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癰疽疔腫門
- 嚴氏濟生方
- 嚴用和
- 2566字
- 2015-12-26 17:37:21
癰疽論治
夫發背癰疽者,諸方載之備矣。夫癰疽,本乎一證,然受病之所,與外證頗有異焉。蓋癰者五臟主里,其氣深,故疽皮濃而腫堅。
溫床濃被,盡力房室,或外因風熱,生癰,陰滯于陽則生疽。凡此二毒,灑淅惡寒,若有痛處,乃發癰也。脈陰也,速療。速療之法,初覺之時,并宜灼艾,痛則灸至癢,癢則灸若不早治,脊痛滋蔓,結成癰疽,卻當詳其虛實,分其冷熱,之,實則瀉之,導以針石,灼以艾柱,治法合宜,未有不全濟不可不別,古人所謂五善七惡是也。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也;膿血大泄,腫痛尤甚,膿色敗臭,痛不可近,二惡也;喘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瞳子上青者,四惡也;肩項下食,服藥則嘔,食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脫,唇鼻青赤寧,食飲知味,一善也;便利調勻,二善也;膿潰痛消,色聲清朗,四善也;體氣和平,五善也。若五善見三,則瘥。
則善無以加也,時直者,身有脈微澀者易愈屢試屢效,謾嵇論治法 嵇云∶金人大定間,有遇異人傳狗寶丸,得之者以獻之偽主,其后,嵇乃事偽朝以狗毒勢腫,瘡之以助當乳于嵇云∶疽之證甚惡,多有陷下透骨者,服狗寶丸,瘡四邊必起,根據前法用烏龍膏、解毒散訖去死去,藥,乃
狗寶丸
專治癰疽發背,附骨疽,諸般惡瘡。
狗寶(一兩,生用,癩狗腹中得之) 蟾酥(黃 砂 輕粉 麝香 鉛白霜 粉霜(別研。以上各腳足炙黃色,研如泥) 烏金石(即石炭,袁州萍鄉縣有之用之,去皮,臘月者尤佳) 狗膽(一個,干者用之,去皮,黑兒乳(一合) 黃蠟(三錢)上先將頭胎兒乳,黃蠟,放在銚內,文武火化開,用前藥末和成劑,放在瓷器內,要用,旋腰以下病食前服,腰以上食后服,如人行三里,用熱蔥白粥投之,即以衣被蓋定,汗出為度。以后只吃瓜齏白粥,常服十奇散,留頭四邊,以烏龍膏貼之。
烏龍膏
治一切癰疽腫毒,收赤暈。
木鱉子(去殼) 半夏(各一兩) 小粉(四兩) 草烏(半兩)上于鐵銚內,慢火炒,令轉焦,為細末,出火毒,再研細,以冷水調敷,一日一換。
解毒散
去熱腫,收赤暈。
寒水石(二兩) 龍骨(半兩) 黃連(去須) 黃柏(各一兩) 輕粉(一錢)上為細末,和雞子清調,以雞羽掃瘡上。若是熱瘡,加黃丹半兩。
乳香膏
木鱉子(去殼,細銼) 當歸(各一兩) 柳枝(二八寸,銼之)上同以麻油四兩,慢共研細,入油煎化,用綿濾之)上再事治之,煉藥鐵銚令極凈,再傾前藥油蠟在內,候溫,入黃丹一兩半,以兩柳枝攪極得春夏
追毒丹
治諸瘡黑陷者。先用狗寶丸治,次以烏龍膏收腫,散毒,去赤暈,乃用針刀開瘡,毒丹,使之潰,然后去敗肉排膿,隨證治之。癰疽、丁瘡、附骨疽,并皆治之。
巴豆((七粒,去皮心,不去油,研如泥) 白丁香(一錢) 雄黃 黃丹(各二錢) 輕粉(一錢) 加蟾酥尤神速。
上件研和,加白面三錢,滴水為丸,如麥狀。針破瘡納之,上覆以乳香膏,追出膿血毒物,大
生肌散
寒水石(二錢) 黃丹(半錢) 龍骨(七錢) 輕粉(一錢)上為細末,干敷,上貼以乳香膏。
紅膏藥
治軟癰及惡瘡,風濕所搏,渾身疼痛。
瀝青 白膠香(各二錢(兩)) 黃蠟(三錢)上同于銚內煎化,量麻油三錢許,煎,濾于水盆中,揉成劑收之。每用于水內捻作餅子,隨揉紫
十奇散
(一名十宣散)治癰疽化毒,未成速散,已成者速潰。
苦桔梗(去蘆) 川當歸(去汁制) 人參 防風(去蘆) 芎 白寸截,捶令扁,冷鹽水潤透,蒸焙)上十味,各精選藥材,曬干,焙至凈方秤,人參、當歸、黃 各二兩,余藥各一兩,除桂數服然
五香連翹湯
治疽作二日后,宜以此湯與漏蘆湯相間連日服之。
桑寄生(無真者,寧缺之)蘆,生用) 升麻 木通 射干 川獨研) 大黃(銼,炒) 甘草(生。各半兩)上為粗末,和勻,每服四大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內托散
豆粉(一兩) 乳香(別研,半兩)上為末,和勻,熟水調服。一方煎生甘草湯調下少許,時時細呷之,要藥常在胸膈間。
凡有氣攻沖臟腑,漸作嘔吐,后來多致咽喉口舌生瘡,黑爛生菌,可進。如瘡發三五日之后,此藥但可間服,當別用藥以治療。
愈,不曾表汗,余毒在經絡,背發大疽,自肩下連腰脅腫甚,藥敷之,中夜大嘔,乃連進此藥四服,嘔遂止,既而瘡潰出赤瘰者,痛過輒嘔,服此藥嘔亦止,近見有人病疽,醫者不肯楊氏之言,以解世人之惑。
肺癰論治
夫肺癰者,由風寒之氣,內舍于肺,其氣結聚所成也。蓋肺為五臟之華蓋,其位象天,候于積不燥,止者
桔梗湯
治肺癰,心胸氣壅,咳嗽膿血,心神煩悶,咽干多渴,兩腳腫滿,小便赤黃,大便桔梗(去蘆) 貝母(去心膜) 當歸(去蘆,酒浸) 栝蔞子 枳殼(去瓤,麩炒) 薏苡仁(炒) 桑白皮(蜜水炙) 防己(各一兩) 甘草節(生用) 杏仁(去皮尖,麩炒)百合(蒸。各半兩) 黃 (去蘆,一兩半)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若大便秘者
葶藶散
治肺癰喘咳氣急,眠臥不得。
甜葶藶(二兩半,隔紙炒令紫)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溫服,不拘時候。
排膿散
治肺癰,得吐膿后,宜以此藥排膿補肺。
綿黃 (去蘆,二兩,生用)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溫服,不拘時候。
丁腫論治
素問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虛邪賊風,避之以時。人之有生,攝養為先,將理失宜,百風榮衛方。
五丁寒癢畔六人無嵇云∶諸瘡莫急于丁瘡。有魚眼丁,多發于足,非神手不能治也。大凡治丁瘡,先以披頭針仍散嵇云∶有絲瘡證,乃丁瘡之類,醫若不識,并無治法,害人最速。其瘡生手足間,有黃泡,生矣。此名內疳烙之,作枕,此證久即撒液不識,嵇云∶治魚眼丁之法,先以針刺之,若痛則瘡根已走矣。用療漏瘡之法,以榆皮隨俞穴所則是活肌肉矣。即于針瘡,納蟾酥丹,覆以乳香膏,再于正瘡上針孔中,納蟾酥丹三二粒,乃覆以乳香膏,則其丁瘡之根,即向元所潰而愈。
二黃散
治丁腫雄黃 雌黃(各等分)上二味為末,先用針刺四周及中心,醋和涂之。
蒼耳散
蒼耳根莖苗子,但取一色,燒為灰。
上為末,醋泔淀和如泥,涂上,干即拔根出,神驗。
蟾酥丹
蟾酥(一枚)上為末,以白面和黃丹,丸如麥顆狀,針破患處,以一粒納之,神效。
蒼金沙散
取丁瘡。
蕪菁根 鐵生衣(各等分)上和搗,以大針刺作孔。復削蕪菁根如針大,前鐵生衣涂上刺孔中,又涂所搗者封上,仍以
灸法
治丁腫,灸掌后橫紋五指,男左女右,七壯即瘥,已用得效。丁腫灸法雖多,然此一法甚驗,出于意表也。
論治
嵇云∶癰之根腳淺而闊,倘治之遲,則有潰爛肌肉之患,若久而不合,則多為漏瘡,治癰已去皮嵇悉自嵇云∶澄江治一婦人漏瘡,此婦人先于小腹下成一漏瘡,久又于背脊腰下成一瘡,嵇以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