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嗜黃魯直書韋詩
王榮老嘗官于觀州,欲渡觀江,七日風(fēng)作,不得濟(jì)。父老曰:「公篋中必蓄寶物,此江神極靈,當(dāng)獻(xiàn)之得濟(jì)。」榮老顧無所有,惟玉塵尾,即以獻(xiàn)之,風(fēng)如故。又以端硯獻(xiàn)之,風(fēng)愈作。又以宣包虎帳獻(xiàn)之,皆不驗(yàn)。夜臥念曰:「有魯直草書扇頭,題韋應(yīng)物詩曰:『獨(dú)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即取視,儻恍之際,曰:「我猶不識,鬼寧識之乎?」持以獻(xiàn)之,香火未收,天水相照,如兩鏡展對,南風(fēng)徐來,帆一餉而濟(jì)。予謂:觀江神必元佑遷客之鬼;不然,何嗜之深也?
秦少游作坡筆語題壁
東坡初未識秦少游,少游知其將復(fù)過維揚(yáng),作坡筆語題壁于一山中寺。東坡果不能辨,大驚。及見孫莘老,出少游詩詞數(shù)百篇,讀之,乃嘆曰:「向書壁者豈此郎也?」
羅漢第五尊失隊(duì)
予往臨川景德寺,與謝無逸輩升閣,得禪月所畫十八應(yīng)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軸。予口占嘲之曰:「十八聲聞解埵根,少叢林漢亂山門。不知何處邏齋去,不見云堂第五尊。」明日有女子來拜,敘曰:「兒南營兵妻也,寡而食素,夜夢一僧來,言曰:『我本景德僧,因行失隊(duì),煩相引歸寺,可乎?』既覺,而鄰家要飯,入其門,壁間有畫僧,形狀了然,夢所見也。」時朱世英守臨州,異之,使迎還,為閣藏之。予方少年時,羅漢且畏予嘲,及其老也,如梵吉者亦見悔,可怪也。
東坡夢銘紅靴
東坡倅錢塘日,夢神宗召入禁,宮女環(huán)侍,一紅衣女捧紅靴一雙,命軾銘之。覺而忘,其中一聯(lián)云:「寒女之絲,銖積寸累。步武所及,云蒸雷起。」既畢,進(jìn)御。上極嘆其敏,詔使宮女送出。睇視裙帶間有六言詩一首曰:「百疊依依水縐,六銖縰縰云輕。植立含風(fēng)殿廣,微聞環(huán)佩搖聲。」
詩本出處
東坡作《海棠》詩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銀燭照紅妝。」事見《太真外傳》,曰:「上皇登沈香亭,詔太真妃子。妃于時卯醉未醒,命力士從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豈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作《尼童》詩曰:「應(yīng)將白練作仙衣,不許紅膏汙天質(zhì)。」事見則天長壽二年詔書,曰:「應(yīng)天下尼,當(dāng)用細(xì)白練為衣。」作《橄欖》詩曰:「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崖蜜事見《鬼谷子》,曰:「照夜青,螢也;百花醴,蜜也;崖蜜,櫻桃也。」作《贈舉子》詩曰:「平生萬事足,所欠惟一死。」事見梁僧史,曰:「世祖宴東府,王公畢集,詔跋陀羅至。跋陀羅皤然清癯,世祖望見,謂謝莊曰:『摩訶衍有機(jī)辨,當(dāng)戲之。』跋陀趨外陛,世祖曰:『摩訶衍不負(fù)遠(yuǎn)來,惟有一死在。』即應(yīng)聲曰:『貧道客食陛下三十載,恩德厚矣,無所欠,所欠者惟一死耳。』」李太白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陶弘景仙方注曰:「斷腸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
宋神宗詔禁中不得牧豭豘因悟太祖遠(yuǎn)略
陳瑩中為予言:神宗皇帝一日行后苑,見牧豭豘者,問何所用。牧者對曰:「自祖宗以來,長令畜之,自稚養(yǎng)以至大,則殺之,又養(yǎng)稚者。前朝不敢易,亦不知果安用?」神宗沉思久之,詔付所司,禁中不得復(fù)畜。數(shù)月,衛(wèi)士忽獲妖人,急欲血澆之,禁中卒不能致。神宗方悟太祖遠(yuǎn)略亦及此。
東坡南遷朝云隨侍作詩以佳之詩
東坡南遷,侍兒王朝云者請從行。東坡佳之,作詩,有序曰:「世謂樂天有鬻駱放楊枝詞,佳其至老病不忍去也。然夢得詩云:『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fēng)好去落誰家?』樂天亦云:『病與樂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時歸。』則是樊素竟去也。予家有數(shù)妾,四五年相繼辭去,獨(dú)朝云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云:不學(xué)楊枝別樂天,且同通德伴伶玄。伯仁絡(luò)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經(jīng)卷藥爐新活計(jì),舞裙歌板舊因緣。丹成隨我三山去,不作巫陽云雨仙。」蓋紹圣元年十一月也。三年七月五日,朝云卒,葬于棲禪寺松林中,直大圣塔。又和詩曰:「苗而不秀豈其天,不使童烏與我玄。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唯有小乘禪。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歸臥竹根無遠(yuǎn)近,夜燈懃禮塔中仙。」又作《梅花》詞曰「玉骨那愁瘴霧」者,其寓意為朝云作也。秦少游曰:「唐詩閨怨詞曰:『繡閣開金鎖,銀臺點(diǎn)夜燈。長征君自慣,獨(dú)臥妾何曾。』此正語病之著者,而選詩自謂精之,果精乎?」參廖子曰:「林下人好言詩,才見誦貫休、齊己詩,便不必問。」
東坡書壁
前輩訪人不遇,皆不書壁。東坡作行記,不肯書牌,惡其特地,止書壁耳。候人未至,則掃墨竹。
古人貴識其真
東坡每曰:古人所貴者,貴其真。陶淵明恥為五斗米屈于鄉(xiāng)里小兒,棄官去。歸久之,復(fù)游城郭,偶有羨于華軒。漢高帝臨大事,鑄印銷印,甚于兒戲。然其正真明白,照映千古,想見其為人。問士大夫蕭何何以知韓信,竟未有答之者。
東坡得陶淵明之遺意
東坡嘗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如「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又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曰:「靄靄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大率才高意遠(yuǎn),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yùn)斤,不見斧鑿之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知悟,而俗人亦謂之佳。如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又曰:「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guī)枝上月三更。」又曰:「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fēng)。」皆如寒乞相,一覽便盡。初如秀整,熟視無神氣,以其字露也。東坡作對則不然,如曰「山中老宿依然在,桉上《楞嚴(yán)》已不看」之類,更無齟齬之態(tài)。細(xì)味對甚的而字不露,此其得淵明遺意耳。
鳳翔壁上詩
東坡曰:予少官鳳翔,行山邸,見壁間有詩曰:「人間無漏仙,兀兀三杯醉。世上沒眼禪,昏昏一覺睡。雖然沒交涉,其奈略相似。相似尚如此,何況真箇是。」故其海上作《濁醪有妙理賦》曰:「常因既醉之適,方識此心之正。」然此老言人心之正,如孟子言人性善,何以異哉!
廬橘
東坡詩曰:「客來茶罷渾無有,廬橘微黃尚帶酸。」張嘉甫曰:「廬橘何種果類?」答曰:「枇杷是矣。」又曰:「何以驗(yàn)之?」答曰:「事見相如賦。」嘉甫曰:「廬橘夏熱,黃甘橙榛,枇杷橪柿,亭奈厚樸。廬橘果枇杷,則賦不應(yīng)四句重用。應(yīng)劭注曰:『《伊尹書》曰:「箕山之東,青鳥之所,有廬橘,常夏熱。」』不據(jù)依之何也?」東坡笑曰:「意不欲耳。」
東坡論文與可詩
東坡嘗對歐公誦文與可詩曰:「美人卻扇坐,羞落庭下花。」歐公笑曰:「與可無此句,與可拾得耳。」世徒知與可掃墨竹,不知其高才兼諸家之妙,詩尤精絕。戲作《鷺鷥詩》曰:「頸細(xì)銀鈎淺曲,腳高綠玉深翹。岸上水禽無數(shù),有誰似汝風(fēng)標(biāo)。」
的對
東坡曰:世間之物,未有無對者,皆自然生成之象。雖文字之語亦然,但學(xué)者不思耳。如因事,當(dāng)時為之語曰:「劉蕡下第,我輩登科。」則其前有「雍齒且侯,吾屬何患」。太宗曰:「我見魏徵常媚嫵。」則德宗乃曰:「人言盧杞是奸邪。」
東坡留題姜唐佐扇楊道士息軒姜秀郎幾間
東坡在儋耳,有姜唐佐者從乞詩。唐佐,朱崖人,亦書生。東坡借其手中扇,大書其上曰:「滄海何曾斷地脈,朱崖從此破天荒。」又書司命宮楊道士息軒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黃金不可成,白發(fā)日夜出。開眼三十秋,速于駒過隙。是故東坡老,貴汝一念息。時來登此軒,望見過海席。家山歸未得,題詩寄屋壁。」有黎女插茉莉花,嚼檳榔,戲書姜秀郎幾間曰:「暗麝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其放浪如此。
換骨奪胎法
山谷云:「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規(guī)模其意形容之,謂之奪胎法。」如鄭谷《十日菊》曰:「自緣今日人心別,未必秋香一夜衰。」此意甚佳,而病在氣不長。西漢文章雄深雅健者,其氣長故也。曾子固曰:「詩當(dāng)使人一覽語盡而意有余,乃古人用心處。」所以荊公作《菊詩》則曰:「千花百卉雕零后,始見閑人把一支。」東坡則曰:「萬事到頭終是夢,休,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又如李翰林詩曰:「鳥飛不盡暮天碧。」又曰:「青天盡處沒孤鴻。」然其病如前所論。山谷作《登達(dá)觀臺》詩曰:「瘦藤拄到風(fēng)煙上,乞與游人眼界開。不知眼界闊多少,白鳥去盡青天回。」凡此之類,皆換骨法也。顧況詩曰:「一別二十年,人堪幾回別。」其詩簡緩而立意精確。舒王作《與故人詩》曰:「一日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與塵埃。不知烏石江頭路,到老相逢得幾回。」樂天詩曰:「臨風(fēng)杪秋樹,對酒長年身。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東坡《南中作》詩曰:「兒童悮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醉紅。」凡此之類,皆奪胎法也。學(xué)者不可不知。
詩用方言
詩人多用方言,南人謂象牙為白暗,犀為黑暗,故老杜詩曰:「黑暗通蠻貨。」又謂睡美為黑甜,謂飲酒為軟飽,故東坡詩曰:「三杯軟飽罷,一枕黑甜余。」
老嫗解詩
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降,則易之。故唐末之詩近于鄙俚也。
采石渡鬼
歐陽文忠公慶歷末,宿采石。舟人甫鼾,潮至月黑,公方就寢,微聞呼聲曰:「去未?」舟尾有答者曰:「有參政船宿此,不可擅去,齋料幸為攜至。」公驚,私念曰:舟尾逼甫,且無從人,必是鬼。通夕不寐。五鼓,岸上獵獵馳驟聲,舟尾者呼曰:「齋料幸見還。」有且行且答者曰:「道場不清凈,無所得而皈領(lǐng),略多嗟恨之詞。」公異之。后游金山,與長老瑞新語,新曰:「某夜還有水陸,有施主攜室至,忽乳一子,俄覺腥風(fēng)滅燭,大眾恐。使人問其時,乃公宿采石之夜。」其后蔡州求退之銳者,亦其前知然耶?時公自參知政事除蔡州。黃魯直熙寧初宿石塘寺,寺有鬼靈異,若獨(dú)足公之類,然獨(dú)足寺僧敬信之。一夕夢曰:「分寧黃刑部至。」僧曰:「侍郎乎?尚書乎?」曰:「侍郎也。」魯直南遷已六十,親故憂其禍大,又南方瘴霧,非菜肚老人所宜。魯直笑曰:「宜州者,所以宜人也。且石塘鬼非村落間無智愚鬼,侍郎之言,豈欺我哉!」魯直竟歿于宜州。較采石之鬼,何愚智相去三十里。豈魯直癡絕,故欺之耶?
李后主亡國偈
宋太祖將問罪江南,李后主用謀臣計(jì),欲拒王師。法眼禪師觀牡丹于大內(nèi),因作偈諷之曰:「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fā)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艷曳隨朝露,馨香逐晚風(fēng)。何須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后主不省,王師旋渡江。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fēng)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yùn)進(jìn)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dāng)時政治經(jīng)濟(jì)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luò)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fā)。穿越時空元?dú)馍倥甐S風(fēng)度翩翩優(yōu)質(zhì)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zhuǎn)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xué)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yè)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yōu)質(zhì)大叔誰能拒絕?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shù)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jìn)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zhàn)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zhàn)旗的王。
龍族(1-4合集)
累計(jì)銷售量達(dá)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yù)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yù)。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xué)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xué)院——卡塞爾學(xué)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