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 半夏(各一錢半,俱姜湯泡) 滑石 香附 枳殼(麩炒) 青皮(醋炒) 木香蒼術(shù)(米泔浸一宿炒) 砂仁 山梔(炒黑) 茯苓 橘紅(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水二鐘,姜三片,煎八分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心痛
海蛤(燒為灰,研極細,過數(shù)日火毒散用之) 栝蔞仁(帶穣同研) 上以海蛤入栝蔞內(nèi),干濕得所,為丸,每服五十丸。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心痛
蓬術(shù) 青皮 香附(俱米醋炒,各一錢半) 玄胡索(二錢) 姜黃(一錢) 草豆蔻仁(八分) 三棱(泡,七分) 桂心(五分) 益智仁(七分) 陳皮(八分) 藿香(七分) 炙甘草(四分) 水二鐘,煎八分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心痛
五靈脂(凈好者) 蒲黃(等分) 為末,每二錢用黃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盞,煎七分,熱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心痛
山藥(姜汁炙) 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 遠志(去心,炒) 黃 (各一兩) 人參 桔梗(去蘆)甘草(炙,各半兩) 木香(煨,二錢) 辰砂(三錢,另研) 麝香(一錢,另研) 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心痛
甘遂(面包不令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過,去面焙干) 為末,三錢, 豬腰子細批破,以鹽椒淹透,慘藥末在內(nèi),荷葉包裹燒熟,溫酒嚼服。治腰胯痛欲瀉,止則飲新汲水,寒痰所滯者宜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腹痛
木香 附子 檳榔 青皮(醋炒) 陳皮 濃樸(姜汁炒) 蒼術(shù)(米泔浸一宿炒) 枳殼(麩炒) 砂仁(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二鐘,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腹痛
茯苓 芍藥 生姜(各三兩) 白術(shù)(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腹痛
麝香(一錢,細研)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錢半)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皂莢(一兩,酥炙,去皮弦)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diào),溫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腹痛
硫黃 附子(炮) 木香 全蝎 蓽澄茄 吳茱萸(洗,炒,各半兩) 干姜(炮,二錢半)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生姜湯下三五十丸,并二三服,熱投之,衣被取汗。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腹痛
靈仙 當歸 沒藥 木香 肉桂 為末,熱酒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腹痛
當歸 赤芍 劉寄奴 沒藥 玄胡 枳實 為末,熱酒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腹痛
柴胡 羌活(各一錢) 本 甘草(各八分) 半夏(湯泡) 升麻(各七分) 白葵花(五朵,去心) 歸身(酒洗浸,六分) 人參 防風 桃仁(湯浸,去皮,研) 郁李仁(湯浸,去皮,各五分) 干姜(炮) 黑附子(炮,去皮臍,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五盞,煎至二盞,入黃 草豆蔻(面煨,去皮秤,各一錢) 陳皮(五分) 上伴入在內(nèi),再煎至一盞,再入下項藥∶黃柏(五分,酒浸) 黃連(三分,酒浸) 枳殼(三分) 生地黃(三分,酒浸) 以上四味,預(yù)一日另用新水浸,又次入∶細辛(二分) 川芎 蔓荊子(各三分) 預(yù)一日用水半大盞,分作二處浸。此三味并黃柏等藥,前正藥作一大盞,不去渣,入此浸藥,再上火煎至一大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忌肉食。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腹痛
芍藥(二兩) 甘草(一兩) 咀,每服五錢,水煎。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橘核(炒) 茴香(炒) 葫蘆巴(炒) 子(炒) 破故紙(炒) 附子(炮,各等分) 為末,酒煮面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鹽湯送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附子尖 烏頭尖 南星(各二錢半) 朱砂 雄黃 樟腦 丁香(各一錢半) 干姜(一錢) 麝香(大者五粒,小者加之) 為末,蜜丸,龍眼大,每一丸用姜汁化開如濃粥,火上烘熱,放掌上摩腰中,候藥盡貼腰上,即烘綿衣縛定,腰熱如火,間二日用一丸。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獨活 桑寄生(如無,以川續(xù)斷代之) 杜仲(去皮切,炒去絲) 牛膝 細辛 秦艽 茯苓 桂心防風 芎 人參(各一錢半) 甘草 當歸 芍藥 干地黃(各一錢) 水二盞,姜五片,同煎七分,食前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蒼術(shù)(五錢) 柴胡(三錢) 防風(一錢半) 黃柏(一錢半) 水煎,空心,食前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羌活(一錢) 防風 獨活 肉桂(各三錢) 甘草(炙,二錢) 當歸尾(五錢) 桃仁(五十粒) 連翹(五錢) 漢防己 黃柏(酒浸,各一兩) 澤瀉 大黃(煨,各三錢) 每服五錢,酒半盞,水一盞,同煎,熱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羌活(二錢) 防風(一錢半) 甘草(生、熟各半錢) 草豆蔻 黃柏 葛根(各五分) 砂仁(一錢) 陳皮(六分) 知母(二錢半) 黃 (二錢) 蒼術(shù) 升麻 獨活 柴胡(各一錢) 為粗末,作二服,水煎。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虎脛骨(酒炙黃) 敗龜(酒炙,各二兩) 騏 竭 赤芍藥 當歸 沒藥 防風 自然銅(,醋淬,細研) 白附子(炮) 辣桂(去粗皮) 白芷 蒼耳子(微炒) 骨碎補(炒,去毛,各三兩) 牛膝天麻 檳榔 五加皮 羌活(各一兩) 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加全蝎妙。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陳皮 半夏 蒼術(shù) 濃樸 藿香 甘草 生姜(各等分) 每服五錢,水二錢,蔥二,黑豆百粒,煎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人參 川芎 桔梗 白術(shù) 白芷 陳皮 枳殼 麻黃(去節(jié)) 烏藥 白姜(炮) 甘草(炙,一錢) 水二鐘,煎一鐘,或為細末,以甘草湯調(diào)服。(一方有五加皮一錢。)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半夏(制,三分) 辣桂 宣木瓜 當歸 川芎 牛膝 細辛(各二分) 石菖蒲 酸棗仁(蕩去皮,微炒) 甘草(炙,各一分) 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二枚,煎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腰痛
赤石脂( ) 茯神 山茱萸(去核) 熟地黃(酒浸) 巴戟(去心) 牛膝(去苗,酒浸) 澤瀉(以上各一兩) 杜仲(去皮切,姜汁炒) 菟絲子(酒浸) 山藥(以上各三兩) 五味子(揀,六兩) 肉蓯蓉(酒浸,四兩)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脅肋痛
當歸(酒洗) 草龍膽(酒浸) 山梔(炒黑) 黃連(酒炒) 黃柏(酒炒) 黃芩(酒炒,各一兩) 大黃(酒浸)蘆薈 青黛(水飛,各半兩) 木香(二錢半) 麝香(半錢,別研) 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小兒如麻子大,姜湯下二三十丸。忌發(fā)熱諸物,兼服防風通圣散。見中風。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脅肋痛
枳殼(麩炒,四兩,先煎) 細辛 川芎 桔梗 防風(各二兩) 葛根(一兩半) 甘草(二兩) 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棗同煎七分,去滓溫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脅肋痛
山茱萸 當歸 五味子(炒,杵) 山藥 黃 (炒) 川芎 木瓜(各半兩) 熟地 白術(shù)(炒,各一錢) 獨活 酸棗仁(炒,各四錢) 每服五錢,棗引。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臂痛
赤芍藥 蓬莪術(shù) 京三棱 牡丹皮(去木) 劉寄奴(去梗) 玄胡索(炒,去皮) 烏藥當歸(去蘆,酒浸) 熟地黃(酒浸) 官桂(不見火,各一兩) 上前五味,用烏豆一升,生姜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爛為度,焙干,入后五味同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臂痛
人參 甘草 黃 當歸 芍藥 熟地黃 阿膠 紫菀(各等分) 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溫服。又方有五味子。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臂痛
片姜黃(二錢。如無則以嫩莪術(shù)代之) 赤芍藥 當歸 海桐皮(去粗皮) 白術(shù)(以上各一錢半)羌活 甘草(炙,各一錢) 作一服,水一鐘,姜三片,煎一鐘,去滓,磨沉香汁少許,食前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身體痛
甘草 白術(shù)(各一兩) 桂枝(二兩) 附子(炮,一枚) 上 咀,作四劑,水煎,溫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身體痛
羌活 甘草(炙) 黃芩(酒炒) 茵陳(酒炒,各半兩) 人參 苦參(酒洗) 升麻 葛根 蒼術(shù)當歸身(各二錢) 白術(shù)(一錢半) 澤瀉 豬苓 防風 知母(酒洗,各三錢) 水煎,不拘時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身體痛
麻黃(去節(jié),用水五盞,先煮令沸,去沫渣,再煎至三盞,方入下藥) 黃 (各二錢半) 白術(shù) 人參柴胡根 防風 生地黃(各五分) 甘草(三分) 羌活 黃柏(各一錢) 杏仁(三個,去皮尖) 上入麻黃湯內(nèi),煎至一盞,臨臥勿飽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身體痛
熟地黃(三兩) 當歸 白術(shù) 白芍藥 續(xù)斷 人參(各一兩) 末之,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身體痛
(即四物湯與蒼術(shù)各半兩煎服,下活血丹。)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面
升麻 葛根(各一錢) 白芷(七分) 甘草(炙,五分) 白芍藥(五分) 酒黃連(四分) 生犀末 川芎荊芥穗 薄荷(各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用水半盞,當先浸川芎、荊芥穗、薄荷外,都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入先浸三味煎七分,去渣,食后溫服。忌酒、濕、面、五辛。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面
升麻 葛根 白芷 黃 (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黑附子(炮,七分) 人參 草豆蔻(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盞,連須白蔥頭二莖,同煎一盞,去渣溫服,食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面
連翹 川芎 白芷 黃連 黃芩 荊芥 桑皮 苦參 山梔 貝母 甘草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犀魚(鎊) 木通 石菖蒲 甘菊花(去根枝) 玄參 赤芍藥 赤小豆(炒,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水二鐘,姜五片,煎一鐘,無時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犀角屑 甘菊花 前胡 枳殼(麩炒黃) 石菖蒲 羌活 澤瀉 木通 生地黃(各半兩) 麥門冬(去心,二兩) 甘草(炙,二錢半) 為末,每服三錢,水煎,去滓溫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生地黃(一兩半) 枳殼 羌活 桑白皮(各一兩) 磁石(搗碎,水淘三二十次,去盡赤汁為度,二兩) 甘草 防風 黃芩 木通(各半兩) 為粗末,每服四錢,水煎,去滓,日二三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磁石(制) 巴戟 川椒(開口者,各一兩) 石菖蒲 沉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豬腎一只細切,和以蔥白、少鹽、并藥,濕紙十重裹煨,令香熟,空心,細嚼,溫酒送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辣桂 川芎 當歸 石菖蒲 細辛 木通 木香 白蒺藜(炒,去刺) 麻黃(去節(jié)) 甘草(炙,一錢) 白芷梢 天南星(煨、制各一錢半) 水二鐘,蔥白二根,紫蘇五葉,姜五片,煎一鐘,食后服。一方加全蝎去毒一錢。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磁石(火 ,醋淬七次) 防風 羌活 黃 (鹽水浸,焙) 木通(去皮) 白芍藥 桂心(不見火,各一兩) 人參(半兩) 為細末,用羊腎一對,去脂膜搗爛,打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甘菊花 白僵蠶(炒,各半兩) 羌活 荊芥穗 木通 川芎 防風(各四錢) 木香(一錢)石菖蒲 甘草(各一錢半) 為末,每服二錢,食后茶清調(diào)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茴香 木香 全蝎 玄胡索 陳皮 菖蒲(各一錢) 羌活 僵蠶 川芎 蟬蛻(各半錢)穿山甲(二錢) 甘草(一錢半) 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全蝎(一枚) 地龍 土狗(各二個) 明礬(半生半 ) 雄黃(各半兩) 麝香(一字) 上為末,每用少許,蔥白蘸入耳中,閉氣,面壁坐一時。(三日一次。)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磁石(用緊者,如豆大一塊) 穿山甲(燒存性,為末,一字) 上二味,用新綿花裹了,塞所患耳內(nèi),口中銜少生鐵,覺耳內(nèi)如風雨聲即愈。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藜蘆 雄黃 川芎 石菖蒲 全蝎 白芷 藿香 鵝不食草 薄荷 苦丁香(各等分)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每用些少吹鼻中。如無鵝不食草,加片腦少許。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蓖麻子(三十一個,去油用) 皂角(煨,取肉半錠) 生地龍(中者一條) 全蝎(二個,焙) 遠志(去心)磁石(火 ,醋淬七次,研細,水飛) 乳香(各二錢) 上為細末,以黃蠟熔和為丸塞耳中。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川烏頭(一個,炮) 細辛(各二錢) 膽礬(半錢) 鼠膽(一具) 上為細末,用鼠膽調(diào)和勻,再焙令干,研細,卻入麝香半字,用鵝毛管吹入耳中,吹時口含茶清,待少時。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龍齒 人參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 遠志(去心,各半兩) 丹砂 鐵粉 龍腦 牛黃麝香(各二錢半,俱另研) 為細末,研勻,每服半錢匕,食后,用沸湯調(diào)服,日三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川芎 當歸 細辛(各半兩) 石菖蒲 官桂 白芷(各三錢) 每服三錢,水二盞,入紫蘇、姜、棗,煎至一盞服。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
黃 (一兩) 沙苑蒺藜(炒) 羌活(各半兩) 黑附子(大者一個) 羯羊腎(一對,焙干) 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煨蔥、鹽湯下。
卷之七·諸方(下)諸方門目(下)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