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下經(4)
- 神農本草經贊
- 王楚材
- 4016字
- 2015-12-26 16:25:46
詩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李時珍曰。赤者為楸。木理白者為梓。爾雅翼。
植于林。諸木皆內拱。埤雅。梓木為木王。禮斗威儀。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梓為長生。王續詩。閑田且牧豬。元中記。終南山有梓樹。秦文公伐之。中有青牛。逐之入澧水。雜五行書。舍西種梓楸各五根。子孫順孝。黃庭堅贊。以福孫曾。詩。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石南
味辛苦。主養腎氣。內傷陰衰。利筋骨皮毛。實。殺蠱毒。破積聚。逐風痹。一名鬼呂。生山谷。
清溪文石。聳異傾妍。葉苞花孕。花散葉遷。染斑雨漬。籠旭陰圓。別儔交讓。餌想夫憐。
胡汾詩。本自清溪石上生。漢書志注。碭山出文石。孟郊詩。聳異敷庭際。傾妍來坐隅。
寇宗曰。冬有二葉。為花苞。苞既開。中有十五余花。花才罷。舊葉全脫。漸生新葉。蘇頌曰。葉青黃色。有紫斑。雨多則并生。陰翳可愛。不透日氣。吳寬詩。別種為交讓。名醫曰。
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楊維楨詩。猶唱想夫憐。
黃環
味苦平。主蠱毒。鬼注。鬼魅。邪氣在臟中。除咳逆寒熱。一名凌泉。一名大就。
生山谷。
西蜀生芻。汁黃苗赤。蟠曲藤纏。累葛囗。旋轉環圓。縱文輻坼。野狼跋魚浮。臨淵坐獲。
名醫曰。生蜀郡山谷。吳普曰。一名生芻。生苗正赤。葉有汁黃白。根黃色。蘇恭曰。
今園庭亦種之。作藤生大者。根莖六七寸。根亦葛類。花實與葛同。格物總論。藤附大木。蟠曲而上。詩。南有木。葛累之。李時珍曰。葉黃而圓故名。吳普曰。根黃色。縱理如車輻解。陶弘景曰。子名野狼跋。搗以雜木。投水中。魚皆浮出。漢書傳。臨淵羨魚。儀禮。獲者坐而獲。
疏
味辛寒。主身皮膚中熱。除邪氣。止遺溺。可作浴湯。生山谷及田野。故邱墟地。
異稱巨骨。附寄荒墟。雙雙對待。節節空疏。刺猜枸杞。莢判楊櫨。三熏三浴。冰雪肌膚。
名醫曰。一名巨骨。張望詩。荒墟人跡稀。蘇恭曰。其子八九月熟。必兩兩相對。張憲詩。
萬古晨昏常對待。李當之曰。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時時有節。馬志曰。疏枸杞相似。
疏有刺。枸杞無刺。蘇恭曰。楊櫨一名空疏。其子有莢。名醫曰。除胃中熱。可作浴湯。國語。三熏三浴之。莊子。肌膚若冰雪。
鼠李。主寒熱。瘰創。生田野。
締構烏巢。緣林鼠咽。周角條垂。畸零枝戀。紫蓄漿濃。綠凝染練。梓名同。北山偏擅。
蘇頌曰。即烏巢子也。高啟詩。林驚緣樹鼠。寇宗曰。子于條上四邊生。生青熟紫。至秋葉落子尚在枝。李時珍曰。其實附枝如穗。人采其嫩者。取汁染成綠色。名醫曰。一名鼠梓。說文。鼠梓。詩。北山有囗。李時珍曰。苦楸一名鼠梓。與此不同。
藥實根
味辛溫。主邪氣。諸痹疼酸。續絕傷。補骨髓。一名連木。生山谷。
藥紛諸子。木以連名。花同春發。實獨秋成。絕者復續。虧以求盈。既消蠱疰。亦解蛇縈。
漢書志。諸子之言。紛然淆亂。蘇頌曰。黃藥子出嶺南。秦州出者。紅藥子。施州出者赤藥子。七月開白花。蘇恭曰。開州出苦藥子。皆相類。李時珍曰。藥實子雖似黃藥。苦藥。微有不同。二藥子不結子。此則樹之子也。禮記疏。斷者不可續。論衡。不嫌虧以求盈。蘇盈曰。除蠱疰蛇毒。
欒華
味苦寒。主目痛。淚出傷囗。消目腫。生川谷。
作樹以欒。染人漚。榮槿青丫。喬槐黃覆。籠聚浮泡。丸圓傾豆。通利華精。重明瞀。
廣韻。作樹以欒。周禮。以水漚其絲。蘇恭曰。五月六月收花。染黃色甚鮮明。葉似木槿。花黃似槐。殼似酸漿。實如豌豆。圓黑堅硬。宋書志。雨水方降木槿榮。爾雅。槐棘丑喬。李時珍曰。酸漿。一名燈籠草。一名天泡草。拾遺記。背明國有傾離豆。葉垂覆地。黃庭經。通利華精調陰陽。(華精目精也)韓愈詩。淚目苦瞀。
蔓椒
味苦溫。主風寒濕痹。節疼。除四肢厥氣。膝痛。一名家椒。生川谷。及邱冢間。
亦椒似。刺人衣。豢聞說彘。俗聽呼囗。臨風蔓弱。含露叢依。氣蒸湯浴。汗雨頻揮。
陶弘景曰。俗呼為子。似椒而小。裴迪詩。丹刺人衣。李時珍曰。此椒氣如豕。故有彘椒椒諸名。枝軟如蔓。其子叢生。莊子。祝宗人說彘曰。吾將三月汝。漢樂府。妃呼。爾雅疏。郁氣謂郁蒸之氣也。禮。湯請浴。國語。揮汗成雨。陶弘景曰。可以蒸病出汗。
豚卵
味苦溫。主驚癇癲疾。鬼注蠱毒。除寒熱。賁豚。五癃。邪氣攣縮。一名豚顛。懸蹄。主五痔。伏熱在腸。腸癰內蝕。
豢息么囗。采收下體。祭設冬先。納從咸比。操酒穣穣。涉波彌彌。琢分施。百骸湔洗。
說文。豕息也。豢以谷。爾雅注。最后生者。呼為么豚。李時珍曰。牡豬小者。多去卵。
易釋文。豕去勢。曰囗。詩。無以下體。禮。孟冬之月。祭先腎。保生要錄。咸納腎。
千金方。除陰莖中痛。史記傳。淳于見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穣穣滿家。詩。
涉波矣。又。河水彌彌。宋濂序。雕肝琢腎。周邦彥賦。或蹄而折囗。徐積詩。五臟孰云可湔洗。百骸終恐生蟲窠。
麋脂
味辛溫。主癰腫。惡創死肌。寒風濕痹。四肢拘緩不收。風頭腫氣。通腠理。一名官脂。生山谷。
麋游澤囗。喜聽音操。性迷群牝。體蓄凝膏。輕冰涼散。活火研熬。機心久謝。自潤嬉敖。
后漢書志。注。麋十千為群。掘食草根。其處成泥。名曰麋囗。埤雅。麋喜音聲。白虎通德論。麋為獸迷惑。陶弘景曰。麋一牡輒交十余牝。其脂墮地。水經注。凝膏下垂。望齊冰雪。韋充賦。暗斷輕冰。周禮注。夏獻麋。麋膏散。散則涼。陸游詩。活火生新焰。齊民要術。啖炙肥者細研熬之。杜甫詩。機心忘已久。何事驚麋鹿。后漢書傳。孔奮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蘇軾詩。脫略萬事惟嬉敖。鼠。主墮胎。令人產易。生平谷。儼說胎禽。高居下赴。翼蝠身狐。耳麋首兔。鳴雜宵更。飛攜乳哺。感氣相催。回睛目注。
宋史志。偉茲胎禽。爾雅注。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狀如小狐。似蝙蝠。肉翅。
山海經注。一名耳鼠。麋耳。兔首。李時珍曰。喜夜鳴。說文。言飛走。且乳之鳥。又名飛生。
寢其皮。懷其爪。皆能催生。食之不昧。可御百毒。棗據詩。回睛盼曲阿。韓倨詩。南盡遠目注。
六畜毛蹄甲
味咸平。主鬼注蠱毒。寒熱驚癇。狂走。駱駝毛尤良。
六畜遂字。四體分施。附膚燎墜。剔腹益姿。圓歧蹄辨。攫裂甲披。明駝溫縟。避暑毛吹。
漢書傳。六畜遂字。孟子。施于四體。燕書。賈堅彎弓射牛于百步之外。附膚落毛。柳文。覆墜之易如燎毛。抱樸子。剔腹背無益之毛。虞裕文。干陽也。故馬蹄圓。淮南子。牛歧蹄而戴角。宋書傳。熊羆厲爪蓄攫裂之心。酉陽雜俎。明駝千里足。多誤作鳴字。埤雅。駝毛縟溫濃。夏退毛盡。乃能避熱。韓愈詩。吁無吹毛刃。
蝦蟆
味辛寒。主邪氣。破癥堅血癰腫。陰創。服之不患熱病。生池澤。
拖紫紆青。池泓閣閣。禮掌焚灰。仙傳竊藥。食鷓身痊。背芝光爍。五日良儲。辟兵祛瘧。
卞彬賦。紆青拖紫。石介詩。數尺流水滿池泓。洪駒父詩。閣閣已在茲。周禮。蟈氏掌去蛙黽。焚牡以灰灑之。張衡文。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是為蟾蜍。投荒雜錄。南方水族。狀如蛙。食之味美如鷓鴣。治虛勞。道書。蟾蜍萬世。背生芝草為世瑞。抱樸子。肉芝者萬歲蟾蜍。五月五日午時取之。陰干帶于身。辟五兵。物類相感志。五月五日收蝦蟆治瘧。蘇軾詩。爭儲百藥良。張詠詩。劇談夜祛瘧。
馬刀
味辛微寒。主漏下赤白。寒熱。破石淋。殺禽獸賊鼠。生池澤。(即齊蛤)喧撈泥浦。巧類刀裁。夜侵燈影。寒孕珠胎。瓊研粉細。紫吐唇開。短長狹正。眾體兼該。
元稹詩。泥浦喧撈蛤。蘇頌曰。多生沙泥中。張詩。夜蚌侵燈影。埤雅。蚌孚乳以秋。
其孕珠若懷妊然。謂之珠胎。蘇恭曰。殼煉粉得火良。孔平仲詩。報君以淮南紫唇之蛤。李時珍曰。其形像刀。其類甚多。長短斜正。性味功用皆同。傅咸賦。體該眾妙。
蛇蛻
味咸平。主小兒百二十種驚癇。螈囗。疾。寒熱。腸痔。蟲毒。蛇癇。火熬之良。
一名龍子衣。一名蛇符。一名龍子單衣。一名弓皮。生川谷及田野。
似之而非。它蟲靈蛻。雪電藏形。風雷偃勢。蚓蟻失乘。蛆殘噬。凡骨登仙。飽餐脫滯。
莊子。蛇蛻也。似之而非也。說文。它從蟲而長。郭璞贊。靈蛻乘煙。白居易賦。鱗甲晶以雪色。睛眸其電光。李紳詩。已應蛻骨風雷后。韓非子。云罷霧霽。龍蛇與蚓蟻同矣。則失其所乘也。關尹子。蛆食蛇。陸游詩。凡骨已蛻身自輕。夏侯湛序。棄俗登仙。爾雅翼。
草居。恒饑。每得食稍飽。輒蛻殼。避暑錄話。神仙升舉。形滯難脫。
蚯蚓
味咸寒。主蛇瘕。去三蟲。伏尸。鬼注蠱毒。殺長蟲。仍自化作水。生平土。飲泉食塊。心慧操廉。碧云晴漏。翠雨濕沾。逶迤春畫。綰結冬潛。泥封六一。莫保觸鹽。
東方虬賦。上食塵塊。下飲淵泉。淮南子食土者。無心而慧。孟子。充仲子之操。則蚓而后可者也。任士林賦。碧云晴漏。陳旅詩。檐曲細含翠雨涼。李德裕賦。入虛白而逶迤。蘇軾歌。春蚓秋蛇隨意畫。易林。綰結難解。禮。仲冬之月蚯蚓結。歲時記。五月五日午時于韭畦取蚯蚓干之。謂之六一泥。治魚鯁。東方虬賦。泥涂以自保。觸鹽滋而罔全。寇宗曰。被其毒者。以鹽湯浸之。并飲鹽水。
味辛平。主久聾。咳逆。毒瓦斯出刺出汗。生川谷。
咽咽囗。情殷負子。穴地纖腰。撲花小尾。本異末同。情傳精委。蛛網塵封。營巢蘆葦。
唐闕名賦。鼓翅。咽咽傳意。詩。螟蛉有子。果裸負之。墨客揮犀。穴地為巢者名。元詩。纖腰軟無力。李賀詩。黃蜂小尾撲花歸。唐闕名賦諒末同而本異。齊邱文。
之蟲。螟蛉之子。傳其情。交其精。薛道衡詩。暗牖懸蛛網。柳宗元詩。硯匣留塵盡日封。
陶弘景曰。一種蜂黑色。腰甚細。銜泥于人屋及器物邊作房。生子如粟米大。捕取草上青蜘蛛十余枚。滿中仍塞口。其一種。入蘆管中者。亦取草上青蟲也。
蜈蚣
味辛溫。主鬼注。蠱毒。啖諸蛇蟲魚毒。殺鬼物。老精溫瘧。去三蟲。生山谷。
冬寒閉蟄。春暖昭蘇。赤連歧尾。黑簇雙須。禁施荒虺。畏制垂蛛。誤攫毒嚙。桑沃鹽涂。
左傳。閉蟄而蒸。禮。蟄蟲昭蘇。李時珍曰。蜈蚣冬蟄春出。歧尾雙須。韓保升曰。黑頭。赤足者良。博物志。蛇虺見之。而蟠伏似施禁法。沈期詩。截荒虺。鶴林玉露。蜘蛛以溺射之即死。蘇軾詩。落月出柳看垂蛛。陶弘景曰。被嚙者。以桑汁白鹽涂之。
水蛭
味咸平。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生池澤。
三斷三成。清泠水性。鹵汁攜行。寒菹任病。龜宅安歸。鮫巢莫令。一紀超形。人功物命。
博物志。水蛭三斷而成三物。白居易詩。清泠由水性。陶弘景曰。蛭有數種以水中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