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西河詞話
- 毛奇齡
- 6819字
- 2015-12-26 19:19:57
呂弦績品花詞
山陰呂弦績作品花詞,取題之有花名者譜之。如早梅芳詠梅,蕙闌芳引詠蘭,月照梨花詠梨,小桃紅詠桃,杏花天詠杏,碧牡丹詠牡丹,海棠春詠海棠,新荷葉詠荷,爪茉莉詠茉莉,桂枝香詠桂,金菊對芙蓉詠菊,詠芙蓉,木蘭花慢詠木蘭,碧桃春詠碧桃類,亦一新體。然唐詞用本題作賦,原是此意,至後,始題事兩不合耳。
相女配夫
宋孫明復鬢白,李文定請以弟之女妻之。孫曰,相女不以嫁公侯,乃以嫁山谷衰老,古無有之。其曰相女者,相門之女,正以李復古曾為相故也。西廂末劇有自古相女配夫,世多不解,烏知實本諸此。
音諧弦調
崇禎甲寅,京師梨園有南遷者,自訴能弦舊詞。試其技,促彈而曼吟,極類掙箏家法,然調不類箏。坐客授蔣竹山長調令弦,輒辭曰,口俚礙吟嘆何也。時徐仲山貽九日倡和詞至,誦而授之,歌裁數過,指爪融暢。詢其故,云:吾所傳者,無調而有詞,無宮徵而有音聲,詞雅則音諧,音諧則弦調。由是推之,世之亻效辛、蔣者可返已。菊莊者,吳江徐子電發也。
吳博士念奴嬌
建平吳博士送予之江寧,有念奴嬌詞,嘗藏之袖間。暨十年後,重過其廬,出詞讀之,則字已溫滅不可認矣。其詞曰:“五更初起,裝成未、把酒送君燭下。揮手出門,正月落滿屋,光流如瀉。此去江南,他時江北,回首無多話。驅車行矣,可憐獨步歸舍。試看繞地荊榛,君今卜何處,能超罟獲。元節望門去路遠,天下朱家皆假。田舍粗安,壺漿堪掩,意氣長相藉。天涯何限,一時去此秋夜。”其詞甚悲愴有梗概。博士真愛我。予向在蔡州席上誦此詞,爭傳寫去。息縣夏少府有雪中送予念奴嬌詞,亦用此韻。
伍君定法駕導引
滇中抗清師時,有李安西、孫安南二人,皆獻賤子孫,最跋扈。順治辛卯,師將逾嶺,李急守高涼,孫獨不行,遺人要封爵,始發兵。時已議加二字,大怒,對使罵曰:“既為王,何吝一字,謂吾不能自加耶。”使者往復甚恐,凡四易命,必欲得秦王為請,眾皆相視。惟主政者嚴君起恒流涕爭曰:“誠欲自加,則吾不敢聞。若猶不然,則祖制不可更,主國不可挾,名器不可紊,獨吾項可斷耳。”于是中沮。後君視師南梧,泊舟大黃江,忽傳安南使至,君迎之入舟。安南統纏頭兵數千,列幟兩岸,語乾起坐,君送之至馬門,將登岸。安南握君手笑曰:“吾不斷君項,但漱君腹何如。”揮健兒撲君墮水,兩岸列者嘩而前,移時乃定,然已莫敢誰何。距浹旬,梁家渡品見虎來,逾水而出,負一冠帶尸登岸徐行。居民見者,噪隨之,虎不少動,但從容相高阜,御所負,四顧周遭既定,復繞之兩匝,號而去。居民遠近競來觀。臺暮,有伍君定者後至,驚認之,曰:“此相國嚴君也。”君右目不瞑,顙前綱裂數寸,而顙不少損,于是居民爭易衣殮之,瘞虎負所,名曰虎冢。計大黃江至此逆流而上已百二十里矣。時伍君定制一詞名法駕導引,使居民歌之。詞曰:“梁家渡。梁家渡。野虎負來人海畔,一隅誰是主。天南萬里未招魂。此處且安身。”後安南竟封秦王歸命,而安西戰死。起恒字秋野,由進士起家,山陰人。
回施
西廂久為人更竄,予求其原本正這,逐字囗實,其書頗行。第中尚有不能詳處,如第四折內有“和尚們回施些,幽期密約”句。予向所釋,但曰施僧曰布施,反乞僧施曰回施。以為本文已明,不必更有引釋耳。後友人有論及者,堅謂回作曲解,是委曲周旋意,雜引回曲二字作證。曾記北史,北齊李庶無須,人謂天閹。催諶嘗戲庶曰:“教弟種須法,取錐刺面為竅,而插以馬尾,當效。”是時催族多惡疾。庶因答曰:“請先以方,回施貴族藝眉有效,然後種須。”蓋惡疾是癩疾,以癩者無眉,故云也。然則回施,反施矣。蔡子伯曰:“施音賜,今俗稱回賜者,即回施之謂。”尤較直捷,但釋古須有據耳。
馮弦詞
馬州當壚者,馮二名弦,夜聞予歌,倩予同行者導意。予辭之曰:“吾不幸遭厄,吹篪渡江,彼亻庸不知音,豈誤以我為少年游耶。”次日遂行。後十年,見名媛詞緯中,有馮氏江城子二闋,是讀予新詞所作。其詞曰:“綠陰何處曉啼鶯。弄新聲。最關情。一夜寒花,吹落滿江城。讀得斷原先黃絹字,人已渡,暮潮橫。”又曰:“蘭陵江上晚花飛。冷煙微。著人衣。無數新詞,最恨是桃枝。待得蘭陵新酒熟,桃葉好,送君遲。”誦之,亦殊自凄惋。聞其詞,倩桐鄉鍾王子代作者。然又有琥陵春春晚,虞美人賦得落紅滿地二詞,亦甚佳,想皆不出其手,然其意則有不可已者。前人所傳子夜、莫愁諸詞,想皆似此也。
鵲橋仙斷詞
邑某聘某氏女,將就婚,有︹委禽者,明府姚公斷還之,令交拜于訟庭。其斷詞駢麗,傳誦人口。既而訟者爭不徹,觀察下府讞,府使君何公復斷還之,一時傳為盛事。時予在何使君坐,使君命予制鵲橋仙詞。詞云:“東床先訂,西家愿宿,何事穿墉穿瓦。縱教︹委後來禽,卻不道、子南夫也。明府風流,使君瀟灑。兩斷可妻公冶。莫言河漢鵲橋乖,看合浦、在訟庭之下。”
沈去矜詞韻失古意
詞本無韻,故宋人不制韻,任意取押,雖與詩韻相通不遠,然要是無限度者。予友沈子去矜,創為詞韻,而家稚黃取刻之,雖有功于詞甚明,然反失古意。假如三十韻中,惟尤是獨用,若東冬、江陽、魚虞、佳灰、支微齊、寒刪先、蕭肴豪、覃鹽咸,則皆是通用,此雖不知詞者亦曉之,何也。獨用之外無嫌韻,通韻之外更無犯韻,則雖不分為獨為通,而其為獨為通者自了也。然嘗記舊詞,尚有無名氏魚游春水一詞“秦樓東風里”“輕拂黃金縷”,通紙于語。張仲宗之漁家傲:“短夢今宵遠到否。荒村四望知何處。”通語于有者。若以平上去三聲通轉例之,則支通于魚,魚通于尤,必以支紙一韻、魚語一韻限之,未為無漏也。至若真文元之相通,而不通于庚青蒸,庚青蒸之相通,而不通于侵,此在詩韻則然,若詞則無不通者。他不具論,據阮郎歸一調,有洪叔嶼、王山樵二作中云:“晴光開五云。”“扶春來遠林。”“相呼試看燈。”“何曾一字真。”“今朝第幾程。”則已該真文元庚青蒸侵有之。其在上去,則據朱希真詞:“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元來有命。”“更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其無不通轉可知。而謂真軫一韻,庚梗一韻,侵寢一韻,是各自為說也。其他歌之與麻,未必不通。寒之與鹽,未必不轉。但為發端,尚俟踵事。至如入韻,則信口揣合方音俚響,皆許入押。而限以屋沃一韻,覺藥一韻,質陌錫職緝一韻,物月曷黠屑葉一韻,合洽一韻,凡五韻。則試以舊詞考之,張安國滿江紅詞,有“高邱喬木。望京華、迷南北”句,則通屋于職。晏叔原春情有“飛絮繞香閣”,“意淺愁難答”,“韻險還慵押”,“月在庭花舊園角”,則又通覺與藥與合與洽。孫光憲謁金門有云:“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揚州初去日。”又云:“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只一只。”則又通質陌錫職于屋。若蘇長公赤壁懷古,是念奴嬌調,其云:“千古風流人物。”“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卷作千堆雪。”“雄姿俊發。”“一樽還酹江月。”鮮于伯機亦有是調云:“雙劍千年初合。”“放出君龍頭角。”“極目春潮闊。”“年年多病如削。”張于湖是調有云:“更無一點風色。”“著我扁舟一葉。”“妙處難與君說。”“穩泛滄浪空闊。”“萬象為賓客。”“不知今夕何夕。”則是既通物月與屑與錫,又通覺藥與曷與合,而又合通陌職與曷與屑與葉與緝,是一入聲而一十七韻展轉雜通,無有定紀。至于高賓王霜天曉角之通陌錫職緝,詹天游霓裳中序第一之通月曷職葉,王昭儀滿江紅之通月屑錫職,皆屬尋常,可無論已。且夫否之音俯,向僅見之陳琳賦中,凡廣韻、切韻、集韻諸書,俱無此音。若北之音卜,則不特從來韻書無是讀押,即從來字書,亦并無是轉切。此吳越間鄉音呼,而竟以入韻,此何謂也。且昔有稱閩人林外,題垂虹橋詞,不知誰氏,後流傳入宮禁,孝宗讀之笑曰:“鎖與老押,則鎖當讀掃,此閩音也。”及訪之,果然。向使宋有定韻,則此詞不宜流傳人間。而孝宗以同文之主,韻例不遵,亦安得反為曲釋。且未聞韻書無此押,字書無此音,自上古迄今,偶一見之鄉音之林外,而公然讀押,嬗為故事,則是詞韻之了無依據,而不足推求,亦可驗已。況詞盛于宋,盛時不作,則毋論今不必作,萬一作之,而與古未同,則揣度之胸,多所兀臬,從之者不安,而刺之者有間,亦何必然。至若北曲有韻,南曲無韻,皆以意出入,而近亦遂以北曲之例限之。至好為臆撰如西樓記者,公然以中原音韻明注曲下,且引曲至尾,皆限一韻。而附和之徒,反以古曲之出入為謬,而引曲、過曲、前腔、尾聲之換韻,反謂非體。何今人之好自用,而不好按古,一至是也。
古樂府語近詞
白樂天花非花詩,唐人醉公子詞,長孫無忌新曲,楊太真阿那曲,自是詞格。他若回鶻、石州、阿囗回、回波樂、烏鹽角、囗濫堆、水調歌頭諸名,俱是樂府。然其語有近詞者,則亦可以詞名之。如隋帝望江南,徐陵長相思,初亦何嘗是詞,而句調可填,即為填詞。由是推之,則梁武江南弄諸樂,以及鮑照梅花落,陶弘景寒夜怨,徐勉迎客送客。王筠楚妃吟,梁簡文春情,隋煬夜飲朝眠曲,皆謂之古詞,何不可哉。
顧錫疇降乩詞
昆山顧宗伯[錫疇]有江神子詞,此宗伯死後降乩作也。宗伯不得死所,相傳在溫州時,尚思賣犢。與永嘉令鄉人吳君,夜飲江心寺,酒後慷慨,既別,其同行囗兵者賀均繞以宿憾縛沈之江,人不知也。逾年,公忽降乩于華亭公張調鼎許,乃作此詞。中略道大意,後以人累問,竟詳言之,始析其事。或云,公已先見夢居民,得掩其骸于某港傍矣。今詞句所傳有互異處,不敢妄正。
誤誦和韓蘄王詞
予四十以前,目力尚強,獨暝後稍晦,若雞眚然。嘗隨老母游天竺歸,夜次湖寺,寺壁書和韓蘄蘄王詞,母令誦聽。予略視間,誤以為蘄王詞也,信品誦所記蘄王本詞一過,實于壁間字,豪芒不見,蓋不敢自居,老眼故然耳。次日,母視壁,大怒曰:“本和蘄王詞,而故誦本詞以謾我,不亦異乎。”
王繼朋滿江紅
清師下浙時,錢唐王繼朋奉母避兵,露宿于鳳凰山南。忽纓槍絡馬,擁十許發至,詢之,則方馬軍相失者。是時潰軍南竄,東渡者半,而半不得渡,倉皇間恐追及,亻兌短後束槍投囗間中,殺馬而食。少頃,望城中火起,各相向哭,繼朋乃為詞和王昭儀滿江紅調哀歌之,次早散去。軍主急推一病婢與繼朋曰:“昨聞君歌哀,似非恒人,吾欲以孱婢累君之行。”言訖,遽別。後繼朋居富春,婢病愈,呼曰紅得,以其從滿江紅一詞得之故也。既而婢復病,嘔血而死,母哭之。繼朋曰:“紅得之而紅失之,[謂嘔血。]何哭之有。”
葉天樂詩詞
慈溪葉天樂于秋節過常熟,偕友倡和,名三秋詩。又為詞分三名,一銀河詞,用柳耆卿二郎神七夕韻。一酹月詞,用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韻。一采菊詞,用辛稼軒賀新郎三山雨中韻。各有所取也。予舊在真州度七夕,頗有邂逅,得詞十六首,亦名銀河詞,其稿失於章江捉船之兵。後在汝寧,七夕,復為詞憶之曰:“記得年前,小樊山下,乾鵲夜來時。”然已不可再矣。天樂名吟其,大父四明先生,尊人此君先生,俱李集行世。第歷世清節,食廉吏貧。天樂詞賦多為友人所刻,此三詩三詞皆已刻者,共六卷。
方士贈詞
乙巳夏,予欲登岱,及濟寧而病,客有挾少君之術于旅亭者,能召美人帷中臨鏡易衣,予喜而賂其術,甚囗鄙可笑。然亦有小異者,能擲果題詩,如葉天樂銀河詞中,有咽周中翰宅,觀方士召美人隔帷賦詩是也。第其詩皆現成通行,每每重見。惟沈比部肯齋云,曾于王司農宅觀此,獨得贈詞,末云:“吟成未許續金卮。怕是沈郎病起瘦人時。”此是新作,且詞亦甚佳,頗屬怪事。
何令遠贈詞
予少不檢,曾以度曲知名,凡坊曲伎人,爭相請教,且嘗以己詞令唱。故云間徐西崖贈詞有云:“最消魂,一曲新詞,雪兒爭唱神仙句。”禾中譚開子詞云:“想王孫歸路,正生芳草,舊人歌曲,爭換梅花。”龍眠何令遠詞云:“酒肆歌鬟,千秋樂府。”皆是實賦。獨令遠寄詞又有云:“記芳洲公咽,酒酣聽度曲,別奏清商。寫出云樓雪榭,景倍瀟湘。”又“楊柳腰肢,雪兒分韻,櫻桃口頰,樊素生香。”則以予乙巳冬杪,曾于吉安白鷺洲公咽酒酣度曲,且戲作芳洲公咽圖,故又有云樓句。至其云楊柳櫻桃,則似指予所攜者,今則都無此興矣。計乙巳冬杪至今寄詞時,適遇丁巳,恰一十二年,令遠為詞,能不忘舊事如此。
因詞中句易詞名
詞名多取詩句之佳者,如夏云峰則取“夏云多奇峰”句。黃鶯兒則取“打起黃鶯兒”句是也。獨酹江月大江東去,則因東坡念奴嬌詞內有“大江東去,一樽還酹江月”二句,遂易是名。夫以詞中句而反易詞名,則詞亦偉矣。今人不知詞,動讠此大江東去,彼亦知其詞如是偉耶。
詞之聲調不在語句
李于鱗以填詞法作樂府,謂樂府有聲調,倘語句稍異,則于聲調便不合爾。不知填詞原有語句,平仄正同,而聲調反異者,如玉樓春與木蘭花同,而以大石調歌之,則為木蘭花類。然則聲調何嘗在語句耶。樂有調同而字句異者,清調、平調,殊于楚歌。有調異而字句同者,豳雅、豳風,只一七月。于鱗坐不解耳。其說頗詳予詩札卷。
記普明囗事
臨安阿迷州土官普明囗,在崇禎中,屢叛不伏。廣西府太守張繼孟初到任,盛稱明囗有才略,可屬大事,本不宜摧抑太甚,以致激變,遂布檄遠近,為之表暴。舊凡檄過阿迷者,明囗必邀窺之,及窺是檄,喜甚。時新太守謁兵備臨安,必道阿迷,繼孟又聲言道阿迷時,當過普公。則益喜。及臨過,明囗方遣人伺候,而繼孟故醉輿中不醒,及醒詢之,則已逾界矣。繼孟大怒,立榜輿人訖,乃囗徨曰:“不期有大事,必不能待,而普公又不可不見。”急備快馬,從二人立還投刺。明囗聞其至,且聞其責輿從狀,大喜過望,遂踉蹌出見。交拜畢,即起辭去,︹挽以茶,繼孟一手接甌,一手以匙扌鹿果云:“人言公善每人,信否。”明囗大驚曰:“如明公者,臣方欲剖心與食,寧食以毒。”遂引手易甌立盡曰:“人言不足信,有如此甌。”因大笑慰勞告別。繼孟一別,即狂奔臨安,凡三易馬,明囗隨追之不及矣。是日,明囗暴死,以繼孟扌鹿匙時,反入藥在內故也。後明囗妻萬氏,復統部眾思報仇,然不可得。會萬氏素與安南司土官沙源之子沙定洲年少相慕,至是謀贅定洲。而沙源不解其意,欲遣長子定海就婚萬氏,乃為鬮,鬮得定洲,遂贅焉。時有南歌子詞曰:“貝帶邀紅定,蠻絲結采樓。花里暗藏鬮。鴛鴦何處宿,在沙洲。”後甲申之變,萬氏與定洲并吞諸酋滅黔國,[即沐天波也。]將盡有云南地。至己丑,突為李定國戰敗執之,夫婦并肆市中。
張采見神助
張采為儀部歸,嫉其鄉太倉州豪猾肆橫,民多受害,白州守錢肅樂窮治之。乙酉元旦,夢鼓吹送乾坤正氣四大字到家。詢其故,曰:“以君方正能除惡也。”醒而不悅,以為吾不能殉國,而徒博區區以名正氣,何以自問。暨五月十三日,南都驟破,群豪乘釁,悉集小教場關壯侯祠,聲言報怨,捉采蜂擊之,血囗狼藉,已而氣絕。乃下祠門乾坤正氣板額,舁還其家。時采見神助,且微聞壯侯屢叱救之,竟得不死。次年,群豪皆受誅。又次年五月十三日,采過謁祠,仰見乾坤正氣額,歸而抑郁,因書紙曰:“在昔死無名,此後生何益。不道乾坤正氣人,猶是偷生日。”越數日竟死。
張也倩集唐詞
姑蘇周五郎巷,貨郎貨紙團扇者,晨起有道士乞食過門。貨郎モ書扇,道士書數扇去。其一菩薩蠻詞,是集唐者。詞曰:“玉樓明月長相憶。[溫庭筠]侍兒扶起嬌無力。[白樂天]不語欲魂銷。[李囗]云鬟裊翠翹。[魏承班]抱琴時弄月。[李白]皓腕凝雙雪。[韋莊]何處最相知。[牛嶠]囗香私語時。[毛熙震]”觀者異之,但不得道士所在。或疑道士為女冠賦此。觀詞中玉樓、翠翹、抱琴、囗香,俱類女冠可見。或曰,此非道士詞,考花間集,囗香本作竊香,女冠與竊香微不合。後有人從吳淞歸云,此詞系海上張也倩作也。倩號梅禪道人,有刻集,其未刻集中載此詞,未知是否。
神山會
云間諸進士[嗣郢],董孝廉[俞],諸君曾于重陽後作神山之會,即彭仙人棲神處也。時婁東吳學士[偉業]在座,連遣覓女郎倩扶,不得。夜分滬上張弘軒刺史[錫懌]來赴,投刺後,學士命以己車迎入。使者傳覆,需兩車,人頗訝之。及至,則挾一衣冠少年,光艷暗射若薄云籠月,人各卻步,且不敢詢姓氏。及移燭燭之,則倩扶也。一座嘩然。蓋是時倩扶已與弘軒定情久矣,弘軒有意難忘初晤、囗人嬌惜別、鳳棲梧寄憶再晤諸詞,流傳人間。其序曰:“時維秋月,節屆登高,思逸事於龍山,遇佳人於鶴浦。囗卸杯浹日,判袂經旬,兔簡頻濡,鴻箋數寄。堪笑粘泥之絮,翻憐逐水之萍。品其高韻,人更澹于黃花,感此微詞,意毋傷于綠葉。”後倩扶有寄弘軒主人詩,其落句云:“不道離愁深似許,輕教分手盼重過。”予和詩云:“但遇龍山高會後,向疑青雀夜來過。”正暗刺前事也。
吳留村作三摺屏
端州有時制雕漆屏風,功作精巧,貴重一時,然其概,不過兩邊采飾,多鏤刻名人詩畫而已。吳制府獨創作三摺屏,每開一摺,則兩摺隱于其中,一摺垂簾觀劇,一摺山水人物。其左開一摺,凡筆墨楮研,書畫棋爐,以及提壺酒盞,陸博ヅυ之屬無不畢具。如應用某物,即開某格子探取而出,外俱以隔扇掩之。其款式悉仿博古圖制,一望燦然。時予郡諸名士如呂弦績、宋岸舫、吳伯憩、金雪岫輩,皆朝夕聚其處。有一客新至,怨公希見,且未經治具,作水調歌頭以嘲之。其詞曰:“與客每隔座,不過一幃褰。何用不九疊,八面費雕飧。不是湘山十二,中有洞天福地,一醉幾千年。銀船并螺碗,總貯石屏間。”公得詞,大慚,遽加禮謝過。公諱興祥,字伯成,即當世稱留村先生者也。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龍族(1-4合集)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