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 新修本草
- 蘇敬
- 4951字
- 2015-12-26 16:36:10
九【米中】
粟米
味咸,微寒,無毒。主養腎氣,去胃痹,中熱,益氣;陳者,味苦,主胃熱,消渴,利小便。
江東所種及西間皆是,其粒細于粱米,熟舂令白,亦以當白粱,呼為白粱粟。陳者謂經三、五年者,或呼為粢米,以作粉,尤解煩悶,服食家亦將食之。
〔謹案〕粟有多種,而并細于諸粱,北土恒食,與粱有別。
陶云∶當白粱,又云或呼為粢,粢則是稷,稷乃 之異名也。其米泔汁,主霍亂,猝熱,心煩渴,飲數升立瘥。臭泔,止消渴優良。
九【米中】
米麥
味甘、苦,寒,無毒。主寒中,除熱渴,解煩,消石氣。蒸米麥熬磨作之,一名糗也。
九【米中】
丹黍米
味苦,微溫,無毒。主咳逆,霍亂,止泄,除熱,止煩渴。
此則即赤黍也,亦出北間,江東時有種,而非土所宜,多入神藥用。又黑黍名 ,供釀酒祭祀用之。
九【米中】
米
味苦,無毒。主寒中,下氣,除熱。
此是以米為 爾,非別米名也。末其米脂和敷面,亦使皮膚悅澤,為熱不及麥 也。
〔謹案皆當以可生之物為之。陶稱以米為 ,其米豈更能生乎?止當取中之米耳。案《食經》稱用稻 ,稻即 谷之名,明非米作也。
九【米中】
秫米
味甘,微寒。止寒熱,利大腸,療漆瘡。此人以作酒及煮糖者,肥軟而易消;方藥不正用,惟嚼以涂漆瘡,及釀諸藥醪。
〔謹案〕此米,功能是稻秫也。今大都呼粟糯為秫稻,秫為糯矣。北土亦多,以粟秫釀酒,而汁少于黍米。粟秫應有別功,但本草不載。凡黍稷、粟秫、粳糯,此三谷之 秫也。
九【米中】
陳廩米
味咸、酸,溫,無毒。主下氣,除煩渴,調胃,止泄。
此今久入倉陳赤者,湯中多用之。人以作酢酒,勝于新粳米。
九【米中】
酒
味苦、甘、辛,大熱,有毒。主行藥勢,殺百邪惡毒瓦斯。
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熱性獨冠群物。藥家多須,以行其勢。人飲之,使體弊神昏,是行觸霧,一人健、一人病、一人死。健者飲酒,病者食粥,死者空腹,此酒勢辟惡,勝于食。
〔謹案〕酒,有葡萄、秫、黍、粳、粟、曲、蜜等,作酒醴以曲為。而葡萄、蜜等,獨不用曲。飲葡萄酒,能消痰破 。諸酒醇 不同,惟米酒入藥用。
九【米下】
腐婢
味辛,平,無毒。主 瘧寒熱,邪氣,泄痢,陰不起,止消渴,病酒頭痛。生漢中,即小豆華也。七月采,陰干。
花用異實,故其類不得同品,方家都不用之,今自可依其所主以為療也。但未解何故有腐婢之名。《本經》不云是小豆花,后醫顯之耳。未知審是否?今海邊有小樹,狀似梔子,莖條多曲為腐婢,用療瘧有效,亦酒漬皮療心腹痛。恐此多當是真。若爾,此〔謹案〕腐婢,山南相承,以為葛花。《本經》云小豆花,陶復稱海邊小樹,未知熟是?然葛花消酒,大勝豆花,葛根亦能消酒,小豆全無此效。校量葛、豆二花,葛為真也。
九【米下】
扁豆
味甘,微溫。主和中,下氣。葉主霍亂吐下不止。
人家種之于籬垣,其莢蒸食甚美,無正用其豆者。葉乃單行用之。患寒熱病者,不可食之。
〔謹案〕此北人名鵲豆,以其黑而間白故也。
九【米下】
黍米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補中,多熱,令人煩。
荊、郢州及江北皆種此。其苗如蘆而異于粟,粒亦大。粟而多是秫,今人又呼秫粟為黍,非釀黍米酒,則皆用秫黍也。又有 米與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乃言發宿病。
〔謹案〕黍有數種,以備注前條,今此通論黃黑黍米耳,亦全不似蘆,雖似粟而非粟也。 即稷也,具釋后條。
九【米下】
粳米
味甘、苦,平,無毒。主益氣,止煩,止泄。
此即今常所食米,但有白、赤、小、大異族四、五種,猶同一類也。前陳廩米,亦是此種,以廩軍人,故曰廩耳。
〔謹案〕傳稱食廩為祿。廩,倉也。前陳倉米曰廩,字誤作 ,即謂廩軍米也。苦廩軍新米者,亦為陳乎?
九【米下】
稻米
味苦。主溫中,令人多熱,大便堅。
道家方藥有俱用稻米、粳米,此則是兩物矣。云稻米糠白如霜。今江東無此,皆通呼粳米為稻耳。不知其色類,復云何也!〔謹案〕稻者, 谷通名。《爾雅》云∶ ,稻也,粳者不為二事,深不可解也。
九【米下】
稷米
味甘,無毒。主益氣,補不足。
稷米亦不識,書多云黍稷,稷恐與黍相似。又有 ,亦不知是何米。《詩》云∶黍、稷、稻此,即八谷也,俗人莫能證辨,如此谷稼尚弗能明,而況芝英乎?案汜勝之《種植書》有黍,即如前說。無稷有稻,猶是粳米,粱是秫,禾即是粟。董仲舒云∶禾是粟苗名耳,麻是胡麻, 是大麻,菽是大豆。大豆有兩種;小豆一名苓,有三四種。麥有大、小 , 即宿麥,亦謂種麥。如此,諸谷之限也。菰米一名雕胡,可作餅。又漢中有一種名 粱,粒如粟而皮黑,亦可食;釀為酒,甚消玉。又有烏禾,生野中如稗,荒年代糧而殺蟲,煮以沃地,螻蚓皆死。稗亦可食。凡此之類,復有數種耳。
〔謹案〕《呂氏春秋》云有陽山之 。高誘曰∶關西謂之糜,冀州謂之 ,《廣雅》云∶ , 也。《廟,稷曰明粢。《穆天子傳》云∶赤烏之人。獻 麥百載。《說文》云∶稷,五谷長,田正也,自商以來,周棄主之。此官名,非谷號也。又案先儒以為粟類,或言粟之上者。《爾雅》云∶粢言稷。陶云八谷者,黍、稻、粱、禾、麻、菽、麥,俗人尚不能辨,況芝英乎?既有稷禾,明非粟也。本草有稷載,稷即 也。今楚人謂之稷,關中謂之糜,呼其米為黃米,與黍為 秫,故其苗與與黍相似斯并得之矣。儒家但說其義,不知其實。尋鄭玄注《禮》∶王瓜云是菝 ,謂楂為梨之不藏者。周官瘍人主祝藥,云祝當為注,義如附著,
九【米下】
醋
味酸,溫,無毒。主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
醋酒為用,無所不入,逾久逾良,亦謂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丹家又加余物,謂為華池左味,但不可多食之,損人肌藏耳。
〔謹案〕醋有數種,此言米醋。若蜜醋、麥醋、曲醋、桃醋、葡萄、大棗、等諸雜果醋,及糠糟等醋會意者,亦極酸烈,止可啖之,不可入藥用也。
九【米下】
醬
味咸、酸,冷利。主除熱,止煩滿,殺百藥熱湯及火毒。
醬多以豆作,純麥者少。今此當是豆者,亦以久久者彌好。又有肉醬、魚醬,皆呼為醢,不〔謹案〕又有榆人醬,亦辛美,利大小便。芫荑醬大美,殺三蟲、雖有少臭氣,
九【米下】
食鹽
味咸,溫,無毒。主殺鬼蠱,邪注,毒瓦斯,下部 瘡,傷寒寒熱,吐胸中痰 ,止心腹卒痛,堅肌骨。多食傷肺,喜咳。
五味之中,惟此不可缺。今有東海、北海供京都及西川南江用。中原有河東鹽池,梁、益有鹽井,交、廣有南海鹽,西羌有山鹽,胡中有樹鹽,而色類各不同,以河東最為勝。此間東海鹽、官鹽白,草粒細。
北海鹽黃,草粒大。以作魚及咸菹,乃言北海勝。而藏繭必用鹽官者,蜀中鹽小淡,廣州鹽咸苦。不知其為療體復有優劣否?西方、北方人,食不耐咸,而多矣。然以浸魚肉,則能經久不敗;以沾布帛,則易致朽爛。所施處各有所宜也。
十
青玉
味甘,平,無毒。主婦人無子,輕身不老,長年。一名谷玉,生藍田。
張華云∶合玉漿用谷玉,正縹白色,不夾石,大者如升;小者如雞子,取穴中者,非今作器物玉也。出襄鄉縣舊穴中。黃國中,詔征南將軍夏侯尚求之。
十
白玉髓
味甘,平,無毒。主婦人無子,不老延季。生藍田玉石之間。
十
玉英
味甘。主風瘙皮膚癢。一名石鏡,明白可作鏡。生山竅,十二月采。
十
璧玉
味甘,無毒。主明目、益氣,使人多精生子。
十
合玉石
味甘,無毒。主益氣,消渴,輕身,辟谷。生常山中丘,如彘肪。
十
紫石華
味甘,平,無毒。主渴,去小腸熱。一名茈石華。生中牛山陰,采無時。
十
白石華
味辛,無毒。主癉,消渴,膀胱熱。生液北鄉北邑山,采無時。
十
黑石華
味甘,無毒。主陰萎,消渴,去熱,療月水不利。生弗其嶗山陰石間,采無時。
十
黃石華
味甘,無毒。主陰萎,消渴,膈中熱,去百毒。生液北山,黃色,采無時。
十
厲石華
味甘,無毒。主益氣,養神,止渴,除熱,強陰。生江南,如石華,采無時。
十
石肺
味辛,無毒。主癘咳寒,久痿,益氣,明目。生水中,狀如肺,黑澤有赤文,出水即干。
今浮石亦療咳,似肺而不黑澤,恐非是也。
十
石肝
味酸,無毒。主身癢,令人色美。生常山,色如肝。
十
石碑
味甘,無毒。主胃寒熱,益氣,癢瘀。令人有子。一名胃石,一名膏石,一名硝石。生隱番山谷石間,黑如大豆,有赤文,色微黃,而輕薄如棋子,采無時。
十
石腎
味咸,無毒。主泄痢。色如白珠。
十
封石
味甘,無毒。主消渴,熱中,女子疽蝕。生常山及少室,采無時。
十
陵石
味甘,無毒。主益氣,耐寒,輕身,長年。生華山,其形薄澤。
十
碧石青
味甘,無毒。主明目,益精,去白皮 ,延季。
十
遂石
味甘,無毒。主消渴,傷中,益氣。生太山陰,采無時。
十
白肌石
味辛,無毒。主強筋骨,止消渴,不饑,陰熱不足。一名肌石;一名洞石。生廣焦國卷山,青色潤澤。
十
龍石膏
無毒。主消渴,益壽。生杜陵,如鐵脂,中黃。
十
五羽石
主輕身,延季。一名金黃。生海水中蓬葭山上倉中,黃如金。
十
石流青
味酸,無毒。主療泄,益肝氣,明目,輕身長年。生武都山石間,青白色。
十
石流赤
味苦,無毒。主婦人帶下,止血,輕身長年。理如石耆,生山石間。
芝品中有石流丹,又有石中黃子。
十
石耆
味甘,無毒。主咳逆氣。生石間,色赤如鐵脂,四月采。
十
紫加石
味酸。主痹血氣。一名赤英,一名石血。赤無理。生邯鄲山,如爵茈。二月采。
三十六水方呼為紫賀石。
十
終石
味辛,無毒。主陰痿痹,小便難,益精氣。生陵陰,采無時。
以上玉石類二十六種
十
玉伯
味酸,溫,無毒。主輕身,益氣,止渴。一名玉遂。生石上,如松,高五、六寸,紫華用莖葉。
十
文石
味甘。主寒熱,心煩。一名黍石。生東郡山澤中水下。五色,有汁潤澤。
十
曼諸石
味甘。主益五臟氣,輕身長年。一名陰精。六月、七月出石上,青黃色,夜有光。
十
山慈石
味苦,平,有毒。主女子帶下。一名爰茈。生山之陽。正月生葉如藜蘆,莖有衣。
十
石濡
主明目,益精氣,令人不饑渴,輕身長年。一名石芥。
十
石蕓
味甘,無毒。主目痛,淋露,寒熱,溢血。一名蚤烈,一名頤喙。三月、五月采莖葉,陰干。
十
石劇
味甘,無毒。主渴消中。
十
路石
味甘、酸、無毒。主心腹,止汗,生肌,酒痂,益氣,耐寒,實骨髓。一名陵石。生草石上,天雨獨干,日出獨濡。
花黃,莖赤黑。三歲一實,實赤如麻子。五月、十月采莖葉,陰干。
十
曠石
味甘,平,無毒。主益氣養神,除熱,止渴。生江南,如石草。
十
敗石
味苦,無毒。主渴、痹。
十
越砥
味甘,無毒。主目盲,止痛陰,除熱癃。
疑此今細礪石,出臨平者。
十
金莖
味苦、平,無毒。主金創,內漏。一名葉金草。生澤中高處。
十
夏臺
味甘。主百疾,濟絕氣。
此藥乃爾神奇,而不復識用,可恨。
十
柒紫
味苦。主少腹痛,利小腸,破積聚,長肌肉。久服輕身長年。生宛朐,二月、七月采。
十
鬼目
味酸,平,無毒。主明目。一名來甘。實赤如五味,十月采。
俗人今呼白草子亦為鬼目,此乃相似。
十
鬼蓋
味甘,平,無毒。主小兒寒熱癇。一名地蓋。生垣墟下,聚生赤,旦生暮死。
一名朝生,疑是今鬼傘。
十
馬顛
味甘,有毒。療浮腫,不可多食。
十
馬唐
味甘,寒。主調中,明耳目。一名羊麻,一名羊粟。生下濕地,莖有節,節生根。五月采。
十
馬逢
味辛,無毒。主癬蟲。
十
牛舌實
味咸,溫,無毒。主輕身益氣。一名彖尸。生水中澤旁,大葉長尺。五月采。
十
羊乳
味甘,溫,無毒。主頭眩痛,益氣,長肌肉。一名地黃。三月采,立夏后母死。
十
羊實
味苦,寒。主頭禿,惡瘡,疥瘙,痂癬。生蜀郡。
十
犀洛
味甘,無毒。主癃。一名星洛;一名泥洛。
十
鹿良
味咸,臭。主小兒驚癇,賁豚, ,大人痙。五月采。
十
菟棗
味酸,無毒。主輕身益氣。生丹陽陵地,高尺許,實如棗。
十
雀梅
味酸,寒,有毒。主蝕惡瘡。一名千雀。生海水石谷間。葉如李,實如麥李。
十
雀翹
味咸。主益氣,明目。一名去母;一名更生。生藍中,葉細黃,莖赤有刺。四月實,實兌黃中黑。五月采,陰干。
十
雞涅
味甘,平,無毒。主明目,目中寒風,諸不足,水腫,邪氣,補中,止泄痢,女子白沃。
一時。
十
相烏
味苦。主陰萎。一名烏葵。如蘭香,赤莖。生山陽,五月十五日采,陰干。
十
鼠耳
味酸,無毒。主痹寒,寒熱,止咳。一名無心。生田中下地,濃華、肥莖。
十
蛇舌
味酸,平,無毒。主除留血,驚氣,蛇癇。生大水之陽。四月采華,八月采根。
十
龍常草
味咸,溫,無毒。主輕身,益陰氣,療痹寒濕。生河水旁,如龍 ,冬、夏生。
十
離樓草
味咸,平,無毒。主益氣力,多子,輕身長年。生常山,七月、八月采實。
十
神護草
可使獨守,叱咄人,寇盜不敢入門。生常山北共,八月采。
此亦奇草,計彼人猶應識用之。
十
黃護草
無毒。主痹,益氣,令人嗜食。生隴西。
十
吳唐草
味甘,平,無毒。主輕身,益氣,長年。生故稻田中,夜日有光,草中有膏。
十
天雄草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陰痿。生山澤中,狀如蘭,實如大豆,赤色。
十
雀醫草
味苦,無毒。主輕身,益氣,洗浴爛瘡,療風水。一名白氣。春生,秋花白,冬實黑。
十
木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