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 顧觀光
- 4998字
- 2015-12-26 16:25:19
蜀漆
味辛,平。主瘧及咳逆寒熱,腹中癥堅(jiān)、痞結(jié)、積聚,邪氣、蠱毒、鬼注(舊作疰,《御覽》作蛀)。生川谷。
《吳普》曰:蜀漆葉,一名恒山。神農(nóng)、岐伯、雷公:辛,有毒;黃帝:辛;一經(jīng):酸。如漆葉藍(lán)青相似,五月采(《御覽》)。
《名醫(yī)》曰:生江陵山及蜀漢中常山。苗也,五月采葉,陰干。
案:《廣雅》云:恒山,蜀漆也。《范子計(jì)然》云:蜀漆,出蜀郡。
甘遂
味苦,寒。主大腹疝瘕,腹?jié)M,面目浮腫,留飲宿食,破癥堅(jiān)積聚,利水谷道。一名主田。生川谷。
《吳普》曰:甘遂,一名主田,一名白澤,一名重澤,一名鬼丑,一名陵囗,一名甘槁,一名甘澤。神農(nóng)、桐君:苦,有毒。歧伯、雷公:有毒。須二月、八月采(《御覽》)。
案:《廣雅》云:陵澤,甘遂也。《范子計(jì)然》云:甘遂,出三輔。
白蘞
味苦,平。主癰腫疽創(chuàng),散結(jié)氣,止痛除熱,目中赤,小兒驚癇,溫瘧,女子陰中腫痛。
一名免核,一名白草。生山谷。
《名醫(yī)》曰:一名白根,一名昆侖。生衡山,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案:《說文》云:囗,白 也,或作蘞。《毛詩》云:蘞蔓于野。陸璣疏云:蘞,似栝蔞,葉盛而細(xì),熱。《爾雅》云:囗囗,菟一名菟核。
即此矣。
青葙子
味苦,微寒。主邪氣,皮膚中熱,風(fēng)瘙身癢,殺三蟲,子:名草決明,療唇口青。一名草蒿,一名萋蒿。生平谷。
《名醫(yī)》曰:生道旁,三月三日采莖、葉,陰干;五月六日采子。
案:《魏略》云:初平中有青牛先生,常服青葙子。葙,當(dāng)作箱字。
菌
味咸,平。主心痛,溫中,去長患、白囗、蟯蟲、蛇螫毒,癥瘕、諸蟲。一名 蘆,生池澤。
《名醫(yī)》曰:生東海及渤海、章武。八月采,陰干。
案:《爾雅》云:滇灌,茵芝。《文選》注引作菌。《聲類》云:滇灌,茵芝也,疑即此灌菌,或一名滇,一名芝,未敢定之。
白芨
(《御覽》作芨)味苦,平。主癰腫、惡創(chuàng)、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fēng)鬼擊,痱緩不收。一名甘根,一名連及草。生川谷。
《吳普》曰:神農(nóng):苦;黃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無毒。莖葉似生姜、藜蘆。十月花,直上,紫赤,根白連。二月、八月、九月采。
《名醫(yī)》曰:生北山及冤句,及越山。
案:《隋羊公服黃精法》云:黃精,一名白芨,亦為黃精別名。今《名醫(yī)》別出黃精條
大戟
味苦,寒。主蠱毒、十二水,腫滿急痛,積聚,中風(fēng),皮膚疼痛,吐逆。一名 鉅(案:此無生川澤三字者,古或與澤漆為一條)。
《名醫(yī)》曰:生常山。十二月采根,陰干。
案:《爾雅》云:蕎, 鉅。郭璞云:今藥草之戟也。《淮南子·繆爾訓(xùn)》云:大戟
澤漆
味苦,微寒。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陰氣不足。生川澤。
《名醫(yī)》曰:一名漆莖,大戟苗也。生太山。三月三日、七月七日采莖、葉,陰案:《廣雅》云:黍莖,澤漆也。
茵芋
味苦,溫。主五臟邪氣,心腹寒熱,羸瘦如瘧狀,發(fā)作有時(shí),諸關(guān)節(jié)風(fēng)《吳普》曰:茵芋,一名卑共。微溫,有毒。狀如莽草而細(xì)軟(《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莞草,一名卑共,生太山。三月三日采葉,陰干。
貫眾
味苦,微寒。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蟲。一名貫節(jié),一名貫渠,一名百頭(《御覽》)作白),一名虎卷,一名扁符。生山谷。
《吳普》曰:貫眾,一名貫來,一名貫中,一名渠母,一名貫鐘,一名柏芹,一名藥藻,一名扁符,一名黃鐘。神農(nóng)、岐伯:苦,有毒;桐君、扁鵲:苦;一經(jīng):甘,有毒;黃帝:咸,酸;一經(jīng):苦,無毒。葉黃,兩兩相對;莖,黑毛聚生。冬夏不老。四月花,八月實(shí),黑聚相連,卷旁行生。三月、八月采根,五月采藥(《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伯萍,一名藥藻。此謂草鴟頭。生元山及冤句、少室山。二月、八月采根,陰干。
案:《說文》云: 草也。《廣雅》云:貫節(jié),貫眾也。《爾雅》云:濼,費(fèi)眾。郭璞云:葉,圓銳;莖,毛黑。布地,冬夏不死。一名貫渠。又上云:扁符,止。郭璞云:未祥。
據(jù)《經(jīng)》云:一名篇符,即此也。《爾雅》當(dāng)云:篇符,止;濼,貫眾。
蕘花
味苦,平,寒。主傷寒溫瘧,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jiān)、癥瘕,蕩滌腸胃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咸陽及河南中牟。六月采花,陰干。
牙子
味苦,寒。主邪氣、熱氣,疥瘙、惡瘍、創(chuàng)痔,去白蟲。一名野狼牙,生川谷。
《吳普》曰:野狼牙,一名支蘭,一名野狼齒,一名犬牙,一名抱子。神農(nóng)、黃帝:苦,有毒;桐君:或咸;岐伯、雷公、扁鵲:無毒。生冤句。葉青,根黃赤,六月、七月花,八月實(shí)黑。正月、八月采根(《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野狼齒,一名野狼子,一名犬牙。生淮南及冤句。八月采根,曝干。
案:《范子計(jì)然》云:野狼牙,出三輔。色白者,善。
羊躑躅
味辛,溫。主賊風(fēng)在皮膚中,淫淫痛,溫瘧,惡毒,諸痹。生川谷。
《吳普》曰:羊躑躅花,神農(nóng)、雷公:辛,有毒。生淮南。治賊風(fēng)、惡毒,諸邪氣(《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玉支,生太行山及淮南山。三月采花,陰干。
案:《廣雅》云:羊躑躅,英光也。《古今注》云:羊躑躅花,黃羊食之,則死;羊見之,則躑躅分散,故名羊躑躅。陶弘景云:花苗似鹿蔥。
商陸
味辛,平。主水張、疝瘕、痹,熨除癰腫,殺鬼精物。一名 根,一名夜呼。生川谷。
《名醫(yī)》曰:如人行者,有神。生咸陽。
案:《說文》: 草,枝枝相值,葉葉相當(dāng)。《廣雅》云:常蓼,馬尾,商陸也。《爾雅》云:囗,馬尾。郭璞云:今關(guān)西亦呼為陸也。蓋囗,即 俗字;商,即 假音。
羊蹄
味苦,寒。主頭禿、疥瘙,除熱,女子陰蝕(《御覽》此四字作無字)。一名東方宿,一名連蟲陸,一名鬼目,生川澤。
《名醫(yī)》曰:名蓄。生陳留。
案:《說文》云: 草也,讀若厘。囗,厘草也。芨,堇草也。《廣雅》云:囗,羊蹄也。《毛詩》云:言采其囗。陸德明云:本又作蓄。陸璣云:今人謂之羊蹄。陶弘景云:今人呼禿菜,即是蓄音之偽。《詩》云:言采其蓄。案:陸英,疑即此草之花,此草一名連蟲陸,又陸英,即蒴囗,一名 也。亦苦、寒。
蓄
味辛,平。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御覽》引云:一名篇竹。《大觀本》無文)。
生山谷。
《吳普》曰: 蓄,一名蓄辯,一名 蔓(《御覽》)。
《名醫(yī)》曰:生東萊。五月采,陰干。
案:《說文》云:囗, 也,囗, 也,藩水囗。藩,讀若督。《爾雅》云:竹,蓄。郭璞云:似水藜,赤莖節(jié)。好生道旁。可食,又殺蟲。《毛詩》云:綠竹猗猗。《傳》云:竹, 竹也。《韓詩》藩云:藩, 也。《石經(jīng)》同。
野狼毒
味辛,平。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惡創(chuàng),鼠囗、疽蝕,鬼精、蠱毒,殺飛鳥、走獸,一名續(xù)毒。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秦亭及奉高。二月、八月采根,陰干。
案:《廣雅》云:野狼毒也(疑上脫續(xù)毒二字)。《中山經(jīng)》云:大囗 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蓍而毛,青花而白實(shí),其名曰囗,服之不夭,可以為腹病。
白頭翁
味苦,溫。主溫瘧、易狂、寒熱、癥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療金瘡。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生山谷。
《吳普》曰:白頭翁,一名野丈人,一名奈河草。神農(nóng)、扁鵲:苦,無毒。生嵩山川谷。破氣狂寒熱,止痛(《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奈河草,生高山及田野。四月采。
案:陶弘景云:近根處有白茸,狀似人白頭,故以為名。
鬼臼
味辛,溫。主殺蠱毒鬼注、精物,辟惡氣不祥,逐邪,解百毒。一名爵犀,一名馬目毒公,一名九臼。生山谷。
《吳普》曰:一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雀犀,一名馬目公,一名解毒。生九真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天臼,一名解毒,生九真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
羊桃
味苦,寒。主 熱,身暴赤色,風(fēng)水積聚,惡瘍,除小兒熱。一名鬼桃,一名羊腸。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萇楚,一名御弋,一名銚弋。生山林及田野,二月采,陰干。
案:《說文》云:萇,萇楚,銚弋,一名羊桃。《廣雅》云:鬼桃、銚弋,羊桃也。《中山經(jīng)》云:豐山多羊桃,狀如桃而方,莖可以為皮張。《爾雅》云:長楚,姚囗。郭璞云:今羊桃也,或曰鬼桃。葉似桃;花白;子如小麥,亦似桃。《毛詩》云:隰有萇楚。《傳》云:萇楚,銚弋也。陸璣云:今羊桃是也,葉長而狹,花紫赤色,其枝、莖弱,過一尺,引蔓于草上。今人以為汲灌,重而善沒,不如楊柳也。近下根,刀切其皮,著熱灰中,脫之,可韜筆管。
女青
味辛,平。主蠱毒,逐邪惡氣,殺鬼溫瘧,辟不祥。一名雀瓢(《御覽》作閭)。
《吳普》曰:女青,一名霍由祗。神農(nóng)、黃帝:辛(《御覽》)。
《名醫(yī)》曰:蛇銜根也。生朱崖,八月采,陰干。
案:《廣雅》云:女青,烏葛也。《爾雅》云:,芄蘭。郭璞云: 芄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毛詩》云:芄蘭之支。《傳》云:芄,蘭草也。陸璣云:一名蘿摩。幽州人謂之雀瓢。《別錄》云:雀瓢白汁,注蟲蛇毒,即女青苗汁也。《唐本草》別出蘿摩條,
連翹
味苦,平。主寒熱、鼠囗,瘰囗、癰腫,惡創(chuàng),癭瘤,結(jié)熱蠱毒。一名異翹,一名蘭花,一名軹,一名三廉。生山谷。
《名醫(yī)》曰:一名折根,生太山,八月采,陰干。
案:《爾雅》云:連,異翹。郭璞云:一名連苕,又名連本草云。
蘭茹
(《御覽》作閭,是)味辛,寒。主蝕惡肉、敗創(chuàng)、死肌,殺疥蟲,排膿惡血,除大風(fēng),善忘不樂。生川谷。
《吳普》曰:閭?cè)悖幻x樓,一名屈居。神農(nóng):辛;岐伯:酸、咸,有毒;李氏:大寒。二月采。葉圓黃,高四、五尺。葉四四相當(dāng)。四月花黃,五月實(shí)黑、根黃,有汁,亦同黃。三月、五月采根。黑頭者,良(《御覽》)。
《名醫(yī)》曰:一名屈據(jù),一名離婁,生代郡。五月采,陰干。
案:《廣雅》云:屈居,蘆茹也。《范子計(jì)然》云:閭?cè)悖鑫涠肌|S色者,善。
烏韭
味甘,寒。主皮膚往來寒熱,利小腸膀胱氣。生山谷石上。
案:《廣雅》云:昔邪,烏韭也,在屋,曰昔邪;在墻,曰垣衣。《西山經(jīng)》云:萆荔,狀如烏韭。《唐本》注云:即石衣也,亦名石苔,又名石發(fā)。按:《廣雅》又云:石發(fā),石衣也,
鹿藿
味苦,平。主蠱毒,女子腰腹痛,不樂,腸癰、瘰 (《御覽》作歷)、瘍氣。生山谷。
《名醫(yī)》曰:生汶山。
案:《說文》云:囗,鹿藿也,讀若剽。《廣雅》云:囗,鹿藿也。《爾雅》云:囗,鹿藿。其實(shí),囗。郭璞云:今鹿豆也。葉似大豆,根黃而香,蔓延生。
蚤休
味苦,微寒。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 疾癰創(chuàng),陰蝕,下三蟲,去蛇毒。一名蚩休。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山及冤句。
案:鄭樵云:蚤休,曰螫休,曰重樓金綿,曰重臺,曰草甘遂,今人謂之紫河車。服食家所用,而莖葉亦可愛。多植庭院間。
石長生
味咸,微寒。主寒熱、惡創(chuàng)、火熱,辟鬼氣不祥(《御覽》作辟惡氣、不祥、鬼毒)。一名丹草(《御覽》引云丹沙草)。生山谷。
《吳普》曰:石長生,神農(nóng):苦;雷公:辛;一經(jīng):甘。生咸陽(《御覽》)。
《名醫(yī)》曰:生咸陽。
陸英
味苦,寒。主骨間諸痹,四肢拘攣、疼酸,膝寒痛,陰痿,短氣不足,腳腫。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熊耳及冤句。立秋采。又曰:蒴囗,味酸,溫,有毒。一名堇(今本誤作堇),一名芨。生田野。春夏采葉;秋冬采莖、根。
案:《說文》云:堇草也。讀若厘。芨, 草也,讀若急。囗,厘草也。《廣雅》云盆,陸英莓也。《爾雅》云:芨 草。《唐本》注陸英云:此物,蒴 是也。后人不識,浪出蒴 條。今注云:陸英,味苦、寒,無毒;蒴囗,味酸、溫,有毒,既此不同。難謂一種,蓋其類爾。
藎草
味苦,平,主久咳上氣、喘逆,久寒,驚悸,痂疥、白禿、瘍氣,殺皮膚小蟲。
《吳普》曰:王芻,一名黃草。神農(nóng)、雷公曰:生太山山谷。治身熱邪氣,小兒身熱氣(《御覽》)。
《名醫(yī)》曰:可以染黃,作金公,生青衣。九月、十月采。
案:《說文》云:藎草也。囗囗,王芻也。《爾雅》云:囗囗,王芻。郭璞云:囗囗,蓐也,今呼鴟腳莎。《毛詩》云:綠竹猗猗。《傳》云:囗囗,王芻也。《唐本》注云:藎草,俗名囗 蓐草,《爾雅》所謂王芻。
牛扁
味甘,微寒。主身皮創(chuàng)熱氣,可作浴湯,殺牛虱小蟲,又療牛病。生川谷。
《名醫(yī)》曰:生桂陽。
案:陶弘景云:太常貯,名扁特,或名扁毒。
夏枯草
味苦,辛,主寒熱、瘰囗、鼠囗、頭創(chuàng),破癥,散癭、結(jié)氣,腳腫,濕痹。輕身。一名夕句,一名乃東。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燕面。生蜀郡。四月采。
芫花
味辛,溫。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蠱毒、鬼瘧,疝瘕、癰腫,殺蟲魚。
一名去水。生川谷(舊《吳普》曰:芫花,一名去水,一名敗花,一名兒草根,一名黃大戟。神農(nóng)、黃帝:有毒;扁鵲、岐伯:苦;李氏:大寒。二月生,葉青,加濃則黑。華有紫、赤、白者。
三月實(shí)落盡,葉乃生。三月、五月采花。芫花根,一名赤芫根。神農(nóng)、雷公:苦,有毒。生邯鄲,九月、八月采,陰干。久服,令人泄。可用毒魚(《御覽》,亦見《圖經(jīng)》節(jié)文)。
《名醫(yī)》曰:一名毒魚,一名杜芫。其根,名蜀桑,可用毒魚。生淮源。三月三日采藥,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