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 外科癰疽疔毒門
- (清)陳夢雷
- 4571字
- 2015-12-26 19:07:26
黃蘗一兩,去粗皮炒赤黑色 穿山甲一兩,炒 檳榔 木香各半兩,炒黃色 雞(月坒)胵七枚,生用
右為細末,每用少許,候大膿出盡,洗凈,方可干摻瘡上。
桃紅散 斂瘡口,定痛,辟風邪。
滑石四兩 乳香 輕粉各二錢 小豆粉一兩 寒水石三兩,煅
右為細末,干摻口上。 一方,改小豆粉為定粉。
又方 治瘡口久不收。
小椒去目炒黑 乳香 沒藥各一錢 定粉 風化硝各二錢 白礬二錢半
右為細末,摻之。
黃丹散 斂瘡口。
黃丹煅枯礬 龍骨 寒水石 乳香 黃連 木香不見火 黃芩 檳榔 膩粉各三錢 腦子少許
右為末,隨瘡干濕用之。干則用溫鹽湯洗,濕凈干卻摻其上。用不可太早,須膿血去盡,臨好方用,不然則又臖作。
橘半胃苓湯 治癰疽嘔吐不下食,不知味。
橘紅 半夏姜制,各一錢 蒼朮米泔浸一宿炒 白朮炒 厚樸姜制 甘草炙 茯苓 人參 澤瀉 茅根各二錢 姜汁敷匙水二鍾,煎一鍾,入姜汁煎一二沸,作十余次飲之。
托里健中湯 治瘡瘍元氣素虛,或因涼藥傷胃,飲食少思,或作嘔瀉等證。
肉桂三分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半夏 炮姜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 黃芪一錢五分
右,姜棗水煎服。
托里益中湯 治中氣虛弱,飲食少思,或瘡不消散,或潰而不斂。
人參 白朮土炒 陳皮 半夏 白茯苓 炮姜各一錢 木香 炙甘草各五分
右,姜棗水煎服。
托里抑青湯 治脾土虛弱,肝木所侮,以致飲食少思,或胸膈不利等證。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 半夏各一錢 芍藥 柴胡 甘草各五分
右,姜棗水煎服。
托里清中湯 治脾胃虛弱,痰氣不清,飲食少思等證。
人參 白朮 陳皮 茯苓各一錢 半夏八分 桔梗七分 甘草五分
右,姜棗水煎服。
托里益黃湯 治脾土虛寒,水反侮土,以致飲食少思,或嘔吐泄瀉等證。
人參 白朮 陳皮 茯苓 半夏各一錢 炮姜 丁香 炙甘草各五分
右,姜棗水煎服。
托里越鞠湯 治六郁所傷,脾胃虛弱,飲食少思等證。
人參 白朮各二錢 陳皮 半夏各一錢 山梔 川芎 香附 蒼朮各七分 炙甘草五分
右,姜棗水煎服。
人參理中湯 治瘡瘍,脾胃虛寒,嘔吐泄瀉,飲食少思,肚腹作脹,或胸膈虛痞,飲食不入。
白朮 人參 干姜 甘草炙,各等分
右,姜棗水煎服。
黃芪人參湯 癰疽膿血大泄,敗臭痛甚,宜用。
人參 蒼朮米泔浸炒 白朮炒 麥門冬去心 陳皮 當歸酒拌 神曲炒 甘草炙 五味子杵,各一錢 黃芪炙,二錢 黃蘗炒 升麻各四分
右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加味解毒湯 癰疽大痛不止,宜用。
黃芪鹽水拌炒 黃連炒 黃芩炒 黃蘗炒 連翹 當歸酒拌,各七分 甘草炙 白芍藥 梔子仁炒,各一錢
右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服之,藥下痛即止。
內補黃芪湯
黃芪鹽水拌炒,二錢 熟地黃酒拌 人參 茯苓 甘草炙,各五分 芍藥炒 川芎 官桂 遠志去心 當歸酒拌,各八分麥門冬去心五分 作一劑,水一鍾半,姜三片,棗二枚,煎六分,食遠服。
當歸和血散 治瘡瘍未發出,內痛不可忍;及治婦人產前產后腹痛。
當歸二錢 乳香半錢 沒藥一錢半 芍藥三錢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和滓溫服,日二。婦人酒煎。瘡既發,不須用。瘡癢者,加人參、木香。婦人服之,加赤芍藥。
回瘡金銀花散 治瘡瘍痛甚,色變紫黑者。
金銀花連枝葉俱用,銼研二兩 黃芪四兩 甘草一兩
右(口父)咀,用酒一升,同入壺瓶內,閉口,重湯煮三兩時辰,取出去滓頓服之。一方無黃芪。
郭氏定痛托里散 治一切瘡腫疼,痛不可忍。如少壯氣充實,先用疏利,后服此藥。
粟殼去蒂炒,二兩 當歸 芍藥 川芎各半兩 乳香 沒藥 桂各三錢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煎。
乳香止痛散 治一切瘡腫疼痛不止。
粟殼六兩 白芷三兩 炙草 陳皮各一兩半 乳香 沒藥各一兩 丁香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
乳香黃芪散 治一切惡瘡、癰疽、發背、疔瘡,疼痛不可忍者,或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敗膿不假刀砭,其惡肉自下;及治打撲傷損,筋骨疼痛。
黃芪去蘆 當歸酒洗 川芎 麻黃去根節 甘草生 芍藥 人參去蘆 粟殼蜜炒,各一兩 乳香另研 沒藥另研,各五錢陳皮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如瘡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服之。
人參內托散 治瘡瘍潰膿而作痛者。
人參 黃芪 當歸 川芎 厚樸 防風 桔梗 白芷 官桂 紫草 木香 甘草
右,入糯米一撮,水煎服。
乳香丸 治發背及一切疽瘡潰爛,痛不可忍。
乳香 沒藥并另研極細 羌活 五靈脂 獨活各三錢 川芎藭 當歸 真菉豆粉 交址桂 川白芷 白膠香各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薄荷湯送下。手足損痛,不能起者,加草烏,用木瓜鹽湯送下。
乳香定痛散 治一切瘡瘍潰爛疼痛。
乳香 沒藥各五錢 滑石 寒水石各一兩 冰片一錢
右為細末,擦患處,痛即止。敷藥中加南星、半夏,能止痛;更加蓖麻仁尤佳。
乳香膏 治諸瘡痛久不瘥。
乳香另研,一兩 食鹽 杏仁去皮尖雙仁研 松脂各一兩半 生地黃取汁三合 黃蠟三兩 白羊腎(月臣)脂半斤
右先熬脂令沸,下杏仁、地黃汁、蠟煎,候蠟镕盡,入乳香、鹽、松脂煎,以柳蓖攪令勻,稀稠得所,磁盒盛,敷瘡上,日二三度。
乳香膏
木鱉子去殼細銼 當歸各一兩 柳枝一尺六寸銼,同以清油四兩煎令黑色,次用后藥 乳香 沒藥各半兩 白膠香明凈者四兩,同研極細,入油煎化,用綿子濾之右,煉藥鐵銚令極凈,再傾前藥油蠟在內,候溫入黃丹一兩半,以兩柳枝攪極得所,再上火煎,不住手攪,候油沸起住攪,注在水中成珠不散為度,秋冬欲軟,春夏欲堅,傾在水中出火毒,搜成劑收之。
東垣圣愈湯 治諸惡瘡血出不止,以寒水石細末摻之,立止。或瘡時間作黑色,不可潰也,藥力去盡,卻紅和。如血出多而心煩不安,不得眠睡,此亡血也,此湯主之。
熟地黃 生地黃各三錢 當歸身一錢半 川芎二錢 黃芪五分 人參三分
右(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無時。
和氣散 治癰疽潰后,氣虛滑泄,四肢逆冷。
蒼朮四兩,米泔浸三日,洗凈曬干,再以米酢炒令香黃色 甘草炙 青皮去穰,各一兩 良姜炒 肉桂 干姜炮,各半兩 陳粟半升
右七味為末,每服一錢,用炒茴香末半錢相和,溫酒調下,不拘時。
瞿麥散 治癰疽發背,排膿止痛,利小便。
桂心 赤芍藥 當歸 黃芪芎藭 瞿麥 白蘞 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赤小豆一合,酒浸炒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酒煎溫服。如諸癰已潰未潰,瘡中膿血不絕,痛難忍者,加細辛、白芷、白蘞、薏苡仁。
參苓白朮散
人參 茯苓 白朮炒 蓮肉去心 砂仁炒杵 薏苡仁炒 山藥各二兩 桔梗炒 甘草炙 白扁豆去皮姜汁浸炒,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石菖蒲煎湯調下。
調胃白朮散 癰疽聲嘶色敗,唇鼻青赤,面目浮腫,宜用。
白朮炒 茯苓各二錢 陳皮 白芍藥炒 檳榔 澤瀉各一錢 木香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如腫不退,加白朮炒、枳實麩炒各一錢。
附子理中湯 治瘡瘍,脾胃虛寒,或誤行攻伐,手足厥冷,飲食不入,或腸鳴腹痛,嘔逆吐瀉。
附子 人參 茯苓 白芍藥各三錢 白朮四錢
右,水煎服。
姜附湯 治瘡瘍,真陽虧損,或誤行汗下,或膿血出多,失于補托,以致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運。
人參 附子炮制去皮臍,各一兩 干姜炮 白朮各五錢
右作二劑,水煎服。
參附湯 治失血過多,或膿瘀大泄,或寒涼汗下,真陽脫陷,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運等證,急服以救元氣,緩則不治。
人參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五錢
右,姜五片,水煎服;不應倍之。
懷忠丹 治內廱有敗膿敗血,腥穢殊甚,以致臍腹冷痛,用此推膿下血。
白芷 單葉紅蜀葵花根各一兩 白礬枯 白芍藥各五錢
右研為末,镕黃蠟丸如梧子大,空心米湯下三十丸,推膿下血,出盡后,服十宣散補之。忌發物。
葶藶大棗瀉肺渴肺渴 治肺癰喘不得臥。
葶藶炒黃研細如彈丸大 大棗十二枚 水三升,入棗先煮取二升,去棗人葶藶,又煮一升頓服之。又曰治肺癰,胸滿脹,一身并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知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用前方三日一劑,可至三四劑。須先與小青龍湯一劑乃與之。
桔梗湯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粥者,肺癰也。
桔梗 甘草炙,各一兩 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亦治喉痹。《三因》甘草倍之,每四錢,名四圣散。《千金》亦名桔梗湯,用桔梗三兩,甘草二兩,服后必吐膿血。
葦莖湯 治肺癰。又云: 一本治咳,有微熱煩滿,心胸甲錯。
葦莖三升,切 桃仁五十枚,去皮 薏苡仁 冬瓜仁各半升 用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入諸仁煮取二升,分溫五服,當吐如粥。
如圣丸梅師 治風熱毒氣上攻,咽喉痛痹,腫塞妨悶;及肺癰喘嗽唾膿血,胸滿振寒,咽干不渴,時出濁沫,氣臭腥穢,久久咯膿,狀如米粥。
樟腦 牛黃各另研 桔梗 甘草生用,各一錢 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二十丸,每用一丸噙化。
仲景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桔梗 貝母各三分 巴豆去皮炒研如脂,一分
右三味為散,強人飲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吐膿血,膈下者瀉出。若下多不止,飲冷水一碗則定。
牡丹散 【《本事》】 治肺癰吐膿血作臭,胸乳間皆痛。
牡丹皮 赤芍藥 地榆 苦梗 薏苡仁 川升麻 黃芩 生甘草各一錢半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食遠服。 一方無黃芩,加生姜煎,名升麻湯。
如金解毒散 治肺癰。
桔梗一錢 甘草一錢半 黃連 黃芩 黃蘗 山梔并炒,各七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作十余次呷之,勿急服。
桔梗湯 治男婦咳而胸膈隱痛,兩腳腫滿,咽干口燥,煩悶多渴,時出濁唾腥臭,名曰肺癰,小便赤黃,大便多濇。
桔梗 貝母 當歸酒浸 (艸舌)蔞仁 枳殼麩炒 薏苡仁微炒 桑白皮 防己 甘草節各一兩 百合蒸 黃芪各一兩半北五味子 甜葶藶 地骨皮 知母 杏仁各半兩
右銼碎,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時溫服。咳者加百藥煎,熱加黃芩,大便不利加煨大黃少許,小便濇甚加木通、車前子煎,煩躁加白茅根煎,咳而疼甚加人參、白芷煎。
四順湯 治肺癰吐膿,五心煩熱,壅悶咳嗽。
貝母去心 紫菀去苗土 桔梗炒,各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右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五七沸,去滓不拘時稍冷服。如咳嗽甚,加去皮尖杏仁三枚同煎。小兒量減。
瀉白散 治肺癰。
桑白皮炒,二錢 地骨皮 甘草炙 貝母去心 紫菀 桔梗炒 當歸酒拌,各一錢 (艸舌)蔞仁錢半 作一劑,水一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濟生排膿湯 治肺癰得吐膿后,以此排膿補肺。
生綿黃芪二兩細末,每二錢,水一碗煎五分服 肺癰收斂瘡口,止有合歡樹皮、白蘞煎湯飲之。
排膿散 治肺癰吐膿后,宜服此補肺。
黃芪鹽水拌炒 白芷 五味炒杵 人參各等分 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后蜜湯調下。
寧肺湯 治咳嗽唾膿自汗,上氣喘急,用此補肺;及治榮衛俱虛,發熱自汗。
人參 當歸酒拌 白朮 熟地黃 川芎 白芍藥 甘草炙 五味子搗 麥門冬去心 桑白皮炙 阿膠蛤粉炒 白茯苓各一錢 作一劑,水二鍾,姜二片,煎八分,食后服。
人參補肺湯 治肺證咳喘短氣;或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痰涎壅盛;或吐膿血,發熱作渴,小便短濇。
人參 黃芪蜜炙 白朮土炒 白茯苓 陳皮 當歸各一錢 山萸 山藥各二錢 麥冬七分 甘草炙 五味子各五分 熟地黃自制,一錢半 牡丹皮八分
右,姜棗水煎服。
人參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傳為疽瘺,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若因肝木太過而致,當補肺;若因腎水不足而患,當補脾肺;若因心火旺而自病,當利小便。
人參 陳皮 甘草炙 地骨皮 茯苓各一錢 知母炒,七分 五味子杵炒,四分 天門冬去心 青皮各五分 桑白皮炒,一錢
右,水煎服。
參芪補脾湯 治肺疽,脾氣虧損,久咳吐膿涎,或中滿不食,必服此藥補脾土,以生肺金,否則不治。
人參 白朮各二錢 黃芪二錢五分 茯苓 陳皮 當歸各一錢 升麻三分 麥門冬七分 五味子四分 桔梗六分 甘草炙,五分
右,姜棗水煎服。
葶藶散 治肺癰,咳嗽氣急,睡臥不安,心胸脹滿。
甜葶藶子二兩半,隔紙炒至赤色 百合炒 白附子 北五味炒 甘草節 人參 (艸款)冬花 百藥煎 紫菀去木,各一兩 大朱砂半兩,另研
右為末,每服二錢,燈心湯調下。
補肺散 治肺癰,已吐出膿血,以此潤護。
真鍾乳粉一兩 白滑石二兩
右研細,每服三錢,米飲調下。
理肺膏 治肺癰正作,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訶子去核 百藥煎 五味子微炒 條參去蘆 (艸款)冬花蕊 杏仁 知母 貝母 甜葶藶子 紫菀 百合 甘草節各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