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2章

  • 幼幼新書
  • 佚名
  • 3829字
  • 2015-12-26 18:09:16

自懸瘡第七

《王氏手集》∶頃見應天有一小兒,項下生瘡,常癢痛不干,漸繞項滋長,經(jīng)年不愈。有一道人云∶此名自懸瘡,是自縊鬼為祟,將繞項周匝,能使人頭斷,甚可怪也,只求自縊人墓上土數(shù)合細研,隨瘡敷之,初用藥不可勝計,用此,果不累敷而愈。

代指第八

《圣惠》∶夫小兒代指者,其指先腫, 熱痛,其色不黯,然后方始爪甲結膿,劇者爪甲脫也,亦名代甲,亦名糟指,亦名土灶火。爪筋之余也,由筋骨熱盛,氣澀不通,故結腫生膿,而爪甲脫也。

《圣惠》治小兒代指腫痛方。

上用麻黃三兩搗碎,以水二碗,煎至一碗,乘熱略蘸指在其中,日十余遍即愈。

《圣惠》治小兒代指逆腫方。

上以雜毛和黃土作泥,泥指上,令濃五分,內 灰中暖之,令微熱可忍,候泥漸漸干,即易,不過二、三度即瘥。

《圣惠》又方上以豬脂和曲 研敷之,數(shù)易之。

《圣惠》又方上取梅核中仁熟搗,以醇苦酒和敷之,以瘥即止。

《圣惠》又方上取梁米粉,鐵鐺中熬令赤,以眾人唾和之,涂上令濃一寸,即消。

《圣惠》又方上以小便和鹽作泥,濃裹之,數(shù)易即瘥,更用 針刺血出,最妙。

手足皸裂第九

《圣惠》∶夫小兒肌膚軟弱,冬時解脫,觸冒風寒,手足脫肉破,故謂之皸裂也。

《千金翼》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

上取豬 著熱酒中,以洗之即瘥。

《圣惠》治小兒入水手足皴裂腫痛血出方。

上用生胡麻,爛搗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棗煮取肉,研細敷之,一宿后,用甘草湯洗即瘥。

腳瘃第十

《圣惠》∶夫小兒腳瘃者,是小兒肉嫩,外風冷中于足掌中涌泉穴也。是兒腳上皮肉間血氣與風邪相感,便肉硬血氣不通,陽氣不達,致使然也。

《圣惠》治小兒腳瘃腫硬疼痛,宜用沸蘸方。

川椒(二兩) 鹽(一兩)上以清酒五升,煎取三升,頻頻蘸之,候冷即住,其藥重暖三五七度用之。

《圣惠》又方附子(一兩) 干姜(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入于綿中、裝襪與兒著之。

《圣惠》又方上用豬脂,日三、二度涂之。《吉氏家傳方》濃煎臘脂涂之。

凍瘡第十一

《巢氏病源》小兒凍爛瘡候∶小兒冬月,為寒氣傷于肌膚,寒氣搏于血氣,血氣壅滯,因即生瘡,其瘡亦 腫而難瘥,乃至皮肉爛,謂之為凍爛瘡。

《千金》治凍爛瘡方。

上以豬后懸蹄,以夜半時燒之,研細,篩,以豬脂和敷。亦治小兒。

《千金翼》治冬月冒涉凍凌,面目手足瘃壞及始熱疼痛故瘃方。

上取麥窠,煮取濃汁,熱漬手足兼洗之,三、五度即瘥。

《千金翼》治手足皴凍欲脫方。

椒 芎 (各半兩) 白芷 防風 姜(一秤鹽。各一分)上五味,以水四升,煎令濃,涂洗之三數(shù)遍即瘥。

《千金翼》治凍傷十指欲墮方。

上取馬屎三升,煮令麻沸,漬冷易之,半日愈。

《子母秘錄》治小兒凍瘡方。

上用雀兒腦髓涂之立瘥。

孟詵治凍瘡方上取臘日新死者牡鼠一枚,油一大升煎之使爛,絞去滓,重煎成膏,涂凍瘡及折破瘡。

《圣惠》治小兒凍耳成瘡,或癢或痛。黃柏散方黃柏 白蘞(各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用湯洗瘡,后以生油調涂之。

《圣惠》治小兒凍腳成瘡,或癢或痛,宜用此方。

小麥(半升) 穣草(三握)上件藥用醋一升,水二升,同煮至二升,去滓。溫如人體,洗兩腳,夜間頻洗之效。

《圣惠》治小兒凍手,皴裂成瘡。白蘞散方白蘞(末,三分) 白芨(末,半兩) 生油麻(二合,生搗)上件藥同研令勻,更用蒸蘿卜一個,爛研一處,以酒調似稀膏。先以童子小便洗,后便涂之效。

《養(yǎng)生必用》凍瘡久不愈方。

上以馬蘭花子為末,煎湯帶熱淋洗。

張渙治小兒冬月乳母不慎調適,為寒氣傷于皮膚,搏于血氣,令 腫生瘡,難瘥,俗呼為凍瘡,或偏發(fā)耳上手足。黃柏膏方黃柏 白蘞(各末一兩) 白芨(末,半兩) 生油麻(二合,生搗取汁)上件藥同研令勻,更用蒸蘿卜一個,一處以好酒一盞爛搗成膏。每用少許,先以童子小便洗,后用藥,看患處涂之。

痱子第十二

《圣惠》∶夫盛夏之月,小兒膚腠開,易傷風熱,風熱毒瓦斯搏于皮膚,則生痱瘡,其狀如湯之潑,輕者匝匝如粟粒,重者熱浸漬成瘡,因以為名,世呼為痱子也。

陶隱居療小兒熱痱方。

上以菟絲子,取莖 汁,以浴小兒。

《圣惠》治小兒痱子,磨破成瘡疼痛。宜用止痛生肌赤石脂散方赤石脂 黃柏(末) 臘面茶(末。各半兩) 白面(二兩) 龍腦(一分)上件藥同研令勻,每用綿 撲于瘡上,以瘥為度。

《圣惠》治小兒夏月痱瘡,及熱瘡,葛粉散方葛粉(三兩) 甘草(生銼) 鍛石(炒。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綿 撲于瘡上,以瘥為度。

《圣惠》治小兒體熱痱瘡,滑石散方滑石(末,三兩) 白礬(灰,一兩) 棗葉(四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溫漿洗瘡,后取藥敷之,即瘥。

《圣惠》又方英粉(五兩) 白龍腦(一錢)上件藥細研。先用棗葉湯洗,后以散撲之。

《圣惠》治小兒痱瘡熱破,痛不止方。

干藕節(jié)(末二兩) 生油麻(二合)上件藥先搗油麻如膏,后下藕節(jié)末和,別入生蜜,調稀稠得所,涂于瘡上,不過三、五度瘥。

張渙治小兒盛夏之月,因汗腠理開疏,風熱毒瓦斯客之,則生痱瘡,其狀如湯潑,或紛紛如粟粒,俗呼為痱子,甚者磨破。宜龍腦散方龍腦(別研) 黃柏(末。各半兩) 白面 臘面茶(末。各二兩)上件藥同研勻細。每用新綿 藥撲于瘡上,破者敷之,以瘥為度。

赤疵第十三

(黑疵附)《巢氏病源》小兒赤疵候∶小兒有血氣不和,肌肉變生赤色,染漸長大無定,或如錢大,或闊三數(shù)寸是也。

《千金》治小兒身上生赤疵方。

上取馬尿洗之,日四、五度。

《千金》治小兒身上有赤黑疵方。

上針父腳中,取血貼疵上,即消。

《千金》又方上取狗熱屎敷之,皮自卷落。

《千金翼》凡人身有赤疵方。

上常以銀揩令熱,不久漸漸消滅瘢痕。

《嬰孺》治赤疵方。上取生漆點之瘥。

白駁第十四

《千金翼》治白癜、白駁、浸淫、 瘍著頸及胸前方。

上以大醋于甌底磨硫黃,令如泥,又以八角附子截一頭使平,就甌底重磨硫黃使熟。夜臥先布拭病上令熱,乃以藥敷之,重者三度。

《千金翼》又方硫黃 水銀 礬石 灶墨上四味等分,搗下篩,以蔥涕和研之。臨臥以敷病上。

《千金翼》又方石硫黃(三兩) 附子(去皮) 鐵精(各一兩)上三味并研搗,以三年醋和,內瓷器中,密封七日。以醋泔凈洗,上拭干涂之即愈,一、兩日慎風。

《千金翼》治頭項及面上白駁浸淫漸長,有似于癬,但無瘡方。

上以干鰻鱺魚灸脂涂之,先拭駁上,外把刮之令小慘痛,拭燥,然后以魚脂涂之,一涂便愈,難者不過三涂之,佳。

《千金翼》又方上取生木空中水,洗之,食頃止。

《千金翼》又方上以桂心末,唾和敷駁上,日三止。

《千金翼》又方白芨 當歸 附子 天雄 黃芩(各一兩) 干姜(四兩) 躑躅(一升)上七味,搗篩為散,酒服五分匕,日三服。

《千金翼》灸法∶五月五日午時,灸膝外屈腳當紋頭,隨年壯兩處,灸一時下火,不得轉動。

漆瘡第十五

《巢氏病源》小兒漆瘡候∶人無問男女大小,有稟性不耐漆者,見漆及新漆器,便著漆毒,令頭面身體腫,起隱疹色赤,生瘡癢痛是也。

《千金》漆瘡方。

上以生柳葉三斤,以水一斗五升細切煮,得七升,適寒溫洗之,日三。《肘后方》云老柳皮尤妙。

《千金》又方上以磨石下滓泥涂之,取瘥止,大驗。

《千金》又方上取蓮葉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洗瘡上,日再。

《千金》又方上以貫眾治末以涂上,干以油和涂之,即愈。

《千金》又方上以羊乳汁涂之。

《千金》又方上以芒硝五兩,湯浸洗之。(《千金翼》涂之。)《千金》又方上以礬石著湯中令消,洗之。

《千金》又方上取七姑草搗,封之。《救急方》及《圣惠》皆搗七姑草和芒硝涂之。

《千金》又方上取豬膏涂之。

《千金》又方上宜啖豬肉嚼 谷涂之。

《千金》又方上濃煮鼠查葉以洗漆上,亦可搗葉取汁以涂之。

《外臺》∶《必效》療漆瘡方。

上濃煮杉木汁洗之,數(shù)數(shù)用即除,小兒尤佳。

《圣惠》治小兒漆瘡,四肢壯熱。藍葉散方藍葉 麥門冬(去心) 川升麻 木通(銼) 甘草(炙微赤,銼) 茯神(各半兩) 犀角 馬牙硝(各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又方木通(銼) 川升麻 木防己(各一分) 川大黃(銼碎,微炒) 川樸硝(各一分) 桑根白皮(半兩,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圣惠》又方垂柳枝(五兩) 苦參(二兩) 黃連(一兩,去須)上件藥細銼,以水三升煎至半升,去滓,入墨末一合攪令勻,熬成膏以瓷合盛。候冷,涂于瘡上。

《圣惠》又方上濃煎蔓青湯,看冷熱洗之。

《圣惠》又方上取蟹二枚生者爛搗,以水二合,同絞取汁涂之。《雞峰方》末自死蟹,水煎洗之。

《圣惠》又方上以糯米嚼令爛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茅香,漬汁頻洗之。

《圣惠》又方上用小麥曲搗末,以雞子白和涂之。

《圣惠》又方上用馬屎洗之。

《圣惠》又方上以薤白生搗如泥涂之,煮汁洗之亦佳。

《圣惠》又方上濃煎黃櫨湯,看冷熱洗之。

《圣惠》又方上以菜子油涂之。

《圣惠》又方上濃煎新糜帚湯,看冷熱洗之。

《圣惠》又方上搗韭汁涂之。

張渙化毒散方 治男女有稟性不耐漆者,見生漆及漆器便著毒生瘡癢痛。

木通(銼,一兩) 麥門冬(去心) 藍葉(各半兩)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馬牙硝(各一分)上件藥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又方柳杖膏。垂柳枝(五兩) 苦參(二兩) 黃芩(一兩)上件藥,細銼為粗末。每用三匙頭,以水二碗煎至一碗,濾去滓,研入好墨半匙頭,攪令勻,再熬成膏,以瓷合盛,候冷,每用少許涂于瘡上。

張銳《雞峰方》治漆瘡。

上以蓬莪術為細末,每一兩以水五盞煎至二盞,去滓洗之。

張銳《雞峰》又方上以桂去皮油調涂之。

金瘡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兒金瘡候∶小兒為金刃所傷,謂之金瘡。若傷于經(jīng)脈,則血出不止,乃至悶頓;若傷于諸臟俞募,亦不可治。自余腹破腸出,頭碎腦露,并亦難治。其傷于肌肉,淺則成瘡,終不慮死,而金瘡得風則變痙。

《千金翼》療金瘡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市| 徐州市| 缙云县| 高青县| 新乐市| 郴州市| 花垣县| 黄平县| 肥乡县| 平乐县| 修武县| 宜宾县| 上杭县| 南郑县| 寿光市| 沅江市| 九寨沟县| 朝阳县| 什邡市| 于田县| 芦山县| 沁水县| 东乡族自治县| 平罗县| 宜阳县| 固安县| 姜堰市| 汉寿县| 泸西县| 绍兴市| 临城县| 饶河县| 大关县| 镇巴县| 中卫市| 绥德县| 平利县| 沂水县| 汝城县| 汶川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