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明則格物明而明親之道可得矣故以學規附大學后焉
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注疏引皇氏曰:學有三時一身中時內則曰:十歲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十五成童舞象是也二年中時王制曰: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文王世子曰:春誦夏弦秋學禮冬學書鄭康成曰:誦謂歌樂也弦謂以絲播詩三日中時學記曰: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也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朱子集注曰:文者詩書六藝之文此注與夫子之文章天之未喪斯文兩章訓文曰:威儀言辭禮樂制度極有功于圣道今人專以載籍為文翻讀為學印定心目幸朱注尚有此蹝跡與之作證耳文字圣人有自注矣文之以禮樂非以禮樂為文歟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朱子曰:天下之理有大小本末皆天理之不可無者故學者之務有緩急先后而不可以偏廢但不可使末勝本緩先急耳子夏之言矯枉過正吳氏曰:子夏之言流弊至于廢學陳氏曰:此見子夏之文學非事文藝之末而重躬行之本弟子入則孝章程子曰:不修其職而先文非為己之學其言皆以躬行為重讀書為輕是矣然古學非讀書也周禮師氏掌以三德三行教國子保氏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內則習幼儀學禮樂朱子解學文亦曰:詩書六藝之文詩以習歌詠書以考政事禮樂射御書數皆修己治人之實務此古人之學也至于翻讀乃學中十分功力之一二耳論語載孔門傳述未嘗及于翻讀可知古人之學不在此也然則學者即學事父事兄致君交友之行行者即行事父事兄致君交友之學學者學于學中行者行于臨事本一物也弟子父兄在堂人物相接自必先盡其職然盡職不知果合宜否而修己治人更多當學之事故曰: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至于成人后君親朋友無一有愧未有不由學者如事父而生事葬祭力盡其禮事君而兵農禮樂致身無貳自是學于平日而后能故曰: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雖曰:必謂者決其已學也文義自明后儒多以辭章為文翻讀為學遂有本末緩急之說若原古學如學溫清定省之儀為學行溫清定省之儀為行學宗廟會同之儀為學行宗廟會同之儀為行博學力行擇善固執同此物耳烏分本末緩急耶且因認學字未真又不體貼子夏文義而反譏子夏之言有過何耶至志于道章朱子分道德仁為本為重游藝則為小物為輕亦似非是朱子明注藝為禮樂射御書數射御書數且勿論自古圣賢有以禮樂為小而且輕者乎以不可斯須去之物而曰:小物曰:輕亦異圣學矣說命曰:知之匪艱行之為艱世固有學而不行者行自更重于學矣然此乃學而不行之過非學勝行學先行之過也故謂學猶故法行乃躬行分輕重可謂學屬小務行為大圖分輕重不可也或曰:如子言即以事君論則能學文必能政事矣然圣門又分政事文學為二科何也曰:博學于文與文學亦微有分博學于文所指廣兵農禮樂射御書數水火工虞之事皆可學也文學則專指其考訂禮樂酌古準今博雅斐然而言故與德行政事言語可分科也不然以文學即是博學于文則謂君子之博學于文只學為文學而不學為德行政事言語豈可通耶子游子夏之文學觀之檀弓及儀禮傳詩序可見然子游宰武城子夏宰苜父何嘗不通于政事歟分科者各就最長者言也論語文字亦有分如文質彬彬與質對楊氏以白受采況之則就文物華飾說文莫猶人躬行未得與行對朱子以言注之則就言辭有文說雖亦博學內所該然各章又有專義也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此夫子下學而上達之年表也志學立不惑下學也知天命以后則上達矣如登高者從下一級一級而上故謂之達后需躐求性天以想象恍惚為上達遂以通曉訓達誤也且曰: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則志學即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矣又曰:下學是事上達是理則從心不逾矩豈無事歟乃理與事分也亦誤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晉衛瓘以者字斷句焉作何字解言何以不如丘之好學也得望人意較焉字屬上句者義長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孔文子夫子亦稱其好學然與此有分孔文子好學淺此深孔文子好學專以學習藝術言此則修德講學徙義改不善皆在其內也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先孝愨論語講義曰:禮不可空訓理字乃持守之節文也君子于詩書禮樂射御書數之文一一講習是為博學于文然又將所博者收斂約束于凡視聽言動之間都執守天理之節文不敢少有放肆是為約之以禮
或問博學于文文者六藝也則已有禮矣而又言約之以禮何居曰:博文之禮習五禮之儀也約禮之禮則統六藝言之周禮大司徒十二教樂居禮之一古者射御皆有禮書數亦禮中事約之以禮則不止學習六藝之文法而身世實用其功如顏子之四勿[非禮勿視聽言動]曾子之三省[為人謀忠友信傳習]孟子之存心養性修身皆是也故先儒以博文為格物致知約禮為克己復禮甚得即如孺悲學士喪禮是學文矣而孺悲之居喪果如禮行否乎則又有約禮之功矣
六藝兼習固為博學即如專學一數九章以及歷數皆學之亦博學也
黃勉齋曰:朱子注以要訓約然約之謂為要之文理不順以約為束文義順矣[四書大全]克己復禮馬融以約身訓克己正抑然自束之義
顏習齋存學編曰: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乃孔門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之實功明德親民百世不易之成法也
孔門曰:博文約禮程朱學孔門亦曰:博文約禮而究其實似有不同者孔門之博文愿學禮樂執射執御以至易詩莫不曰:學也周南召南曰:為也言學言為既非后世口耳所可混禮樂射御又非后世章句所可托況于及門之所稱贊當時之所推服師弟之所商搉若多學而識夫子之文章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博學而無所成名文不在茲如或知爾諸章皆可按也此孔門之文孔門之學也果齋李氏贊朱子之博文則曰:字求其訓句索其旨始以熟讀繼以精思文從字順妙得圣旨又使學者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及語孟以盡其蘊奧而后會其歸于中庸由是以窮諸經訂諸史以及百氏之書將無理不可精無事不可處等語詳哉言之矣孔門之約禮大而冠昏喪祭宗廟會同細而飲食起居衣服男女問老聃習大樹下公西子曲禮精熟夫子遜其能可謂禮圣言曾諸賢纖微必謹以此約心以此約身出即以此約天下故又曰:齊之以禮中庸大圣人之道至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序君子之功備著尊德性道問學而其中直指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且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是顯以三百三千為至道矣此孔門之禮孔門之約也朱子之約禮則李氏言內而無二無適寂然不動外而儼然肅然若對神明而已李氏曰:洙泗以還博文約禮兩極其至者惟朱子一人仆不敢議朱子之博約極至與否愿學者先辨其文與禮焉可也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顏習齋曰:學之不講是學矣而又須講之即博學之后繼以問思辨也今世專以講學為尚乃有不學而講者矣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曰: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鄭康成曰:聞人美之承之以謙吾執御欲名六藝之卑也[何晏集解]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既已學矣而曰:未可與適道此格物致知之后所以繼以誠正修齊治平也不然王孫賈亦能軍旅祝鮀亦治宗廟豈可與子路公西華之學同等論耶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或曰:子路以不必讀書為學夫子責之可見讀書為學矣曰:非也解者誤也佞口才也或人羨之蓋雖無理而能強據一理以屈人者也如未優治民事神之學而遽使仕此無理者也謂為學不必閉戶作占畢書生此有理者也此佞也子路之言蓋與正名章指夫子為迂意同謂學而不仕得毋使之作迂闊書生乎然圣門教學立體致用曷嘗使人專讀書耶故其言不待辨而但以佞斥之若如時解謂學在讀書則子路之言正與相左是顯然背理之語耳尚何佞之云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公西華所言之禮樂與立于禮文之以禮樂亦微有分華所言之禮樂指宗廟會同相禮言也若立于禮之禮則統禮言之如孝有禮則事親之事立忠有禮則事君之事立信有禮則交友之事立即至宗廟會同贊助有禮則為相之事立類皆在其內故冉有謂禮樂有待亦指富國之余宗廟會同蠟享飲射諸禮言也若謂凡禮冉有皆不能豈其事親事君交友皆無禮耶子路之行行豈如華之優禮樂者而夫子亦教以禮樂可證也故約之以禮凡為學者所同也然約禮亦有不一蓋五倫日用相接之禮學者所同懔也若致用之事如學兵者約以兵之禮學足民者約以足民之禮亦有不同也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孝弟忠信四民所同也兵農禮樂士所獨也何者士固儲其學以待為民上而任經世之責者非若農工商徒自善而可已也乃今名道學者只務讀書高則立行語以兵農禮樂輒曰:出位豈知學為上正士之位歟不學為上之事不惟失圣學并有歉于士矣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孔安國訓解曰:為己者履而行之為人者徒能言之此極中近世無實講學之弊我躬不閱而徒娓娓曉譬以誨人是為人也程子曰:為己欲得之于己也為人欲見知于人也則為不作助解作緣解矣意亦善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衛靈公問陳于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后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是時靈公無道國本不立禍亂在彈指矣不知以禮治內而尚志于爭伐之事孔子所以以未學謝之也若謂孔子為果不學兵則何以曰:我戰則克而冉有何以對季氏曰:軍旅學之于孔子耶且欲萊兵命申句須樂頎伐費人而墮之不用陳耶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從心所欲不逾矩夫子之忠恕夫子之一貫也然敏如子貢尚不知之何也則以夫子平日罕言命仁自居曰:多聞多見而識教人日學而時習是皆在學識也故子貢解后乃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性與天道不可得聞蓋圣人教下學之定法固如此使如后儒終日言性言天言一本萬殊子貢之聰明豈褒如充耳者而夫子問之尚爾疑信不決耶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自古生知者幾何哉故致知在格物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觀此二章德必須學事父事君亦資學詩又他日夫子曰:孝在以禮事君盡禮則知先王三物之教六德六行其實事只在六藝質之圣訓固彰彰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朱子集注曰:四者學問思辨之事未及乎力行而為仁也然從事于此則心不外馳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游曰:子夏之門入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夏守圣人教不凌節之法如是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此所謂憲章文武也朱子集注曰:道謂謨訓功烈禮樂文章也觀此可得學字正詁先孝愨曰:效法于人謂之學已學而熟習于己謂之習樊遲請學稼圃子曰:吾不如老農老圃孟子載庾公之斯學射于尹公之他史記孔子學鼓琴于師襄子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孟懿子南宮敬叔師孔子學禮可證也即不及見其人而私淑艾以為學者亦效法也近乃有宗心性頓悟之說而訓學為惺覺者則異矣白虎通曰:學之為言覺也悟所不知也此即大學格物以致知之義與后人惺覺說不同惺覺禪學也至學記學學半上學字音效說命作敩教也蓋教學本一事故字可通用謂學有兼行言者可夫子自謂下學稱顏子好學其義皆兼行蓋行即行其所學原非兩端況禮樂從先有為若舜行亦效法古人也則統謂之學也自可然謂行即學而廢學習之功則斷不可夫子由志學而立顏子博文而約禮皆各有功力確有次程故圣門教人之法曰:文曰:行曰:學文曰:約禮而以好學與守道對舉講學與修德徙義改不善對舉共學與適道分言好學與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剛分言皆明甚著者好學近智而亦有統行言者即如大學中本只學習事則但可曰:格物致知然誠正修齊治平皆由學出則固皆大學之道也
孔子子游明以弦歌為學道圣學亦可以定矣
中庸
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顏習齋曰:有弗學一讀學之一句言有不學者必須學之朱注以有弗學作句學之弗能弗措也又句而曰:君子之學不為則已為則必要其成夫君子之學而有可不為者乎圣言有姑寬人以不為者乎后觀孔疏曰:謂身有事不能常學習常須勤力學之不至于能不措置與習齋說合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鄭康成注曰:待其人而后行言為政在人也又曰:政由禮也蓋圣道惟禮可以盡之發育峻極之功用亦不越一禮故曰:約之以禮復禮為仁周禮無所不舉統名周禮大學言明親中庸言性教小戴皆列于禮記可見也鹿忠節顏習齋謂禮即道也惟至德之人凝之尊德性道問學致廣大盡精微極高明道中庸溫故知新皆敦厚以崇禮也所謂德至而道凝也旨哉言乎按禮有專就儀文言者有統天下之理而言者如夫子言禮與其奢也寧儉曾子言國儉則示之以禮孔子率弟子習禮于大樹下皆指儀文而言也如卻缺以六府三事為德禮魯昭公如晉自郊勞至于贈賄無失禮女叔齊謂之善儀不可謂禮而以用賢出政為禮子太叔亦以揖讓周旋為儀而備舉禮文聲樂人倫政事為禮是統天下之理皆禮也周禮三物禮居六藝之一專指五禮儀文言也魯論約之以禮中庸非禮不動則三物皆該其中矣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征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夏禮言說殷周言學者夏非時制故考之而但以口說孔子殷后也而周人則二代禮固身學之矣是說與學之分也今人乃指讀說即為學非誤歟
孟子
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
孟子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則學孔子也
孟子曰:湯之于伊尹學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學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霸
孟子曰:親喪固所自盡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
孟子曰: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
試觀圣賢論學曾有后世如何靜坐如何讀書之說否豈周公孔孟學教之法尚未備耶尚未善耶
孟子曰: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于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
孟子曰:于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學者
孟子曰: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此即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也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學問之道原以求放心而止使非為明親也奚為而有大學哉故大學以修身為本正與此同乃后儒倚此為頓悟之學則非矣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學者亦必至于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梨小姐,你馬甲又掉了
江城,一條新聞霸占了今天的熱搜頭條。早年定下婚姻,豪門溫家父母將讓對方選五位少爺之一做未婚夫!眾人大吃一驚,很快,媒體就扒到了這個女子的照片。照片上的女人又黑又胖,活脫脫的一個土包子。網友們紛紛吐槽,表示她不配!誰知一次次露臉后,眾人的臉被打的啪啪響。藍與公司幕后董事長是她!最紅女歌手南之也是她!神秘賽車手還是她!......一個個馬甲掉落,誰還敢說她梨煙配不上溫家五個兒子。明明是他們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