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紀事
- 明倫匯編家范典姑侄部
- (清)陳夢雷
- 4280字
- 2015-12-26 23:47:05
史記楚世家成王欲立子職而絀太子商臣商臣聞
而未審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實崇曰饗王之寵
妹江芊而勿敬也商臣從之江芊怒曰宜乎王之欲
殺若而立職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
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
商臣以宮衛兵圍成王成王請食熊蹯而死不聽丁
未成王自絞殺商臣代立是為穆王穆王立以其太
子宮予潘崇使為太師掌國事穆王三年滅江
漢書高后紀太尉勃與丞相平謀以曲周侯酈商子
寄與祿善使人劫商令寄紿說祿歸將軍印以兵屬
太尉祿信寄與俱出游過其姑呂怒曰汝為將
而棄軍呂氏今無處矣乃悉出珠玉寶器散堂下曰
無為它人守也
東方朔傳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
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與母以
賣珠為事偃年十三隨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
主召見曰吾為母養之因留第中教書計相馬御射
頗讀傳記至年十八而冠出則執轡入則侍內為人
溫柔愛人以主故諸公接之名稱城中號曰董君主
因推令散財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發一日金滿百
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
子也與偃善謂偃曰私侍漢主挾不測之罪將安處
乎偃懼曰憂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顧城廟遠無
宿宮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
所欲也如是上知計出于足下則安枕而臥長無慘
怛之憂久之不然上且請之于足下何如偃頓首曰
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書獻之上大悅更名竇太
主園為長門宮主大喜使偃以黃金百斤為爰叔壽
叔因是為董君畫求見上之策令主稱疾不朝上往
臨疾問所欲主辭謝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遺德
奉朝請之禮備臣妾之儀列為公主賞賜邑入隆天
重地死無以塞責一日卒有不勝灑掃之職先狗馬
填溝壑竊有所恨不勝大愿愿陛下時忘萬事養精
游神從中掖庭回輿枉路臨妾山林得獻觴上壽娛
樂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憂幸得愈恐
群臣從官多大為主費上還有頃主疾愈起謁上以
錢千萬從主飲后數日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
入登階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謁主人翁主乃下殿去
簪珥徒跣頓首謝曰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陛下
不致之法頓首死罪有詔謝主簪履起之東箱自引
董君董君綠幘傅鞴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
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謁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有詔
賜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進觴當是時董
君見尊不名稱為主人翁飲大歡樂主乃請賜將軍
列侯從官金錢雜繒各有數于是董君貴寵天下莫
不聞郡國狗馬蹴鞠劍客輻湊董氏常從游戲北宮
馳逐平樂觀雞鞠之會角狗馬之足上大歡樂之于
是上為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內董君是時朔
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斬罪三安得入乎上
曰何謂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敗男
女之化而亂婚囗之禮傷王制其罪二也陛下富于
春秋方積思于六經留神于王事馳騖于唐虞折節
于三代偃不遵經勸學反以靡麗為右奢侈為務盡
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徑淫辟之路是
乃國家之大賊人主之大蜮偃為淫首其罪三也昔
伯姬燔而諸侯憚奈何乎陛下上默然不應良久曰
吾業以設飲后而自改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
正處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亂之漸其變為
篡是以豎貂為淫而易牙作患慶父死而魯國全管
蔡誅而周室安上曰善有詔止更置酒北宮引董君
從東司馬門更名東交門賜朔黃金三十斤董君之
寵由是日衰至年三十而終后數歲竇太主卒與董
君會葬于霸陵是后公主貴人多逾禮制自董偃始
小名錄初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帝尚
小長公主指女問帝曰得阿嬌好不帝曰若得阿嬌
作婦當以金屋貯之公主大喜乃以配帝是曰陳后
阿嬌小字也
后漢書順烈梁皇后紀后諱妠大將軍商之女也永
建二年與姑俱選入掖庭時年十三
桓鸞傳鸞子字文林一名嚴尤修志介姑為司空
楊賜夫人初鸞卒姑歸寧赴哀將至止于傳舍整飾
從者而后入心非之及姑勞問終無所言號哭而
已賜遣吏奉祠因縣發取祠具拒不受后每至京
師未嘗舍宿楊氏其貞忮若此
晉書阮咸傳咸素幸姑之婢姑當歸于夫家初云留
婢既而自從去時方有客咸聞之遽借客馬追婢既
及與婢累騎而還
阮孚傳孚字遙集其母即胡婢也孚之初生其姑取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曰胡人遙集于上楹而以字焉
世說新語溫嶠喪婦從姑劉氏家有一女甚有姿慧
姑以屬公覓婚公報云已覓得婚處門地粗可婿身
名宦盡不減嶠因下玉鏡臺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禮
女以手披紗扇撫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
宋書龔囗傳囗遂寧人也少好學益州刺史毛璩辟
為勸學從事璩為譙縱所殺故佐吏并逃亡囗號哭
奔赴殯送以禮縱后設宴延囗不獲已而至樂奏囗
流涕起曰北面事人亡不能死何忍聞舉樂蹈跡逆
亂乎縱大將譙道福引出將斬之道福母即囗姑跣
出救之故得免
南齊書檀超傳超少好文學放誕任氣解褐州西曹
常與別駕蕭惠開共事不為之下謂惠開曰我與卿
俱起一老姥何足相夸蕭太后惠開之祖姑長沙王
道憐妃超祖姑也
陳書馬樞傳樞字要理扶風郿人也數歲而父母俱
喪為其姑所養
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后長樂信都人也父朗
坐事誅后遂入宮世祖左昭儀后之姑也雅有母德
撫養教訓年十四高宗踐極以選為貴人后立為皇
后
宣武靈皇后胡氏傳后安定臨涇人司徒國珍女也
后姑為尼頗能講道世宗初入講禁中積數歲諷左
右稱后姿行世宗聞之乃召入掖庭為承華世婦生
肅宗后尊為皇太后太后性聰悟多才藝姑既為尼
幼相依托略得佛經大義親覽萬機手筆斷決
崔辯傳辯長子景囗高祖賜名逸逸子巨倫巨倫有
姊明惠有才行因患眇一目內外親類莫有求者其
家議欲下嫁之巨倫姑趙國李叔引之妻高明慈篤
聞而悲感曰吾兄盛德不幸早世豈令此女屈事卑
族乃為子翼納之時人嘆為義
劉裕傳子業立性兇悖淫其姑稱為謝氏為貴嬪夫
人加以殊禮虎賁劍戟出警入蹕鑾輅龍旗在貴妃
之上即義隆第十女其新蔡長公主也子業矯云主
喪空設喪事而實納之
王椿傳椿妻巨鹿魏悅之次女明達有遠操多識往
行前言隨夫在華州兄子建在洛遇患聞而星夜馳
赴膚容虧損親類嘆尚之爾朱榮妻北鄉郡長公主
深所禮敬永安中詔以為南和縣君內足于財不以
華飾為意撫兄子牧情同己子存拯親類所在周洽
椿名位終始魏有力焉
閹官傳張宗之納南來殷孝祖妻蕭氏劉義隆儀同
三司思話弟思度女也多悉婦人儀飾故事太和中
初制六宮服章蕭被命在內預見訪采數蒙賜賚蕭
兄子超業后名彥幼隨姑入國娶李洪之女賴其給
贍以自濟歷位太尉長史武衛將軍齊州刺史散騎
常侍中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彥時來往蕭寶夤致
敬稱名呼之為尊
馮熙傳熙字晉昌文明太后之兄也生二子誕修誕
字思政修字寶業皆姿質妍麗纔十余歲文明太后
俱引入禁中申以教誡然不能習讀經史故兄弟并
無學術徒整飾容儀寬雅恭謹而已
北齊書后主皇后胡氏傳后隴東王長仁女也胡太
后失母儀之道深以為愧欲求悅后主故飾后于宮
中令帝見之帝果悅立為弘德夫人進左昭儀大被
寵愛斛律后廢陸媼欲以穆夫人代之太后不許祖
孝征請立胡昭儀遂登為皇后陸媼既非勸立又意
在穆夫人其后于太后前作色而言曰何物親侄女
作如此語言太后問有何言曰不可道固問之乃曰
語大家云太后行多非法不可以訓太后大怒喚后
出立剃其發送令還家帝思之每致物以通意后與
斛律廢后俱召入內數日而鄴不守后亦改嫁
隋書李禮成傳禮成字孝諧年七歲與姑之子蘭陵
太守滎陽鄭顥隨魏武帝入關顥母每謂所親曰此
兒平生未嘗回顧當為重器耳
唐書杜伏威傳伏威少豪蕩不治生貲與輔公祏約
刎頸交公祏數盜姑家牧羊以饋伏威縣跡捕急乃
相與亡命為盜
狄仁杰傳仁杰字懷英會后欲以武三思為太子以
問宰相眾莫敢對仁杰曰文皇帝身蹈鋒鏑勤勞而
有天下傳之子孫先帝寢疾詔陛下監國陛下掩神
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為后且姑侄與母
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后常享宗廟三
思立廟不祔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彥伯迎廬陵王于
房州
李昭德傳武承嗣任文昌左相昭德諫曰承嗣已王
不宜典機衡以惑眾庶且父子猶相篡奪況姑侄乎
后矍然曰我未之思也乃罷承嗣為太子少保洛陽
人王慶之率險數百人請以承嗣為皇太子后不
許固請后遣昭德詰其故昭德笞殺慶之余黨走
因奏曰自古有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乎以親親言
之天皇陛下夫也皇嗣陛下子也當傳之子孫為萬
世計陛下承天皇顧托而有天下又立承嗣臣見天
皇不來食矣后乃止
趙彥昭傳彥昭本以權幸進中宗時有巫趙挾鬼道
出入禁掖彥昭以姑事之嘗衣婦服乘車與妻偕謁
其得宰相巫力也
順宗女漢陽公主傳公主名暢下嫁郭鏦永貞年戚
近爭為奢詡事主獨以儉常用鐵簪畫壁記田租所
入文宗尤惡世流侈因主入問曰姑所服何年法也
今之弊何代而然對曰妾自貞元時辭宮所服皆當
時賜未嘗敢變元和后數用兵悉出禁藏纖麗物賞
戰士由是散于人間內外相矜狃以成風若陛下示
所好于下誰敢不變帝悅詔宮人視主衣制廣狹遍
諭諸主且敕京兆尹禁切浮靡
五代史周本紀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
龍岡人也柴氏女適太祖是為圣穆皇后后兄守禮
子榮幼從姑長太祖家以謹厚見愛太祖遂以為子
顯德元年太祖崩即位于柩前
聞見前錄周世宗死恭帝幼沖軍政多決于韓通太
祖英武有度量智略多立戰功將北征京師之人喧
言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他
州太祖聞之懼密以告家人曰外間囗囗如此奈何
太祖姑即魏氏長公主面如鐵色方在廚引杖逐
太祖曰大丈夫臨大事可否當自決乃于家間恐怖
婦女何為耶太祖默然而出
宋史張士遜傳士遜生七日喪母其姑鞠養之既長
事姑孝謹姑亡為行服徒跣扶柩以葬封南陽縣太
君
程瑀傳瑀字伯饒州浮梁人其姑臧氏婦養瑀為
子姑歿始復本姓累官至校書郎為臧氏父母服
江休復傳休復字鄰幾外簡曠而內行甚飭事孀姑
如母
牟子才傳子才八世祖允良生期歲淳化間盜起舉
家殲焉惟一姑未笄以甕覆之得免
錢乙傳乙字仲陽父穎喜游一旦東之海上不反乙
方三歲母前死姑嫁呂氏哀而收養之長乃告以家
世即泣請往跡尋凡八九反積數歲遂迎父以歸時
已三十年矣鄉人感慨賦詩詠之
東坡志林溫成皇后乳母賈氏宮中謂之賈婆婆賈
昌朝連結之謂之姑姑臺諫論其奸吳春卿欲得其
實而不可近侍有進對者曰近日臺諫言事虛實相
半如賈姑姑事豈有是哉上默然久之曰賈氏實曾
薦昌朝非吾仁祖盛德豈肯以實語臣下耶
金史顯宗皇后徒單氏傳后御下公平雖至親無所
阿徇嘗誡諸侄曰皇帝以我故乃推恩外家當盡忠
圖報勿謂小善為無益而勿為小惡為無傷而勿去
毋藉吾之貴輒肆匪違以干國家常憲
宋可傳可字予之武陟人其姑適大族稿氏貞佑之
兵夫及子皆死于難姑以白金五十笏遺可可受不
辭其后姑得稿氏疏族立為后挈之省外家可乃置
酒會鄉鄰謂姑曰姑往時遺可以金可以稿氏無子
故受之今有子矣此金稿氏物非姑物也可何名取
之因呼妻子舁金歸之鄉里用是重之
明外史張孟男傳孟男字元嗣中牟人進尚寶丞高
拱以內閣兼吏部門生戚屬皆都要地出入干謁無
虛日拱妻孟男姑也獨守閑曹自如公事外無私謁
歲時一起居其姑而已拱嘗語其妻爾家尚璽何疏
我妻謝曰公在事不以妾故私此子此子亦不以妾
故干公妾知免矣拱一笑意解及拱被逐踉蹌出國
門所親皆避匿不相聞孟男乃獨留拱邸佐治裝餞
之郊外慰藉備至拱感動垂涕而別
丘鐸傳鐸字文振祥符人元末寇起避之慶元有姑
年十八夫亡守節鐸養之終身
萬義姑傳姑名義顓字祖心鄞人寧波衛指揮僉事
鍾女也幼貞靜喜讀書兩兄武文皆襲世職戰死旁
無期功之親繼母曹氏兩嫂陳氏吳氏皆盛年孀居
吳遺腹僅六月姑旦暮拜天哭告曰萬氏絕矣愿天
賜一男續忠臣后我矢不嫁共撫之已果生男名之
曰全姑喜曰萬氏有后矣乃與諸嫠共守名閥來聘
皆謝絕之訓全讀書迄底成立全嗣職傳子禧孫椿
皆奉姑訓惟謹姑年七十余卒姑之祖斌及父兄并
死王事母及二嫂守貞數十年姑更以義著鄉人重
之稱為四忠二節一義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