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康熙十五年三月癸未朔,追封殉難海澄公黃芳度王爵,其將士皆贈官有差。海寇圍漳州,芳度獨力死守孤城,堅拒逆賊。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六日,叛將吳淑等與賊通,引鄭錦入城,漳州遂陷;芳度與標將蔡隆等力戰而死,闔門老幼暨從弟芳世、芳泰家屬同及于難。芳世以狀聞。上諭:海澄公黃芳度自逆賊變亂以來,矢志忠貞,保守孤城、剿殺逆賊,屢建奇功。及叛將吳淑勾引逆賊、潛獻城池,海澄公奮勇血戰,合家殉難以報國恩、以盡臣節,勛績茂著;可優贈王爵如多羅郡王例,遣大臣致祭。令芳世仍襲海澄公爵,芳泰給拜他喇布勒哈番。其同時殉難副將蔡隆,贈右都督;游擊朱武,贈都督僉事:各致祭一次,蔭子弟一人為守備。外委官張瓊、陳謙、戴鄰等俱贈都司僉事,蔭子弟一人以千總用。

丙戌,將軍佛尼勒等奏:敗賊于秦州城北。二月二十五日,逆賊吳之茂率兵萬余逼犯秦州城北,佛尼勒等同王進寶率滿、漢兵奮擊,大敗之;殺偽總兵四人,擒偽總兵及參游二百余人,斬賊二千余級。

庚寅,大將軍和碩康親王杰書奏:官兵敗賊于溫州。偽都督曾養性、偽將軍祖宏勛等于二月十七日率賊四萬余水陸來犯,將軍貝子傅喇塔遣副都統吉勒塔布、沃伸巴圖魯等統滿洲蒙古、綠旗官兵分路逆戰,斬賊二萬余;曾養性棄馬赴水遁。

趣大將軍康親王杰書等進兵。杰書疏言:臣屢檄貝子傳喇塔速取溫州,傅喇塔乃稱溫州形勝非舟師不能攻取;且累趣副都統穆赫林、吉勒塔布、沃伸巴圖魯、提督段應舉等,皆瞻顧不前。臣察處州、臺州、杭州、衢州駐兵皆不便輕發,若大兵前進,須別得官兵一枝,方克有濟。請調江寧、廣信兩處兵并調崇明、京口戰船水師,以資進剿。上諭:貝子傅喇塔始以待發紅衣炮為辭,今又云必須戰船;且覽累次移文前后互異,初無定見,殊負委任。我朝用兵,紀律嚴肅;從未有官兵抗違主帥,不遵號令者。今副都統穆赫林,吉勒塔布、沃伸巴圖魯、提督段應舉等違令不前、蔑視國法,俟事平日嚴治其罪。至江寧、廣信兵已經調發,吉安別無可發之兵;崇明、京口系瀕海重地,舟師不可分遣。況王奏報溫州大捷、斬獲二萬余級,則余賊無多,何難翦滅;速復溫州!且命王為大將軍,專委以戡定閩疆;并非欲王安居閑地,但分遣諸帥而已。今王坐守金華將及二載,徒以文移往來為事,不親統官兵進剿,則逆賊何日可滅?王其速檄貝子傅喇塔刻期取溫;如或不能,即撤傅喇塔還,暫駐金華。王親往溫州督兵攻取,克復之日合兵進取福建;毋得仍前瞻望,貽誤軍機,負朕委任之意。

趣大將軍貝勒尚善等進兵。尚善等奏:臣聞安親王已至袁州,即欲統兵前發;但值久雨,軍器難施。若欲破賊濠、拔其樁,我兵必致勞疲,因是未敢輕動。上諭:尚善等統率大兵靜坐日久,未移寸步;朕屢授軍機,惟以雨雪為辭,躑躅不前:無非各持保身之計。今安親王已復萍鄉、醴陵,進取長沙;豈湖南逆賊不防他處,獨固守岳州邪?由此觀之,系征剿之力與不力,亦甚顯然矣。爾等宜痛改前非,奮力用命;乘湖南逆賊騷動之時,仍遵前旨速行進兵,毋失機會。

癸已,命大將軍順承郡王勒爾錦等乘機進兵。大將軍貝勒尚善等奏:偵得逆賊吳三桂遣偽將軍馬寶及彝陵、南漳諸處賊兵,分路應援長沙。上諭:大將軍安親王兵已深入,賊赴援甚眾,恐致相持,稽延時日;貝勒尚善等宜乘機速取岳州。倘未可取,則分兵繞過岳州,絕賊餉道;若慮岳州兵單,可調武昌兵以資防守。其彝陵諸處賊勢既分,順承郡王勒爾錦、貝勒察尼等或攻彝陵逆賊、或整理舟師以張渡江之勢,俾賊撓亂,不能救援長沙。倘有隙可乘,即渡江酌量以行。至南漳逆賊既退,可調南漳諸處大兵赴荊州,并力破賊;大將軍王等仍量留官兵,同總兵官劉成能防守南漳。尋荊州坐塘筆帖式報:大將軍王已撤彝陵、南漳諸處滿兵,合荊州兵令貝勒察尼守荊州,王親統大兵同總督蔡毓榮擬于本月十八、十九日間渡江前進。上諭:渡江進剿,事關重大;大將軍王等仍宜相機行事,勿得輕敵。

甲午,大將軍順承郡王勒爾錦奏:官兵敗賊于南漳。時將軍噶爾漢等偵知逆賊有移動狀,即遣參領該斯海等先取靈機寨,噶爾漢親率滿、漢、蒙古兵攻賊大營;于是月初一日師次太公山,值賊三千余出營拒敵,我兵分擊敗之,追至馬鬃嶺,賊遂潰遁。

己亥,大將軍貝勒尚善等奏:官兵克君山。尚善等于是月初九日分布陸路官兵為進取之勢,以護軍統領額司泰督舟師入湖;賊囗〈舟宗〉數百余橫列南潯港、君山諸處,奮擊皆敗之,克復君山。岳州城下賊船來援,我兵復擊敗之;追十余里,擒斬甚多,獲船五十余。

辛丑,詔發兵援湖南。上諭議政王等:岳州尚未恢復,而大將軍安親王軍已深上湖南,亟宜增遣大兵應援;大將軍圖海兵尚飼馬懷慶,應以戍守河南兵每佐領驍騎一人,選才能者署為夸蘭大,率赴岳州。其參領瑚什巴、額勒布至懷慶,且令暫駐。更發京師每佐領驍騎一人,與盛京兵一千五百人合為一營,令參領達漢泰沙禮領之速行;抵河南日,留盛京兵五百人付瑚什巴等防戍河南府,余令達漢泰等率赴岳州。前者大將軍貝勒尚善等奏請增發每佐領兵四人,便可分兵由云溪驛赴長沙。今所發禁旅并河南盛京兵已足每佐領四人之數;此兵未到時,若長、岳二郡尚未收復,大將軍安親王酌撥官兵疾援長沙、與大將軍安親王合兵攻長沙、定湖南;其盛京兵千人,速遣發大將軍圖海軍前。

壬寅,追封提督陳福公爵。先是,福以兵亂遇害;報至,上命總督哈占等察其情狀以聞。至是,哈占奏:據陳福族弟禎言,福為賊所害,賊即乘夜南奔,約二百余人。上諭:提督陳福忠貞素篤,為國忘家;剿除逆賊,恢復疆土,勞績茂著。茲統兵進剿,身殞行間,深可憫惻!著優贈公爵,加為三等精奇尼哈番;令其世襲,賜祭二次。

庚戌,大將軍順承郡王勒爾錦奏帥師渡江。時,大將軍安親王岳樂兵抵長沙,彝陵賊勢既分,上趣荊州大兵渡江。于是順承郡王勒爾錦量撤宜都、彝陵、南漳兵,授貝勒察尼靖寇將軍印,以兵一千留守荊州;躬與諸大臣統滿洲蒙古、漢軍、綠旗兵于是月十八日啟行。至文村渡江,敗賊于石首、虎渡口諸處,焚其二營。又察尼于十九日遣署都統多謨克圖、副都統巴喀等統兵渡江,敗賊于太平街,焚其營;我舟皆在南岸,逼太平街而泊。

命將軍佛尼勒等邀擊來援秦州賊兵。佛尼勒等奏:平涼偽總兵李國良、王繼禎率賊八千余,由靖寧來援秦州。上諭將軍佛尼勒等:頃于秦州敗逆賊吳之茂,是以王輔臣遣李國良等應援;宜速行邀擊,毋使逆賊得以并力。將軍佛尼勒、張勇、巡撫華善等其共相籌度、隨宜調遣,剿滅援秦州賊寇,恢復靖寧。

壬子,改貴州提督趙賴為江西吉撫等處提督、貴州總兵官馬云程為九江總兵官。時大將軍簡親王喇布奏:江西綠旗官兵無可調遣,請以見駐九江貴州提督趙賴改為吉安、撫州等六府提督,調至南昌,同大兵恢復吉安諸處;提督趙國祚,俟其旋師之日,即統所部兵為九江、袁州等六府提督。又請以見駐湖口貴州左路總兵官馬程云改為九江總兵官。上允其請;又諭喇布曰:吉安系廣東要路,宜速恢復;乃以調綠旗兵為辭,因循日月,殊誤軍事。今不必俟提督趙賴官兵,即遣將軍哈爾噶齊、額楚等恢復吉安,以通粵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新巴尔虎左旗| 恩施市| 恭城| 芜湖县| 高要市| 莱阳市| 巩留县| 隆昌县| 顺昌县| 芒康县| 天峨县| 会泽县| 济源市| 昌图县| 怀柔区| 青神县| 安龙县| 东兰县| 来凤县| 许昌市| 兴城市| 南昌县| 商河县| 长岛县| 古交市| 三都| 绵竹市| 开平市| 武宁县| 乌兰察布市| 德阳市| 米易县| 西乡县| 修武县| 卢湾区| 旅游| 望都县| 盐山县| 宕昌县|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