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8章

《簡要濟(jì)眾》治小兒中馬毒客忤,取馬尾于兒面前燒,令兒咽煙氣,日燒之,瘥為度。

又方 取馬口角沫,涂兒口中,效。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中惡

巢氏云∶小兒中惡者,是鬼邪之氣卒中于人也。無問大小,若陰陽順理,榮衛(wèi)平調(diào),神守強(qiáng),則邪不干正,若精氣衰弱,則鬼毒惡氣中之。其狀,先無他病,卒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是也。凡中惡腹大而滿,脈緊大而浮者死,緊細(xì)而微者生。

余勢不盡,停滯臟腑之間,更發(fā)后變?yōu)轲嬉病V畏ǎ认绿K合香丸,未醒,以皂角末搐鼻,次服沉香降氣湯加人參、茯苓,又能辟邪,客忤亦宜服。

蘇合香丸 治傳尸骨蒸,諸項勞瘵,順氣化痰,卒暴心痛,鬼魅瘧疾,霍亂吐瀉,赤白下痢,小兒驚搐。

蘇合香油(五錢,入安息香膏內(nèi)) 安息香(一兩,另為末,用無灰酒半升,熬膏) 丁香 青木香 白檀香沉香 蓽茇 香附米 訶子(煨,取肉) 烏犀(鎊屑) 朱砂(研,水飛。各一兩) 薰陸香片腦(研。各五錢) 麝香(七錢半)上為細(xì)末,用安息香膏入煉蜜和劑,丸如芡實大。空心,用沸湯化下,小兒一丸,老人四丸,酒下亦可。用蠟紙裹一丸,彈子大,用緋絹袋盛,常帶之,一切邪神不敢近。去腦,名麝香蘇合丸,治一切邪神及胸膈噎塞,腸中虛鳴,宿食不消,余證并同。

沉香降氣湯降真香 沉香 白膠香 虎脛骨(酥炙) 人參 鬼箭 草龍膽(各五錢)上為末,次入雄黃五錢,麝香一錢,煉蜜丸。乳香湯化下。又,令兒帶及燒臥內(nèi)尤妙。

《葛氏肘后》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寢臥奄忽而絕,皆是中惡,救之方。

上取蔥黃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小兒量度之,若使目中血出佳。扁鵲法同。是后吹耳條中,葛言,此云刺鼻,故別為一法。

又方 上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兩耳,極則易人,可以筒吹之,并捧其肩上,側(cè)身遠(yuǎn)之,莫臨死人上。

又方 上以蔥葉針耳,耳中、鼻中血出者莫怪,無血難治,有血是候,時當(dāng)捧兩手,忽放之,須臾,死人目當(dāng)舉,手撈人,言痛乃止。又,男刺左鼻,女刺右鼻中,令入七八寸余,大效,小兒量度之。亦治自縊死,此與扁鵲方同。

又方 上以綿漬好酒中,須臾,置死人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驚。

又方 上視其上唇里弦,有白如黍米大,以針決去之。

又方 上以小便灌其面,數(shù)回,即能語,此扁鵲法也。

又方 上末皂莢,如大豆吹其兩鼻中,嚏則氣通矣。

又方 上割雄雞頸,取血以涂其面,干復(fù)涂,并以灰營死人一周。

又方 以管吹下部,令數(shù)人互吹之,氣通則活。

《千金》治卒忤方 此病,即今人所謂中惡者,與卒死、鬼擊、亦相類,為治皆參取而用之。

上,鹽八合,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二服,得吐即愈。

《備急方》云∶治鬼擊,若小便不通,筆頭七枚,燒作灰,末和服之,即通。

《圣惠》桃奴散 治小兒中惡,心腹堅脹疼痛,顏色青黑,大便不通。

桃奴(五枚)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麝香(細(xì)研,一錢) 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桔梗(去蘆頭) 赤芍藥 黃芩 柴胡(去苗) 川升麻 川大黃(銼,微炒) 鬼臼(去毛。各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量兒大小,心意加減。

《圣惠》鬼箭羽散 治小兒中惡,心堅強(qiáng)卒痛欲困。

鬼箭羽 真珠(末。各一分) 羚羊角(屑) 桔梗(去蘆頭) 川樸硝 川升麻 赤芍藥 柴胡(去苗) 黃芩(各半兩) 桃仁(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上,制,服法同前。

《圣惠》雄黃丸 治小兒中惡心痛,辟除邪氣。

雄黃(細(xì)研) 真珠(末。各半兩) 麝香 牛黃(各細(xì)研,一錢) 巴豆(二十粒,去皮膜心,研,紙裹,壓出油)上件藥,都研令勻,入棗瓤及煉蜜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嬰孺》鬼箭羽湯 治小兒中惡,心腹堅強(qiáng),卒痛欲困。

鬼箭羽(三分) 朱砂(一分) 羚羊角(屑) 桔梗 鬼臼 樸硝(湯成下。各半分) 升麻 芍藥 柴胡(各五分) 黃芩(六分) 大黃(八分) 桃仁(四十九個,炒,去皮尖)上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二歲兒為四分,更量兒大小與服之。

《葛氏肘后》灸法 以繩圍其死人肘腕,男左女右畢,伸繩,從背上大椎度以下,又從此灸橫行各半繩,此法三灸各三,即起。又,令爪其病患人中取醒,不起者,卷其手,灸下文頭隨年壯,又灸鼻中三壯也,又灸頤下宛宛中名承漿穴十壯,大效。又灸兩足大指爪甲聚毛中七壯,此華陀法,一云三七壯。又灸臍中百壯也。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卒死

巢氏云∶小兒卒死者,是三虛而遇賊風(fēng),故無病倉卒而死也。三虛者,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時之和,三也。有人因此三虛,復(fù)為賊風(fēng)所傷,使陰氣偏竭于內(nèi),陽氣阻隔于外,而氣壅閉,陰陽不通,故暴絕而死也。若腑臟未竭,良久乃蘇。亦有兼挾鬼神氣者,皆須邪退乃生也。凡中客忤及中惡卒死,而邪氣不盡,停蓄心腹,久乃發(fā)動,多變成疰也。

〔茅先生〕卒死候,眼合、嚌齒、遍身如綿軟、面青黑、口鼻冷。此候因本生下而遍身熱,或因有驚患,醫(yī)一團(tuán),絞取汁,灌之,無濕者水煮,干者取汁。

《葛氏肘后》救卒死而壯熱者。

上用礬石半斤,水一升半煮消,以漬腳,令沒踝。

又方 救卒死而目閉者。

上用騎牛臨面搗薤汁灌之耳中。

又方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屎便者。

上取牛洞一升,溫酒灌口中。洞者,稀糞也。

《千金》卒死無脈,無他形候,陰陽俱竭故也。

上用牽牛臨鼻上二百息,牛舐必瘥。牛不肯舐,著鹽汁涂面上,即牛肯舐。

又方 上炙熨斗熨兩脅下。(《備急方》云∶又治尸厥。)治魘死不自覺者方上用慎燈火勿令人手動,牽牛臨其上即覺,若卒不能語,取東門上雞頭末之,以酒服。

治卒魘死方 上搗韭汁灌鼻孔中,劇者灌兩耳。(張仲景云∶灌口中。)治鬼不悟方 上末伏龍肝,吹鼻中。

又方 上末皂莢,如大豆許吹鼻中,嚏則氣通,起死人。(《集驗方》云∶治中惡。)《圣惠》治小兒卒死方上取女青末半錢,用牛乳汁調(diào)服之。

又方 上燒 豬糞,水解取汁服之。

又方 上以苦參、醋煮汁,少許,納口中即蘇,水煮亦得。又,酒煮爛棺木板取汁,服少許。

又方 上煎鹽湯令極咸,以物拗口開灌之,令入腹,即活。

又方 以熱湯和灰,濃擁身上,逡巡即蘇。

《嬰孺》治小兒不知所病便死絕方上取雄雞冠臨兒口上,割血滴入口,下即活。

《肘后》灸法 卒死而四肢不收屎便者,灸心下一寸,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兒小者隨年。

《千金》治卒死針間使,各百余息。

又 灸鼻下人中,一名鬼客廳。(《肘后方》云∶又治尸厥。)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鬼持

巢氏云∶小兒神氣軟弱,精爽微羸,而神魂被鬼所持錄,其狀,不覺有余疾,直爾痿黃,多大啼喚,口氣常臭是也。《嬰童寶鑒》小兒鬼持歌云∶小兒氣弱命中衰,魂魄多應(yīng)被鬼持,其候痿黃多哭地,不須用藥可求師。鬼氣歌云∶鬼氣皮膚里,相傳臟腑間,腫虛如水病,螈 似驚癇,熱發(fā)渾身澀,心攣痛所攢,小兒還有此,服藥急須看。

《圖經(jīng)》治鬼持方 上用虎睛爪并指骨毛以系小兒臂上,辟惡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蕉岭县| 洛浦县| 怀集县| 洛隆县| 定日县| 噶尔县| 榆社县| 海门市| 正镶白旗| 堆龙德庆县| 万全县| 龙泉市| 白水县| 嫩江县| 收藏| 邢台市| 望江县| 上犹县| 翁牛特旗| 高淳县| 浮梁县| 马鞍山市| 化德县| 云南省| 怀柔区| 晴隆县| 临清市| 织金县| 辛集市| 陈巴尔虎旗| 拜城县| 积石山| 公主岭市| 乌拉特后旗| 新泰市| 喀什市| 河源市| 巫山县| 伊金霍洛旗|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