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 書法三昧
  • 佚名
  • 4475字
  • 2015-12-27 00:05:11

金華胡翰曰:楷法雖出于漢、魏,未見于三代,其源要從篆隸而變也。其點畫、波、磔、橫從、曲直、圓銳、端側豈徒然哉,其中必有法矣。夫分上而分下,辨左而辨右,宜偏宜中,或藏或露,有起而有止,當向而當背,其俯仰,其收駐,其推讓,其回折,先后開合之次序,大小長短之類聚,必使相稱相應,然后體始成而少合乎古人變楷初意爾。不然,字勢雖可愛而無法之可尚,不過一楷書俗吏,如涪翁所云何足重哉。此編名書法三昧,不知撰者誰氏。其言或本于古人之所已言,而書則未有能盡知也。前元時見于都下館閣名臣家,漁陽鮮于樞、吳興趙松雪、康里巙巙子山常寶愛之。參政周伯琦來吳中,久而人方知其有是編,其歸鄱陽也,人始得而相傳之,乃知諸公之寶愛果然也。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固常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其容止之可觀,進退之可度,隱然自見于毫楮之間,端嚴而不刻,溫厚而難犯,簡緣云:知此方可免崢嶸求勝之態。如鄧志之論蔡君謨,始可以為善矣。臨池君子,其謂然乎?

書法題辭

執筆之法,實指虛拳。運筆之法,意在筆先。八法立勢,永字精研。一字體態,側倚取妍。仰覆向背,開合折旋。垂縮留放,肥瘦方圓。畫分篆隸,鋒別正偏。藏風聚氣,結構綰牽。習與俱化,心手悠然。凡茲三昧,參透幽玄。茍非知者,不可以傳。

一、下筆

下筆之始有折鋒,有搭鋒。凡作字,第一多是折鋒,第二三字多是搭鋒,承上筆勢故爾。若一字之間右邊多,是折鋒應在左邊故也。又有平起如隸,簡緣云橫畫。藏鋒如篆,簡緣云豎畫。大要折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簡緣云:方與小篆合。則妙矣。

二、布置

布置如中字孤單則居中,龍字相并則分左右為二停,沖字則分為三停,云字則分為上下二停。凡四方八面,點畫皆拱中心。唯嚨呼吸等字,左短口欲上齊,和扣如知等字,右短口欲下齊。須先主后賓,承上接下,左右相應,以大包小,以少附多。太繁則減省,太少則增益。如此則成一字,自然可觀。謂如宣尚高向等字,須回轉右肩。如其實貝真等字,長舒左足。如月丹用周等字,則峻拔一角。如見目罔內等字,則潛虛半腹。如無字四豎,則上開下合,四點則上合下開。如工并字畫則上仰下覆。如三字則上畫仰,中畫平,下畫覆。與畺字同。如爻字則上捺留,下捺放。茶字則上捺放,下捺留。如亦字右縮左垂,斤字則右垂左縮。上下亦然,如毚字則下免除二撇,懸字則除系左點,辟字則除上口,盛字則除成字中鉤,如神字加一點,辛字加一畫,冊囗門字須自立向背,八州字皆潛相矚視。如字或止一點一畫者,須大書以成其獨立之勢。如昌呂爻棗等字須上小,林棘羽竹等字須左蹙之類,難以枚舉。以此類推,則隨字立意位置,則知結體之大概矣。

三、運用

夫作字之要,下筆須沉著,雖一點一畫之間,皆須三過其筆,方為法書。蓋一點微如粟米,亦分三過、向背、俯仰之勢。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顧盼。一行有一行之首尾,接上承下之意。此乃古人不傳之玄機,宜加察焉。

簡緣云:悟此方沉著。

點之祖(凡點之類仿此。)

點之祖。蹲鴟之勢三過側法也。起自中而末鋒自中出。點有尖禿斜正,隨字勢而用之。仰三角點、覆三角點,用于勢當仰覆者。傍三角點,用于直波點水。直三角點、直四角點,用于宀囗之類。亂四角點,起于蘭亭茂字,用于立羊善美等字。長鼠矢點,用于長吏使更等字。短鼠矢點,用于夾奚契等字。三往一復點、向背點,兩傍分八字相向,與中帶相背立。寬橫波點、促橫波點,皆用于下四點。急雁陣、緩雁陣,燕然樵三字外不可用。拗兩對點,用于米兆等字。

順兩對點,用于飛云等字。順三對點,用于非災興變等字。上小字用于光堂等字,下小字用于示系等字,上八字用于曾公,下八字用于貝只。垂膽點,用于寧穴字等字。三角顧盼點,用于州字心字。開三點,用于糹。斂三點,用于孚。橫三點,用于龍。間六點,用于榮。

畫之祖(凡畫之類仿此。)

畫之祖。勒法也,狀如算子,便不是書。其法初落筆鋒,向左急勒,回向右橫過,至末復駐鋒。折回其勢,首尾俱低,中高拱如覆舟樣,故曰勒。常患平。智永、虞世南,上而鍾、王多用篆法為畫。歐陽、褚、薛多用隸法為畫。秘訣云:豎畫須橫入筆鋒,橫畫須直入筆鋒。簡緣云:得此大悟矣。此不傳之樞機也。

短畫之祖(凡策之類仿此。)

短畫之祖。策法也,其法仰筆囗鋒,輕抬而進,有如鞭策之勢,故言策不言勒。異于勒者,勒則兩頭下中高,策則兩頭高中下。唐太宗云:策者仰策仰收。柳宗元云:策仰收而暗揭,如其天夫才之類,皆短畫皆為策也。

豎畫之祖(凡直落筆仿此。)

豎畫之祖。努法也。柳宗元云:努過直而力敗。其法初橫入,筆向上行而少駐,復引鋒下行,勢須作凸胸而立。至末復駐鋒收向上,此垂露也。末鋒駐而不收,引而伸之,此懸針也。大要畫多則分仰覆以別其勢,豎多則分向背以成其體。目字之豎向也,門字之豎背也。川字中豎直,左右之豎相背。冊字中二豎直,左右之豎相背。圖字六豎相向皆分向背,以避鋪算子也。

鉤之祖(凡鉤之類仿此。)

鉤之祖。趯法也。柳宗元云:趯宜蹲而勢生。其法蹲鋒上出險勢傍分。然亦分三體,左如氐長字,須長趯以應右。右如門丹字,須長趯以應左。中如東乘字,趯須朝上。又有棘針,短而有力。蠆尾,丁亭寧字用之。蟹爪,殊字用之。事于之趯,皆隨體變化也。

撇之祖(凡撇之類仿此。)

撇之祖。掠法也。柳云:掠左出而鋒輕。顏云:掠仿佛以宜肥。其法曰:此乃斜懸針而末鋒飛起也。簡緣云:記此則撇無病。宜出鋒處送筆力到而勻,不可半途撇出,則無力而瘦弱,如大夫右字之類是也。又謂之腕須直下筆而彎出之,如左字用囗須斜硬,右字用囗須腕轉也。 鈍吟云:手根懸起和筆俱行,則長撇如蘭葉。若手根著紙則斜拂去,有半途撥出之病。

簡緣云:七法皆正鋒,惟掠法用偏鋒。

短撇之祖(凡啄之類仿此。)

短撇之祖。啄法也,水永等字用之。其法下筆駐鋒后即出,名曰啄。柳宗元云:啄倉皇而疾掩。凡字之短撇皆用之。隼尾也,如立人頭上撇是也,如鷹隼之立乎柱首。豎三撇者,則須分勢,如三字之畫為仰、平、覆也,此則上撇平,中撇斜,下撇直,狀如柳穿魚。

捺之祖(凡磔之類仿此。)

捺之祖。磔法也。今人作捺多是兩駐,雖曰三過,實不知此法。其法首搶起,中駐而右行,末駐筆蹲鋒而出。如蘭亭之捺,皆含蓄而不露,最為高也。柳云:磔囗趞以開撐。又有欣字燕尾者,乃急就章之波法也。如水之自泉口流出,其下遇石激而過,故謂之激石波。凡永長分外等字用之。

右上項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法備矣,書法運用盡矣。但于側倚取妍,擔夫爭道,血脈聯屬,雄健嫵媚,體態橫生,出乎八法之外者,又須詳論,非紙筆可形容。用力熟閑,自詣壺奧,至此不幾其神乎。

四、為學綱目

書法綱目,萬字俱全。

凡學必有要,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永字者,眾字之綱領也。識乎此,則千萬字在是矣。

三靜法地,五動象天。

地,靜也,故以不變者法焉。天,動也,故以變者法焉。

簡緣云:三不變,勒、策、磔是也。五變,側、趯、掠、啄、努是也。

次及條目,變點方圓。

變者,如高低長短闊狹,其變無窮也。點者下筆成點而后行也。方者自方,圓者自圓,如置箸于案上,而非匾鋒也。

簡緣云:此之謂圓。

俯仰向背,沉瑩清權。

有俯仰向背者則俯仰向背。無則為之沉瑩清權。沉者下筆不浮,刻入紙中也。瑩者如孤月流天,無云翳也。清者非謂瘦與寒也。肥者亦有清氣也。在參古帖而得之。權者如鬢字無囗點,辟字無口之類是也。

拗者讓者,引焉疑焉。

拗者,你東我西而不失于相順。讓者,要還他地位,隨時處宜而措之也。引者,如左簾等字,引而伸之。疑者,如有伏兵,疑不敢動,如帝帶等類是也。

鳥立木上,雁在天邊。

鳥立木上,行仁之類是也。雁在天邊,燕然樵之類是也。

掬特圓起,掬者,從本身上掬出也,故其上欲圓,囗字是也。特者,特筆寫也,故其上欲起,口字是也。二者相需為用也。

搶折回聯。

搶者,策類也。折則筆鋒飛動翻而非硬直也。回則有虛回、實回。聯則有虛聯、實聯。二者不可偏廢也。

齊努磋駐,齊者,勒類也。努者,豎畫也。磋者,左右揭腕也。駐者,如駐馬無往而非此道也。

屋漏蜿蜒。

屋漏痕者,不見起止之跡也。

烏絲闌者,蔡襄所專。

烏絲闌者,鋒正則兩傍如界也。

復有八忌,切意精研。枯槁生硬,輕重纏綿,內外是縱,左右非堅。

枯槁則無潤澤,生硬則非軟美,輕重則不典,纏綿則不瑩,內縱者腹肚闊,外縱者手腳不停分而長。左為左揭腕,右為右揭腕,皆不可無力。

知所趨舍,為書中仙。

趨所當法,避所當忌,則為盡善矣。

五、結構

云空。上勾之應下,如鳥之視胸。

九見。腕勾之應上,須折鋒而起。

門月。右勾應左,半斜銳以為精。

來東。中勾應上,隨縮鋒而微露。

長民。左勾應右,須盡趯其鋒。

黍委。上下之撇,點有陰陽之分,不分則無上下相承之意。

術沖。三排之直畫者,卓然中立不倚,而左右有拱揖之情。

畺三。三排之橫畫者,截然中處不乖,而上下有仰覆之別。

其目。四畫之字,上下反其情,而二三但取其順。

然無。四點之字,左右要成八字,中帶可就上不可就下。

皿四。四柱之字,左右上開而下合。

炎茶。兩捺之字,或上捺或下捺,各宜所重。

反及。兩撇之字,先長而斜硬,后差短而腕轉。

廬多。此等之字,先腕轉而后斜硬。

口曰。不可橫,不可長,須下畫長承直末。

臣巨。直末欲直內,而右傍短直應之。

旬匊。此等字里面與勾齊方稱。

長馬。如此短畫不可與長直畫相粘。

衣良。捺應左,勾須略平起。

莫矢。此等之字,下畫宜長,撇短不轉,而點取下之長短用之。

思志。心在下者,欲折右足,右寬方稱。

見貝。此等之字,須右長,直畫作棘刺,中短畫不可相粘,欲其圓凈勻平,而啄短出,以點承長直畫而為之終。

遠還。凡之繞里面字,上大下小方稱。

雖難。此等直畫,微向左以避右邊之勢。

鳥烏。屈腳之勢,如角弓之張。

用周。須初撇首尾向外,次努首尾向右。

簡緣云:或作左則右傾矣。

固國。初直畫首尾向右,平畫仰,次直畫首尾向左。

戔森。重勾之字在乎先縮鋒而后出鋒,作趯以應,捺亦同。

作行。左短而右長。

於佳。右短而左長。

自因。左豎短而右勾微長。

亦馬。點之重并亦必屈伸以變換之,不變謂之布棋。

三冊。畫之重并者,必隨宜屈伸,仰覆向背以變換之,否則如布算。

爨姜。繁雜者必求古人佳樣用之,古無則不可擅寫。

邊爾。太繁者宜減除之。

倉食。上面不可寫波。

上下。直畫宜短,點皆近上。

是足。卜字居中,下撇須橫,而波啄之中又名三牽綰法也。

攵。初啄而畫頭接其尾,中復以波上接啄而終之。

心。初點向里,橫戈斜平,勾向內而收,中點取高勢,欲粘帶第三點,第三點又須與勾高不可下。

風。兩邊悉宜圓,名曰金剪刀。

簡緣云:此法在廟堂碑。

柔。下面木左右須與直齊。

者。日字不宜正對土字。

十。橫畫較長,直畫宜短。

七。橫畫較長,直畫轉而復回。

和。偏少者伸點畫以就之。

羶。偏礙者尾鉤以避之。

升。字之孤單者,展一畫以書之。

棗。字之重并者,蹙一畫以書之。

畫。九畫之字,必須下筆勁凈,疏密停勻,照應為佳。當疏不疏,反成寒乞。當密不密,反成寬疏。相揖相背,發于左者應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此不易之法也。

辛。太疏者補續之,仍必有古人佳樣乃可寫。

左。畫短而斜硬其撇。

右。畫長而腕轉其撇。

大。橫畫微短,撇就畫上直下,至畫下方腕轉向左,波首微出畫上,大要波首暗接連腕,末鋒則血脈聯屬。

簡緣云:此篇切記。

全書完
為你推薦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會員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耳東水壽 234萬讀過
龍族(1-4合集)
會員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江南 201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辽中县| 乌鲁木齐市| 济宁市| 鄢陵县| 水城县| 福州市| 井陉县| 会宁县| 马尔康县| 常山县| 得荣县| 高密市| 元朗区| 鄢陵县| 甘德县| 临沧市| 定襄县| 正阳县| 天峻县| 泰来县| 庆城县| 凤阳县| 西林县| 深州市| 上高县| 剑阁县| 于田县| 中卫市| 灵台县| 贺兰县| 兴化市| 黄石市| 南靖县| 华安县| 瓦房店市| 曲阜市| 武汉市| 石台县| 如东县|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