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飲丸散方丹
湯類
生化湯當歸(八錢,酒洗) 川芎(四錢) 干姜(四分) 炙甘(五分) 桃仁(十粒,去皮尖、研)人參(一錢) 川芎(一錢 ) 當歸(三錢) 茯苓(八分) 炙甘(八分) 陳皮(五分) 腹皮(八分) 白術(八分) 黃芩(八分) 懷生(二錢) 益母草(三錢)升舉大補湯白術(二錢) 當歸(二錢) 懷生(二錢) 人參(二錢) 炙甘(四分) 陳皮(四分) 川芎(一錢) 黃 (一錢) 麥冬(一錢) 黃 (三分) 黃柏(三分) 荊芥(五分) 羌活(五分) 防風(五分) 升麻(五分) 白芷(五分)滋榮益氣復神湯川芎(一錢) 當歸(二錢) 炙甘(四分) 懷熟(三錢) 黃 (一錢) 人參(二錢) 白術(一錢) 棗仁(一錢) 茯神(一錢) 柏子仁(一錢) 益智(一錢) 陳皮(三分) 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 蓮子(八個) 圓眼肉(八個)棗引。
六和湯 治傷寒暑,霍亂吐瀉,兩腳轉筋,四肢厥冷。
陳皮(四分) 藿香(四分) 甘草(四分) 半夏(二分) 杏仁(十粒) 白扁豆(二錢,炒)木瓜(一錢) 砂仁(五分) 茯苓(八分)姜棗引,水煎。
如虛人,加人參一錢。
又方 無陳皮、竹葉,有香薷、濃樸。若熱渴瀉,加黃連。
補中益氣湯人參(一錢) 黃 (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白術(一錢) 歸身(五分) 柴胡(五分)升麻(三分) 陳皮(五分,去白)保真湯黃 (二錢) 當歸(二錢) 天冬(二錢) 知母(二錢) 懷生(一錢) 懷熟(二錢) 人參(一錢) 白術(一錢) 麥冬(一錢) 白芍(一錢) 杞子(一錢) 茯苓(八分) 川芎(八分) 甘草(四分) 五味子(十粒) 地骨皮(四分) 黃柏(六分)加元棗引。
十全大補湯人參 肉桂 川芎 當歸 熟地 芍藥 茯苓 白術 黃 炙甘每服一兩,加棗二枚,姜二片,水煎服。
當歸六黃湯當歸 黃柏 黃芩 黃連 生地 熟地 黃每服五錢,小兒減半。
鯉魚湯白術(五分) 茯苓(四錢) 當歸(三錢) 芍藥(三錢)鯉魚一尾,重約一二斤,去鱗腸,水煎,加橘皮少許,生姜七片,用水四盞,取汁煎半,加四味藥,煎七分,溫服。
水腫未消,再制服。
四君子湯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四物湯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二陳湯半夏 陳皮 白茯苓(等分) 甘草(減半)麻黃湯桂枝 麻黃根 杏仁 甘草香薷湯 治伏暑口干咽燥。
濃樸(三兩) 扁豆(三兩) 香薷(一兩)用水一碗,入酒少許,煎后冷服。
加黃連,名謂黃連香薷飲。
六君子湯即四君子湯,加半夏、陳皮。
犀角地黃湯犀角(二錢三分,解心熱) 生地(一兩五錢,涼心血) 白芍(二錢) 丹皮(二錢二分,二味酸入肝,寒勝熱,肝是心母,以術生心酸寒治之。)正氣湯 治陰虛有火盜汗。
黃柏(一錢,炒) 知母(一錢,炒)甘桔湯 治少陰咽痛。
甘草(二兩) 桔梗(一兩)
飲類
丹溪安胎飲人參(二錢) 白術(二錢) 當歸(二錢) 川芎(八分) 黃芩(八分) 陳皮(三分) 懷熟地(二分) 紫蘇(四分) 甘草(四分) 砂仁(三分)姜棗引。
安榮飲人參(二錢) 白術(二錢) 當歸(二錢) 麥冬(一錢) 通草(一錢) 茯苓皮(一錢) 甘草(四分) 燈心(五分)寧肺止嗽飲天冬(二錢) 桔梗(五分) 紫蘇(五分) 知母(二錢) 甘草(四分)寒嗽,加桑白皮八分。痰多,加橘紅四分,竹瀝汁、姜汁。熱渴,加黃芩八分。虛嗽,加紫菀一錢,冬花六分。
喘,夜多嗽,加麻黃五分。虛損,嗽,加木瓜一錢。
竹瀝姜汁,心胸不舒,加貝母一錢,百合一錢。
補母固胎飲白術(二錢) 當歸(二錢) 陳皮(五分) 紫蘇(五分) 甘草(五分) 懷熟(二錢) 人參(三錢) 條實黃芩(八分) 砂仁(三分) 益母草(五分)棗引。
七寶截瘧飲常山(一錢五分,酒炒) 陳皮(一錢) 濃樸(一錢,姜制) 草果仁(一錢) 檳榔(一錢)青皮(一錢) 甘草(五分) 烏梅(一個)姜引十味治瘧飲白術(一錢) 半夏(一錢) 香薷(一錢五分) 藿香(五分) 陳皮(五分) 豬苓(八分)澤瀉(八分) 白扁豆(八分) 柴胡(一錢) 木通(五分)元胡索飲莪術 三棱 當歸 紅花 元胡索 童便(酒煎)
丸類
六味地黃丸熟地(八錢) 山藥(四錢) 山萸肉(四錢) 澤瀉(三錢) 茯苓(三錢) 丹皮(三錢)補陽宿鳳丸白術(一兩) 黃 (一兩) 茯苓(一兩) 川芎(一兩) 五味子(一兩) 大甘草(一兩)白芍(一兩) 巴戟(一兩) 破故紙(一兩) 萸肉(一兩) 天門冬(一兩) 肉蓯蓉(一兩) 川牛膝(一兩) 廣皮(一兩) 知母(一兩) 杜仲(一兩) 濃黃柏(一兩) 懷山藥(一兩) 虎骨(一兩) 生地(二兩) 熟地(二兩) 麥冬(二兩) 人參(二兩) 當歸(二兩) 杞子(二兩)用十年陳線雞一只,宰凈蒸熟,去皮油,取肉骨焙燥,合諸藥,煉蜜為丸。
先天大造丸 治骨蒸癆熱。
紫河車(一具) 人參(一兩) 當歸(八錢) 麥冬(八錢) 銀柴胡(六錢) 生地(二兩)胡連(五錢) 山藥(一兩) 石斛(八兩,酒蒸) 杞子(一兩) 黃柏(七錢,酒蒸)另將門冬、地黃,先搗如泥,河車蒸熟,亦搗,后入諸藥末,均為丸。若焙河車末,煉蜜為丸。
加味益母丸白術(一兩) 益母草(四兩) 條芩(八錢)蜜丸,孕婦諸癥并可治之。亦可作大丸,如彈子大,清湯送下。
孕內常服一丸甚好。多氣人,加木香三錢。弱人安胎飲送化。胸膈不舒,加紫蘇二錢、陳皮二錢。
香連丸黃連(二十兩) 吳萸(十兩,同炒赤色,去吳萸)俱為細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二十丸為率。
又一方 加連肉。
補陰大造丸河車(一具) 人參(一錢五分) 歸身(二兩) 天冬(一兩三錢) 五味子(五錢) 山藥(八錢) 杜仲(七錢,姜炒) 牛膝(一兩,酒浸) 黃柏(七錢,鹽水炒) 熟地(二兩)柴前梅連丸柴胡(二錢) 前胡(二錢) 胡黃連(二錢) 烏梅肉(二錢) 豬脊髓(一條) 豬膽(一個)韭白(十根,長一寸)前四味為末,另將脊髓、豬膽、韭白同搗如泥,入童便一盞,熬如稀糊,入葉末,再搗為丸,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清湯送化。
安神丸(即安寢丸) 治憂愁思慮,傷心不食。
黃連(一兩二錢) 朱砂(一兩,水漂) 當歸(五錢) 懷生(五錢,酒洗) 炙甘(五錢)清氣化痰丸 治痰火通用。
陳皮(一兩,去白) 杏仁(一兩,去皮尖) 枳實(一兩,面炒) 黃芩(一兩,酒炒) 栝蔞仁(一兩,去油) 膽星(一兩五錢) 制半夏(一兩五錢)姜汁丸。
散類
天仙藤散天仙藤(酒略洗) 香附(六分,炒) 陳皮(四分) 甘草(五分) 烏藥(七分) 木瓜(一錢) 紫蘇(五分) 姜皮(三分)羚羊角散獨活 羚羊角 棗仁 五加皮 薏米仁 防風 川芎 當歸 茯神 杏仁 木香 甘草失笑散 治血痛。
生蒲黃 五靈脂(各等分,研末)醋調服。
元胡索散肉桂(一錢) 胡索(一錢,酒炒)為末。
逍遙散當歸(二錢) 白芍(一錢) 白術(一錢五分) 茯苓(七分) 柴胡(一錢) 丹皮(七分)黑山梔(七分) 炙甘(四分)五皮散茯苓皮 大腹皮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催生如神散(即黑神散)百草霜(即鍋底煤) 香白芷 滑石(等分)芎歸湯送下二錢,須兒頭已頂產門,方可服。
平胃散 治濕常用。
蒼術 陳皮 濃樸 甘草姜棗引。
方類
丹溪醫案大補方人參(三錢) 白術(五錢) 川芎(一錢) 當歸(三錢) 芍藥(一錢) 茯苓(一錢) 澤瀉(八分) 濃樸(五分) 陳皮(四分) 紫蘇(四分) 大腹皮(六分) 蘿卜子(六分) 木香(七分)人參(一錢,弱人加至三錢) 當歸(三錢) 白術(二錢) 熟地(二錢) 川芎(八分) 條芩(一錢) 陳皮(四分) 紫蘇(四分)虛肥人去白術、甘草四分,加黃連五分。
棗引。
乳癰方(即神仙回膿散)蒲公英 天花粉 金銀花 連翹 白芷 甘草若是吹乳,加防風。久破爛,加人參、黃 。不加引酒水各半煎,飽服。
丹類
煎膏藥方丹 治一切癰疽惡毒諸瘡,神效。
元參(五錢) 苦參(五錢) 黃芩(五錢) 杏仁(五錢) 白芷(五錢) 大黃(五錢) 金銀花(五錢) 天花粉(五錢) 連翹(五錢) 歸尾(一兩) 赤芍(五錢) 丹皮(五錢) 黃 (五錢)每一料,用真麻油一斤,其粉心半斤,將各藥挫片,入油浸二宿,文武火煎,以藥純黑色為度,去渣凈,然后研細粉心入藥,用桃枝不住手攪,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再加阿魏末一錢,名阿魏膏。
摻藥方丹血竭(二錢) 阿魏(三錢) 乳香(三錢) 沒藥(三錢) 龍骨(三錢) 赤石脂(三錢)為末極細,摻膏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