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瀉第二十七
治痢瀉初起 即以細茶、生姜各三錢,水二鐘,煎至八分服之。重者各五錢煎服即止。不愈再服。
治赤白痢 用薺菜根葉燒灰,湯調(diào)下。極妙。
治熱痢不止 用蛤蟆衣草葉搗汁一盞,入蜜半盞,煎溫,分二服?;蛴酶蝮∫虏葑?,炒香熟為末。米飲調(diào)下。
治諸痢 以艾葉、陳皮煎湯服。
治腸滑久痢 以石榴劈破 簇燒令煙盡,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碗蓋地上一宿,為末。以酸石榴一片,水一鐘,煎湯服二錢。亦治泄瀉。
治白痢腹痛 用雜草燒鑊銹五錢,為末。熱酒調(diào)食前服。
治血痢 用鹽梅去核,研一枚,合茶湯加醋服之。
又方 罌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之,花開即落地,收取陰干?;汲喟琢〈顾勒撸袨榧毮?。米飲調(diào)下一錢,神效。
治噤口痢 湯飲米谷不下者 用蓮子(去殼留紅皮及心)為細末,用井花水調(diào)下。每服二錢或三錢,日進二服見效。
又方 累試累驗,用黃連三錢,人參一錢五分,水一鐘半,煎至七分,溫服,藥入口即蘇。
又方名芎粟散 用川芎、罌粟(去蒂)各一兩,共為細末,每服八分,空心蜜湯調(diào)下。
又方 用蓮肉去皮炒,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米飲調(diào)下。
治休息痢及疳瀉 用雞子一枚,打破,用黃蠟一塊,如指大,熔化以雞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
治泄瀉 用五倍子為末,白湯調(diào)服。
又方 用生姜二塊,艾葉一把,水煎服。
治暴瀉不止、小便不通 用車前子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其根葉亦可搗汁服。
治水瀉 用 豬肚一枚,凈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內(nèi),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爛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或米湯空心服。
又方 用生姜一塊,去皮,破作兩片,刮去姜心,納白礬塞滿,以紙包,火中煨,令干熟取出,以盞合地下一宿,出火氣。卻以百沸湯半鐘,冷水半鐘相和,謂之陰陽水,將姜細嚼,此水送下。
又方 以大蒜搗爛,貼臍下并腳心,立止。
又方 用槐花一合,炒熟為末,米飲下。
面第二十八
治面黑痣 用江米十粒,半夏五分,共為細末。用水調(diào)成膏子少許,用鉆尖挑在黑痣頭上,待干,剝?nèi)ズ谄?,如有黑,再照前點,如無,再不必點。
又方 用黃瓜割開去瓤,入皮硝于瓜內(nèi)填滿,外以繩密縛周固,懸于無日風吹之處,下以盆盛之,瓜內(nèi)水流入盆內(nèi),涂于痣上。或以新瓷碗盤角鋒,略去痣上浮皮,以前水涂之,皆效。
治雀子斑 用霜梅肉、櫻桃枝、豬牙皂角、紫背浮萍各等分,研為細末,如常洗面,其斑自去。
治面上瘡 用好白芷一味為末,好酒調(diào),涂瘡上,待干,以井水潤濕之,掃去再涂新者。連易三四次,即愈。
眼第二十九
治眼目赤腫翳痛 用鯉魚膽點之。亦治雀盲。
治兩目暴赤 用長流水煎鹽湯二碗,飲后以雞翎于咽喉中探引吐之。又以草莖于鼻中探出血,即愈。
治赤眼 用甘草水磨明礬,敷眼胞上,痛即止。
治風赤眼 用蚯蚓十條,炙干搗為末。臨臥時,以冷茶調(diào)下二錢。
又方 用蛤蟆衣草,洗凈搗爛,攤向眼上,帛系之,頃時即瘥。
治赤眼疼痛 用薺菜根搗汁,點眼中。
又方 用冬青葉洗凈,入鹽少許,濃煎,乘熱洗之。
又方 以自己小便洗眼,效。
又方 用水浸黑豆,至夜連皮研細, 眼上睡?;蛴枚垢N睡亦佳。
治小兒赤眼 用黃連為末,水調(diào)貼腳心,赤眼自退。
治眼腫痛 用生姜自然汁,調(diào)飛過白礬,貼眼胞,痛即止。
又方 用青鹽火 ,以碗合地上,出火氣,研細。每用半錢,熱湯者一盞泡溫,洗爛眼及拳毛倒睫,效。
治冷淚目昏 用干姜肥者為末,每用一字沸湯點洗?;蛴秘惸敢幻赌伆渍?,胡椒七粒,為末,點之。
治眼癢 多因布巾拭破眼眶,致成爛眩風,不得干好用白礬一兩,銅青一兩,同研細和勻。每用半餞,熱湯半盞泡,澄清,以手蘸開眼如法洗,必澀,不可拭干。但閉目坐得澀止自開眼。如藥冷,將紙蓋盞面,于湯瓶上頓溫又洗。
一日洗四五次。
治眼翳膜久年不散 每日三次,以舌舐其膜,漸漸下,緣人真氣使然。
治眼生花及翳 用刀刮指甲細屑和乳汁,點翳上,即退。
治眼青盲 以豬膽五枚,取汁于銅器中,慢火煎,令可丸即丸,如黍米大,納眼中,驗。
治眼中 肉 用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生嚼吐于手心,乘暖以綿纏箸頭,點 肉上,不過三四度,即瘥。
治諸眼疾 夜含蘿卜一片,數(shù)次易之,收諸毒瓦斯。
又方 用野菊花作枕頭,能明目。
又方 用羊膽一枚,入蜜一錢在內(nèi),線扎,砂鍋內(nèi)滿入水煮熟,冷水內(nèi)浸,取出候干,傾入瓷罐內(nèi),以箸點眼四角,效。
治時行害眼并風眼有淚者 用皮硝六錢,水一鐘,煎七分,候冷定洗眼。每日洗數(shù)次,眼如童子明,每一月煎一遍。
治物入眼中 用好墨,清水研,箸點即出。
又方 飛絲入眼 用新筆于眼內(nèi)運攪,即收在筆上。
耳第三十
治耳聾 用鼠膽汁滴入耳中。
又方 用樓子蔥尖插耳中。
又方 用九節(jié)菖蒲末蓖麻子為膏,綿裹塞耳中。
又方 用蚯蚓三條,鹽少許,貯在蔥葉中,自化為水,滴入耳中,三五日即瘥。
又方 用蓖麻子五十個去皮,與熟棗一枚同搗,更入乳汁,丸如棗核大。每用一丸,綿裹納于聾耳內(nèi),覺熱為度,一日一換,如藥難丸,日中曬少時。
又方 口噙甘草一枚,耳中塞二塊,立效。
治耳痛 用鱔魚血數(shù)點入耳內(nèi),便愈。
又方 用白鹽炒熱,重綿包熨。
又方 用杏仁炒焦研細,以綿裹塞耳。
治底耳 以枯白礬為末,填耳中,立效。
治停耳膿血不止 用白礬燒灰,吹入耳?;蛞则球靖蔀槟┐等攵?
又方 用青橘皮燒灰研細為末,用綿裹塞耳,日換三四次。
治耳瘡腫痛 用五倍子為末,水調(diào)涂。如有水,干糝之。
治百蟲入耳 用兩刀于耳邊相磨,戛作聲,即出。
又方 用甕器于耳邊敲作聲,即出。
又方 用麻油灌之,即出。
又方 用桃葉 細塞耳自出?;蛞运{青研汁,滴耳中。
又方 用蔥涕灌耳中,蟲即出。亦治耳聾。
治蜒蝣入耳 用貓尿灌耳立出。取貓尿,用盆盛貓,以生姜擦牙。
治蒼蠅入耳 用皂角子研爛,用生鱔魚血,灌耳中。
治蟻子入耳 用豬精肉一指,火炙令香,置耳孔邊即出。
治蜈蚣入耳 用生姜汁或韭汁灌耳自出。或以熟雞肉一塊,置耳孔邊自出。
治物入耳中不可出 以麻繩剪一頭,散溶牛膠在上,探入耳中,使其物粘之,徐徐引出,效。
水入耳中 薄荷汁點之,效。
治黃豆入耳中 用鵝翎管截長一二寸許,去其中膜,留少許于一頭,以有膜之頭入耳中,口氣吸,即出。
口第三十一
治口瘡 用白礬一兩,鐵勺內(nèi)火熬汁,干黃丹一兩炒,紅色放下,紫色為末,糝瘡上。
又方 用宿砂火 為末,糝瘡上?;蛴蒙徎ㄆN之,效。
又方 用干姜、黃連各等分,為末,糝之,吐出涎水,立效。
又方 用生姜自然汁漱口數(shù)次,涎出,效。
又方 用吳茱萸為末,醋調(diào)涂足心,效。最宜小兒口瘡,不肯服藥者,一帖而愈。
又方 以白礬為末,湯化濯足,或以五倍子為末糝之。
治口唇生瘡 取陳壁上土,細研敷之。
治口唇緊小,不能開合,不能飲食,不治即死。用白布作燈炷,如指大,安斧刀上燃燒,令刀上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二三度?;蛴门f青布燒灰,酒調(diào)服,或和豬脂涂敷;又以蛇蛻燒灰,先拭凈敷之;又以蠐螬蟲燒灰,豬脂調(diào)敷;又燒亂發(fā)蜂房六畜毛灰,用豬脂調(diào)敷;又馬齒莧煮汁洗之。
治唇緊燥裂生瘡 用橄欖不拘多少,燒灰,豬脂和涂患處。
舌第三十二
治舌強腫如豬胞,以針刺舌下兩邊大脈,血出即消。勿刺著中央脈,令人血不止,則以火燒銅箸烙之。或以雜草燒鑊銹,醋調(diào)敷舌上下,脫去再敷,須臾而消。此患人多不識,失治則死。凡舌腫,舌下必有蟲狀,如螻蛄臥蠶,有頭有尾。頭小白,可燒鐵釘烙頭上,即消。
又方 用 針磨,令極尖,輕刺之,日刺八九次,血出盡,痛減腫消。
治舌忽脹退場門外 用雄雞冠刺血,以盞盛浸舌,就咽下即縮。
治重舌 用銹鎖燒紅,打下鐵銹,為末,水調(diào)一盞噙之。
又方 用灶中心對鍋底土,酒調(diào)涂舌上,用黃丹如豆大,安舌下。
治舌無故出血 以炒槐花為末,糝之,愈。
又方 用亂發(fā)燒灰,水調(diào)一錢服。
治飲酒過多,咽喉爛,舌生瘡 用水中田螺蛘肉,以蔥豉姜椒煮汁,飲三盞,效。
牙第三十三
治牙疼 用白楊樹皮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diào)含之漱灌。或以枯白礬熱水漱之。
又方 用蜂房一枚,以盞盛,孔內(nèi)以火燒,研末,擦牙痛處,鹽水漱吐之。
又方 用蛤蟆頭上白汁,涂綿上,陰干,以米粒許,塞牙縫。牙根腫者,須針刺出血。
又方 因紅豆,研少許,吹鼻中。
又方 用野芫荽,略捻動,塞鼻中。
又方 用霜殺老絲瓜,燒存性,為末,擦痛處,立止。
又方 因蛀竹屑、陳皮各一兩,烏梅肉研如泥,敷疼處。
又方 用肥皂一個,去瓤,內(nèi)入山賴、甘松各三分,花椒鹽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滿為度。外用面包裹,煉紅取出,研為細末。每日擦漱,風蟲牙痛俱止。
又方 治牙風痛 用豬牙皂角一個,于門檻上砍作兩截,以酸醋一盞煎滾,候溫漱之,神效。
治蟲蛀牙痛 用韭菜連根凈洗,爛搗,同人家地板上泥和勻,納痛處蛀孔內(nèi)。又將紙貼痛處腮上,二時取下,細細蟲見于泥上。可除病根。
又方 治蟲牙痛不可忍名一笑散 用椒目為末,以巴豆一粒,研成膏,飯丸,如蛀孔大,綿裹安于蛀孔內(nèi)。昔有樂清子患此,號呼之聲徹于四鄰,諸藥不效,用此愈。
治牙熱癰腫痛出血 用柳枝扎碎二碗,槐枝扎碎二碗,鹽一碗,加青鹽二兩,井水八碗鍋內(nèi)煎干炒燥,碾為細末,擦上。
又方 用旱蓮草搗汁,和鹽煎成餅,又碾為細末,每日擦漱服之。
又方 治齒齦出血,用白礬一兩,燒研為末。每用半錢敷齒根下,齒中出血,煎淡竹葉湯,頻漱之。
又方 用當歸極大者一根,去頭尾,入竹筒內(nèi),周遭用白鹽填實,用紙塞口,炭火燒存性,為末,擦牙、洗眼。津咽下,又烏須發(fā)。
又方 以瀝青研細擦牙堅牢。
損傷第三十四
治刀斧傷 用鍛石包裹,定痛止血,立瘥。
又方 用五月五日,采露草一百種,陰干,燒作灰,與鍛石等分,以井花水和丸,燒白,刮敷瘡上,止血生肌。
又方 用葵葉燒灰,或干葉為末,皆可敷。
又方 用琥珀屑敷之,止血生肌,瘡口即合。
又方 用蟹黃及足中肉熬末,內(nèi)瘡中筋斷亦可續(xù)。
又方 用晚蠶蛾為末糝上,白絹裹,止血生肌,隨手瘡合。
又方 用大黃、鍛石等分,為末,一敷即效?;虺礊榉奂t色敷。
又方 用桑柴灰敷。
又方 用白芍藥一兩,炒黃為末,酒調(diào)二錢服?;蛎罪嬚{(diào)亦止痛。
又方 用綠豆粉新鐵 內(nèi)炒紫色,用新汲井水調(diào)稀,濃勻敷損處,貼以紙,將杉木片縛,立效。
治打撲有傷瘀血流注 用半夏為末,調(diào)敷傷處,一宿不見痕,效。
治瘀血流注紫黑,或傷眼上紫黑 用大黃為末,以姜汁調(diào)敷,一夜一次。上藥一宿黑者紫,二宿紫者白矣。
治從高墜下,及墜馬傷損 取凈土和醋蒸熱,布裹熨之,斯須痛止。
治 撲有傷口 嚼燈心罨之,血即止;或用冬青葉曬干為末,糝傷處,或細嚼敷上;或用姜汁和酒等分,拌生面貼之;或以桑根白皮搗汁擦之;或用霜梅捶碎罨瘡口,免破傷風。
治破傷風 用病患耳中膜并爪甲上刮末,唾調(diào),敷瘡上,立效。
治破傷風牙關(guān)口緊、四肢強直 用鷺鷥頭連尾,燒作灰,研,以臘豬脂調(diào)敷。
治破傷風浮腫 用蟬蛻為末,蔥涎調(diào)敷破處,實時去惡水,立效?;蛴敏~膠一錢,溶化封之,又酒服一錢。
癰疽疔毒第三十五
治癰疽發(fā)背,惡瘡腫毒初生,及毒蛇瘋?cè)鶄?用大蒜切片子如錢濃,安腫上,以艾炙之,蒜熟更換新者,初炙覺痛,炙至不痛即止,初炙不痛,炙至極痛乃止。
又方 治發(fā)背 用榆樹(一名舊柳樹)根皮切碎,清水泡洗,搗極爛和香油,遍敷患處,只留瘡頭出氣。若藥干拘急,用苦茶濕潤,藥不粘,更換新者。將愈,用桑葉嚼斷筋,隨大小貼患處,漸收漸小,口合乃止,神效。
又方 治癰疽發(fā)背 用大薊根(俗謂之野紅花,其葉似苦 ,但其葉出尖處有針刺,四五月間開花)不拘多少,凈洗切碎,研如膏涂瘡上,其冷如冰,初發(fā)者能消散,已成者速潰。
又方 用牛皮膠二兩,酒二升同煮,候牛皮膠溶化放溫,令病者徐徐飲盡。如未結(jié)成即消,已結(jié)成即易潰,已潰即易瘥。如未效,再服必效矣。
治癰疽不消,已成膿不得破 用蠶繭出過蛾兒空殼一個,燒灰,酒調(diào)服即穿。
又方 治腫毒未破 用蛤蟆一個,先炒鍛石,后用蛤蟆剁碎,和炒灰研如泥,用帛攤上貼患處,自破。
治一切癰疽,及婦人乳癰初發(fā)時 用鷺鷥藤捶碎,不犯鐵器,大甘草節(jié)一兩,各生用。水二碗,慢火煎一碗,入無灰酒一大碗,再煎十數(shù)沸,去渣,分三次溫服。如無生者,用干者終力淺。更取生葉一把,擂爛,入酒少許調(diào)稀稠得所,敷瘡四面,中心留一口泄毒瓦斯,大有神效。
又方 以黃蜀葵花,用鹽糝放入瓷器內(nèi),密封,經(jīng)年不壞,每用敷患處。無花,根葉皆可。
又方 治癰疽發(fā)背,初發(fā)腫作,便以紙一片,水浸濕搭腫上,視其上一點先干者,即是正頂。先以水和面作圈,安于正頂上,卻用大馬蜞一條(一名螞蟥)安于中,頻以冷水灌之,馬蜞當吮其穴,膿血出毒即散。如毒大蜞小,須用三四條方見功。若吮著正穴,蜞必死,用水救活,其瘡即愈,累試奇效。血不止,以藕節(jié)研爛涂止之,茅草花亦好。
又方 治癰疽發(fā)背、瘰 、疔瘡、漏瘡,衛(wèi)護心膜,驅(qū)解諸毒自然內(nèi)消 用徹明礬生用二兩為末,黃蠟一兩二錢溶汁,就爐上入礬拌和,眾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錢或冷酒常服之。或以枯白礬、炒鹽等分,細研。每服一黃,新水調(diào),瘡未回再服,瘡回覺痛即止。漏瘡,用雞肫內(nèi)水皮為末塞孔。
治附骨疽久不瘥,膿汁敗壞,或骨從瘡孔出 用大蛤蟆一個,切碎;亂頭發(fā)一握,如雞子大;豬油四兩。以豬油煎前藥,濾去渣,如膏。先以桑根皮、烏豆煎湯洗,拭干, 龍骨末糝瘡四畔,令易收斂,卻用膏貼之。
治坐馬癰 用紡車弦瓣繩紡乏者,燒灰敷。
治便癰 用皂角不蛀者,燒過,陰干為末,酒調(diào)服。或用皂莢子十粒,水服之。又用皂莢炒焦,小粉炒等分和勻,以熱醋調(diào),仍以紙攤貼患處,頻頻水潤之,效。
又方 用胡桃仁七個,燒過,陰干為末,酒調(diào)服之,不過三服。或用生蜜米粉調(diào)服。休吃飯,利小便,效。
治男子陰頭癰用鱉甲為末,雞子清調(diào)敷。
治疔瘡 用蒼耳子根梗苗,但取一色,燒灰,和醋淀如泥,涂,干再換上,不過十次,即拔出根。
又方 用生蜜與隔年蔥,一處研成膏,先將瘡周遭以竹 刺破,然后用藥于瘡上攤之,用緋帛蓋覆,如人行二十里,覺疔出,然后以熱醋湯洗之。
又方 用白梅肉、荔枝肉同搗成膏,捻作餅子,根據(jù)瘡大小安上,根即除。
又方 治疔瘡垂死者 用甘菊花葉一把,搗汁一盞入口即活。冬月用根,此方神效。
又方 用蟬蛻、僵蠶為末,酸醋調(diào)涂四畔,留瘡口,根出稍長,然后拔去,再用藥涂瘡上。
又方 取蟾酥 以白面黃丹搜作劑,丸如麥粒狀,用指甲扯動瘡上插入。重者針破患處,以一粒納入,仍以水沉膏貼之。取蟾酥法∶用癩虼 (即蛤蟆)于眉刺破,把手按出酥于油紙上或桑葉上,然后插在背陰,經(jīng)宿則自干白,于鵝翎筒內(nèi)盛之。水沉膏法∶用白芨末半錢,水盞內(nèi)沉下,澄去水,卻于皮紙上攤開貼瘡上。
治魚臍疔瘡 用絲瓜葉、連須蔥、韭菜,同入石缽內(nèi),搗爛如洗。以酒和服。初貼腋下。如病在左手,貼左腋下,在右手貼右腋下,在左足貼左胯,在右足貼右胯,在中則貼心臍。并用帛包住,候向下紅絲皆白則愈。如有潮熱亦用此法,卻令人抱住,恐其顫倒,則難救矣。
又方 治魚臍瘡頭黑皮破 黃水出四畔浮漿 用蛇蛻燒存性,細研,雞子清調(diào)敷。
諸瘡第三十六
治瘰 用蓖麻子炒熟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shù)枚,甚效。
又方 將臘月貓屎,用新瓦二片合在內(nèi),外用鹽泥封固,燒成灰,以少油調(diào)涂瘡口上。
又方 治瘰 已潰未潰 用蝸牛不拘多少,以竹絲串尾上,曬干,燒存性,入輕粉少許,豬骨髓調(diào),用紙花量瘡大小貼之。一法∶以帶殼蝸牛七個,生取肉,入丁香七粒于殼內(nèi),燒存性,與肉同研成膏,用紙花貼之。
又方 用大田螺并殼肉燒存性,為末,破者干貼,未破者清油調(diào)敷。
又方 用不蛀皂莢不拘多少,每三十條作一束,以棕櫚裹之。縛定于冷糞缸內(nèi),浸一月取出。卻于長流水內(nèi)再浸一月,死水不能浣洗,不可用。去棕櫚曬干,不得焙,搗為末。每一兩入麝香半錢,全蝎七個,研細拌勻。每服一二錢,溫酒或飲湯調(diào)下。
又方 用干姜不拘多少,為末。用姜汁打糊和作劑子,用黃丹為衣,每日一次,隨瘡大小入藥在內(nèi),追膿盡生肉為度,瘡口合則已。如瘡口不斂,用大黃末以蔥白汁調(diào)搽即愈。仍日服十宣內(nèi)托散二服。如瘡腫不破者,用野菊花擂爛煎溫服,仍將菊花根為末,貼瘡上自消。或不消瘡口亦自破,根據(jù)前用藥劑。
又方 以手仰置肩上,微舉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隨患處左即灸左,右即灸右,艾炷如小箸頭大。再灸,如前不過三次,永無恙,所感稍深,三灸平安。
又方 以蒜片貼著 上,灸七壯,如蒜熟易蒜,多灸取效。
治項后生疙疽,不論大小及日月深遠,或有赤硬腫痛用生山藥一挺去皮,蓖麻子二個,研勻攤帛上貼之,如神效。
治瘤贅 凡皮膚或頭上生瘤,大者如拳,小者如栗,或軟或硬,不疼不痛者 用天南星一枚,細研稠粘,用米醋五七滴為膏。如無生者,用干者為末,醋調(diào)如膏。先將小針刺患處令氣透,卻以藥膏攤紙上,象瘤大小貼之。
又方 治瘤贅兼去鼠奶痔 用芫花根凈洗帶濕,不得犯鐵器,于木石器中搗,取汁。用線一條,浸半日或一宿,以線系瘤,經(jīng)宿即落。如未落,再換一二次自落。后以龍骨、訶子末,敷瘡口即合。用之累效。如無根,只用花泡濃水,以浸線。
又方 用蜘蛛絲勒瘤子根,三二日自然退落。
治反花瘤 用馬齒莧一斤,燒灰研細,豬脂調(diào)敷。
治 瘡 用黃蠟,煉,攤冬青葉上貼縛定,日周又換一葉,至七日換七葉,愈。
又方 用黃蠟熔化,油紙攤成膏藥十二個,半日一換,換時以先貼者加其上,不待盡而愈。
又方 用韭菜地上蚯蚓泥,干為末,入輕粉清油調(diào)敷。
又方 用白 土不拘多少,火 通赤,研細,生油好粉調(diào)涂。或用真百藥煎填之,或以五倍子末糝之,亦妙。
治冷 瘡 用鹿角灰、發(fā)灰、乳香為末,清油調(diào)敷。
又方 治 瘡成臼,累月不干 用上等好砂糖,先用鹽湯淋洗,后絹帛拭干,以津唾涂,卻以此敷上,三日愈。
治外 生瘡、臭穢潰爛、數(shù)年不愈者 用生龜一個,烏者,打死去肉取殼,酸醋一碗炙醋盡為度,仍 令白煙盡,須存性,碗合地上一宿出火氣,入輕粉麝香拌勻。先以蔥湯洗,拭干方用藥敷。
治腳脛骨上生瘡久爛黑,或發(fā)孔,或臭穢不可近 用蜒蝣十條,小竹簽穿定瓦上焙干,為末。真清油調(diào)敷,神效。
又方 用多年老杉木節(jié)燒灰,真清油調(diào),箬葉盛,隔貼瘡上,以絹帛扎定,不數(shù)貼而愈。
治腳肚生瘡,初如粟米,漸大,爪搔不已,成餅包腳相交,黃水出,癢不可忍,久疾難愈 用百藥煎,研細津咽調(diào)逐遭涂敷,自外而入,先以貫仲煎湯淋洗,后用藥。
又方 用石榴皮濃煎,稍冷掃瘡上,冷如冰即成痂。
又方 用鱔魚一條,黃色者,先將打死,卻用清油涂其腹下,置瘡上盤屈令遍,用帛絹系定。食頃,覺瘡痛不可忍,然后取鱔魚腹下有竅如針眼大,皆蟲也。如未盡,再用一條根據(jù)前再縛。蟲去盡,卻用死人腳脛骨燒灰,清油調(diào)敷,或以骨灰一兩,入好茶末二錢同調(diào)亦可。
又方 治足上瘡臭穢潰爛 用藍子一枚,燒為末,入膩粉少許,井水調(diào)涂,效。
又方 治 瘡并搭手發(fā)背等瘡 用蔥白一斤,鍛石二斤,馬齒莧一斤,三味濕搗同團,陰干為末,貼瘡上,效。
治一切腫毒初生 用苧根、蔥頭、生姜、炒小粉、赤豆同搗碎頓熱罨上,冷再換。
又方 治卒得惡瘡不識者 用桃皮為末,納瘡中。
又方 治腫毒無頭者 用蛇蛻貼于腫處。
治惡瘡無頭 用皂角刺燒灰,陰干為末,酒調(diào)三錢,嚼葵菜子三五粒送下。
治一切惡瘡不收口 用瓦松不拘多少,陰干為末,先用槐枝、蔥白湯洗過,糝之立效。炙瘡久不收者更效。
治諸惡瘡中新囗肉出囗用烏梅肉蜜和搗作餅子,如錢濃,貼瘡上。
治諸瘡因度水腫者 用生白礬末水調(diào)涂之,自消。
治一切腫毒瘡 用臘桑葉為末,以新汲水調(diào)涂之。如有膿干糝在上,如在腳膝,敷了用帛裹之。
治多年惡瘡 用冬瓜葉陰干瓦上焙,研細,糝瘡濕處?;蛴枚嗄赍懯屑?,雞子清調(diào)成塊,火 過,候冷再為末,姜汁調(diào)敷。或用枸杞根為末,鹽洗凈,干糝,妙。
又方 用馬齒莧搗爛敷之。亦治翻花瘡,其形如花開之狀,燒灰,豬脂調(diào)敷。
又方 用雞腸草研細取汁,敷其瘡,以渣罨之。或為末,以豬脂調(diào)敷,甚效。
又方 以天茄葉貼之,或為細末貼亦妙。
又方 以蒲公英搗如泥,貼一切惡瘡并蛇傷。
又方 用野葡萄根紅者去粗皮為末,新水調(diào)涂腫上,頻掃新水。
治鬢邊生軟癤,名發(fā)鬢,有數(shù)年不愈者 用豬頸上毛,貓頸上毛各一撮,燒灰,鼠屎一粒為末,以清油調(diào)敷。
治遍身熱毒瘡,痛而不癢,手足尤甚,粘著衣被,夜不得睡 用菖蒲為末,多鋪于席上使病者恣臥其間,仍以衣被覆之,五七日愈。疹瘡爛,用艾鋪亦可。
治遍身癮疥疼痛 用白姜蠶一兩,炒黃色為末,分四分,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明礬、樸硝為末 井水調(diào),雞羽掃,敷上。
又方 用蠶沙以新水煎,無風室內(nèi)溫洗,效。
治遍身白疹,瘙癢不止 用小枸橘不拘多少,切作片,麩皮炒黃為末。每服二錢,酒浸少時,去枸橘,但飲酒,仍以枸橘煎湯洗患處,妙。
治三十六種風結(jié)瘡 用馬齒莧五斤 黃蠟三兩 水一鍋,煎成膏,敷上。
治五般瘡癬 用韭根燒存性,旋搗末,豬脂調(diào)敷。
治諸瘡 用韭菜不拘多少,先燒熱湯,以盆盛上,用板蓋之,留一竅,卻以韭菜于湯內(nèi)泡之,以糞門坐竅上,令氣蒸熏,候溫,用韭菜軟軟洗瘡。數(shù)日自下 或芫花煎洗。
治面上生瘡 用枇杷葉,布擦去毛,炙干為末,食后茶湯調(diào)下二錢。
又方 用鏊子底黑煤,入于小油內(nèi),以匕打成膏子,攤在紙上貼之。
治人面卒得赤黑丹如疥狀 不急治遍身,即死。用鹿龜燒灰,豬脂和涂上。
治腮腫 用赤小豆為末,醋調(diào)敷之,立效。
治人面瘡 用貝母為末,小蘆筒灌瘡口,數(shù)日愈。
治疥瘡 用豬肚二個,放皂莢同煮熟,去皂莢,食之,妙。
又方 治善惡瘡疥或赤腫者 用赤小豆四十九粒為末,以苧根搗爛和之。敷赤腫處及四旁,落則再敷,或用赤小豆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服,尤佳。
治火氣入瘡 用黃柏皮為末糝之,或薄荷煎涂亦可。
治白禿瘡 用慈竹上蟲兒不拘多少,研,用牛尿調(diào)搽,先洗剃去瘡靨,后上藥。
又方 用甜瓜蔓龍頭不拘多少,河水浸一宿,以砂鍋熬取極苦汁,濾去瓜蔓,以火熬成膏,盛于瓷器中。先剃頭去盡瘡痂,使血出盡以河水洗凈。卻用瓜蔓膏一盞,加半夏末二錢,生姜汁二匕,狗膽一個,同調(diào)敷,不過二三次立愈。
忌豬魚動風之物。
又方 用羊糞熬湯,洗去痂,屋懸煤炒為末,油調(diào)敷瘡上。
又方 用破舊朱紅漆器,剝朱漆燒灰,油粉調(diào)敷。
又方 用鯽魚一個,重三四兩者,去腸肚。以亂發(fā)填滿,濕紙裹燒存性,雄黃二錢,共為末。清油調(diào)敷,先以齏水洗拭后用藥。
又方 治大人小兒禿瘡及惡瘡 用苦楝皮燒灰,以豬脂調(diào)敷。
治癬 用午時取碗葉研汁敷之,或用禿菜、酸醋磨敷。
又方 用 針磨,令極尖快,當癢時,于癬上各刺百余針,血出盡,煎鹽湯洗之。未愈再針再洗。
治狗癬疹 用地瀝青不拘多少,鐵器內(nèi)熬,次下鵓鴿糞、雞糞細末同和,加香油少許擦之。
治紫白癜風 用禿葉根同白礬、五倍子、無名異和醋搗碎,先以苧麻刮熱,以藥擦之,三四次絕根。
又方 治白紫癜風及諸風瘡癮疹名蒼耳丸 五月五日割取蒼耳草葉,洗凈曬干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若身體有風處,或如麻豆粒,此為風毒出也??梢葬槾?,黃汁出盡,乃止。
又方 用干浮萍四兩,漢防己三錢,同煎湯,熱洗白癜風一切斑疹疥癬,神效。
治艾火帶 用白鱔泥炒研細,香油調(diào)敷之。
又方 雉雞毛及鵝毛燒灰敷之。
治下部生濕瘡 熱癢而痛,寒熱,大小便澀,食亦減,身面微腫 用馬齒莧四兩,研爛,入青黛一兩,再研勻敷上。
又方 用紅椒開口者七粒,連根蔥白七個,同煮水洗凈,用絹衣 干,即愈。
治陰癢汗出疼痛 用生大豆嚼碎,一日三四次敷上。
治陰瘡 用桑樹根白皮,搗汁洗之。
又方 用胭脂、綠豆粉,同研勻敷之。
又方 用臘茶、五倍子等分,膩粉少許敷之。
治陰囊上生瘡 用甘草煎湯溫洗,卻用臘茶末敷。
治陰頭生瘡 用溪港中螺螄,入干鍋內(nèi) 過,先以鹽水洗五十次,后以此藥敷之。
治妒精瘡 用大田螺兩個,和殼 過存性,為末。入輕粉搽患處,即安。
治外腎生瘡 用綠豆粉一分,蚯蚓屎二分,水研涂,干又敷。
治腎臟風發(fā)瘡疥 紅椒去目,水浸半日,和生杏仁研爛,擦兩手掌掩外腎,極效。
治下疳瘡 用白礬一兩,黃丹八錢,熬飛紫色,研為末。以溝渠中惡水洗過拭干,敷上。
又方 用五倍子為末,以漿水洗干,貼之。
治漏瘡惡水自大腸出 用黑牽牛,研細去皮,細末一分。入豬腰子內(nèi),以線扎,青荷葉包,火煨熟,細嚼,溫鹽酒下。
治漏瘡,肛門周匝有乳數(shù)十,諸藥不效 用熟犬肉,蘸濃藍汁空心食之,七日自安。
又方 用信石,新瓦上火 為末,以津液潤紙?zhí)阶诱荷僭S,捻入瘡孔內(nèi),如瘡多,不可齊上,免使害人。
治久冷漏瘡 用活鱔魚五六條,擲地以竹針貫之,覆瘡良久,當有蟲出如線。復之,使盡,用檳榔黃連末敷。明日,以干艾作湯,投白礬三二錢洗。不一月,全愈。
治脫肛 用鱉頭一枚,燒煙盡,為末,敷肛門上,就將舊麻鞋底按入,即不出。
又方 用槿樹葉煎湯熏洗,后以生五倍子、白礬等分為末,敷上。
雜方第三十七
治骨鯁 用野苧根搗爛,丸如龍眼大。魚骨鯁,魚湯化下;雞骨鯁,魚湯化下。
又方 用威靈仙五錢,縮砂三錢,甘草二錢,水一鐘,煎至四分,入口噙漱,入喉呵氣,即愈。
又方 以橄欖食即下。無,則核搗為末,用流水調(diào)下。
又方 用獺爪于咽喉外爬之,即下。
又方 用 樹子泡湯咽下,骨自消。
又方 用金鳳花子嚼爛噙下,無子用根亦可。
又方 用威靈仙根不拘多少,以好米醋浸一二日,曬干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半茶半湯下。如要吐,用砂糖銅青為末半匕,滴油一二點,同茶湯調(diào)服,即吐出原物。如藥性來遲,令患人兩手伏地,用清水一盆,以鵝翎口中攪探,即吐。
又方 治魚骨鯁 用砂糖,白炭皮末,紫蘇葉,滑石末和丸。含口中,津液咽下,骨自隨下。
又方 用縮砂、甘草等分為末,以綿裹少許噙之,旋旋咽津,久之隨痰吐出。
又方 治獸骨鯁 用象牙梳磨水咽下?;蛞陨D旧舷x屑末醋煎,灌漱自下。
又方 用皂角末吹入鼻中,令涕出。
治誤吞針類 用木炭燒紅急搗灰,米湯調(diào)下三兩杯,或用熟艾煮濃汁飲,便解。
又方 治吞針并釣子魚骨雜物,須多食諸般肥食,自然裹出。若吞稻麥芒于咽喉間,急取鵝口涎水,咽之。
治誤吞竹木不得出 用舊鋸子燒赤,投酒中熱飲。
治誤吞金銀或銅錢入腹 用鍛石一杏核大,硫黃一皂角子大,同研末,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肥豬肉與葵菜作羹,餐數(shù)頓,則銅鐵自然下。
又方 誤吞銅餞 用桑柴灰細研,米飲調(diào)下二錢;或用綠豆粉冷水調(diào)下三錢;或茨菰取汁呷;或濃煎艾湯飲∶或多服飴糖,立效。
治針刺折在肉中 用栝蔞根搗爛敷上,一日換三次,自出。
又方 用車脂攤紙上,如錢許。粘貼二日一換,三五次,其針自出(車脂即車軸頭上油膩也)。
治竹木簽刺入肉 用牛膝草根嚼罨之,即出。
又方 以象牙屑敷之,或以白梅肉敷之,立效。
又方 用羊糞為末,水調(diào),涂刺上,候疼搔之,刺自出。或嚼栗子敷之,亦妙。
治手指甲頭腫 用烏梅捶碎,去核肉,只取仁研,米醋調(diào)入潰之,自愈。
治腳趾縫爛 用鵝掌黃皮,燒存性,為末,糝之。
治指縫瘙癢成瘡,有竅出血不止 用多年糞桶箍篾燒灰敷。
治腳汗出 用白礬、干葛煎湯洗,效。
治遠行腳上打損 用雜草燒鑊銹和飯粘,研成膏貼之,用紙封上。若打泡,用油線穿過,兩頭剪斷,亦用鑊銹飯粘貼之。
治遠行腳心腫痛 用蚯蚓泥敷腫處,高擱起腳,一夕即愈。
治杖瘡 用黍米燒灰,和油涂,止痛不作瘢。黍米不可與小兒食,不能行,緩人筋骨,令人好睡;亦不得和牛肉食,生寸白蟲。
又方 杖畢,飲童便和酒,免血攻心 用熱豆腐鋪在杖紫去處,其氣如蒸,其腐即紫。復以熱豆腐鋪之,以紫肉散盡,淡紅為度。
又方 用五倍子去瓤,米醋浸一日,慢火炒黃為末,干糝。不破腫痛者,以醋調(diào)敷。
又方 用雄黃二分,無名異一分,細研,水敷極妙。
又方 用水粉一兩,赤石脂一錢生用,水銀一分,以麻油杵成膏,攤傘紙上貼之緊縛,如肉陷者,用此膏填滿,然后粘貼,立效。
又方 若腫痛 用大黃、黃連、黃柏、黃芩各三錢,乳香、沒藥各一錢,別研,腦子少許為末。冷水調(diào)勻,攤緋絹上貼之。
又方 若瘡熱毒疼痛 用黃丹一兩,蜜陀僧半兩,輕粉一錢半,麝香半錢,龍腦一字,為末。糝瘡上,以青帛蒙之,中留一竅。
又方 用蠶出繭殼,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三錢,酒調(diào)下,甚妙。
治湯燙火燒 用多年廟上獸頭為末,小油調(diào)敷之,效。
又方 用桐油涂上,或土朱磨敷之。
又方 水調(diào)銀朱敷之。
又方 用麻油浸黃蜀葵花敷之。
又方 用 豬毛燒灰,香油擦患處。
又方 用螺螄殼多年干白者,火 過為末。如瘡破,干糝;如不破,清油調(diào)敷。
又方 用雞子煮熟,去白用黃,于鍋內(nèi)熬油出,冷敷之。
又方 用山梔子濃調(diào)雞子清,以鵝毛輕拂上。
又方 用側(cè)柏葉燒存性,為末,雞子清調(diào)敷。
又方 用醋甕泥敷之,或以生柏葉搗爛敷;或用干桑葉為末,干者蜜調(diào)敷,濕者干糝;或用鹽糝上用手按之;或以豆?jié){涂之。
又方 治向火多生炙斑瘡有汁 用黃柏、薄荷葉為末,糝之。
治凍瘡 用茄根濃煎湯沸洗,以雀兒腦髓涂之。
又方 用鵝掌黃皮焙干,燒灰存性,為末,溫則糝之。
又方 手足凍裂 用白芨不拘多少,為末,調(diào)敷裂處。
又方 用五倍子為末,同牛骨髓填縫內(nèi),即安。
又方 用頭發(fā)一大握,桐油一碗,于瓦器內(nèi)熬,候油沸頭發(fā)溶爛,出火攤,以瓦器收貯,不令灰入。每用百沸湯泡洗皸裂,令軟,拭干敷之,即安。一方加水粉。
治冬月手足開裂 用清油半兩,以慢火煎沸,入黃蠟一塊同煎,候溶。入光粉五倍子末少許熬,令稠紫色為度。先以熱湯洗,火上烘干即用藥敷,薄紙貼之。
又方 用五倍子為末,和牛鼻繩末填縫內(nèi),即自愈。
又方 治手足開裂,經(jīng)春夏不愈者 用生姜汁,紅糟鹽,同臘月豬膏研爛。熱擦入皸內(nèi)一時雖痛,少頃便軟,皸合,再用即安。
又方 用瀝青二兩,黃蠟一兩共熱攪勻,瓦罐盛貯。先以熱湯洗,令皮軟拭干,將藥于慢火炙溶,敷之。
治酒 鼻 用白鹽常擦為妙。
治鼻瘡 用杏仁研乳汁和敷,或以烏牛耳垢敷。
治痱子痛癢 用凈水搗楊柳青蒿汁,調(diào)蛤粉敷;雪水尤妙。
治漆毒成瘡 用磨鐵槽中泥涂之,或以蟹黃涂之,愈。
治瘢痕出靨 用桑柴灰汁熬成膏,草莖刺破,以新水沃之,忌油膩等物。
治蛀干瘡 用黑油傘紙燒灰,合地上一宿,出火氣,敷瘡上,便結(jié)靨,效。
婦人第三十八
治婦人月水不通 用鼠屎燒灰一錢為末,熱酒調(diào)下。
治婦人血氣不行,上氣沖心 用絲瓜蒂一個,燒灰,空心酒調(diào),每服一個。
治婦人血崩 用槐角燒灰為末,每服二錢,酒調(diào)下,效。
又方 用蠶沙不拘多少,為末。每服五錢,熱酒調(diào)服。
又方 治婦人血崩不止 用槐花二兩,棕毛燒灰五錢,水煎,入鹽少許,空心服?;蛞詾趺窡遥瑸趺窚隆?
又方 用蓮蓬殼燒存性,酒服方寸匕。
又方 用血蝎草為末,姜酒調(diào)服,一服而愈。血蝎草生于磚縫井頭,少在地上。
又方 用鹽梅七個,燒為末,空心米飲服。
又方 用陳槐花一兩,雜草燒鑊銹半兩,為末,燒紅秤錘淬酒下。
又方 治血崩不止 用白扁豆花焙干為末,紫者不用,炒米煮湯,入炒鹽少許,空心數(shù)服,即效。
又方 用棕櫚皮、絲瓜蒂燒灰,等分為末。鹽酒或鹽湯下。效。
又方 治血崩 用野紅花取根,洗凈研汁半盞,以溫酒半盞和服,立止。
治婦人白帶下 用好酒同艾葉不拘多少,煮雞卵熟,空心只食雞卵。
治婦人赤白帶下 用酸石榴五枚,連皮搗攪汁。每服半盞,空心下。
又方 用石榴東引根二把,煮汁服。
治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 用紅花二兩,酒二盞。煎八分,溫服。
治婦人血風攻腦,旋倒地不知人事 用蒼耳草心不拘多少,陰干為末。不時姜湯服一錢,效。
治婦人臟躁,悲傷欲哭,象鬼神所附者 用小麥一升,甘草二兩,大棗五兩,每服一兩,水二盞,煎一盞服。
治婦人自哭自笑 用紅棗燒存性,米飲調(diào)下。
治婦人乳癰 用赤小豆三合,酒研爛去渣,溫服留渣,敷患處。
又方 治乳癰爛見心者 用貓兒腹下毛,干鍋內(nèi) 存性,為末,干糝,或清油調(diào)入輕粉少許敷之。
又方 用皂莢刺燒灰,和海蛤粉為末,熱酒調(diào)下。揉散亦可。
又方 用銀杏半斤,四兩用酒研服,四兩水研敷癰上。
又方 用黃栝蔞一二個,連皮瓤子切碎,以無灰酒一碗,于瓶內(nèi)煮半碗,去渣。時時溫服,酒盡再煮服。初時便服此藥,實時痛止,更不成瘡。如已成瘡,服之,其瘡自穿,而痛止。
又方 治乳上才覺硬腫作痛,以蔥早熨之。其法∶用樣闊口瓶,以炭火入瓶內(nèi),上以熱灰填蒲瓶口,用蔥葉及蔥白捶損,令遍覆瓶口。以手帕裹瓶,倒執(zhí)將瓶口向腫處任意輕輕熨之,有驗。
又方 治乳癰將潰 以小長罐燒紙錢在內(nèi),急以罐口安乳上,盡吸其毒瓦斯。
治婦人吹乳極效 用百齒霜(即木梳上篦頭垢也),不拘多少,用無根水為丸(即吊桶反瀝出者是也),如雞頭大。日服二三丸,倒流水吞之。服后,令病患左乳者左臥,右乳者右臥,于無風溫熱處臥,汗出效(取倒流水法用新汲水傾屋上接之)。
又方 以橘皮燒灰存性,食后熱酒調(diào)下二錢。
治婦人乳硬作痛 用嫩桑葉,左采研細,米飲調(diào)攤紙花,貼病處。此證,四十以下可治,五十以上不可治。治之則死,不治則得終天年。
治婦人乳頭裂 取秋后冷露茄子裂開者,陰干燒存性,為末。水調(diào)服,未秋時但裂開者亦可。
治婦人血塊痛 用牛膝草根,酒煮服,效。
治婦人癖塊 用小便服之,每日溫服一盞,至二十日血片下,即瘥。
又方 醋煎大黃,生者服之,甚效。
治孕婦咳嗽 用貝母去心,麩皮炒,令黃,去麩皮,為末。研砂糖拌勻,丸如雞頭大,含化一丸,神效。
治婦人胎漏 用蔥白一把,濃煮汁飲之,甚效。
治婦人胎漏下血,手足厥冷欲死 用生艾汁二盞,牛皮膠、白蜜各二兩,煎一盞半。稍熱服之,無生艾,濃煎干艾。一方加刮下竹青一大把同煎。
治婦人因爭斗或跌撲從高墜下,或為重物所壓,觸動胎氣,腹痛下血。服此后覺胎動極熱,胎氣已安,用縮砂不拘多少,于熨斗內(nèi)炒令熱透,去皮取仁,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diào)下,不飲酒煎艾鹽湯或米飲下。
又方 用苧根一把,洗凈,生姜五片,煎調(diào)粥服之,效。
治孕婦忽腹絞痛 用棗子十四枚,燒焦為末,童便調(diào)服。
又方 用鹽一合,燒赤,以指撮酒中調(diào)服。
治孕婦兒在腹中哭 用多年空屋下鼠穴中土一塊,令孕婦噙之即住。一方川黃連煎汁,令母呷之。
治婦人胎前產(chǎn)后赤白痢 用敗龜板一個,醋炙,搗為末。米飲調(diào)下。
又方 用生姜自然汁,年少者十兩,老者二十兩,鴨子二個,打碎入姜汁內(nèi)攪勻,煎至八分,入蒲黃三錢,煎五七沸,空心溫服。效。
又方 治懷胎下赤白痢,絞刺疼痛 用雞子一個,烏者尤妙,梢頭作一竅子,傾出青者留黃在內(nèi)。黃丹一錢,入前雞子殼內(nèi),打令相勻,以濃紙裹黃泥固住,火上炙熟焙干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一服愈者是男,兩服愈者是女。
奇效。
治婦人難產(chǎn)或橫生,或孕婦下血或脹滿,用鐵秤錘燒赤,投酒中飲之。
又方 治難產(chǎn) 用清油一盞,水一盞,對和。用銀簪打和飲之。
又方 用鳳仙子二錢,研碎水下。
又方 用黃蜀葵子二錢,同鳳仙子并服。
又方 用黃蜀葵子七十粒,搗碎,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蠶蛻紙半張,燒灰,白湯調(diào)下。
又方 用香白芷、雜草燒鑊銹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童便米醋各半呷,沸湯澆入六七分,點眼,見效甚速。
再服即分娩矣,或用蜀葵子四十九粒,白滑石末三錢,順流水煎湯調(diào)??招亩缛诵形謇?,即下。
又方 治生產(chǎn)五七日不下垂死者,及矮石女交骨 用川芎、當歸各一兩,自死干龜殼一個,酥炙黃男女頭發(fā)一握,燒存性,共為末。每服三錢,水半鐘,煎服。約人行五里,生胎死胎俱下。無自死龜殼,用鉆過廢殼亦可。
又方 應(yīng)急催生 用清油同蜜等分,少許湯調(diào)頓服。
又 蜀葵子炒為末,順流水溫暖調(diào)服,亦下死胎。
又 好京墨新汲水濃磨,服之,墨水裹兒出,效。
又 敗筆頭二個,燒灰,以藕節(jié)研自然汁溫酒調(diào)下,效。
又 產(chǎn)婦坐草時,取路旁草鞋一只,用鼻絡(luò)小耳繩燒灰,溫酒調(diào)服。如得左足者男,右足者女,覆者兒死,側(cè)者兒驚,催生極驗。
又方 催生 用蓖麻子,研,敷產(chǎn)婦手足心,產(chǎn)后速拭去。或以兩手各執(zhí)一枚,立下。
又方 治難產(chǎn)久氣力乏不能生,兼惡露盡出干不能產(chǎn)者 用赤小豆二升,以水九升,煮熟取汁,入泡過明阿膠一兩,同煎少時,一服。如未效,再服。不過三四服,即產(chǎn)。
治婦人逆生倒產(chǎn) 用蓖麻子三十粒,研爛。婦人頂上剃去發(fā),少涂之。須臾,覺腹中提正便刮去,卻于腳心涂之,自然順生。
又方 治逆生,須臾不救母子俱亡 用蛇蛻一條,蟬蛻十四個,頭發(fā)一握,并燒為灰。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并進二服。仰臥,霎時兒即順生。
又方 用小絹針,于兒腳心刺三五七刺,用鹽少許,擦刺處,實時順生,母子俱活。
又方 用槐子二七粒,井花水吞下。
又方 治橫逆不順手足先出,或子死腹中 用灶中心對鍋底土,細研。每服一錢,酒調(diào)下。兒頭戴出,妙。更用搽產(chǎn)母臍中,亦妙?;蛴幂私z子末、車前子,米酒調(diào)下。
又方 治橫生逆產(chǎn),諸藥不救,但灸右腳小指尖頭二壯,艾壯如小麥大,下火,立產(chǎn)。
治子死腹中,口中屎臭,舌青,口出冷氣,指甲青 用栝蔞根為末,逆流水調(diào)五錢服。
又方 用灶中心對鍋底土三錢,水調(diào)下。又治產(chǎn)后惡物不下,上攻心痛。
又方 先用平胃散一帖,作兩服。每服酒水各一鐘,同煎至一鐘,卻投樸硝半兩,研細。再煎三五沸,傾出,候微溫,服盡。其胎即化血水而下。
又方 下死胎 用麝香半錢另研,官桂末三錢和勻,作一服,溫酒調(diào)下。須臾,如手推下。未效,再服。
又方 治子死胎不下,胞破不生 用鬼臼不拘多少,黃色者去毛,研為末,細如粉,不用羅,以指捻之。每服二錢,用無灰酒一盞,同煎至八分,通口服,立生如神。
又方 治難產(chǎn)胞衣不下,及兒死腹中欲絕者 用白蘞、半夏各一兩,為末。酒服一錢。若難產(chǎn),只一服,橫生二服,倒則三服,兒死四服,效。
治產(chǎn)婦胞衣不下 用蓖麻子十四粒,去殼搗爛,以白面和成膏,貼腳心,胞衣下,速拭洗去。如腸出,即以此藥涂頂心,回腸神效。
又方 治胎衣不下,惡血湊心,其證心頭迷悶,胎衣上逆沖心,須臾不治,其母即亡。用干漆五錢(為末),大附子一枚(泡去皮臍為末),用大黃末五錢,酒醋熬干,即入前二味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湯吞下。須臾,又進二服,胎衣立下,此藥可予先合下。
又方 用赤小豆一升炒過,用水三升,煮二升,去豆取汁,溫服胎衣立下。
又方 用婦人自己手足指甲,燒灰,酒調(diào)服。須臾又進一服,更令有力婦人抱起,將竹筒于心上趕下,妙。
治產(chǎn)后血暈心悶氣絕,腹內(nèi)惡血不盡,絞痛 用紅花酒煎服,或以藕汁二碗飲之。
又方 用松煙墨二錢,火 通紅,窨滅火氣,為末半匕。溫酒調(diào)下,京墨亦可。
又方 用舊漆器燒微煙,逼面熏之。
又方 用韭菜切碎,入茶瓶中,以老米醋沸熱澆之,紙密封瓶口,勿令泄氣。以瓶小嘴向產(chǎn)婦口鼻熏之,立醒。
又方 用半夏末少許,吹入鼻中。
治產(chǎn)后下血不止 用雜草燒鑊銹二錢,為末,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干艾半兩 生姜半兩 濃煎湯服。
治產(chǎn)后子腸出不能收者 用枳殼去瓤三兩,煎湯溫浸良久即入。
又方 用老鴉酸漿草一把,煎湯才熏可收一半。稍溫下手洗,并收而安。
治產(chǎn)后惡物不出,上攻心痛 用灶中心對鍋底焦土。研細酒調(diào)三五錢,瀉出惡物,立效。
治產(chǎn)后泄瀉惡露不下 用大荊芥四五穗于盞內(nèi),用火燒成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許,研。沸湯一二呷調(diào)下。
治產(chǎn)后腹脹痛不可忍,煮鼠粘根為飲,一服愈。
治乳婦乳汁不下 用母豬蹄爪一只,帶蔥五莖,同鹽酒煮羹飲之。不下再煮飲。仍用梳頭木梳于乳上梳下,效。
又方 用土瓜根為末,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胡蜂窠一個,炒為末,酒調(diào)服。
治胎前產(chǎn)后諸癥名濟陰返魂丹,一名益母丸 只益母草一味,其草即茺蔚子,其葉類火麻,對節(jié)而生,方梗凹面。
四五六月間,節(jié)節(jié)開紫花,南北隨處有之。此草生二種,白花者不是。于端午、小暑或六月六日,花正開時連根收采,透風處陰干,用時不犯銅鐵器,以石臼搗,羅為細末。每服一丸,各照后開湯使下,若量加木香、全當歸、赤芍藥尤妙。其藥不限丸數(shù),以病愈為度。日服三五丸,或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熬膏尤佳,治法具后。熬膏法∶益母草不限多少,根據(jù)前法采,連根葉莖洗凈,用石臼內(nèi)搗爛,以麻布濾取濃汁,入砂鍋內(nèi),以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為度,入瓷罐內(nèi)收貯。每服用一茶匕,極妙。
胎前臍腹刺痛,胎動不安,下血不止,水煎秦艽、糯米湯下,或當歸湯亦可。
胎前產(chǎn)后臍腹作痛作聲,或寒熱往來狀如瘧疾者,俱溫米湯下。
臨產(chǎn)并產(chǎn)后各先用一丸,童便、酒化下。安魂定魄,血氣自然調(diào)順,諸病不生;又能破血痛,養(yǎng)脈息,調(diào)經(jīng)絡(luò),功效不能盡述。
產(chǎn)后胎衣不下落,在胞中,及產(chǎn)前一切產(chǎn)難橫生不順,子死經(jīng)日不下,脹滿腹中,心悶心痛,炒鹽湯下。
產(chǎn)后中風牙關(guān)緊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童便、無灰酒各半下。
產(chǎn)后氣喘咳嗽,胸膈不利,惡心、口吐酸水,面目浮腫,兩脅疼痛,舉動失力者,溫酒下。
產(chǎn)后兩太陽穴痛,呵欠心恤氣短,肌體羸瘦,不思飲食,血風身熱,手足頑麻,百節(jié)疼痛。溫米湯飲下。
產(chǎn)后眼前黑暗,血暈血熱,口渴煩悶,如見鬼神,狂言不省人事,薄荷自然汁下。如無生者,濃煎干薄荷湯下,或童便、酒各半下。
產(chǎn)后面垢顏赤,五心煩熱,或結(jié)成血塊、腹臍奔痛,時發(fā)寒有冷汗者,童便、酒各半下,或溫薄荷湯下。
產(chǎn)后余血惡不盡,結(jié)滯腹臍刺痛,惡物上沖,心胸滿悶,童便、溫酒各半下。
產(chǎn)后未經(jīng)盈月,血氣不通,咳嗽,四肢無力,臨睡自汗不止,月水不調(diào),久而不治,則為骨蒸之疾,童便、酒各半下。
產(chǎn)后鼻衄、口干、舌黑,童便、酒下。
產(chǎn)后大小便不通,煩躁口苦者,薄荷自然汁下。如無生者,濃煎干薄荷湯下。
產(chǎn)后痢疾,米湯下。
產(chǎn)后瀉血水,煎棗湯下。
產(chǎn)后赤白帶下,煎膠艾湯下。
血崩漏下,糯米湯下。
勒奶痛或成癰,為末,水調(diào)涂乳上,一宿自瘥?;蛏鷵v爛敷上亦可。
婦人久無子息,溫酒下,一九服至一月,決有效驗。
小兒第三十九
治小兒初生口中有惡物,才生,不候聲出 急用軟帛或綿裹手指蘸黃連、甘草汁,拭口中惡汁。稍定,更以蜜少許,調(diào)朱砂一字,抹入口中。鎮(zhèn)心安神,解惡物之毒,一生免瘡痘之患。此藥,妊婦臨月宜預辦之。
治小兒生下即死 急看兒口中懸壅在 上有泡,以手指摘破,用帛裹指拭血、令凈。若血入喉,即不可活。
治小兒初生,氣欲絕,不能啼者 必是難產(chǎn)或胃寒所致。急以綿絮包裹抱懷中,未可斷臍帶,且將胞衣置炭火爐中燒之,仍作大紙捻蘸油點火,著臍帶上往來燎之,更以熱醋湯燙洗臍帶。須臾,氣回啼哭如常,方可洗浴了卻斷臍帶。
治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 急令婦人以溫水漱口,吸咂兒前后項心并臍下手足共七處,每一處吮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紅赤為度,須臾自通。不爾無生,意有此證,遇此法,可謂再生。
治小兒初生,遍身無皮,但是紅肉 宜速以早米粉干撲,候生皮方止。
治小兒臍腫 先用荊芥水洗了,蔥葉一片火上炙過,地上出火氣,以指甲刮薄,內(nèi)搭放腫處,次日便消。
治小兒面目黃赤,氣息喘急,啼聲不出,舌強唇青,撮口皺面,飲乳有妨 用白僵蠶二枚,去嘴略炒為末,蜜調(diào)敷唇中。
治小兒初生不飲乳及不大小便 用蔥白二寸,破作四界,以乳汁于砂銚內(nèi)煎,灌之立效。
治小兒吐乳 田中蚯蚓泥為末,米飲調(diào)下。
治小兒初生口噤不開 用赤足蜈蚣一條,去足,炙令焦,細研為末。每用半錢,以豬乳汁半盞和勻,分三四次灌之。
治小兒吐不定 用五倍子二個,一生一熟,甘草一根,用濕紙裹煨,共為末,米汁調(diào)下半錢。
治小兒重舌急證 用指去爪,先于舌下筋上擦至根,漸深擦入,如此三次。又以指蘸水取項后燕窠小窟中筋,自上趕下至小窟,深深擦入,亦三次。小兒若飲乳勝前,則病去矣。
又方 用針刺出惡血,即愈。
又方 治小兒木舌 用黃蜀葵花研細,黃丹半之同研,點七次。
治小兒鵝口不能乳 用地雞研水涂。地雞即扁蟲,人家磚中多有之。
治小兒口瘡 用吳茱萸末,醋調(diào)貼兩腳心,移夜即愈。
又方 用生白礬為末,水調(diào)攤紙上貼腳心,方粘貼,再以水濕之。
治小兒牙疳 用白礬裝于五倍子內(nèi),合燒過,為末,敷。
治小兒諸熱驚癇 用青黛水研服。
又方 用蜂窠大者水煮,浴兒三四次。
治小兒卒驚,似有痛處而不知 用雄雞血滴兒口中。
又方 用燕窠中糞,煎湯洗浴。
又方 治小兒驚啼 用亂發(fā)燒灰,酒調(diào)服。
治小兒夜啼,燈草燒灰敷乳上,與吃燈花尤妙。
治小兒吃黃土 用干黃土研細,濃煎黃連和為餅服。
治小兒寸白蟲 用酸石榴東引根二兩,糯米三十粒,水一碗煎,空心服。須泄瀉,神效。
治小兒頭上瘡及浸淫瘡并急疳瘡 用芝麻生嚼,涂。
治小兒甜瘡,多生于面部兩耳前,令母口中嚼白米成膏子,臨臥涂之,不過三五次,愈。
治小兒眉煉頭瘡 用小麥不拘多少,燒令黑色,存性為末,以小油調(diào)敷之。
又方 用 針刺出血,一刺不愈,再刺之,三刺則愈矣。
治小兒火丹,從背上起頭上起者 用慎火草搗汁敷上(慎火草即瓦蔥)。
又方 用針刺紅處出惡血。或用寒水石為末,油調(diào)敷之。效。
治小兒胭脂火丹 用蓖麻子去皮研爛,并銹鐵磨水,于紅處周遭圈之,候干再隨處圈涂之。
治小兒丹毒 用灶中對鍋底焦土研細,以新汲水調(diào)涂,干即易之,效。
治小兒痘疹要方名兔血丸 臘月八日采生兔一只,取血以蕎面和之,少加雄黃四五分,候干成餅。凡初生小兒,三日后如綠豆大者,與二三丸,乳汁送下。遍身發(fā)出紅點,是其征驗,有終身不出痘疹者,雖出亦不甚稠密也。嬰兒已長成,會飲食者,就以兔肉啖之尤妙。或云∶不必八日,但臘月兔亦可。然終不若臘月八日為佳也。
治小兒痘瘡出不透,腹痛甚或黑靨者 用蟬蛻一十五個,去翅足,凈洗為末。每服一錢,熟水調(diào)下,腹痛立止而出透,乳母亦可服一錢。
又方 用干棠球為細末,湯點服,立見出透。紅活荔枝殼煎湯服亦可。
治小兒痘瘡陷入不發(fā),黑色,氣欲絕 用穿山甲湯洗凈,炒,令焦黃為末,每服半錢,紫蘇煎湯,入老酒少許服之。
又方 治痘瘡倒陷 用臘月內(nèi)收人中白(即馬桶內(nèi)尿堿是也),放通風處,以火 成煤水,調(diào)三五錢服。
又方 用胡桃一個,燒存性,干胭脂三錢為末,用胡荽煎,酒調(diào)下一錢。
治小兒痘瘡初出光壯忽然黑陷,心煩躁急氣喘,妄語如見鬼神 用人牙齒,燒存性,為末。每個作一服,酒調(diào)下。
治小兒痘瘡入眼,或病后生翳障 用蟬蛻洗凈去土,白菊花各等分,為散。每服二錢,入蜜少許,水一盞,煎。乳食后,量兒大小與服之,屢驗。
又方 用兔子屎焙干為末,茶調(diào)下,瘡疹安后方可多服,仍治昏翳。
治痘瘡入眼,痛楚恐傷眼睛 用浮萍陰干為末,每服三錢。隨兒大小,以羊子肝半個,入盞內(nèi),以竹簽刺碎爛,投水半合,攪取汁調(diào)下,食后服。不甚者一錢,瘥;已傷目者十服,瘥。
治小兒痘瘡爛成片 用黃牛屎干敷;膿多痛甚者,干凈黃土敷之,瘡遍口中不能食者,蜜浸黃柏取汁啖之,凡瘡欲成痂,頻以面油乳酥清蜜潤之??山壹唇?,血出無害,若干硬已久又成瘢痕。
治小兒痘瘡爬搔成瘡,膿血淋漓 用多年蓋屋爛草或蓋墻草,不拘多少,曬干為末,干糝無時。若渾身瘡破膿血不絕,粘沾衣服難以坐臥,可多用攤于席上,令兒坐臥,即干。
治小兒痘瘡出后,有余瘡塞鼻中,不能睡起 用木筆花研為末,加麝香少許,蔥白蘸藥入鼻中,數(shù)次通。
治小兒痘瘡愈后,瘡痂雖落,其色黯或凸或凹 用白蜜不拘多少,涂于瘡上,其痂易落且無疤痕,亦不腥穢。
治小兒痘瘡后,身體及肢節(jié)上生癰蝕瘡,膿水不干 用出蠶蛾綿繭,不拘多少,用白礬捶碎,塞入繭內(nèi)令滿,以炭火燒,候白礬汁干取出研細,干糝瘡上。若不早治,則潰筋骨,以至難治。
治小兒容忤,口吐青黃白沫,水谷鮮進,面色變易喘息,腹痛狀似驚癇,但哭不止,視其口中懸壅左右若有小小腫核,即以竹針刺破之,或以指爪甲爬破。急以醋炭降真香皂莢燒熏。又以灶中對鍋底焦土,蚯蚓糞各等分。為末,水調(diào)涂頭上及五心敷之。
治小兒腦后項邊有核如瘰 狀,按之轉(zhuǎn)動,軟而不疼,名附骨疳毒,兼治諸疳,一服虛熱退,二服渴止,三服瀉痢止用蟾蜍一枚(又名蛤蟆,夏月 中取腹大不鳴不跳者,其身癩磊多者是),取糞缸內(nèi)蛆蟲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
桶上要蓋,不與蟲走,將蟾蜍殺之放在蟲中,任與蟲食一日夜。次以新布袋盡包,系定置之急水中,浸一宿取出,瓦上焙,為末。入麝香一字,粳米飯揉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治附骨疳項后有核,其間有蟲如米粉,不速破之,則蟲流散,蝕臟腑以致肢體作癰瘡,便利膿血,虛熱羸瘦,氣血虛憊 治法∶刺破其核,膏藥貼之,則愈。
治小兒久患疳熱體虛不食,及病后天柱骨倒 用白僵蠶為末,三年兒半錢,薄荷酒調(diào)下。
治小兒疳后虛熱,小便腫 用韭菜地上蚯蚓屎,火 ,以碗合地上,出火氣,為末,清油調(diào)敷。
治小兒無毒游腫 用破草鞋亂發(fā)燒灰,醋調(diào)敷上。
治小兒月蝕耳疳瘡 用胡粉和東方壁土為末敷。
又方 用蛤蟆燒存性,為末,豬脂調(diào)敷。
治小兒口角爛瘡 用亂發(fā)燒灰為細末,豬脂和敷。燕窠泥亦妙。
治小兒耳邊鼻下赤爛 用黃丹二錢, 令赤色,綠豆粉一錢,白礬一錢,飛過研細,干敷瘡上。唾調(diào)亦可。
治小兒卒得瘭瘡 用赤爛牛糞燒灰,研細敷上。
治小兒囟門陷下不平滿 用黃狗頭骨,炙黃為末,雞子清調(diào)敷。
治小兒頭骨縫開不合,名曰解顱 用蛇蛻炒焦為末,用豬頰骨中髓,調(diào)敷頂上,日三四次。
又方 用驢頭骨不拘多少,燒灰研細,以清油調(diào)敷頭縫中。
治小兒牙齒不生 用雄鼠糞二十一粒,兩頭尖者是也。
每日用一??X根,上至二十二粒當生。
治小兒頭上軟癤 用大枳殼一枚,去瓤令空,磨令平口,以稠面糊搽四唇粘在癤上,自破膿溜出盡,更無瘢痕。
又方 用枯白礬為末,清油調(diào)敷,亦效。
又方 用桃樹上不落干桃子,燒灰,清油調(diào)敷。
又方 用茄子切半個,看瘡大小剜空周遭,用醋調(diào)生面糊涂貼。
治小兒脫肛 用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爛,水調(diào)作餅子。貼頂上。立效。
又方 用蔥湯洗令軟,芭蕉葉托上。
又方 用浮萍草不拘多少,杵為細末,干貼患處。
又方 用新磚一片燒紅,以醋澆之。即用腳布疊數(shù)重壓定,使熱氣上透,不可過熱。令病者以臀坐于布上,如覺布溫,逐旋減之,以常得溫熱為度。
治小兒遺尿 用雞肫腸一具,燒存性,豬尿胞一個,炙焦為末。每服一錢,酒調(diào)下。男用雌雞者,女用雄雞者。
治小兒陰囊忽腫 多因坐地上為風濕或蟲蟻吹著 用蟬蛻半兩,水一碗,煎湯洗腫處,其腫痛立止,再溫再洗。
又方 治小兒卵腫 研桃仁唾調(diào)敷。
治小兒疝氣腫硬 用蚯蚓不去土,曬干為末,唾津調(diào)涂患處。
又方 用古鏡煮汁服,亦治小兒驚邪諸惡疾。
治小兒腹脹 用韭菜根搗汁和豬脂煎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