川县| 锡林郭勒盟| 嘉定区| 搜索| 新源县| 东乡县| 沙田区| 苍山县| 西乡县| 铁岭市| 南丰县| 盐亭县| 改则县| 木里| 华安县| 清新县| 瑞安市| 神农架林区| 湟中县| 盘山县| 娱乐| 乐亭县| 娱乐| 泗洪县| 阳原县| 海淀区| 延安市| 清水县| 宜宾市| 灌阳县| 江阴市|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