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為真論太極拳
練太極拳有三層之意思。初層練習(xí),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練習(xí),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第三層練習(xí),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時之景況,心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氣稍為一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拳經(jīng)云:“神氣四肢,總要完整,一有不整,身必散亂,必至偏倚,而不能有靈活之妙用”,即此意也。又云:知己功夫,在練十三式;或欲知人,須有伴侶。二人每日打四手(即捧履擠按也),工久即可知人之虛實、輕重,隨時而能用矣。倘若無人與自己打手,與一不動之物,當(dāng)為人,用兩手,或身體,與此物相較,視定物之中心,或粘或走或靠,手足總要相合,或如粘住他的意思,或如似挨未挨他的意思,身子內(nèi)外總要虛空靈活,工久身體亦可以能靈活矣。或是自己與一個能活動之物,物之動去,我可以隨著物之來去,以兩手接隨之,身體曲伸往來,上下相隨,內(nèi)外一氣,如同與人相較一般。仍是求不即不離,不丟不頂之意也。如此,心思會悟,身體力行,功久引進落空之法,亦可以隨心所欲而用之也。此是自己用工,無有伴侶之法則也。郝為真先生與陳秀峰先生所練之架子不同,而應(yīng)用之法術(shù),同者極多,所不同者,各有心得之處或不一也。
陳秀峰論太極拳
太極八卦與六十四卦,即手足四干四枝共六十四卦也。與程廷華先生言游身八卦并六十四卦,兩派之形式用法不同,其理則一也。陳秀峰所用太極八卦或粘或走,或剛或柔,并散手之用,總是在不即不離內(nèi)求玄妙,不丟不頂中討消息,以至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動作所發(fā)之神氣,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程廷華先生所用之游身八卦,或粘或走,或開或合,或離或即,或頂或丟,忽隱忽現(xiàn),或忽然一離,相去一丈余遠,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體之力,或用一手,或二指,或一指之一節(jié),忽虛忽實,忽剛忽柔,無有定形,變化不測。形意、八卦、太極三家,諸位先生所練之形式不同,其理皆合,其應(yīng)用亦各有所當(dāng)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