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治法

屬性:凡治口疳,必先以壓舌,壓定其舌,以杖子挑起上囗,務細觀其咽喉中有無,次及上下、舌底、齒根,如有紫腫處,用三棱針刺出毒血,或有黃泡爛肉,以青生絹裹指,蘸新汲井花水,拭擦去凈,用二圣散干敷患處,以消毒散生蜜調與食后服。若疳延于上囗,用綠袍散敷之,毒涎從其流出,或咽下亦不妨。或用圣餅子貼于足心,男左女右,以帛扎定。如延及咽喉,用藥筒納紫金散吹入,治以甘露飲,煎,食后。倘有黑爛惡肉,攻成潭穴者,為至重之癥,須以刀取去惡肉,但不知疼痛者,不可治矣。若覺痛,速以紫金散敷之,以甘露飲加皺面還丹濃煎與服,庶幾得生。

凡發痘疹生疳,敷治并同上法,但以胡荽煎湯,停溫,代前井化水用。

凡治耳囗內生疳,必先以綿杖子三五枚,或七九枚,十一、十三枚,務令榐其耳內膿水干凈,然后以鵝毛管納藥吹入,待干為愈。

凡治胎毒頭疳,膿血滿頭,腥臭滋水淋漓,或痛或癢,延及肢體者,先以米泔水煎二妙丹,去渣,令溫洗之,無風處拭干,再用鹿兒膏加茅君散,香油調勻敷之,內服肥兒丸。乳母忌食辛熱發毒之物。如鼻疳,用蘭香散干敷。

凡治頭面手足遍身疳瘡,先用米泔湯洗之,再以豬油調十仙丹敷上。若癢,加二妙丹。

痛不必加。內服肥兒消疳丸。均可忌一切發毒辛熱之物。

凡治大人遍體生疳,或疥癬肥瘡,亦用十仙丹加二黃散,豬油調敷。忌食諸般發毒、動風、辛熱之物。

凡治下疳之法,須審內發外染二種。內發者,自父母稟體所遺,根柢甚深。外染者,衣服不潔,傳染而得,病尚膚淺。用二妙丹以絹包之,入濃米泔中煎數沸,去渣停溫,勿添生水,于避風處凈拭干滋水,用冰黃散干敷,以香油調敷,忌口如前列諸般發毒、動風、辛熱之物。

凡治五疳之法,須辨新久、冷熱。若疳之新者,為熱疳,則面黃瞼赤,骨熱盜汗,鼻干口臭,唇焦煩渴,心躁驚悸,情意不樂。若疳之久者,為冷疳,則目腫腹脹,便利不定,瀉糞肥膩,或似油珠,煩渴黃瘦。熱疳病多在外,冷疳病多在內。又有冷熱二癥交互,非新非久,不內外因者。然初病肥熱,久病瘦冷,小兒易為虛實,脾虛不任寒溫,服寒藥則生冷,服溫藥則生熱,當識此理,以為治療之綱領。消積和胃,滋血調氣,隨宜用藥以扶之,淡薄飲食以養之,久久自然充實。疳之為病,名狀固多,而治療之方亦不少,惟消疳丸、保童丸二方治五疳,品味平和,用之穩當,量兒大小、新久、冷熱、虛實,以意消息增損與服,得效如神,是用表而出之。

凡藥品異名,皆出于胡氏《圖經本草》、陶氏《本草衍義》、進士侯君《藥譜》中所采而用之者,決非杜撰胡為耳。后之用是方者,尚當稽索,則亦自有進益之處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峨山| 裕民县| 淳安县| 新民市| 兴仁县| 渝北区| 凤翔县| 正阳县| 宜昌市| 凤台县| 海安县| 汝阳县| 上饶市| 泗阳县| 吉安县| 天水市| 民和| 呼伦贝尔市| 沂南县| 太仓市| 九龙城区| 商都县| 邛崃市| 丹阳市| 哈巴河县| 沙坪坝区| 涿州市| 葵青区| 肇州县| 萨迦县| 施秉县| 安龙县| 永德县| 遂川县| 嘉峪关市| 马龙县| 思南县| 福鼎市| 台中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