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藝文一

賢難 漢王符

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賢難也所謂賢難者非直體聰

明服德義之謂也此則求賢之難得爾非賢者之所

難也故所謂賢者乃將言乎循善則見妒行賢則見

嫉也而必遇患難者也虞舜之所以放殛子胥之所

以被誅上圣大賢猶不能自免于嫉妒則況乎中世

之人哉此秀士所以雖有賢材美質然猶不得直道

而行遂成其志者也處士不得直其行朝臣不得直

其言此俗化之所以敗暗君之所以孤也齊侯之所

以奪國魯公之所以放逐皆敗績厭覆于不暇而用

及治乎故德薄者惡聞美行政亂者惡聞治言此亡

秦之所以誅偶語而坑術士也念世俗之人自慢其

親而憎人敬之自簡其親而憎人愛之者不少也豈

獨品庶賢材時有焉鄧通幸于文帝盡心而不違吮

癰而無囗色帝病不樂從容曰天下誰最愛朕者乎

鄧通欲稱太子之孝則因對曰莫若太子之最愛陛

下也及太子問疾帝令吮癰有難色帝不悅而遣太

子既而聞鄧通之常吮癰也乃慚而怨之及嗣帝位

遂致通罪而使至于餓死故鄧通行所以盡心力而

無害人其言所以譽太子而昭孝慈也太子自不能

盡其稱則反結怨而歸咎焉稱人之長欲彰其孝且

猶為罪又況明人之短矯世者哉且凡士之所以為

賢者且以其言與行也忠正之言非徒譽人而已也

必有觸焉孝子之行非徒吮癰而已也必有駁焉然

則循行論議之士得不遇于嫉妒之名免于刑戮之

咎者蓋其幸者也比干之所以剖心箕子之所以為

奴伯宗之所以死囗宛之所以亡夫國不乏于妒男

也猶家不乏于妒女也近古以來自外及內其爭功

名妒過己者豈希也予以唯兩賢為宜不相害乎然

也范睢絀白起公孫弘抑董仲舒此同朝共君寵祿

爭故耶唯殊邦異途利害不干者為可以免乎然也

孫臏修能于楚龐涓自魏變計誘以刖之韓非明治

于韓李斯自秦作思致而殺之嗟士之相妒豈若此

甚乎此未達于君故受禍耶唯見知為可以將信乎

然也京房數與元帝論難使制考功而選守晁錯雅

為景帝所知使漢法而不亂夫二子之于君也可謂

見知深而寵愛殊矣然京房冤死而上曾不知晁錯

既斬而帝乃悔此材明未足以衛身故及難邪唯大

圣為能無累乎然也帝乙以義故囚文王以仁故拘

夫體至行仁義據南面師尹卿士且猶不能無難然

則夫子削跡叔向縲紲屈原放沉賈誼貶黜鍾離廢

替何敞束縛王章抵罪平阿斥逐蓋其輕士者也詩

云無罪無辜讒口敖敖彼人之心于何其臻由此觀

之妒媚之攻擊也亦誠工矣賢圣之居世也亦誠危

矣故所謂賢難也者非賢難也免則難也彼大圣群

賢功成名遂或爵侯伯或位公卿尹據天官簡在帝

心夙夜侍宴名達而猶有若此則又況乎畎畝佚民

山谷隱士因人乃達時論乃信者乎此智士所以鉗

口結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且閭閻凡品何獨識哉

茍望塵僄聲而已矣觀其論也非能本閨之行跡

察臧否之虛實也直以面譽我者為智諂諛己者為

仁處奸利者為行竊祿位者為賢爾豈復知孝悌之

原忠正之直綱紀之化本途之歸哉此鮑焦所以立

枯于道左徐衍所以自沈于滄海者也諺曰一大吠

形百犬吠聲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傷世之不察真

偽之情也故設虛義以喻其心曰今觀宰司之取士

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昔有司原氏者燎獵中野鹿

斯東奔司原縱噪之西方之眾有逐狶者聞司原之

噪也競舉音而和之司原聞音之眾則反輟己之逐

而往伏焉遇夫俗惡之狶司原喜而自以獲白瑞珍

禽也盡芻豢單囷倉以養之豕俯仰嚘咿為作容聲

司原愈益珍之居無何烈風興而澤雨作灌巨豕而

惡涂渝逐駭懼真聲出乃知是家之艾豭爾此隨聲

逐響之過也眾遇之未赴信焉今世主之于士也目

見賢則不敢用耳聞賢則恨不及雖自有知也猶不

能取必更待群司之所舉則亦懼失麟鹿而獲艾豭

奈何其不分者也未遇風之變者故也使一朝奇政

雨集則險隘之徒阘茸之質亦將別矣夫眾小朋黨

而固位讒妒群吠嚙賢為禍敗也豈希三代之以覆

列國之以滅后人猶不能革此萬官所以屢失守而

天命數靡常者也詩云國既卒斬何用不監嗚呼時

君俗主不此察也

黨錮列傳序后漢書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惡之本同而遷染

之途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是以圣

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其所偏雖情品

萬區質文異數至于陶物振俗其道一也叔末澆訛

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舉中于理

則強梁褫氣片言違正則囗臺解情蓋前哲之遺塵

有足求者霸德既衰狙詐萌起強者以決勝為雄弱

者以詐劣受屈至有畫半策而綰萬金開一說而錫

琛瑞或起徒步而仕執珪解草衣以升卿相士之飾

巧馳辯以要能釣利者不期而景從矣自是愛尚相

奪與時回變其風不可留其敝不能反及漢祖仗劍

武夫興憲令寬賒文禮簡闊緒余四豪之烈人懷

陵上之心輕死重氣怨惠必讎令行私庭權移匹庶

任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學懷經協

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

文之徒盛于時矣至王莽專偽終于篡國忠義之流

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

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于時矣

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于閹寺士子羞與為

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

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于斯行矣夫上好則

下必甚矯枉故直必過其理然矣若范滂張儉之徒

清心忌惡終陷黨議不其然乎初桓帝為蠡吾侯受

學于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為尚書時同郡河南

尹房植有名當朝鄉人為之謠曰天下規矩房伯武

因師獲印周仲進二家賓客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

漸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黨人之議自此始矣

后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囗亦委

功曹岑晊二郡又為謠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

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囗但坐嘯因此

流言轉入太學諸生三萬余人郭林宗賈偉節為其

冠并與李膺陳蕃王暢更相褒重學中語曰天下模

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又渤

海公族進階扶風魏齊卿并危言深論不隱豪強自

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屣履到門時河內張成善

說風角推占當赦遂教子殺人李膺為河南尹督促

收捕既而逢宥獲免膺愈懷憤疾兄案殺之初成以

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頗誶其占成弟子牢修因上書

誣告膺等養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

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

國逮捕黨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收執膺等其辭

所連及陳實之徒二百余人或有逃遁不獲皆懸金

購募使者四出相望于道明年尚書霍谞城門校尉

竇武并表為請帝意稍解乃皆赦歸田里禁錮終身

而黨人之名猶書王府自是正直廢放邪枉熾結海

內希風之流遂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

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猶

古之八元八凱也竇武劉淑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

世之所宗也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

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

范滂尹勛蔡衍羊陟為八顧顧者言能以德行引人

者也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范康檀敷翟超為八

及及者言其能導人追宗者也度尚張邈王考劉儒

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璋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

者也又張儉鄉人朱并承望中常侍侯覽意旨上書

告儉與同鄉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圖危社

稷以儉及檀彬褚鳳張肅薛蘭馮禧魏元徐干為八

俊田林張隱劉表薛郁王訪劉祗宣靖公緒恭為八

顧朱楷田盤囗耽薛敦宋布唐龍咨宣褒為八及

刻石立墠共為部黨而儉為之魁靈帝詔刊章捕儉

等大長秋曹節因此諷有司奏捕前黨故司空虞放

太仆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隸校尉朱潁川太守

巴肅沛相荀昱河內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任城

相劉儒太尉掾范滂等百余人皆死獄中余或先歿

不及或亡命獲免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囗

之忿濫入黨中又州郡承旨或有未嘗交關亦離禍

毒其死徙廢禁者六七百人熹平五年永昌太守曹

鸞上書大訟黨人言甚方切帝省奏大怒即詔司隸

益州檻車收鸞送槐里獄掠殺之于是又詔州郡更

考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免官禁錮爰

及五屬光和二年上祿長和海上言禮從祖兄弟別

居異財恩義已輕服屬囗末而今黨人錮及五族既

乖典訓之文有謬經常之法帝覽而悟之黨錮自從

祖以下皆得解釋中平元年黃巾賊起中常侍呂強

言于帝曰黨錮久積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輕與張

角合謀為變滋大悔之無救帝懼其言乃大赦黨人

誅徙之家皆歸故郡其后黃巾遂盛朝野崩離紀綱

文章蕩然矣凡黨事始自甘陵汝南成于李膺張儉

海內涂炭二十余年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三君八

俊等三十五人其名跡存者并載乎篇陳蕃竇武王

暢劉表度尚郭林宗別有傳荀昱附祖淑傳張邈附

呂布傳胡母班附袁紹傳王考字文祖東平壽張人

冀州刺史秦周字平王陳留平丘人北海相蕃向字

嘉景魯國人郎中王璋字伯儀東萊曲城人少府卿

位行并不顯翟超山陽太守事在陳蕃傳字及郡縣

未詳朱沛人與杜密等俱死獄中唯趙典名見而

被幽連珠梁簡文帝

吾聞道行則五福俱奏運閉則六極所鍾是以麟出

而悲豈唯孔子途窮則慟寧比嗣宗

祭河南張員外文唐韓愈

貞元十九年君為御史余以無能同詔并跱君德渾

剛標高揭己有不吾如唾猶泥滓余戇而狂年未三

紀乘氣加人無挾自恃彼婉孌者實憚吾曹側肩帖

耳有舌如刀我落陽山以尹鼯猱君飄臨武山林之

牢歲弊寒兇雪虐風饕顛于馬下我泗君咷夜息南

山同臥一席守隸防夫抵頂交跖洞庭漫汗粘天無

壁風濤相豗中作霹靂追程盲進帆船箭激南上湘

水屈氏所沈二妃行迷淚蹤染林山哀浦思鳥獸叫

音余唱君和百篇在吟君止于縣我又南踰把相

飲后期有無期宿界上一又相語自別幾時遽變寒

暑枕臂攲眠加余以股仆來告言虎入廄處無敢驚

逐以我去君云是物不駿于乘虎取而往來寅其

征我預在此與君俱膺猛獸果信惡禱而憑余出嶺

中君囗州下偕掾江陵非余望者郴山奇變其水清

寫泊砂倚石有囗無舍衡陽放酒熊咆虎囗不存令

章罰籌猬毛委舟湘流往觀南岳云壁潭潭穹材攸

擢避風太湖七日鹿角鉤登大囗怒頰豕囗臠盤炙

酒群奴余啄走官囗下首下尻高下馬伏涂從事是

遭予征博士君以使己相見京師過愿之始分教東

生君掾雍首兩都相望于別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

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生闊死休吞不復宣刑官屬

郎引章訐奪權臣不愛南昌是斡明條謹獄氓獠戶

歌用遷澧浦為人受瘥還家東都起令河南屈拜后

生憤所不堪屢以正免身伸事蹇竟死不升孰勸為

善丞相南討余辱司馬議兵大梁走出洛下哭不憑

棺奠不親斝不撫其子葬不送野望君傷懷有隕如

瀉銘君之績納石壤中爰及祖考紀德事功外著后

世鬼神與通君其奚憾不余鑒衷嗚呼哀哉尚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榆林市| 浮山县| 邹平县| 辉县市| 崇礼县| 班戈县| 沽源县| 峨眉山市| 义乌市| 电白县| 外汇| 汝州市| 桓仁| 辽源市| 奉新县| 石屏县| 宝坻区| 高密市| 揭阳市| 兴仁县| 白朗县| 宝应县| 隆安县| 海淀区| 庄河市| 新乡县| 开封县| 保靖县| 延安市| 绥江县| 衡东县| 郧西县| 宜阳县| 南康市| 长葛市| 灵宝市| 眉山市| 合山市| 原阳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