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琉球說略(1)

姚文棟譯

琉球,古云「宇留間島」;起于日本西海道薩摩國之南百四十里海中(日本法:每六十間為一町,每三十六町為一里——計日本一里,約當中國六里零),合大小島嶼四十余成國,至臺灣島之東二十六、七里而止。東南為太平洋,西北為支那海(外洋稱中國,不分古今,總云「支那」。支那海,猶云中國海也)。全國地勢,自分為三:北部總稱大島、南部總稱先島,其中間稱沖繩島,即中部——省管間切,間切管村;間切如日本之鄉、省如日本之郡。凡省三:云中山、云山南、云山北,是專在沖繩島者。合計三部,凡七十八間切、七百二十一村。北部諸島,今雖屬日本鹿兒島縣,其初亦琉球之地也。相傳琉球上古有男女二神降于大島之北岳——男云志仁禮久、女云阿摩美姑,生三男、二女。長男之孫,世為國王,稱天孫氏。其后日本人源為朝之子尊敦代天孫氏而立,是為舜天王。慶長年中(日本年號),其數世孫尚寧舉國降于島津氏(日本人,官薩摩守護),島津氏乃還中部、南部,獨收北部;自是屬于鹿兒島縣。風土、物產,率與中部、南部相同。

北部諸島,距薩摩國寶島之南三十五里,在中部諸島之北少東偏。有大島、德島、沖永良部島、加計留麻島、受島、與論島、喜界島等凡十許島;因大島最大,故諸島統稱「大島」。

大島,其大亞于沖繩島,或呼為小琉球。全島長二十一里許;其幅狹所二、三里,廣所八、九里。古稱阿摩美島,史所云「奄美國」即此島。島之東北,有阿摩美岳。相傳男女二神降于此所,因女神名阿摩美姑,遂以名岳,且以名島。阿摩美岳,今稱湯灣岳;高二百五十丈。島中山脈之所起,永明、清水、菊花等諸山聳其南,其高有至百二十五丈者;其他疊嶂攢峰,簇立不一。瀕海之地,漸平衍。島中分置柰瀨、古見、住用、燒內、西、東瀨、名龍鄉、大和濱、須垂、赤木、名、渡連、實久十三間切:柰瀨,其首府,以為島中佳港故也。港在北岸笠利崎,斗出其東北,抱海水成一大灣;中有深井、龍鄉兩港,其間可泊大船數十艘。柰瀨之西為大和濱,自大和濱水程七里至燒內港口,有伊太良島可御風濤。海水從西來注于灣內,其廣不足一里、長三里余,可泊大船百余艘。其南云西古見港,亦足容巨艦七、八艘;此西岸之佳港也。東岸有住用港,即住用川下流,亦一佳港;川上有銅礦。南岸與加計留麻島夾一帶之海峽,其中皆可泊舟。氣候冬暖夏涼,土壤肥沃;百物繁生,人口稠密。

加計留麻島,在大島之南,周四十五里余。其西南有受島、與呂島,一周回三里半、一四里余;屬于東、西二間切。加計留麻島至受島最近處不過五町,受島至與呂島二十町。

喜界島,距大島笠利間切之東七里,周回七里;分置伊沙、志戶、桶、東、西目灣、荒本六間切。雖有灣泊可航大島,然僅容小舟。島中有噴火山,高八十七丈;此外皆平地,樹木甚少。土人焚馬糞,以代薪炭。

喜界,古作鬼界。合西海道大隅國之種子、屋久及薩摩國之寶甑、黑惡石、琉黃諸島(皆日本地),或稱五島、或稱七島。

德島,在與呂島之南,其間僅隔一海峽;周回十七里余。山岳重疊,綿亙西北;其高有至二百丈者。海岸雖有和爾耶、井之川、秋德三港,然自秋德港外,或則水淺、或則灣小,不能容舟。船治所在龜津村。島中分置龜津、伊仙、喜念、井之川、岡前、兼久六間切。川流數條,發源山岳之間,各流入海。其大者云足霧神川、阿含川、鹿川,然亦非中土諸川之比;余更細流矣。氣候、物產,與大島相類。

永良部島,在德島之南。凡琉球及其近傍之永良部島有三:屬大隅國者,云口永良部島;屬宮古島者,云奧永良部島;此島,則稱為沖永良部島。周回十四里余,分置木比留、大城、德時三間切。大城岳,峙其中央;北麓有一池。天田川發源此山,注于東海。其北有和泊港,距德島之秋德港十八里;水淺,不便泊舟。

與論島,在永良部島和泊港之東南十余里,周回五里余;岸旁,沙礁相連。東北之岬云赤岬沙觜,斗出海中十七、八町。島之西南有赤佐港,水淺不便泊舟。自此至沖繩島之運天港,海路二十里。

物產,有五谷、蔬菜、燒酒、甘蔗、砂糖、蕃薯、蕉實、豌豆、落花生、木棉細布、細上布、麻布、芭蕉布、草席、山藍、棕櫚、蘇鐵、佛桑、野海棠、野牡丹、萬年青、仙人掌、櫧桑、鳳梨、烏木、赤木、黃木、螺石、牛、馬、豬、鹿、猿、兔等。礦屬,出銅。鱗族,有鮫、鯉、鮒、鰻、鱵、鰩、毛魚、鍼魚、銀鏤魚等;又產蟳、蟹、〈王車〉螯、真珠、玳瑁、海膽等。櫧以喜界島者為佳;此島又產硫黃、滑石、雷斧石、灰石。其豌豆、落花生,則推德島。諸島皆有砂糖之利,而亦稱德島為最。大島多毒蛇——呼云波布,嚙人立死;支那人所謂「飯匙倩」是也。又永良部島有海蛇——云永良部鰻,其臘可制藥(以上琉球北部,久為日本屬地)。

中部諸島,大小二十余,分為三部:西云計良間諸島、北云伊平屋諸島,中央即沖繩諸島。沖繩島最大,因稱大琉球,即首府所在;周回七十四里,東北延長至西南,形如虯龍蜿蜓水上,長五十六里、闊十里至十二里。極北之岬云平登岬,極南之岬云喜屋武崎;西有先春、前田、赤丸等沙觜,東有的柰、勝連等沙觜——勝連沙觜斗出海中二里余:此沿海之地勢也。全島亦分三省,是為中山、山南、山北。山北或稱國頭省,在島之北部;山南或稱島尻省,在島之南部。其中間——即中山稍南偏,或稱中頭省。中頭省分置西原、浦添、宜野灣、中城、北榖、讀榖山、勝連、與那城、越來、美里、具志川十一間切。別有首里、那霸、久米、泊四邑以為世官子孫之所住,不稱間切。島尻省分置真和志、大里、玉城、豐見城、小祿、兼城、南風原、高嶺、東風平、佐敷、知念、具志頭、麻文仁、真壁、喜屋武十五間切,國頭省分置金武、恩納、名護、久志、羽地、今歸仁、本部、大宜味、國頭九間切:三省凡三十五間切。國頭省峰巒起伏,平衍之地甚少;中頭省及島尻省,田野大辟,戶口亦多。

島中諸山雖不甚高,其脈延亙三省。八重頭峙于島尻省,辨岳聳于中頭省,恩納、名護、佳楚三岳簇立于國頭省,是稱五岳。五岳中,佳楚岳一百四十余丈,最高——一名宇勝岳。此岳之南為讀榖山,北即名護岳——產蘭。恩納岳或稱佐渡山,在名護岳之南。辨岳峙首里之西,山上有神廟,祀天孫氏女祝祝(祝祝,君君妹)。其東北有姑場岳,與八重頭相連者為周吉山、佐高嶺諸山。高嶺者,昔時山南王筑城居此。

川流發源于連山之間,雖各流入海,其長率不過數里;惟富藏、大榮、饒波三川較大。饒波川,從豐見城間切之石火山來,合長川注于那霸江——長川發源浦添間切之浦添山。大榮川,出佳楚岳之麓西南,流入海;其東即運天港。富藏川,發源金武間切之金峰山,東流注于海。此數川中,那霸江最大;潮水相會之處,為那霸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河北省| 伊金霍洛旗| 健康| 内江市| 井研县| 黄山市| 建昌县| 景泰县| 太白县| 南康市| 西乌| 巩义市| 常宁市| 萍乡市| 府谷县| 丘北县| 民权县| 孙吴县| 曲靖市| 茌平县| 斗六市| 吉林省| 湘潭县| 独山县| 芮城县| 修武县| 永昌县| 通道| 陈巴尔虎旗| 华蓥市| 北宁市| 吕梁市| 三都| 长阳| 普兰县| 甘孜县| 揭东县| 和平县| 顺昌县|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