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胎前諸癥

  • 張氏婦科
  • 佚名
  • 1118字
  • 2015-12-26 17:20:29

婦人胎氣不固,常要小產(chǎn)∶人參(五分) 加條芩 殼砂 杜仲 川斷 糯米(一撮炒)孕婦因跌撞、壓觸、腹痛、血下、胎動∶川芎 黃芩 芍藥(各三錢) 當歸 熟地 杜仲(各一錢) 殼砂 川斷(各二錢) 阿膠(一錢)胎動下血,其腹絞痛,不知兒身死活∶川芎(六錢) 當歸(三錢)水酒煎,作三次服。胎活即安,胎死即下。

婦人下血不止,胎上沖心,四肢逆冷幾死∶阿膠 杜仲(各三錢) 條芩(三錢) 川芎(三錢) 熟艾 桔梗(各二錢) 陳皮 竹葉(各二錢)妊婦小腹沉重,痛不可忍,二便閉塞不通,名胎壓膀胱∶升麻 川芎 條芩 杜仲 山藥 川斷(各二錢) 人參(五分) 黃連 茯苓(各一錢) 白術(shù)(土炒二錢)孕婦胎孕上沖,痛不可忍,此為子懸血虛故也。大宜補血為主∶四物湯加條芩、殼砂、桔梗、陳皮。

胎孕不安,因氣血不足。血虛則隨氣上升,大宜補血為主;氣虛隨血下墜,大宜補氣為主,次宜安胎。

若云“諸癥不宜補”者,此醫(yī)家大誤事也。

孕婦厭食嘔吐,此因氣虛不得流通,便化為痰涎,多聚于胃,故有此癥。宜補氣祛痰為主。

白術(shù) 川貝(各三錢) 茯苓 前胡(各二錢) 旋復(fù)花 香附 殼砂 陳皮(各一錢)妊婦漏胎下血,竟如月水,若待血干,非但損子,亦損其母∶熟地 白術(shù) 姜炭 茯苓(各二錢) 條芩(二錢) 歸身 殼砂 阿膠(各一錢)妊婦腹中煩悶者,氣血兩虛故也。心肺兩經(jīng)火動,名為子煩∶條芩 麥冬 白術(shù) 茯苓 芍藥(各二錢) 知母 防風 前胡(各一錢)孕婦尿澀,小便小道熱痛者,名子淋∶冬葵子 木通 粉草(各一錢) 條芩 芍藥 赤茯苓(各二錢)孕婦腹中胎鳴,因懸高而胎失氣管,故有此癥,名子鳴∶川芎(三錢) 川連(二錢)妊婦小便頻鳴,名為轉(zhuǎn)胞,氣虛血熱也∶人參 茯苓 條芩(各二錢) 歸身 川芎 芍藥 粉草(各一錢)妊婦遍身浮腫,脾胃氣虛∶茯苓 澤瀉 白術(shù)(各二錢) 木通 豬苓 濃樸(各一錢)妊婦二、三月期,心腹腰痛難忍,氣熱腎虛故也∶六味加條芩三錢,當歸、阿膠、甘草各一錢。

妊婦遍身疼痛,氣血兩虛,痰涎作痛∶人參加柴胡、前胡、川貝、生姜。

妊婦寒熱不快者,亦氣血兩虛故也∶逍遙散加條芩、殼砂、生姜。

妊婦傷寒,恐熱極損胎,必先安胎,后隨癥治之。先用條芩、殼砂,后用本癥之藥,切忌姜、桂、麻黃辛熱之物。

妊婦痢疾,必先用條芩、殼砂以安胎,次隨癥治之。須忌檳榔、枳殼,恐其下胎,則病難治,須用仔細。

妊婦泄瀉虛寒,因久痢之后故有此癥∶五苓散加良姜。

凡妊婦服藥,雖有諸癥,條芩、殼砂必不可少。

黃芩安胎,清三焦之火,能降血下行;殼砂安胎,乃血中之要藥,又能止痛行氣;阿膠安胎,乃止血養(yǎng)血之藥,治血虛胎動。

妊婦小產(chǎn)與小產(chǎn)不同。小產(chǎn)損傷胎氣,不比大產(chǎn)瓜熟蒂圓,出于自然。以補中益氣為主。小產(chǎn)之后,雖有諸癥,必因氣血虛寒而起。宜補氣血,以十全大補湯為主,或人參湯加阿膠、艾葉好。

冬葵子(五錢) 枳殼 木通 蟬蛻(各二錢) 車前子(五錢) 歸尾(三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伊宁市| 星座| 盐边县| 灌南县| 柞水县| 石楼县| 阳谷县| 吉安县| 泰安市| 九江市| 兖州市| 团风县| 长泰县| 酒泉市| 清原| 安岳县| 兴隆县| 视频| 盈江县| 乐至县| 广宁县| 通河县| 聂拉木县| 余庆县| 潼关县| 桑植县| 塘沽区| 新巴尔虎右旗| 桑植县| 天祝| 平南县| 辽宁省| 水富县| 涟水县| 荔波县| 克山县| 会同县| 府谷县| 许昌市|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