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僖公
  • 佚名
  • 4913字
  • 2015-12-26 16:27:37

初,獻公使荀息傅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對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公曰:“何謂忠貞?”對曰:“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及里克將殺奚齊,先告荀息曰:“三怨將作,秦、晉輔之,子將何如?”荀息曰:“將死之。”里克曰:“無益也。”荀叔曰:“吾與先君言矣,不可以貳。能欲復言而愛身乎?雖無益也,將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誰不如我?我欲無貳而能謂人已乎?”

冬十月,里克殺奚齊于次。書曰:“殺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將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輔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殺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詩所謂‘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荀息有焉。”

齊侯以諸侯之師伐晉,及高梁而還,討晉亂也。令不及魯,故不書。

晉鄐芮使夷吾重賂秦以求入,曰:“人實有國,我何愛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從之。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秦伯謂鄐芮曰:“公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仇。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公謂公孫枝曰:“夷吾其定乎?對曰:“臣聞之,唯則定國。《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文王之謂也。又曰:‘不僣不賊,鮮不為則。’無好無惡,不忌不克之謂也。今其言多忌克,難哉!”公曰:“忌則多怨,又焉能克?是吾利也。”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為仁,使為左師以聽政,于是宋治。故魚氏世為左師。

僖公十年

[經]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齊。狄滅溫,溫子奔衛。晉里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夏,齊侯、許男伐北戎。晉殺其大夫里克。秋七月。冬,大雨雪。

[傳]十年春,狄滅溫,蘇子無信也。蘇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滅。蘇子奔衛。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黨會齊隰朋立晉侯。晉侯殺里克以說。將殺里克,公使謂之曰:“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臣聞命矣。”伏劍而死。于是鄭聘于秦,且謝緩賂,故不及。

晉侯改葬共大子。

秋,狐突適下國,遇大子,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無禮,余得請于帝矣。將以晉畀秦,秦將祀余。”對曰:“臣聞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君祀無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圖之。”君曰:“諾。吾將復請。七日新城西偏,將有巫者而見我焉。”許之,遂不見。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許我罰有罪矣,敝于韓。”

鄭之如秦也,言于秦伯曰:“呂甥、鄐稱、冀芮實為不從,若重問以召之,臣出晉君,君納重耳,蔑不濟矣。”

冬,秦伯使冷至報問,且召三子。鄐芮曰:“幣重而言甘,誘我也。”遂殺鄭、祁舉及七輿大夫:左行共華、右行賈華、叔堅、騅顓、累虎、特宮、山祁,皆里、之黨也。豹奔秦,言于秦伯曰:“晉侯背大主而忌小怨,民弗與也,伐之必出。”公曰:“失眾,焉能殺。違禍,誰能出君。”

僖公十一年

[經]十有一年春。晉殺其大夫鄭父。夏,公及夫人姜氏會齊侯于陽谷。秋八月,大雩。冬,楚人伐黃。

[傳]十一年春,晉侯使以鄭之亂來告。

天王使召武公、內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過歸,告王曰:“晉侯其無后乎。王賜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棄也已,其何繼之有?禮,國之干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夏,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王子帶召之也。秦、晉、伐戎以救周。秋,晉侯平戎于王。

黃人不歸楚貢。冬,楚人伐黃。

僖公十二年

[經]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夏,楚人滅黃。秋七月。冬十有二月丁丑,陳侯杵臼卒。

[傳]十二年春,諸侯城衛楚丘之郛,懼狄難也。

黃人恃諸侯之睦于齊也,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滅黃。

王以戎難故,討王子帶。秋,王子帶奔齊。

冬,齊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晉。

王以上卿之禮饗管仲,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若節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陪臣敢辭。”王曰:“舅氏,余嘉乃勛,應乃懿德,謂督不忘。往踐乃職,無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禮而還。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讓不忘其上。《詩》曰:‘愷悌君子,神所勞矣。’”

僖公十三年

[經]十有三年春,狄侵衛。夏四月,葬陳宣公。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許男、曹伯于咸。秋九月,大雩。冬,公子友如齊。

[傳]十三年春,齊侯使仲孫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帶。事畢,不與王言。歸,復命曰:“未可。王怒未怠,其十年乎。不十年,王弗召也。”

夏,會于咸,淮夷病杞故,且謀王室也。

秋,為戎難故,諸侯戍周,齊仲孫湫致之。

冬,晉薦饑,使乞糴于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對曰:“重施而報,君將何求?重施而不報,其民必攜,攜而討焉,無眾必敗。”謂百里:“與諸乎?”對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

鄭之子豹在秦,請伐晉。秦伯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輸粟于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

僖公十四年

[經]十有四年春,諸侯城緣陵。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來朝。秋八月辛卯,沙鹿崩。狄侵鄭。冬,蔡侯肝卒。

[傳]十四年春,諸侯城緣陵而遷杞焉。不書其人,有闕也。

鄫季姬來寧,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夏,遇于防,而使來朝。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卜偃曰:“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

冬,秦饑,使乞糴于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慶鄭曰:“棄信背鄰,患孰恤之?無信患作,失授必斃,是則然矣。”虢射曰:“無損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與。”慶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近猶仇之,況怨敵乎?”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

僖公十五年

[經]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齊。楚人伐徐。三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候、鄭伯、許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八月,螽。九月,公至自會。季姬歸于鄫。己卯晦,震夷伯之廟。冬,宋人伐曹。楚人敗徐于婁林。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侯。

[傳]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諸夏故也。三月,盟于牡丘,尋蔡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帥師及諸侯之師救徐,諸侯次于匡以待之。

夏五月,日有食之。不書朔與日,官失之也。

秋,伐厲,以救徐也。

晉侯之入也,秦穆姬屬賈君焉,且曰:“盡納群公子。”晉侯焌于賈君,又不納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晉侯許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既而不與。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

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其卦遇《蠱》,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獲其雄狐。’夫狐蠱,必其君也。《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歲云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實落材亡,不敗何待?”

三敗及韓。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孫。”卜右,慶鄭吉,弗使。步揚御戎,家仆徒為右,乘小駟,鄭入也。慶鄭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產,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唯所納之,無不如志。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僨興,外強中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聽。

九月,晉侯逆秦師,使韓簡視師,復曰:“師少于我,斗士倍我。”公曰:“何故?”對曰:“出因其資,入用其寵,饑食其粟,三施而無報,是以來也。今又擊之,我怠秦奮,倍猶未也。”公曰:“一夫不可狃,況國乎。”遂使請戰,曰:“寡人不佞,能合其眾而不能離也,君若不還,無所逃命。”秦伯使公孫枝對曰:“君之未入,寡人懼之,入而未定列,猶吾憂也。茍列定矣,敢不承命。”韓簡退曰:“吾幸而得囚。”

壬戌,戰于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公號慶鄭。慶鄭曰:“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韓簡,虢射為右,輅秦伯,將止之。鄭以救公誤之,遂失秦伯。秦獲晉侯以歸。晉大夫反首拔舍從之。秦伯使辭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豈敢以至。”晉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

穆姬聞晉侯將至,以大子犖、弘與女簡、璧登臺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且告曰:“上天降災,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乃舍諸靈臺。

大夫請以入。公曰:“獲晉侯,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且晉人戚憂以重我,天地以要我。不圖晉憂,重其怒也;我食吾言,背天地也。重怒難任,背天不祥,必歸晉君。”公子縶曰:“不如殺之,無聚慝焉。”子桑曰:“歸之而質其大子,必得大成。晉未可滅而殺其君,只以成惡。且史佚有言曰:‘無始禍,無怙亂,無重怒。’重怒難任,陵人不祥。”乃許晉平。

晉侯使鄐乞告瑕呂飴甥,且召之。子金教之言曰:“朝國人而以君命賞,且告之曰:‘孤雖歸,辱社稷矣。其卜貳圉也。’”眾皆哭。晉于是乎作爰田。呂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將若君何?”眾曰:“何為而可?”對曰:“征繕以輔孺子,諸侯聞之,喪君有君,群臣輯睦,甲兵益多,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有益乎!”眾說。晉于是乎作州兵。

初,晉獻公筮嫁伯姬于秦,遇《歸妹》之《睽》。史蘇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無{亡皿}也。女承筐,亦無貺也。西鄰責言,不可償也。《歸妹》之《睽》,猶無相也。’《震》之《離》,亦《離》之《震》,為雷為火。為嬴敗姬,車說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師,敗于宗丘。《歸妹》《睽》孤,寇張之弧,侄其從姑,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棄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虛。”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從史蘇之占,吾不及此夫。”韓簡侍,曰:“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史蘇是占,勿從何益?《詩》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僾沓背憎,職競由人。’”

震夷伯之廟,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隱慝焉。

冬,宋人伐曹,討舊怨也。

楚敗徐于婁林,徐恃救也。

十月,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不憚征繕以立圉也,曰:‘必報仇,寧事戎狄。’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征繕以待秦命,曰:‘必報德,有死無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國謂君何?”對曰:“小人戚,謂之不免。君子恕,以為必歸。小人曰:‘我毒秦,秦豈歸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歸君。貳而執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館晉侯,饋七牢焉。

蛾析謂慶鄭曰:“盍行乎?”對曰:“陷君于敗,敗而不死,又使失刑,非人臣也。臣而不臣,行將焉入?”十一月,晉侯歸。丁丑,殺慶鄭而后入。

是歲,晉又饑,秦伯又餼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聞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晉其庸可冀乎!姑樹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

僖公十六年

[經]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飛,過宋都。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秋七月甲子,公孫茲卒。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邢侯、曹伯于淮。

[傳]十六年春,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六鹢退飛過宋都,風也。周內史叔興聘于宋,宋襄公問焉,曰;“是何祥也?吉兇焉在?”對曰:“今茲魯多大喪,明年齊有亂,君將得諸侯而不終。”退而告人曰:“君失問。是陰陽之事,非吉兇所生也。吉兇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夏,齊伐厲不克,救徐而還。

秋,狄侵晉,取狐、廚、受鐸,涉汾,及昆都,因晉敗也。

王以戎難告于齊,齊征諸侯而戍周。

冬,十一月乙卯,鄭殺子華。

十二月會于淮,謀鄶,且東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齊有亂。”不果城而還。

僖公十七年

[經]十有七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夏,滅項。秋,夫人姜氏會齊侯于卞。九月,公至自會。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傳]十七年春,齊人為徐伐英氏,以報婁林之役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堰市| 公安县| 天祝| 邵武市| 金秀| 弥勒县| 固镇县| 通道| 龙南县| 山阳县| 齐齐哈尔市| 桐城市| 汶川县| 盱眙县| 绥宁县| 雅江县| 宾川县| 酉阳| 乡宁县| 遵义县| 中西区| 习水县| 隆德县| 昭苏县| 涿州市| 鞍山市| 北流市| 嘉鱼县| 泸州市| 霸州市| 呼和浩特市| 饶河县| 苗栗市| 普安县| 韶山市| 沾益县| 台中县| 古丈县| 古丈县| 方山县|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