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9章

  • 萬病回春
  • 龔廷賢
  • 4948字
  • 2015-12-26 18:21:51

熏藥 苦參(五錢) 蒼術(一錢) 半夏 大黃 雄黃(各二錢) 熟艾葉上為末,分作筒,以熟艾、綿紙卷筒,每一晚被蓋熏一筒。

又方銀朱(一錢) 雄黃(一錢) 木鱉子(一個) 好香(一錢) 艾(三錢)上為細末,以綿紙卷筒,被蓋留頭在外熏之,大小便亦要包裹。

治男婦小兒遍身生疥癬,并腳上瘋塊痛癢不止。硫黃(二錢) 蛇床子(二錢) 白礬(二錢)水銀渣(三錢)上為細末,用生姜汁調,擦患處立已。

治滿身生牛皮疥癩:花椒(一錢) 大楓子(去皮,六個) 巴豆仁(八個) 人言(一錢) 雄黃(一錢) 艾(一兩。)上共為細末,將艾槌熟入藥,紙卷作二筒。每晚熏一筒,被蓋頭露在外。仍要包裹大小便,免傷毒瓦斯。

作瓦二片,陰陽盛藥于中,放腳脘下熏。甚者,不過二次愈。

補遺方祛熱搜風飲 治疥及膿泡瘡。

苦參 金銀花(二味為君) 柴胡 連翹 片芩 荊芥 黃柏(炒) 黃連(炒,六味為臣) 生地黃薄荷 獨活 枳殼(麩炒) 防風(五味為佐) 甘草(蜜炙、為使)上銼,水煎,食遠熱服。

癬瘡

五癬者,濕、頑、風、馬、牛也。(疥癬皆血分熱燥,以致風毒克于皮膚。浮淺為疥,深沉者為癬。

疥多挾熱,癬多挾濕。)防風通圣散 治癬疥去硝、黃,加浮萍、皂角刺。(方見中風。)浮萍散 治諸風癬疥、癩瘡。

浮萍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荊芥 麻黃 甘草(各三錢)上銼二劑,蔥白二根、豆豉五六十粒,煎至八分,熱服出汗。

治干濕癬雄黃(一錢) 斑蝥(七個) 輕粉(四分) 硫黃(三分) 蛇床子(五分) 金毛狗脊(五分)寒水石(五分) 芒硝(三分)上為末,香油調搽,濕則干摻。

治鵝掌風癬,層層起皮、且癢且痛,用此一洗立愈。

川烏 草烏 何首烏 天花粉 赤芍 防風 荊芥 蒼術 地?。ǜ饕粌桑?艾葉(四兩)上銼,煎水,先熏后洗立愈。

又方 治鵝掌風癬。

核桃殼(鮮皮者佳) 鵓鴿糞等分,煎水頻洗立愈。

又方 用白菀豆一升,入楝子同熬水,早、午、晚洗,每七次立愈。

治鵝掌風并癬 用黑鉛不拘多少打成片,熬一炷香時,入綠豆一碗,再煮爛去渣,以水乘熱洗數次立效,或搽亦可。

治癬方 用蒜瓣煮水,洗浴展干,再用生桐油搽摻,炭火上炙即愈。

治癬瘡方枯白礬(四錢) 潮腦(二錢) 為末,用極好醋調起,將癬抓破,搽上即愈。

治癬瘡方雄黃(煨過,六錢) 川撞樹皮(一兩) 白蘞(一兩)上為細末,用無根水調,在飲鍋上頓,以赤色為度,癬瘡不可抓破。忌七八日不可見水,神效。

上用小瓷器罐一個,用鹽泥封,置雄黃在內,用燈盞蓋定,用鐵線縛緊,周遭以木、炭、泥固完封口,慢火 過半炷香,黃升盞上取用。

禿瘡

防風通圣散 治癩頭瘡,用本方為末,酒浸焙干凡三次,食后白湯調服,日三服,至頭有汗效。

(方見中風。)小兒頭生白禿瘡。

陀僧散鵓鴿糞(一兩,炒,研末用五錢) 密陀僧(五錢) 硫黃(一錢) 花椒(五錢) 人言(半分)上為細末,香油渣調搽患處,晚間洗去。

治男婦小兒頭生白禿瘡 (胡前溪傳。)公雞屎(曬干半升,能去病根) 人言(一錢,火 過殺蟲) 塘中黑泥(曬干篩過二兩,殺蟲)蛇床子(五錢,殺蟲) 白礬( 三錢,止癢) 硫黃(五錢,殺蟲) 五倍子(炒五錢)上為細末,先用雞子二個,香油煎餅熱貼在頭上,引出蟲去盡,用白礬、倍子煎水洗一次,后用香油調前藥搽頭上。一日搽一次,搽過六七日即愈。

掃雪膏 治小兒禿瘡。

松樹濃皮(燒灰三兩) 黃丹(水飛一兩) 寒水石(細研一兩) 枯礬 黃連 大黃(各五錢)白膠香(熬飛頑石上二兩) 輕粉(一分)上為細末,熟熬油調敷瘡上。須先洗凈瘡痂后敷藥。

治禿瘡、清水瘡、薄皮瘡、羊須子瘡。槐枝不拘多少,截四指長,用真香油放鍋內,浸過槐枝為止熬數沸,將槐枝拿出一根掐兩截,看內渣黑色,通去槐枝,加黃些須入油搽之。

治禿瘡 用花椒、艾熬滾湯放深盆內,將禿瘡倒放熬湯泡浸。如湯冷再換。將瘡甲洗凈,用枯礬、黃丹、蔥汁、蜂蜜調搽包住,不許見風。

癜風

白癜紫癜一般風,附子硫黃最有功,姜汁調勻茄蒂搽,但患癢處并無蹤。

上將粗布搽洗患處令凈,以茄蒂蘸擦之。一說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追風丸 治白癜風。

何首烏 荊芥 蒼術(米泔浸) 苦參(各等分)上為末,用好大肥皂去皮弦銼碎,煮汁濾去渣,入面少許,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清茶送下。

忌一切動風之物。

治汗斑 用密陀僧為細末,以隔年釅醋調搽斑上,隨手而愈。

治黑白癜風硫黃(一錢) 密陀僧(一錢) 信(六分) 以上三味俱為細末,用隔年陳醋調和擦之,一二次即愈。晚間搽上,次早洗去。

癘風

風者,天刑之疾。陰陽肅殺之氣砭人肌膚、傷人肢體,初起白屑云頭紫黑疙瘩、流膿;甚者,鼻崩肉陷,致死危矣。初見云頭皮木就當施治?;颊咂两^欲情、清淡飲食,十活一二,否則難治。

通天再造飲郁金(五錢) 皂角刺(黑大者) 大黃(煨。各一兩) 白牽牛(頭尾六錢,半生半炒)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日未出時,無灰酒送下,面東服之。當日必利下惡物,或臭不可近,或蟲或膿如蟲??诤谏?,乃是多年;赤色,乃是近者。數日后,又進一服,無蟲乃止。

洗大風方地骨皮 苦參 荊芥 細辛 防風 蒼耳子上銼片,水煎熏洗遍身,血出為效。如洗,務要寬湯浸洗良久方佳,多洗數次為妙。

灸法 治大風斷根方。于大母指筋骨縫間約半寸,灸三炷香,以出毒瓦斯。

諸瘡

防風通圣散 治諸瘡腫毒神效。(方見中風。)隔蒜灸法 治一切惡瘡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知痛而止。

其毒隨火而散。蓋火有暢達之義,此從治之法也,大有回生之驗。用大蒜頭切三文錢濃,安瘡頭上,用艾壯與蒜上灸之三壯,換蒜復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敗,大勢不能為害。如瘡大,用大蒜搗爛攤瘡上,將艾鋪上燒之,蒜敗再換。如不痛或不作膿,不起發或陰毒痛,更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膿者不治,此氣血虛也。

蔥熨法 治虛怯人患腫塊,或痛或不痛,或風襲于經絡、肢體疼痛,或四肢筋攣骨痛;又治流注、跌撲損傷腫痛、棒打刺痛及婦人吹乳、陰癥腹痛、手足厥冷并治。

用蔥頭細切杵爛,炒熱敷患處,冷則易之再熨,腫痛即止,如神。

豆豉餅 治瘡瘍腫硬不潰及潰而不斂,并一切頑瘡惡瘡。

用江西豆豉為末,以唾調作餅子三文錢濃,置患處上,將艾壯灸之,干則易之。如瘡勢大及發背,用水漱口水調作餅,覆患處,以艾鋪餅上灸之。如未成即消,已成即敗,其毒勢易愈。如不效者,氣血虛也。

一切無名腫毒洪寶丹 治一切腫毒,敗血消腫,及湯燙火燒、金瘡打撲,血出不止并效。

天花粉(三兩) 白芷(二兩) 赤芍(二兩) 郁金(一兩)上為末,熱毒用茶調,冷用酒調,涂患處。衄血不止,冷水調涂頸項上。此藥最絕血路。

三白散 治一切腫毒、諸瘡疼痛。

白芨(一兩) 白蘞(一兩) 白礬( ,五錢)上為細末,用時入藥于水碗中即沉底,外用桑皮紙托水搭于患處。熱則再易。連搭連易,直待其腫處冰冷,將藥敷上,立時即消。

千金消毒散 治一切惡瘡、無名腫毒、發背疔瘡、便毒初發,脈洪數弦實、腫甚欲作膿者。

連翹 黃連 赤芍(各一錢) 歸尾(一兩) 金銀花(一兩) 皂角刺 牡蠣 大黃 天花粉芒硝(各三錢。)上銼,酒、水各半煎服。

祛毒湯 治一切無名腫毒、疼痛初起神效。

貝母 穿山甲(土炒成珠) 僵蠶(各一錢) 大黃(三錢,半生半熟)上銼作劑,水煎熱,用好生酒一盞攪勻,空心熱服。渣再煎服,以利為度。

一切惡瘡洗法:洗毒湯 治一切惡瘡疥癩。

地膚子(即掃帚子) 用升半煎湯頻浴,數次漸愈。

滌法 洗諸般惡毒。

艾葉 細茶 蔥白 桃柳枝 花椒。

上銼,水煎,入鹽少許,頻洗。

杖瘡

一、杖后,即飲童便和酒一鐘,以免血攻心;再用熱豆腐鋪在杖紫色處,其氣如蒸,其腐即紫,復易之。

須得紫血散盡,轉淡紅色為度。

又方 用鳳仙花科連根帶葉搗爛涂患處,如干,又涂。一夜血散即愈。如冬月無鮮的,秋間收起陰干的為末,水調涂搽上亦效。一名金鳳花。

又方 并打傷皮不破內損者,用蘿卜搗爛奄之。

又方 用豬膽汁涂之亦好。

又方 用綠豆粉微炒、雞子清調涂上。

又方 用隔年風化鍛石不拘多少,取新汲水一碗,銀簪子順攪千余下如膏,鵝翎刷上患處即佳。

烏龍解毒散(以杖之后服此。) 如人受杖責,不拘輕重,致于伏不能起動者,及疔甲爛肉連腿腫、面青、疼痛難忍、晝夜無眠、渾身憎寒壯熱、神魂驚怖,此藥可治,實時可止疼痛,善能動履及疔甲痛腫,其效如神。

用木耳四兩,入凈沙鍋內炒焦存性為末。每服五錢,熱黃酒一碗調服。服藥后,坐待少時,其藥力行開至杖瘡上,從肉里面往外透,如針刺癢甚,不時流血水?;蛞运幩磧簦迟N膏藥,其杖處疼痛腫硬次日即消。

散破毆斑痕方 用熱麻油、黃酒各二碗,同煎數沸服。服畢,臥火燒熱地上一夜,疼止消腫無痕。

有打傷人者,仇家陰令術士以此治之,次日驗,即無一毫傷痕。

散救法方土鱉(一個,瓦上焙干為末) 沉香末(二分) 銀朱(五分)上三味為末,合一處。刑后,隨用好酒溫調服,消腫去毒止疼神效。隔宿不用。

退血止疼痛飲 治杖后腫,瘀血不散,血氣攻心,或憎寒壯熱。

歸尾 赤芍 生地黃 白芷 防風 荊芥 羌活 連翹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薄荷 枳殼 桔梗知母 石膏 車前 甘草上銼劑,水煎溫服。

生血補氣湯 治杖后潰爛久不愈者。

人參 白術(炒) 茯苓 當歸 白芍 熟地黃 陳皮 香附貝母(各等分) 桔梗 甘草(二味減半)上銼劑,水煎服。寒熱往來,加柴胡、地骨皮;口干加五味子、麥門冬;膿清加黃 ;膿多加川芎;肥肉遲生,加白蘞、肉桂。

棒瘡疔甲膏藥 止疼痛、收血水、消腫、去疔甲。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雄黃(各三錢) 輕粉(一錢) 官粉(一兩) 黃蠟(一兩)先將豬脂入鍋煉出油冷定,卻將諸藥研成細末,入油攪勻,隨將黃蠟化開投入一處,又攪勻,用油單紙攤成膏藥貼患處,量大小貼之。極能去疔甲、收膿水、消腫止痛。(內宜用木耳散。)先用此藥水洗,好的便快。防風、荊芥、苦參、各等分,煎水洗。

生肌散 (用前藥水洗后,摻藥。)乳香 沒藥 孩兒茶 各等分為細末摻上,即止痛生肌。

去疔甲方 用雞子清加麝香少許,銀簪打成稀水,照疔甲處輕輕用簪子尖點上,上不多時,其疔甲化爛取去,上散藥,外貼膏藥。一日一換?;M死肉之后,三四日換一次,不數日如初。

郁金膏 貼一切腫毒杖瘡。

生豬脂(熬去渣凈油一斤) 郁金(四兩) 生地黃(忌犯鐵器) 咀片入豬油內煎枯,去藥渣,又入凈黃蠟半斤化開,又入好潮腦一兩,瓷罐收入。每用一兩,加官粉二錢,熔化攪勻,攤油單紙上貼之。

英雄丸乳香 沒藥 密陀僧 自然銅(燒紅淬二次) 地龍(即蚯蚓,焙干) 木鱉子(去殼) 花椒(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一丸,以酒化下?;蚺R刑方用,打不覺痛,任打,血不浸心,妙不可言。

折傷

折傷者,多有瘀血凝滯也。(宜用童便、黃酒各一鐘和而溫服,最能散瘀消滯,效。)通導散 治跌撲傷損極重,大小便不通,乃瘀血不散、肚腹膨脹、上攻心腹、悶亂至死者,先服此藥打下死血、瘀血,然后方可服補損藥。不可用酒,飲愈不通矣。亦量人虛實而用。

大黃 芒硝 枳殼(各二錢) 濃樸 當歸 陳皮 木通 紅花 蘇木(各一錢) 甘草上銼一劑,水煎熱服,以利為度。唯孕婦、小兒勿服。

麥斗散 治跌撲骨折,用藥一厘,黃酒調下。如重車行千里之候,其骨接之有聲。初跌之時整調如舊對住,綿衣蓋之,勿令見風,方服藥、休移動。端午制,忌婦人雞犬等物。(孫都督傳。)土鱉(一個,新瓦上焙干) 巴豆(一個,去殼) 半夏(一個,生用) 乳香(半分) 沒藥(半分)自然銅(火燒七次,醋淬七次,用些須)上為細末,每服一厘,黃酒送下。不可多用,多則補得高起。神效。

天靈散 天靈蓋用柴火燒存性為末,每二錢,黃酒,神效。

按骨效方山梔(生為末五分) 飛羅面(三錢),姜汁調和搽患處,一夜,皮肉青黑是其驗也。一方治跌撲傷損,逆氣作腫,痛不可忍者,用梔、白面為末,井水調搽,干則掃去,即效。

接骨膏當歸(七錢半) 川芎(五錢) 乳香(二錢半) 沒藥(五錢) 廣木香(一錢) 川烏(四錢,煨) 黃香(六錢) 古錢(三錢,火煨酒淬七次) 骨碎補(五錢) 香油(一兩五錢)上先將各藥為末,和油成膏,用油紙攤貼患處。如骨碎筋斷,用此復續如初。

白膏藥 治跌打或刀斧所傷,候血盡,用蔥、花椒煎水,將患處洗凈拭干敷藥,不必包裹,其效如神。

白芨(一兩) 豬脂油(六兩) 蕓香(四兩) 樟腦(四兩) 輕粉 乳香 沒藥 孩兒茶(各二錢) 片腦(五分。)上各為末,將油銅鍋化開,先下白芨,次下蕓香、樟腦、兒茶,一二時取出離火,方下乳香沒藥,候冷又下片腦、輕粉。此方不但生肌,凡瘡毒皆可貼之。膏成,將瓷罐內盛之,每用油紙攤貼患處。

接骨散 治跌打損傷。能接筋續骨。用窩苣子不拘多少,微炒研細末,每服二三錢,同好酒調服。

接骨方 白蒺藜炒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被蓋汗出即愈。

神效蔥熨法 治跌撲傷損。用蔥白細切,杵爛燒熱敷患處。如冷易之,腫痛即止。其效如神。

人墜馬,腹內作痛,飲酒數杯,翌早,大便自下瘀血即安。此元氣充實,挾酒勢而行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巴东县| 太湖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七台河市| 鹤庆县| 积石山| 越西县| 镇沅| 新化县| 新蔡县| 双峰县| 五河县| 辽中县| 资中县| 遂昌县| 嘉黎县| 尼玛县| 兰考县| 友谊县| 平邑县| 垦利县| 饶河县| 秦皇岛市| 和政县| 建水县| 修文县| 平利县| 龙里县| 平泉县| 巩义市| 瓦房店市| 青州市| 黔西| 潜江市| 襄垣县| 兴山县| 策勒县| 瑞安市| 博罗县|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