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化鵬摶,「齊諧」畢載;石言神降,左氏猶傳:或以為怪、或以為誣矣。然上天垂象,偶爾乖常;赤子弄兵,隨時殄滅。史亦備記,抑又何歟?我皇上圣敬日躋、天休滋至,景星甘露,云漢為昭;島國春長,鯨波永息。其間偶有云翳,亦何損乎太虛哉!夫天和不可干,莫謂其無征也;邇言有至理,勿謂其不經也。錄從前之祥異、集今昔之叢談,用資采擇,亦藉觀懲。志雜記。
祥異
國朝順治十八年辛丑夏五月,鹿耳門水忽漲丈余。先時,鹿耳門水淺,僅容小艇出入;是月水忽漲,鄭成功因之大小戰艦進港,遂據臺灣。
康熙十九年六月,有星孛于西南,形如劍,長數十丈;經月乃隱。是冬大稔。
二十年,疫。先是,有神曰天行使者,來居安平鎮陳永華宅,永華與相酬接。自是,鄭氏主臣眷屬凋喪殆盡。
二十一年七月,地生毛;九月,雨發如絲。冬饑(斗米值銀至六錢余)。
二十二年五月,澎湖港有物狀如鱷魚,長四、五尺,沿沙而上,鳴聲嗚嗚。居民競燒楮錢送之下海。是夕,復登岸死焉。是月大水,土田沖陷。夏六月,靖海將軍侯施瑯帥師攻澎湖,拔之。二十六夜,有大星隕于海,聲如雷。二十七日,明寧靖王術桂在臺灣,聞大師取澎湖,遂具冠服投繯;妻、妾從死者五人。秋八月,鹿耳門水漲,大師乘流入臺,鄭克塽歸誠,老幼歡迎,臺灣平。十一月,雨雪;冰堅寸余(臺土氣熱,從無霜雪。八月甫入版圖,地氣即自北而南,運屬一統故也)。
二十五年四月二十日辰刻,地大震。
二十九年冬,大有年(自蕩平后,年榖時熟,幾不勝書。是歲,尤為大稔)。
三十年八月,大風;民居傾壞,船只飄碎。
三十二年冬,大有年。
三十五年秋七月,新港民吳球謀亂,伏誅。
球,新港東田尾人;好拳勇。有朱佑龍者,詐稱前明后裔,能遁法;數往來球家,陰集黨伙謀亂。鳳山吏陳樞之妻,球妹也。樞侵蝕課粟,官督之急,稱貸球家;球奮髯曰:『此何足道,當相與圖大事,悉誅此曹』。于耳(囗)告與謀,則大喜。尊球(佑龍?)為國師,招集漸眾。其黨余金聲約保長林盛同舉事,盛佯許諾,乘夜逃之郡首告。北路參將陳貴率官兵環其宅,賊操兵以出,擒獲球、樞、金聲等為首七人,杖殺之。而朱佑龍竟莫知所向。
三十八年春二月,吞霄土官卓個、卓霧、亞生作亂。夏五月,淡水土官冰冷殺主賬金賢等(主賬,番社通事,管出入之賬者)。秋七月,水師襲執冰冷。八月,署北路參將常太以岸里番擊吞霄,擒卓個、卓霧、亞生以歸,俱斬于市。
初,通事黃申贌社于吞霄,征派無虛日,社番苦之。土官卓個、卓霧、亞生鷙而驍,陰謀作亂。會番當捕鹿,申約計日先納錢米而后「出草」。個、霧等鼓眾大噪,殺申及其伙十數人。鎮、道遣使招諭,不得入。乃發兩標官兵及署北路參將常太進剿,而以新港、蕭壟、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番為前部。個、霧等阻險拒守,四社番傷死甚眾。既有獻計常太者云:『岸里山番穿林箐、〔越〕澗谷如飛。擒個、霧非此不可。時岸社番尚未內附,乃遣譯者入說其魁,多致糖、煙、銀、布;番大喜,自以收捕為功。繞出吞霄山后,日有擒獲。官軍攻其前,個、霧等大窘,將逃入內山。岸里番設伏擒之;至郡,尸諸市,傳首以示諸番。是役也,勞師七閱月,官軍被瘴毒死者數百人。
冰冷者,淡水內北投土官、麻里郎吼番之婚姻也。麻里郎吼有女,字主賬金賢;賢將娶之,其父憐女之幼也,弗與。告賢曰:『俟長以歸汝』。賢縛丈人于樹而撻之,麻里郎吼以訴冰冷而泣。冰冷故兇悍,怒率眾射殺賢;諸與賢善者皆殺之。時方征吞霄,冷遣使與個、霧等通,有水師把總者巡哨至淡水,聞變,潛泊海口,冷未之覺;把總遣他社番誘以貨物交易,伏壯士水次縛之,亟登舟。比諸番出護,已掛帆矣。會吞霄既平,諸番以首惡既誅,因通事求撫。把總惜失其名。
四十年冬十二月,諸羅劉卻作亂,伏誅。
卻,臭佑莊管事;拳棒自負。日往來無賴惡少,歃血為盟。久之,其黨有謀不軌者,以為非卻,眾莫從之;嘗深夜燃樟腦,竊置卻屋,瓦火上燭,召同盟者示之曰:『劉大哥舍中,每夜紅光燭天,非常兆也』。會卻家神爐無故發火,眾曰:『此不君,即帥耳』。卻心動,穴地于舍,佯置田器;冶鐵為刀槍各械,約日舉事。臘月七日,揚旗擊鼓,毀下加冬營,散其兵。乘夜抵茅港尾,掠市中貨。亂民及諸番乘機四出劫掠,破家者甚眾。卻退屯急水溪,北路參將白通隆整眾御之,鎮、道兩標并發兵應援。越五日,官兵大集,戰于急水,卻大潰;殺賊甚眾,生擒其黨陳華、何正等。卻走匿山藪,常晝伏夜出。四十二年春二月,擒獲于笨港之秀才莊。師還,斬卻于市;并其長子杖殺之,妻孥皆發配。
四十四年冬,饑。詔蠲臺灣府屬三縣四十四年糧米。
四十六年冬,饑。詔蠲糧米十分之三。
四十八年夏,鹿耳門有大魚二,狀似馬;脊上有鬃長三、四寸,其尾如獅,肚下四鬐如四腳。居民獲其一(或曰即海馬也)。
四十九年冬,饑。
五十年九月十一日戌時,地震。
五十一年,詔蠲本年應征粟石。
五十三年,大井頭行鋪火,延燒數百間。秋,大旱。詔蠲臺灣、鳳山粟米十分之三。
五十四年九月,大風、地震。
五十五年丙申,諸羅十八重溪內石洞三孔水泉圍繞,一日忽火出其上,高二、三尺。數日乃熄(后至壬寅歲,亦有見者。此處水熱,或謂即溫泉。蓋磺氣郁蒸,水石相激而火生焉)。
五十六年冬,饑。詔蠲本年錢糧十分之三。
五十九年,鎮北坊民林進茂壽百歲,一堂四代。妻洪氏,年九十八,晨夕倡隨。巡道梁文煊給予「升平雙瑞」匾額。十月初一日,地大震。十二月初八日,又震十余日。房屋傾倒,壓死居民。
六十年五月,臺匪朱一貴倡亂,陷府治,總兵歐陽凱、副將許云戰歿。總督覺羅滿保馳至廈門,檄水師提督施世驃進兵、南澳總兵藍廷珍統偏師援之。七日復臺灣,械朱一貴等至京師,磔之。八月十三日,大風,天盡赤,提督施世驃駐兵郡城,營盤飄倒,民居傾壞,港內船只擊碎甚多,兵民多壓死。
初,狂民高永壽冒首傀儡山后有朱一貴者,謀為不軌。鞫之無實,杖逐回籍。十月朔,臺地大震,民間訛傳為亂兆。賊有杜君英者,粵客人也;藉稱一貴在其家,招集徒眾。康熙六十年四月十九日,豎旗岡山,奪汛塘軍器,臺鎮歐陽凱遣游擊周應龍討之。賊搗陴頭,敗應龍軍于赤山;千總陳元戰死。二十七夜,攻陷南路營;守將苗景龍被執遇害,把總林富戰死,守備馬定國自刎死之。五月朔,賊擁眾攻府,安平協鎮許云率游擊游崇功、千總趙奇奉、林文煌等引兵來援;力戰,俱死之。臺鎮歐陽凱及游擊孫文元、守備胡忠義、千總蔣子龍、林彥、石琳俱戰死,游擊劉得紫、把總李茂吉被執,茂吉罵賊不屈踢賊,死之。府陷。是日,北路營亦陷。守將羅萬倉死之,其妾蔣氏自縊以殉。時三邑俱陷,惟北路上淡水都司陳策孤軍自保,阻遠。初四日,群賊立飼鴨者朱祖,冒一貴稱義王,僭號永和。元年,總督覺羅滿保聞之,十四日駐廈門,檄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鎮藍廷珍等赴澎湖討復。〔滿〕保悉心調度,〔發〕舟師萬七千人、戰船五百余艘,適水漲丈余,駢進鹿耳門,克復安平鎮;時六月十六日也。二十二日,與賊戰鯤身,賊卻。游擊林秀等乘勝追入府治,次南較場;軍令嚴,無敢犯民秋毫者。郡民慶更生,爭擔粥挈漿以迎。越日,藍廷珍等至自西港,軍于萬壽亭。二十三日,提督施世驃行視郡中,慰民疾苦,遂軍于北較場。二十五日,詔到,諭賊就撫。二十八日,遣朱文等略北路。滿保又遣游擊張駥會陳策上淡水,兼程而下,夾攻一貴等。一貴窘,則竄溝尾,鄉民醉而縛之。閏月,獻俘軍門,諸黨亦漸次就擒;檻解京師,磔之。惟王忠未獲。八月十三夜,颶風大作,雨大如注,火光閃閃灼天,發屋碎舟,營盤傾倒;官哨商漁船俱覆,軍民溺死無算。賊余黨黃輝、卓敬等復糾眾小岡山,捕獲斬之。臺灣平。
十二月,詔蠲臺灣本年粟米。
六十一年,鳳山縣赤山裂,長八丈、闊四丈,涌出黑泥。至次日,夜出火光高丈余。
雍正元年四月,千總何勉獲逸賊王忠,解省伏誅。
辛丑之變,群賊俱已伏誅;惟王忠潛匿,年余未獲。巡臺御史吳達禮、黃叔璥等折奏勒限緝拿,總督覺羅滿保以中營千總何勉嘗出力用命,專委搜緝。勉備歷險阻,訪知蹤跡,獲其親信羽翼使為內應。四月十四夜,計擒王忠于鳳山林,解省正法。事聞,奉旨:何勉著照該督所請,補授福州城守右軍守備;仍從優議敘。隨升北路營參將,頒給世職,準襲兩代拖沙喇哈番。
三年七月,大風。
四年,水沙連社兇番骨宗等戕殺民命。總督高其倬遣臺道吳昌祚等討之,尋擒賊正法。
水沙連,舊為輸餉熟番。朱逆亂后,遂不供賦。其番目骨宗等自恃山溪險阻,屢出殺人。逮雍正四年,復潛蹤出沒,恣殺無忌。九月,總督高其倬檄臺道吳昌祚到省,面詢情形,授以方略,委為總統,分路進攻,務獲首惡;以北路參將何勉副之,仍調淡水同知王汧協征。時巡察御史索琳亦帶親丁,會巡道斗六門酌議剿撫。十月,勉等攀巖援木,冒險深入,直抵水沙連北港之蛤仔難社;諸番震懾,俱已就撫。越數日,復入南港水里湖,擒獲骨宗父子三人,搜出藏貯頭顱八十五顆。既復擒獲兇黨阿密氏麻著等二十余番,亦搜出頭顱無數。皆押回軍前,解省伏誅。于是南、北港二十五社畢服,依舊輸課。水沙連平。
五年,東安坊民楊紹芳壽百七歲。巡察禪濟布、景考祥召飲以酒,給予「人瑞」匾額。
六年,東安坊民魏連妻陳氏一產四男。七月二十日,大風。閏七月二十三日,又大風;損壞商哨船只,有兵民溺死者。十二月,南路山豬毛生番戕殺漢民二十二人。
七年二月,總督高其倬檄臺道孫國璽、臺鎮王郡等討平之。
傀儡生番性嗜殺人,取其頭以多者為雄。諸社皆然,而山豬毛為最。雍正六年冬臘月二十四日,殺漢民二十二人。次年春二月,總督高其倬檄臺道孫國璽、臺鎮王郡等調游擊靳光瀚、同知劉浴帶兵攻山豬毛,調諸羅縣知縣劉良璧堵后山,撥內優社番伏擊八里斗難截殺之。又檄北路參將何勉入南仔〔仙〕仙,會同抵邦尉山下絕壁深崖,相機擒剿。時南路獲兇番十余人,適奉總督檄行「勝之不足為武、不勝反以示辱」,飛調回軍。山豬毛平。
八年七月初十日,地震。
九年十二月,彰化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聚眾為亂,負固拒敵。臺鎮呂瑞麟屢討,未平。
十年三月,鳳山吳福生等樹旗倡亂,焚岡山營、舊社汛房,守備張玉被害。總兵王郡率官軍克日剿滅,擒吳福生等誅之。
吳福生,鳳山流棍。雍正十年春,乘北路番變未靖,與商大概等謀搶陴頭。事覺,臺鎮王郡遣游擊李榮引兵應援。福生等于三月二十八夜焚岡山營盤,二十九日復焚舊社汛塘,虎頭山、赤山各處悉賊旗。四月初二夜,賊聚攻陴頭,守備張玉、把總黃升守之。初三夜,焚萬丹巡檢署。時鎮標軍多撥北征,府治兵少。臺鎮王郡探知陴頭賊熾,遂決策初四日留中營游擊黃貴守府治,自率兵夜發。初五日辰刻,直駐陴頭,即與參將侯元勛、守備張玉、林如錦等三路夾攻。賊并眾拒,官軍火炮齊發,傷殺甚眾。賊卻復集,自辰向未,戰數合,賊大潰,各奔竄潛匿。我軍俘獲蕭田等八人而還;守備張玉、外委千總徐學圣、鄭光弘戰死。初六日,班師回府,斬所獲賊俘蕭田、蕭夷、蕭詔、李三、許舉、李成等于營門,懸首示眾。越數日,福生、大概等三十余賊俱捉獲,解省伏誅。南路平。
六月,總督郝玉麟奏請調回呂瑞麟彈壓府治,以新授福建陸路提督王郡征討大甲西番林武力等。官軍掩捕擒獲,尋正法。
北路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生等結樸仔籬等八社,以去歲臘月鼓眾倡亂于彰化,恣橫焚殺。淡同知張弘章走免,居民多被戕斃,北路洶洶。先是,臺鎮呂瑞鱗北巡至淡水,聞變回至貓盂被圍。瑞麟奮身殺退,入彰化縣治駐札,征兵府中,歷戰未克。五月,逆復結沙轆、吞霄等十余社同反,圍攻彰化縣治。百姓奔逃,絡繹于道。六月,總督郝玉麟調瑞麟回府彈壓,檄新授福建陸路提督王郡討之。七月四日,郡同巡察覺羅柏修師至鹿仔港,遣參將李蔭越、游擊黃貴、林榮茂、守備蔡彬等合兵圍阿束社。火炮齊發,軍兵四面殺入,群逆蟻聚莫當,皆潛逃逸去。郡分參將靳光瀚、游擊林黃彩、守備羅世正等各扼隘口,絕其去路。八月,渡大甲溪;遣金門鎮李之棟、游擊高得志、李科、守備呂九如、林如錦等各路追殺,逆逃去復糾黨據險自守,暗發鏢箭傷人。我師乘銳進追,由大甲西歷大安溪登大坪山,直抵悠吾生番界,皆有殺獲。逆大窘,走南日內山;峭璧峻絕,草樹叢箐,無磴路。適鄉民探知巢徑僅一線,魚貫板緣而上;逆覺,踞高巔,下矢石如雨。我師奮登,槍炮交攻,啖聲震山谷;逆俱負創四竄,搗其巢、焚其積。群逆鼠竄計窮,于是各社相繼獻渠兇林武力、學生等來降。計圍獲男婦一千余名,陣斬首級四十一顆,傷死二十一名,軍前梟首一十八名。撫脅從、誅首惡,還集難民,遂班師。時十一月五日也。凡四閱月,北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