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 望診遵經
  • 汪宏
  • 4661字
  • 2015-12-26 17:51:56

目分臟腑部位

凡觀氣色。當視精明。精明者目也。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神氣之所生也。心之使也。肝之官也。宗脈之所聚也。陰陽之所會也。氣之清明者也。靈樞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中。夫筋骨血氣肌肉者。五臟之所屬也。是故以眼分五臟。

血絡屬心。黑珠屬肝。白珠屬肺。瞳子屬腎。約束屬脾。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從內 始者。陽蹺病。瞳子黑眼。法于陰。白眼赤脈。法于陽。陰陽合傳而精明也。此臟腑之部。陰陽之分也。由是而觀。有形焉。有容焉。有氣焉。有色焉。分而論之。所以明其理。合而診之。所以通其變。形也。

容也。氣也。色也。無往而非臟腑之征。亦無往而非陰陽之理也。臟腑陰陽。形容氣色。有諸中。形諸外。要皆以神為本也。寤則神棲于目。寐則神處于心。神也者。視瞻平正。黑白分明。容色精爽。光彩清瑩。朗朗然。不可須臾離也。神之昭著于目者蓋如此。至若目之五輪。睛之八廓。名雖附于羲黃。實則乖夫體用。殊不知眼科診目之法。當遵圣人診目之法。若附會圣人之法以立法。則附會圣人之法即非法。然則求眼科之法者。其知所以法乎。

眼目形容提綱

診目形容之法。相士觀人賢否。宜識其常。醫家論病吉兇。當明其變。用是考古參今。刪繁就簡。約而言之。

其大綱有四。以形象察氣質。以開闔分陰陽。以目瞼辨虛實。以眼珠決死生。四者既明。而合之氣色。參之病情。庶乎其可見矣。以形象言之。目者。肝之外候也。目大者肝大。目小者肝小。目深者肝堅。目露者肝脆。

目高者肝高。目下者肝下。目偏傾者肝偏傾。目端正者肝端正。此形象之變。氣質之常也。以開闔言之。

目者。陽證也。瞑目者。陰證也。目不合者。氣留于陽。目不開者。氣留于陰。目綱筋急而不合者。太陽陽明之筋寒。目綱筋縱而不開者。太陽陽明之筋熱。目圓者陽氣絕。目小者陰氣亡??谘?斜者。陽明中風??谀縿幼髡摺j柮鲗⒔^。昏睡露睛者。陰陽俱不足也。此開闔之變。陰陽之分也。以目瞼言之。上瞼屬脾。下瞼屬胃。瞼動遲者脾動遲。瞼動速者脾動速。上瞼氣壅者。脾衰于內。下瞼微腫者。水聚于中。目胞腫痛者邪氣實。目眶陷下者正氣虛。此目瞼之變。虛實之辨也。以眼珠言之。目腫脹者為實。目陷下者為虛。上視者太陽不足。下視者宗氣虧虛。斜視者。少陽已絕。直視者。少陰已終。目轉目運者。陰經之絕證。目 戴眼者。陽經之死候也。此眼珠之變。死生之異也。蓋察目之形容者。所以辨其臟腑經絡也。觀目之氣色者。所以辨其寒熱虛實也。合形容氣色以觀之。參聲音脈癥以辨之。分其臟腑經絡。以審其寒熱虛實。庶乎知病之所。而無泛治之虞。不則寒熱虛實雖明。而臟腑經絡未達。其猶風馬牛不相及歟。

眼目氣色提綱

凡診眼目。既察形容。當觀氣色。夫目者心之符。肝之竅。五臟六腑之精氣也。華色者。其榮也。論疾診尺篇曰。目赤色。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此以目色分五臟也。由是而觀。有明暗之辨焉。有清濁之分焉。有淺深之異焉。明則神氣充足。暗則神氣虧虛。清者病在陽。濁者病在陰。淺深者。言乎其虛實也。合而論之。則深而清明者為太過。淺而濁暗者為不及。太過者病在外。不及者病在內。察其氣色而言臟腑。察其臟腑而言病癥。明暗者言其光彩。清濁者論其氣色。氣色淡者謂之淺。

氣色濃者謂之深也。以寒熱言之。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以證候言之。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其聲色臭味情志變動。與夫部位之生克。色病之從違。皆可以面部相應之法。比例而推也。然面目相應者。固可同斷。面目不應者。亦可合觀。蓋應者其常。不應者其變。知其所以變。則知其所以病矣。經曰。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由此觀之。則目色之欲清明。不欲濁暗。益可見矣。

夫清明者。神之著。靈動者。神之用。得神則生。失神則死。神也者。心之精爽也。左傳云。心之精爽。是謂魂魄。

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其是之謂乎。(地蒼。朝鮮本作地炭。見東醫寶鑒。)

瞼色望法提綱

既述瞼之形容。當觀瞼之氣色。夫瞼者。眼弦也。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小 在外為陽。大 在內為陰。察其色之所見。以言其病之所在。脾胃之候也。脈經云。脾之候在瞼。以氣色言之。青屬木。赤屬火。黃屬土。白屬金。黑屬水。此臟腑五行之分也。察其澤夭。以知成敗。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清濁。以知陰陽。

察其微甚。以知虛實。察其散摶。以知遠近。浮清為外。沉濁為內。視氣色而言臟腑。審臟腑而言病癥。參之以五色相應之理。其常變可推也。參之以五行生克之理。其順逆可推也。合氣色部位而參之。其相乘之理。又可推也。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皆可比例以相參也。析而觀之。合而斷之。變化無窮矣。圣人之法。所操者約。所及者廣。五官氣色。皆當作如是觀也。然經言五色決于明堂。又當參伍以通其變焉。合四診而察之。庶乎其可矣。

面目望法相參

察目之法。形色既可參觀。面目亦當合論。經曰。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赤。面黃目青。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者。皆死也。蓋不死者。以其有黃色也。死者。以其面無黃色。目亦無黃色也。夫黃者。土色也。猶脈之胃氣也。故凡病患。準頭印堂年壽及目瞼。有黃氣明潤者。皆為欲愈之候。扁鵲華佗察聲色秘訣云。病患面目俱等者不死。病患面黃目青者不死。青如草滋死。

病患面黃目赤者不死。赤如 血死。病患面黃目白者不死。白如枯骨死。病患面黃目黑者不死。黑如死。病患面黑目青者不死。病患面青目白者死。病患面黑目白者不死。病患面白目黑者死。病患面青目黃者五日死。病患面赤目青者六日死。病患面黑目白者。八日死。病患面黃目青者。九日死。病患面赤目白者十日死。此皆相參之法也。詳求扁鵲華佗所謂生死者。面目以貴明潤而忌枯槁也。其與內經有異同者。當以是貫通之。(秘訣面目之色。傳寫多誤。今從宋元校正王氏脈經。)

眼目形容條目

凡察目之形容。前已述其提綱。今當集其條目。如開目喜見人者。屬陽。閉目不欲見人者屬陰。 目者陽氣盛。瞑目者陰氣衰。目瞑不得臥者。衛氣留于陽。不得入于陰。目閉不得視者。衛氣留于陰。不得行于陽。

陽病 目而動者輕。陰病閉目而靜者重。閉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而反得沉濡而微者死也。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弦急而長。而反得浮澀而短者死也。目瞑耳聾。上虛下實者。過在足少陽厥陰也。強上瞑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者。勞風也。目不合。卒口僻者。足陽明之筋急也。目不開。卒口僻者。

足陽明之筋縱也。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 而短氣者。脾中風也。眼皮垂下。而不能展上者。因于風濕。將有半身不遂之患也。眼畏光不能開者。眼內發熱也。中風。合眼鼻鼾者。不治之證也。目閉而青。時小驚者。癇候也。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也。視而時瞑。非開目者。衄之常候也。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者。三陽合病也。脈微細。但欲寐者。少陰病也。熱病身重。骨痛耳聾。而好瞑者。病在骨也。目不合者。目氣不營。陰蹺病也。目瞑直視。毛焦面黑者。

陰氣絕也。目澀欲睡者。肝絕也。厥不知人。目合。爪甲青者。肝絕也。目正圓者。痙病之死證也。目正圓。手撒。

戴眼者。太陽絕也。病癰疽。眼小。白珠青黑者。逆證也?;杷毒φ?。脾胃虛極也??谘?斜者。風中經絡也。

瞼澀嗜臥者。脾病也。瞼浮腫者。脾虛不健運也。上瞼腫者。脾氣熱也。目下腫者。水在腹也。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消渴者。病水也。目窠下微腫。如新臥起之狀。頸脈動。時咳者。風水也。面目腫大。有熱者。風水也。諸有水者。微腫先見于目下也。眼胞腫。十指頭微腫者。久咳也。眼胞忽陷者。五臟絕也。目眶陷者。陰陽竭絕也。目眶陷。視不見人。真臟脈見。頃刻而死。若能見人者。至所不勝之日時而死也。眼眶爛者。風也。嬰兒目胞邊赤爛痛癢難睜者。胎中蘊熱。生后上攻也。 瘍者。燥火流行而目病也。目赤腫痛者。歲火盛行而目病也。目生翳膜 肉者。外障也。黑珠脹起者。肝氣郁滯也。疳病白膜遮睛?;驗a血黃瘦者。肝疳也。目腫。腹脹瀉利青白者。疳在內也。眼珠脫出?;虿粍??;蛎撀湔?。風毒也。癘風目先損者。病在心也。目如脫。喘咳上氣者。肺脹也。目如脫狀。虛而滿喘??饶嬉邢?。其脈浮大者。亦肺脹之證也。吐瀉。目陷瞼青者。土敗木賊也。目內陷者。死證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煩心者。癲疾始生也。目不明。上視喜陽者。癇證也。喜反目上視者。亦癇證也。目反。四肢不舉者。膈癇也。上視者。太陽不足也。戴眼螈 。色白絕汗出者。太陽終也。

戴眼足不可屈伸者。足太陽氣絕也。頭傾視深者。精神將奪也。平人忽然眼垂下視者。壽不永也。視下言徐者。無守氣也。目眶陷。目系傾。汗出如珠者。陽絕也。病患目系傾者。七日死也。身熱目時直視。或視不精者。癇候也。瞳子卒大。黑如常者。亦癇候也。目正直視。腹大者。牛癇也。病肺瘧。其人語聲本雄烈。忽爾不亮。

拖氣用力。方得出言。呼與語。直視不應者。此肺病聲音之候。勢不久也。目精脫?;秀闭摺j幗Y陽絕之死證也。熱病瞳子青小。爪枯發墮身澀。齒挺而垢。面濃塵黑??榷卵???视麛碉嫛G掖鬂M者。五臟絕也。息肩回視。目亭亭者。二日死也。直視不回。息肩者。一日死也。兩目回回直視。息肩者。心絕。一日死也。息肩回視。心絕者。立死也。直視搖頭者。心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心絕也。狂言。目反直視。溲便遺失者。腎絕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也。目多直視。視不轉睛者。五臟俱絕也。睛定不轉者。神亡之候也。傷寒吐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所發潮熱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有燥屎也。額上陷。脈緊急。汗出。

直視不能 。不得眠者。衄家亡血。復發汗。陰陽俱虛也。目眩轉者。邪入于腦。目系急也。目 眩轉者。三陰絕。志先死也。目運者。目系轉。志先死。五陰氣俱絕也??谀縿幼鳌I企@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者。陽明終也。耳聾百節皆縱。目 系絕者。少陽終也。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此決死生之要也。至若悲哀動中而泣出者。五臟皆搖也。泣出不止者。液道開也。見風泣下者。風中目也。瘦人泣出者。風中陽明也。喘咳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者。膈上痰滿也。目赤熱痛者。流淚則輕。成膿則重也。目視而不見人。

泣出如水不止者。肝絕也。初生赤子。泣而無淚者。死證也。若夫瞳仁。處暗則大。處明則小者。是隔簾舒縮之常。非疾病之變也。其或處暗不大。處明不小。則精神亦病焉。可比例交參也。此 目之形容也。

眼目氣色條目

既述目色之提綱。當集目色之條目。謹按金匱要略云。目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此固目色之要略也。然析而論之。又各不同。如白珠色赤者風也。目赤從內 始者。陰陽二蹺之病也。目色淡紅者。虛熱也。傷寒厥逆。目脈赤。睛不慧者。熱多厥少也。面赤目脈赤。獨頭搖。卒口噤。

背反張者。痙也。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則悸而驚也。病者脈數無熱。汗出微煩。默默但欲臥。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四 黑。若能食者。內癰之膿已成也。眼如醉眼而含淚。發熱腮赤。指梢冷者。痘疹也。傷寒目 紅者。將發疹瘍之兆也。疳病上攻于眼。時癢赤爛。眼胞腫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东丰县| 湖南省| 平武县| 莱芜市| 横山县| 应用必备| 朝阳市| 永康市| 乌鲁木齐县| 枞阳县| 平昌县| 集安市| 盐城市| 汪清县| 望奎县| 宜章县| 宜章县| 长葛市| 宣恩县| 北海市| 广德县| 固原市| 远安县| 镇康县| 罗源县| 台北县| 乐业县| 镇赉县| 古浪县| 赣州市| 米林县| 闸北区| 石阡县| 临安市| 贞丰县| 军事| 莱芜市| 云安县| 湖口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