邃古之初,有少典氏國焉。少典娶于有蟜,爰產(chǎn)軒轅,是為黃帝,實(shí)姬姓。
黃帝元妃嫘祖,產(chǎn)青陽。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厥名曰質(zhì),是為少昊,實(shí)己姓。
少昊之裔娶帝顓頊之裔女修。女修方織,玄鳥隕卵,取而吞之,生子大業(yè)。大業(yè)取少典氏,曰女華。生大費(fèi),是為伯翳,佐禹治水,海外山表,靡遠(yuǎn)不至,是著《山海經(jīng)》。逮禹告成功于舜曰:“非予能成,亦大費(fèi)為輔。”舜是錫之玄玉,妻之以姚。命之曰:“咨爾費(fèi),贊禹功,其賜爾皂游。爾后嗣將大出。”大費(fèi)為舜虞能議百物鳥獸,咸若實(shí),始錫為嬴姓。
大費(fèi)生大廉、若木。大廉玄孫曰中衍,是鳥身而人言,是御夏帝大戊,以及蜚廉。蜚廉生惡來、季勝。惡來有后曰非子,周孝王以封之秦,是為秦祖。傳至秦政,是以暴滅周。季勝之裔造父,周穆王賜以趙城,是為趙祖,是其后代晉有國。若木事夏后氏,是始封于徐,是始主淮夷,是與秦、趙同出嬴姓。若木有后曰費(fèi)昌,生夏桀之世,觀乎河上有二日焉。東日殆起,西日將滅,若疾雷之聲。乃問馮夷曰:“曷殷曷夏”馮夷曰:“西日夏也,東日殷也。”于是去夏歸殷,是為湯御右,以敗桀于鳴條。
徐國始封逮商、周,子孫相繼,君徐不革,三十二世。當(dāng)周穆之代,君誕即位。
初,先君宮人有娠,彌月,生而胞不坼,以為不詳,棄諸水濱。獨(dú)孤母有犬鵠倉,獵其所,銜而歸,異焉。暖之成兒。先君命取而來,有文在手,曰:“偃”,是君徐國,號(hào)曰偃王,為政而行仁義。
穆王六年春,君朝于京師。是時(shí)徐戎方偪,天子分東方諸侯,使君主之,是始錫命為伯。君通溝陳、蔡之間,得朱弓朱矢。
徐處漢東,地方五百里。既受命天子,乃弛戈甲之備,墜城池之險(xiǎn),修行仁義。被服慈惠,視物如傷,以懷諸侯。諸侯贄玉帛死生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國。是共戴君為王。
于是楚王孫厲謂楚子曰:“漢東諸侯三十六國,胥服徐矣,不伐,楚必事徐。”楚子曰:“偃王有道,好行仁義,不可伐。”王孫厲曰:“臣聞大之伐小,強(qiáng)之伐弱,猶石之投卵也,猶大魚之吞小魚也,猶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且夫文不達(dá)德,武不任力,亂莫大焉。”楚子曰:“善。”
穆王三十五年,楚人伐我。君曰:“吾聞之也,君子不處危邦,賢者不顧榮祿。吾其去之。”去之彭城,民從之者數(shù)萬人,居之,是為徐山。
于后君乃之越,過會(huì)稽之水,投玉幾硯焉。遂老于甬東,既薨,是葬之隱學(xué)之山,群臣謚之曰隱王。君將薨,嘆曰:“吾賴文德而不修武備,好行仁義之道,而不知詐人之心,以至于此。夫古之王者,其有備乎”
初,君娶于姜氏,生宗。及滅于楚,天子聞之大怒,令毛伯遷帥師伐楚,師敗之于泲而復(fù)徐。后立宗而還越。三百年當(dāng)惠王之世,是始著于魯之《春秋》,是為春秋之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