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釋品(洪武迄嘉靖凡十三人。)
- 國雅品
- (明)顧起綸
- 1039字
- 2015-12-26 15:54:13
福慧僧宗泐泐公博達古雅,實當代弘秀之宗。高皇帝嘗奇之,賜今號。其詩如乘蘆涉江,雪浪凌空,步步超脫塵埃。選中有“不辭斗死多,但恨生男少”,“心非檣上帆,隨風豈舒卷”,“青山白云際,綠樹幽人廬”,“松響風忽來,泉流雨初歇”,“高帆天際遙,獨雁云邊沒”,“群動夜方息,白云亦孤還”,都從陶韋乘中來。
來復復公富於題詠,并多感慨,所乏幽凈永思。《蘭若》云:“楓林不驚虎臥石,山雨忽來龍聽經。”頗頗警拔。
一初仁公嘗供事高皇帝。其為詩秀麗夐拔,如:“雞鳴谷口風,木落溪上雨。”又:“夜壑有聲都是雨,春山無處不啼鵑。”“風度鐘聲來北固,帆將燈影過揚州。”“虎石半銷金氣盡,翠崖中斷劍池開。”“溪雨初晴云更折,湖霜未落草猶青。”可并凈土蓮花,是綽約含空之語。
機先妙聲并洪永間高僧。《明音》所載機有《虎丘》,聲有《榆城》,各一二首,未脫元調。聊備品中一流。
浪琦溥洽道源《文纂》所載琦題贈顧玉山二作。其與仲瑛游,亦是高逸沙門也。至洽之應制《東橋》,源之《吳江晚泊》,又琦之亞矣。
明秀秀公所游,皆王陽明孫太白鄭少谷沈石田輩,知是高流。其《雪江集》句,如:“朔風吹斷雁,斜日照荒荊。“津亭然夜火,江市膾鱸魚。”“世難還看劍,家貧不廢書。”又:“海郭清砧寒近搗,山樓短笛夜深吹。”纖裁剿凈,如空際風幡,迥出凡境,不減道林思致。
魯山獻吉云:“魯山,秦人也。喜儒,嗜聲音。”仲默亦云:“讀書好詠,曠懷善談。”余觀其《棲間集》,頗事行腳,嘗歷終南太行嶧岱間,良多勝致。其“越平吳亦盡,劍去水空流”,“寒蟬依樹響,秋蘚上階生”之句,亦自間雅。
果斌余辛酉秋,寓半峰竹亭中,與斌公嘯詠者月馀。嘉其欣欣不倦,得遠公雅致。其為詩,多在中夕沉思苦索得之,就坐揮毫,非所能也。余謂:“公作詩,如南能腰石碓米已熟,但欠篩在。”雖出一時調語,今觀集中尚堪播揚。其七言是元調,意勝於格,往往有逸趣。五言多有佳者,如:“鳥棲云外樹,龍護缽中蓮。”“谷響珠泉落,巖危草閣懸。”是神駿語,亦皎然靈一之選。
方澤方益二方并小品藻才,初不詳歷。澤集中有《寄同學怡師住天目》,殆即是山僧也。其《燕坐》云:“物虛城是壑,心遠地皆山。”味其音旨,是頓悟語。益初居聽松,嘉中住惠山寺。先輩嘗有買其山作宅兆者,訪益於泉上曰:“師有新詠,得誦之。”益率意答云:“道人偶得‘題竹有新句,聽松無舊廬’之句。”遂憮然傾意,咸嘉其深臻。余少時屢與益劇談,其辭理俱爽,指靡不韻,才辯足以弘教者,不徒工為詩。惜其稿盡零落,粗舉附於品末。
釋品目(自嘉中迄今凡一人。)
希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