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得國傳二千年,幾與夏、商、周相終始,將必有左史、右史之記焉。秦燔《詩》、《書》,諸侯史記尤甚,邦國之志,百國春秋,蕩無孑遺,可勝悼哉!典午之代,有《徐偃王志》,不知作家。揆厥文義,非出周秦,而亦亡矣。爰溯偃王受姓所由來,以迄其子孫失國,經傳史子采而輯之,著其系本,考其都邑、冢塋,記其祠廟之在浙東、西者,而終之以辨難之詞,仍厥舊名,勒為卷帙,愧無知官之明,聊避數典之誚,作《徐偃王志》。
徐得國傳二千年,幾與夏、商、周相終始,將必有左史、右史之記焉。秦燔《詩》、《書》,諸侯史記尤甚,邦國之志,百國春秋,蕩無孑遺,可勝悼哉!典午之代,有《徐偃王志》,不知作家。揆厥文義,非出周秦,而亦亡矣。爰溯偃王受姓所由來,以迄其子孫失國,經傳史子采而輯之,著其系本,考其都邑、冢塋,記其祠廟之在浙東、西者,而終之以辨難之詞,仍厥舊名,勒為卷帙,愧無知官之明,聊避數典之誚,作《徐偃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