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死第一
治五絕死(自縊死、溺水死、打撲跌 、木石壓死、產(chǎn)后血迷暈死、中惡鬼擊死、夜魘死)。凡心頭溫者,皆可救治。用半夏湯泡七次,為末,丸如豆大,吹入鼻中,噴嚏即活?;蛴迷砬v為末,吹入鼻中亦妙。
又方 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尖拇指甲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臍中灸百壯,亦效。
救自縊 凡自縊高懸者,徐徐抱住,解繩,不得截?cái)?,上下安被臥之。以一人用腳踏其兩肩,手挽其發(fā),常令弦急,勿使緩縱;一人以手按據(jù)胸上,數(shù)磨動(dòng)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強(qiáng)直,但漸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頃,雖得氣從口出,呼吸眼開,仍引按不住。須臾,以少桂湯及粥清灌,令喉潤(rùn),漸漸能咽乃止。更令兩人以蘆管吹其兩耳,無不活者。自旦至暮,雖冷亦可救;自暮至旦,陰氣盛為難救爾。
又法 以一人兩手掩其口鼻,勿令透氣,一人用手摩其頸痕,兩時(shí)氣急,則活。
救溺水死一宿者尚活 用皂莢為末、綿裹塞糞門,須臾,出水即活。
又方 救起放大凳臥著,腳后凳,坫起磚二塊。卻用鹽擦臍中,待水自流出。切不可倒提出水。但心下溫者皆可救。
又方 急解衣帶,艾灸臍中,仍令兩人以蘆管吹其耳中,即活。
又方 溺水救起者,即將牛一頭,以溺水人肚橫覆在牛背上,兩邊用人扶策,徐徐牽牛而行,以出腹中之水。如醒,以蘇合香丸之類或老姜擦牙。若無牛,以活人于長(zhǎng)板凳上仰臥,即令溺水人如前法將肚相抵活人身上,水出即活。
救木石壓死,并跌 傷從高墜下跌死,氣絕不能言者急拍開口,以熱小便灌之。
又方 撲打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 用干荷葉五片,燒令煙盡,空腹以童便溫一鐘,調(diào)下三錢,日三服。
又方 被打惡血攻心,用小便一碗溫服。
救中惡鬼擊客忤一切卒死 用葛蒲根,生搗絞汁,灌鼻中或口中即活。
又方 治卒死心頭熱者 用百草花曬干,水漬封埋百日。砂鍋內(nèi)連水煎稠,丸如皂莢子大。放一丸入患人口內(nèi),須臾即活。
又方 用井底泥涂目畢,令人垂頭于井,呼其姓名便起。
又方 韭?lián)v汁,灌鼻中。
又方 以雄雞冠割取血,蘆管吹入鼻中,并涂其面,干后復(fù)涂,仍以灰圍四旁,立起。
又方 治鬼擊病卒著人,如刀刺胸腹內(nèi),痛不可按 熟艾水煮服。若卒心痛,為客氣所中者,當(dāng)吐出蟲物。
又方 卒死而口張反折者 灸兩手足大指甲后,各十四壯。
又方 卒死四肢不收失便者 用馬糞一升,水三斗,煮取汁二斗,以洗之。又取牛糞一升,溫酒和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臍上二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
又方 卒死脈動(dòng)而無氣 用菖蒲屑末,納耳鼻孔中吹之,及著舌底。
又方 治胸脅腹內(nèi)絞急切痛,如鬼擊之狀,不可按摩,或吐血、衄血 用熟艾如拳大,水五鐘,煮三鐘,頻服。
又方 用鹽一盞,水二盞,和服。以冷水 之,即瘥。
治魘寐卒死,諸暴絕證,名半夏散 用半夏不拘多少,湯洗七次,為末。每用少許,吹入鼻中。心頭溫者可治。倉(cāng)卒無藥,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大拇指內(nèi),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
又方 救夜睡魘死者 不得近前叫喚。但絞痛其腳跟及足拇指甲際,多唾其面。不省者,移動(dòng)些少臥處,徐徐喚之。原有燈則存,無燈切不可點(diǎn)照。
又方 用皂莢為末,吹入鼻中。
又方 用桃枝、柳枝,取東邊者各三四寸,煎湯二鐘,候溫灌服。
又方 用灶中心對(duì)鍋底土,捶碎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灌。更挑半指甲許,吹入鼻中。
又方 用蘆管吹兩耳,或以鹽湯灌之,或搗韭汁半盞,灌鼻中。冬月掘根研汁。
救夏月途中熱死者 不可用冷水灌沃,及以冷物逼外,得冷即死。宜移置陰處,急取路上熱土,于死人臍作窩,多令人尿溺于臍中。又取路上熱土并大蒜同研爛,水調(diào)去渣灌下。
又方 濃煎灰蓼汁一碗,灌之即活。
救冬月凍死及落水凍死,微有氣者 脫去濕衣,解活人熱衣包之。用大米炒熱,熨心上?;虺丛罨伊顭幔阅沂㈧傩纳希浼磽Q之。令暖氣通溫,以熱酒姜湯或粥飲少許灌之,即活。
又方 用氈單或 薦裹之,以索系定板平穩(wěn)處,令兩人對(duì)面輕輕滾轉(zhuǎn),往來如 氈法,四肢溫和即活。切不可用火烘之,逼寒氣入內(nèi),即死。
虛勞第二
治虛勞 用豬肚子釀黃糯米,蒸熟搗為丸,白湯下。并治小兒疳蛔黃病。
又方 用青蒿細(xì)切,水三碗,童便五碗,煎取一碗半,去渣,熬成膏,以甘草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招臏鼐仆潭?。
又方 用枸杞葉半升,細(xì)切,粳米二合,瓦器中煮作粥,五味調(diào)和食之。
又方 用蓮實(shí)去皮留心,不拘多少,酒浸一宿,入于豬肚內(nèi),水煮干取出,切碎焙干,為末,酒糊丸,如雞頭大。
每服五七十丸,溫酒食前服。
又方 用童便兩盞,無灰酒兩盞,以瓦瓶貯之,全豬腰子一對(duì),放在內(nèi),用泥泥瓶口,日晚以慢火煨熟,至中夜止。至五更初,再以火溫之,發(fā)瓶飲酒食腰子。病篤者,一月效。瘦怯亦可服此。
又方 治骨蒸勞熱,及五痔腸風(fēng)下血,傳尸勞氣,并蟲咬心痛 用鰻鱺魚,酒醋五味煮食。
治諸傳尸勞氣,殺蟲去毒,用川椒二斤,擇去子并合口者,炒出汗,為末,以酒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五十丸。效。
又方 用死人枕煮汁服之。
治自汗并夜間盜汗 用五倍子末,唾調(diào)填滿臍中,束定。一宿即止。
又方 用浮麥炒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又方 用陳米不拘多少,麩皮同炒,令黃色,研細(xì)為末,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shí)?;虬渍ㄘi肉蘸食之。
治陽脫證,或因大吐瀉后四肢厥冷,元?dú)獠唤?,不省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行房事,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出,不救即死 用蔥白連須三七根,細(xì)切,砂盆內(nèi)研細(xì),用酒二碗,煮至一碗,分作三服灌之。陽氣即回。
又方 用生姜二兩,切碎,酒煎服之。仍炒蔥白或鹽熨臍下氣海,勿令氣冷。
諸風(fēng)第三
治中風(fēng)心煩恍惚,或腹痛,或絕而復(fù)蘇,用灶中對(duì)鍋底土一塊,研碎,水調(diào)服??卩湔撸瑥?qiáng)開灌之,得入便效。
又方 卒中風(fēng)不語者 用竹瀝灌之。
又方 用香油或姜汁灌之,或吐或利,即愈。
又方 中風(fēng)口噤不開,痰涎壅塞 用皂莢一挺,去皮弦,涂豬脂,以火炙黃,為末,每服一錢,氣實(shí)盛者二錢,溫酒調(diào)服。牙關(guān)不開,白梅揩齒,口開即灌藥下,吐出風(fēng)痰愈。
又方 用白礬二錢,為末,生姜自然汁調(diào)灌之。
又方 治中風(fēng)忽然若醉,形體昏悶,四肢不收,涎潮于上,膈氣閉不通 用豬牙皂莢四條,肥實(shí)不蛀者,去黑皮。
白礬一兩,光明者,共為末。輕者半錢,重者七分,溫水灌下。但微出冷涎一二升便醒,次緩調(diào)治。
又方 用側(cè)柏葉一握,去枝,蔥白一握,連根,細(xì)研如泥,無灰酒一鐘,同煎一二十沸,去渣溫服,不拘時(shí)。如不飲酒,分作四五次服。
又方 治癱瘓大風(fēng)、一切諸風(fēng),仍治香港腳并 撲傷折及破傷風(fēng),服過百粒,即為全人 用紫色浮萍,七月半擇取凈者,不拘多少,以盆盛水,以竹篩盛萍,擱于水盆上曬干,為細(xì)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豆淋酒空心,食前化下(造豆淋酒法∶用黑豆半升,揀凈炒,令煙出,以無灰酒三升,浸一晝夜,去豆取酒用之,亦可常服)。
又方 治中風(fēng),身體強(qiáng)直,不得屈伸反復(fù) 用枸橘樹皮,細(xì)切一升,以酒二升,浸一宿,每日溫酒服半升。酒盡再作。
又方 治暗風(fēng)倒地 用北細(xì)辛為末,每挑一字 鼻中。
又方 治中風(fēng)失音 用白僵蠶七枚,為末。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韭菜搗汁服。
又方 產(chǎn)后中風(fēng)不語,角弓反張 用大蒜三十片,水一碗,煮半碗,灌下。
治口眼 斜 用栝蔞擂爛,絞取汁,和蕎麥面搗作餅子,炙令熱熨,如正便止,不令大過。
又方 用鱔魚一條,以針刺頭上血,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如平正,即洗去。鱔魚放之,則不發(fā)。
又方 用水調(diào)鍛石,如前法涂之。
治白虎風(fēng),歷節(jié)痛甚,肉理枯虛,生蟲游走,癢痛,兼身體麻木,兼治傳尸勞蟲甚效 用真川椒,紅大者,去子并合口者,以黃稈紙二重,于爐上炒出汗,取頓地上,用砂盆蓋,以灰圍盆弦約一時(shí),為末,老酒浸白糕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前鹽湯下。若治麻木,辣桂煎湯下;腰痛,茴香酒下。
又方 治虎風(fēng)走注痛痹 用三年陳釅醋二碗,蔥白二斤,煮一沸,漉出,布帛熱裹,當(dāng)患處?kù)僦?
又方 用芥菜子為末,雞子白調(diào)敷患處。
治麻木不知痛癢 用芥菜子研細(xì),醋調(diào)涂。
又方 霜降后,采桑葉煎湯洗。
又方 用麻子炒香,小便浸服。
治風(fēng)濕麻痹,四肢拘攣 用蒼耳子三兩,水一碗半,煎去渣,分作三服。或?yàn)榧?xì)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吞下。
又方 治手足為風(fēng)濕所傷,兼有香港腳 用晚蠶沙以米醋拌炒,令熱,用綿絮包熨之。
治大風(fēng)肌肉麻痹,皮膚壞爛 用桑枝燒灰二斗,熱湯淋取汁,洗頭面。次用大豆及綠豆?jié){和熱水,三日一浴,一日一洗面。卻用側(cè)柏葉蒸曬干,白膠香各等分,為末,蜜丸。溫水下三七粒,日三服。
又方 治大風(fēng)惡疾,雙目昏,眉發(fā)自落,鼻梁崩倒,肌膚瘡爛,若不可救 用皂莢刺三斤,炭火蒸久,曬干為末,濃煎,大黃湯下,二錢服。旬日間眉發(fā)再生,肌膚悅潤(rùn),眼目自明。
又方 治大風(fēng)不拘久近 用真麻油半缸,入坐其中,浸七日,無不瘥者。
又方 大風(fēng)癩疾 用煉成松香,白色者,不計(jì)多少,研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丸,食前蜜湯下,一月后,大效。
治諸風(fēng)癇,俗呼馬風(fēng)病 用生白礬一兩,好臘茶半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再用臘茶湯下,久服。
風(fēng)涎由大便出。
傷寒時(shí)疫第四
治傷寒時(shí)疫,及傷風(fēng)初覺頭痛身熱 用帶根蔥頭一個(gè),切碎,以醋一盞,煎稀粥飲一碗,乘熱吃下,以被蓋,汗出即解。
又方 治傷寒已發(fā)汗,未發(fā)汗頭痛如破 生姜二兩,連須蔥白半斤,用水二碗,煎令減半,去渣。分三服。
又方 初覺傷寒、傷食、傷酒、傷風(fēng) 以酸齏汁三大碗,煎三五沸,于避風(fēng)處,先飲半碗,以手揉肚;再飲半碗,又用手揉肚;更飲更揉,直至饜足,心無所容。以雞翎探喉中,令吐后,煎蔥醋辣湯投之,以衣被蓋覆,汗出愈。
或用百沸湯,根據(jù)前法飲揉探吐,亦妙?;蛴眉t菜頭搗汁飲之。
又方 導(dǎo)引一法,盤腳而坐,用兩手交十指,攀腦后風(fēng)池、風(fēng)府二穴,乃是風(fēng)門也,向前叩首,幾至于地。如此連點(diǎn)一百二十?dāng)?shù),急以蔥醋粥辛辣湯投之,汗出立解。
又方 治傷寒鼻中出血不止 用茅草花一大把,無花用根。以水煎濃汁,食后服。
治陰證 用蔥白一大把,如茶盞大,用紙卷緊,卻以快刀切齊一指濃片,安于臍上,以熱熨斗熨之,待汗出為度。
一片未效,再切一片熨之。
又方 治陰毒傷寒 用芥菜子末,新水調(diào)如膏藥,貼臍上,汗出為愈。
傷寒戒忌∶病新差后,但少吃糜粥,常令稍饑,不得飽食,反此則復(fù)。不得早起,不得梳頭洗面,不得多言,不得勞心費(fèi)力,反此則復(fù)。及差后百日內(nèi),氣體未得平復(fù),犯房事者,死。又忌食羊、雞、犬,肥膩諸肉汁,及腌藏 醢油餅面食,病再發(fā)。
治天行病熱盛 用蚯蚓以鹽涂之,化成水,去泥,飲之。亦治交接勞復(fù),或陰腫縮入腹痛。
又方 天行病心悶 用水中細(xì)苔搗汁服。
又方 治時(shí)行病,新好后,多傷飲食,其病復(fù)發(fā) 用杏仁五兩,去皮尖,醋二碗,煎半碗,取汁服,愈。
治時(shí)行病后犯房勞復(fù)發(fā) 男病以婦人褲襠燒灰,女病以男子褲襠燒灰,湯服。
治孕婦遭時(shí)疫,令子不安頓 用井底泥涂足心。
又方 用灶中對(duì)鍋底土,研細(xì)末,水調(diào)服。仍涂臍上方五寸,干再換。
治天行瘟疫傳染 將初病患衣服,于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若親戚鄉(xiāng)里有患瘟疫,欲去看問,先將清油抹鼻孔,后出外。又將紙捻于鼻內(nèi),探取噴嚏三五個(gè),則不傳染。
又方 用雄黃研細(xì),水調(diào),以筆濃蘸涂鼻竅中,與病患同床亦不相染。初洗面后及臥時(shí)點(diǎn)之。
又方 凡入病久房?jī)?nèi),須舌頂上 ,努力閉氣一口,使氣充滿毫竅,則病不能染著。
又方 五月五日,收蒼耳草,陰干,水煎服。
中諸毒第五
治誤食諸毒草并百物毒,救人于必死 用板藍(lán)根(干者)四兩,貫眾(去土)一兩,青黛(別研)、生甘草各二兩。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以青黛別為衣。如稍覺精神恍惚、惡心,即是誤中諸毒。急取藥十五丸,爛嚼,新汲水下。
又方 凡中毒及蛇蟲咬傷 即用上好青黛、雄黃各等分,為末,新汲水調(diào)服二錢。
又方 治中諸物毒 用晉礬、建茶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下,得吐即效,未吐再服。
又方 治蠱毒名丹砂丸 用雄黃(另研)、朱砂(另研)各五錢,藜蘆(略炒)、鬼臼、巴豆(去殼、心、膜、油)各二錢五分。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三丸,空心干姜湯下。當(dāng)轉(zhuǎn)下惡物并蠱等,如煩悶,后以鴨為羹食之。
又方 治五種蠱毒 用雄黃末、麝香末各等分,取生羊肝如指大,以刀開,內(nèi)裹藥吞之。
又方 用升麻三錢,溪水調(diào)服。
又方 用馬兜鈴根三兩,搗篩,分為三帖,每一帖以水一大鐘,煎至五分,去渣,空心頻服,當(dāng)時(shí)吐蠱出。未快再服之,以快為度。
又方 救中蠱毒 用白礬一塊,嚼之,覺甜不澀,次嚼黑豆不腥者,便是有蠱也。用木梳齒上垢膩,不拘多少,服之,吐出惡物。
又方 用石榴皮煎汁飲之,即吐出活蟲,無不愈者。
又方 用蠶蛻紙不拘多少,捻作紙條,蘸麻油燒存性,為末,水調(diào)一錢,頻服。諸中毒面青脈絕,昏迷如醉,口噤吐血,服之即蘇。
又方 取鵓鳩熱血,隨多少服之。
又方 取白雞、鴨血灌口中,立效。
又方 取胡荽根搗汁半盞,和酒服,其蠱立下。
又方 解諸毒,殺腹內(nèi)毒蟲 用藍(lán)青葉研水服。
又方 治中毒下血者 用 皮燒為灰,細(xì)研,水調(diào)下二錢,日進(jìn)三服,立愈。
解中砒霜毒 用漢椒四十九粒,黑豆十四粒,烏梅二個(gè)(打碎),甘草節(jié)二寸(碎之),上 咀,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溫服。
又方 白扁豆、青黛、甘草各等分,巴豆一錢(去殼不去油)。上 咀為末,以砂糖一大塊,水化開,調(diào)一大盞飲之,毒隨利去。卻服五靈散之類。
又方 用白扁豆一合,為末,冷水調(diào)下。
又方 用清油一碗灌之。
又方 用早禾稈燒灰,新汲水淋汁,生絹濾過,冷服一碗,毒從下利,即安。
又方 旋刺下羊血,或雞鴨血,熱服。兼解鼠、莽毒及丹藥毒。
又方 藍(lán)根、砂糖二味相和,擂水服之。或加薄荷汁尤妙,及解巴豆毒。
又方 以地漿調(diào)鉛粉末,服之立解。豆豉汁亦佳。
又方 用醬調(diào)水灌下。
救食河豚 急以清油多灌之,吐出即愈。
又方 用五倍子、白礬等分為末,水調(diào)灌之。
食諸魚中毒 用橘皮汁、大豆汁、馬鞭草汁、蘆根汁、紫蘇汁飲之。
食鱔、鱉、蛤蟆毒 用豆豉一大合,新汲水半碗,浸,令豉水濃,溫服之,即瘥。此三物,令人小便秘,臍下痛,有至死者。
食蟹中毒 濃煮紫蘇,飲一兩盞解之。
食六畜肉中毒 以壁上黃上,水調(diào)服二錢。即瘥。
食牛肉中毒 以豬牙燒灰為末,水調(diào)一錢服。
又方 飲井水一碗,自消。
食馬肉中毒 搗蘆根汁,飲一盞。兼作湯浴之,即解。
食風(fēng)狗肉中毒 用杏仁三兩和皮細(xì)研,和勻,分作三服,以熱湯三盞下,其狗肉皆全片出,即瘥。
食豬肉中毒 燒豬糞為末,水調(diào)服一錢,不過三服,瘥。
食鴨肉中毒 以糯米泔,溫服二鐘。
食牛馬肉中毒 用粉草五兩,細(xì)切微炒搗細(xì),量患人吃得多少酒,取無灰酒一處研。去渣溫服,須臾,大吐瀉,毒亦隨去。雖十分渴,不可飲水,飲水難救。并解一切諸毒。
食菜中毒 用雞糞燒為末,水調(diào)服一錢,未解更服。
食野菌中毒 用甘草不拘多少,以麻油一盞,煎數(shù)沸,冷服,其毒即解。
又方 掘新地坑,汲井水于內(nèi),攪之,令澄清,取飲而解。
治中諸藥毒 用生甘草、黑豆、淡竹葉各等分,上 咀,用水一鐘濃煎服。
又方 用五倍子二兩,研細(xì),用無灰酒調(diào)服。毒在上即吐,在下即瀉。
又方 用綠豆粉,水調(diào)服。
又方 生姜搗汁服。
又方 用蠶蛻紙,燒灰研細(xì),每服一錢,冷水調(diào)下,頻服取瘥。雖面青、脈絕、腹脹、吐血,服之立效。亦治牛馬食花蜘蛛,腹脹欲死者。
中巴豆毒 以黃連、大豆、菖蒲汁,并解之。
中烏頭、天雄、附子毒 用大豆汁解。
又方 遠(yuǎn)志、防風(fēng)、棗肉、飴糖并能解。
中鼠莽毒 用枯礬、細(xì)茶為末,各少許,新汲水調(diào)服,累驗(yàn)。
又方 用大黑豆煮汁服之。如欲試其驗(yàn),先用鼠莽草葉,以豆汁澆其根,從此敗爛,不復(fù)生矣。
中丹毒 用灶中對(duì)鍋底土,水調(diào)服。
誤食桐油,令人嘔泄 飲熱酒乃解。
諸蟲蛇傷第六
救虎傷 用生姜汁服,兼洗傷處。白礬末敷瘡上。
救毒蛇傷,并諸色惡蟲毒瓦斯入腹者 用蒼耳草嫩葉,搗汁灌之,將渣濃敷傷處。犬咬 煮汁服之。
治惡蛇、惡犬、蜈蚣、蝎子咬傷 用細(xì)辛、白芷各二錢,雄黃一錢,麝香少許。上為末,以好酒調(diào)服一錢。
又方 用貝母為末,酒調(diào),令病者盡量飲之。少頃,酒自傷處為水流出,候水盡,卻以藥渣敷瘡上,即愈。
又方 用艾于傷處灸三五壯,拔去毒,即愈。
又方 用清油燈心點(diǎn)燈,以傷處于煙上熏之,其痛即愈。
又方 用雞糞涂之。
又方 用 樹葉、魚腥草、皺面草、草決明一處研細(xì),敷上亦佳。
治蛇咬傷 用白礬置刀上燒汁,熱滴咬處。亦以礬湯服之。
又方 用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服,其痛即止。
又方 用雄黃、五靈脂、貝母、香白芷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白礬滾水,泡洗傷處。
治蛇咬,毒入腹者 取兩刀,于水中相磨,飲其汁。
又方 用灰蓼搗汁飲之,渣敷傷處。仍以頭發(fā)縛兩頭。
又方 用香白芷(為末),麥門冬(去心)濃煎湯調(diào)下,頃刻,咬處出黃水,盡,腫消皮合。仍用此藥渣涂傷處。
又方 用水萍搗絞汁服。
又方 急于無風(fēng)處,以麻皮縛咬處上下。重者,刀剜去傷肉,小便洗,令凈,燒鐵物烙之。然后填蚯蚓泥,次填陳年鍛石末,絹扎住。輕者,針刺瘡口,并四旁出血,小便洗凈,以蒜片著咬處,艾灸三五壯。
治瘋?cè)畟?急于無風(fēng)處,嗍去瘡孔血,或者干孔針刺去血,小便洗令凈。用半瓣胡桃殼,以人糞填滿,掩瘡孔。艾灸一百壯。后一日灸一百壯,百日止。急服者,用蛤蟆干一個(gè),斑蝥二十個(gè),去頭、翅、足,用糯米炒黃。只用斑蝥與蛤蟆為末,酒調(diào)或水調(diào)服之,分為四服,以小便瀉下惡物為度。未見惡物,量輕重再服者,用韭菜汁一盞。常敷者,用虎骨末,和鍛石臘豬脂調(diào)敷之。禁飲酒食雞、魚、豬肉、肥膩。終身忌食犬肉、蠶蛹。春夏初交,犬多發(fā)狂,被咬者,無出于灸,七日當(dāng)一發(fā),三七日不發(fā),可全免。如見痛定瘡合,便以為好,不治者,必死。犬狂者,其尾必直下不卷,口流涎,舌黑色。
又方 去毒血,以漿水洗凈,紙上炒黃丹赤色,貼之妙。
又方 用紫蘇葉細(xì)嚼,敷患處,即不痛。
又方 治咬傷及經(jīng)久復(fù)發(fā)者 用雄黃(黃明者)五錢,麝香五分,上研勻,以酒調(diào)服二錢,服后得睡為佳。俟其自醒,利下惡物,再進(jìn)一服,即見效。
又方 用生南星、防風(fēng)各等分,上為末。先以口噙漿水,洗凈傷處,用綿拭干,以藥糝上,更不發(fā),無膿易瘥。
又方云,此病雖為小可,乃九死一生之病。可急用斑蝥七個(gè),去翅足為末,酒調(diào)服。于小便盆內(nèi)見衣沫,似狗形,亦不再發(fā)也。此方累試經(jīng)驗(yàn)。
又方 用蔥白心四十九根,搗爛如膏,用生蜜一同調(diào)和。用濕筒兒盛放,用紙封一七日,貼傷處瘡口上七日,又用蔥白皮封著。如瘡口大,再換膏子貼,共二七日。切忌諸般葷腥。一百日外,用消風(fēng)散一錢,用熟犍豬肉七片,蔥白七莖,蜜一小匙和撲。再入原煮豬肉汁泡使蔥白熟,令患人熱食。小兒用肉七小片,消風(fēng)散一錢,蜜半匙,煮服。
又方 取小兒胎發(fā)炒新香附、野菊花,研細(xì),酒調(diào)服,盡醉。
又方 用紫蘇,口嚼碎涂之。
治常犬傷 用蚯蚓泥和鹽研,敷之。亦治狂犬及毒蛇傷。
又方 以砂糖涂之。
又方 急于無風(fēng)處,嗍去瘡孔血,小便洗凈。用熱牛糞敷,或鼠糞為末和豬脂敷,或韭菜和鍛石搗成餅子,陰干為末,和豬脂敷。更以韭菜、生姜搗汁服之。
又方 先以蔥湯洗,后以研爛杏仁涂傷處。
又方 用蓖麻子五十粒,去殼,井水研成膏。先以鹽水洗咬處,敷貼。
又方 浸椒水調(diào)莽草末涂之。亦治貓傷。
又方 白礬為末,糝瘡內(nèi)裹之。
又方 用虎骨屑,敷上即愈。
治馬咬及踏傷 用艾灸瘡上并腫處。又用婦人月經(jīng),或人糞,或馬糞,或鼠糞,燒為末,和豬脂敷之,皆效。
又方 人體先有瘡,因乘馬,為馬汗或馬毛入瘡中,或?yàn)轳R氣汗蒸,致腫痛。 宜數(shù)易冷水漬之。難漬處,以布浸濕拓之。
又方 割雞冠血三五滴,入瘡內(nèi)。大馬用雌雞,小馬用雄雞。
治豬咬 用屋溜中泥涂之。即今之承溜也。
治貓咬 用薄荷汁涂之。
治鼠咬 用貓毛燒灰,麝香少許,津唾調(diào)敷之。
治諸惡蟲傷 用蛇蛻煮湯,洗三兩度?;蛞阅伔邸⑸?,調(diào)敷傷處。
治蜈蚣咬 以麻鞋底揩之。
又方 用蚯蚓泥挹之,或刺雞冠血涂,或以桑樹汁敷之。
又方 用香附子,嚼擦患處,立效。
治蜂蠆毒 用野苧葉擦之,如不便,急以手就頭爬垢膩敷之,或用鹽擦,或用人尿洗之,或桑樹汁敷之。
又方 油木梳火上炙熱熨之。
又方 解九里蜂毒 用皂莢鉆孔,貼在蜂叮處,就皂莢孔上用艾灸三五壯,即安。
治蝎螫 用白礬、半夏各等分,為末,好醋調(diào)貼,痛止毒出。
又方 先以針刺螫處出血,冷水浸之,水稍溫,即易之。有難浸處,以舊布浸冷水,頻換拓之。
又方 治蝎螫 雄者在一處痛,用井底泥敷之;雌者牽諸處痛,當(dāng)檐下泥敷之?;蛞园椎\末水調(diào),先挑出黑刺,即涂之。
治蜘蛛傷遍身成瘡 用蔥葉一莖,小頭作一孔,盛蚯蚓一條,兜兩頭不令透氣,搖動(dòng)化為水,點(diǎn)傷處。
又方 嚼韭白敷或雄黃亦可。遍身腫,服藍(lán)汁。
又方 蜘蛛咬遍身生絲 用羊乳一味,飲之極妙?;蛴名}和油敷上,數(shù)數(shù)揩之。
治蚯蚓咬 或于地上坐臥,不覺咬腎,陰腫,鹽湯溫洗數(shù)次,甚效。
治辟虱 用蜈蚣萍曬干,燒煙熏之則去。青鹽水,遍灑床席,即絕。
治八腳蟲傷 其蟲隱于壁間,以尿射人,遍身生瘡,狀如湯火傷 用烏雞翎燒灰,雞子白調(diào)敷。
又方 用生甘草煎湯洗之,或嚼梨葉敷之,或搗韭汁涂之,或?qū)⒙樽臃笾?
治天頭蛇毒 用落蘇即金絲草,金銀花藤,五葉紫葛,天喬麥,切碎,用十分好醋濃煎,先熏后洗。
頭痛第七
治頭痛 用皂莢為末,吹入鼻中,得嚏則止。
又方 治遠(yuǎn)年近日,一切偏正頭疼,用蘿卜取汁一蜆殼,令病患仰臥,右疼注入左鼻,左疼注入右鼻,左右皆疼,兩鼻并注之。
又方 用蓽茇為末,令患者含水,左邊疼,左鼻吸一字,右邊疼,令右邊吸一字,即效。
又方 用大蒜一枚 去皮研取汁。令病患仰臥垂頭,以箸蘸點(diǎn)入鼻中,急入腦眼中淚出。
又方 用蓖麻子一兩,去皮研爛,貼痛處。
咽喉第八
治纏喉風(fēng) 以桐油灌之,或燈盞底油灌之,吐出,風(fēng)疾立愈。
又方 用馬蘭頭草,夏取葉,冬取根,搗汁和醋,滴入鼻中。
又方 治喉閉逡巡不救 用皂莢(去皮子)半兩,為細(xì)末,箸頭點(diǎn)少許在痛處,更以醋糊調(diào)藥末涂項(xiàng)上,須臾便破血出,立效。
又方 用蛇蛻燒灰,每用一錢,以竹筒吹入喉內(nèi)。
又方 用生白礬研細(xì),涂于綿針上,按于喉中,立破。綿針用榆條,上以綿裹作棗大是也。
又方 用射干(即扁竹葉根也),旋取新者不拘多少,擂爛取汁吞下。或動(dòng)臟腑即解?;蛴么淄腥≈撸鱿延?。
又方 用嫩艾葉,研取汁吞下,亦佳。或用鼓槌草、土牛膝二味,生搗爛,取汁灌下。
又方 于病患頂上,分左右頭發(fā),用手挽拔之,剝?nèi)挥新?,立效?
又方 用馬屁勃,吹咽喉中,立止。
又方 以布針于病患兩手大拇指?jìng)?cè),去爪甲一韭葉許,刺二分,以手捋出血,再以白湯口中含漱,立愈。
又方 治雙乳蛾 用皂莢二片,雜草燒鑊銹(即百草霜)一錢,為末,冷水調(diào),加清油數(shù)點(diǎn)灌下?;蛴脽舨轃曳笊?。
又方 治喉間長(zhǎng)腫如蒂鐘者 鹽 過雞毛蘸敷上即消,不須刺破,破則傷人。
治纏喉風(fēng) 用紅花搗汁服之。無濕者,浸干者服。
治喉閉 用膽礬、白礬各等分(生用),研極細(xì)末,合為一處。如咽喉初覺痛時(shí),用葦筒將此藥吹入痛處,閉口切勿咽下,少時(shí)口涎下流,覺藥力稍緩,用溫水漱之。如此一二次,即消腫痛矣。如覺遲,已成赤紫,如皂莢子大者,此藥可日加數(shù)次,亦能消之。白滾湯可用,忌生冷之物。
又方 用草藥,名喚金鎖匙,即馬蹄草,以根搗井花水調(diào)下,立效。
心病第九
治心痛 用生地黃取汁,搜面作 ,或作冷淘,隨食多少,但忌用鹽。久服,能療一切久近心痛。
又方 用地上隔年蔥,搗汁一杯,和香油半盞,頻服。
又方 用荔枝核七個(gè),燒存性為末,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醋一盞,加生白礬一小塊,如皂莢子大,同煎至七分,溫服。
又方 用橘皮去白,煎飲之。
又方 以新嫩槐枝一握,切去兩頭,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渣。分二次熱服。
又方 治急心痛、熱痛,用灶中心對(duì)鍋底泥為末,冷水服;若冷痛,以酒服。亦治顛狂不識(shí)人。
又方 七個(gè)烏梅八個(gè)棗,十個(gè)杏仁同處搗。鹽酒送下七丸兒,不害心疼直到老。
又方 治蟲咬心痛 香油、鹽熬熱,服一盞。
又方 治寸白蟲攻心痛 用酸石榴東行根二兩,糯米三十粒,水濃煎,空心服。
又方 治惡心痛或連腰臍者 鹽如雞子大,青布包,燒赤,投酒中飲,當(dāng)吐惡物。
治狂言鬼語 用蛤蟆一個(gè),燒為末,酒調(diào)服。
治心恙狂惑 用無灰酒二碗,真麻油四兩共和勻,楊枝二十條,逐一條攪一二下,換遍楊枝,直候油酒相和如膏,煎至七分??裾邚?qiáng)灌之,令熟睡,或吐或不吐,覺來即醒。
治發(fā)狂欲走著邪祟者 用蠶蛻紙作灰,酒調(diào)服。
治顛狂不止得之驚憂之極者 用絲瓜蒂半兩為末,每服一錢,井水調(diào)一盞投之,即大吐。后熟睡,勿令驚起,即效。
又方 治邪狂癲癇,不欲眠,妄行不休 用白雄雞二只,煮熟,五味調(diào)和作羹,食之。
腹痛第十
治絞腸痧 用好明礬末,滾水調(diào)服。
又方 若陰痧腹痛而手足冷,有身上紅點(diǎn) 以燈草蘸油點(diǎn)火燒之;陽痧則腸痛而手足暖,以針刺其手指近爪甲處,一分半許,出血即安。仍先自兩臂捋下,其惡血令聚指頭,刺出血。
又方 治絞腸痧痛不可忍 用炒鹽一兩,熱湯調(diào)服。危迫者灌入口中,或吐或利,腸痛即止。
又方 以手蘸溫水,于病患膝腕用力拍打有紫黑處,以針刺去惡血,即愈。
又方 好酒和姜汁,溫服。
治心腹惡氣,口吐清水 用艾葉搗汁飲之。干煮汁服。
又方 治一切冷氣鬼邪毒瓦斯 艾和干姜末為丸,每服三十丸。
又方 治腹痛氣惡 用高良姜炒焦,酒煎服,或用胡椒研碎,酒調(diào)服。
治腹脹滿 用獨(dú)囊大蒜,煨熟去皮,綿裹塞糞門,冷即換。亦治關(guān)格脹滿,大小便不通。
又方 治血脹腹痛 用荷葉酒煮服。
又方 用皂莢去子、皮、弦為細(xì)末,蜜丸如梧桐子大。肉汁下,利后,忌肉一日。
治腹中癖塊堅(jiān)硬如石者 取白楊東南枝去青皮,細(xì)切三斤,熬令焦,絹袋盛。用酒一斗浸,秘封三五日。每食前暖一盞服之。
又方 治腹中有塊如石,痛如刀刺者 用商陸根不拘多少,搗碎蒸之。以新布裹,熨痛處,冷再換。
又方 治蛔蟲日夜咬人,腹內(nèi)痛不可忍者用苦楝樹白皮二斤,去粗皮切碎,用水一斗煎至三升,去渣。于砂鍋內(nèi)慢火熬成膏,每日于五更初用溫酒調(diào)下半匙,以蟲下為度。
又方 治三蟲 搗桃葉,絞取汁,空心服一盞。
又方 治寸白蟲 用酸石榴根一握,以水濃煎,痹惡心,先嚼肉脯,次服石榴根汁,則蟲盡去。
腰痛第十一
治腰痛 用杜仲(去皮炒斷絲)、橘核(炒取仁)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食前溫酒調(diào)下。
又方 治腰痛并或時(shí)挫閃 用杜仲、破故紙、胡桃仁各等分,上用酒煎服,立效。
又方 用西瓜青為片,陰干為細(xì)末,以鹽酒空心調(diào)服。
又方 用橘核炒,去殼,酒服。或用炒鹽及炒茴香二包,不住手更換,熱熨。
又方 用茴香莖葉,搗汁一碗,分三服,渣敷痛腫處。
又方 治腰腳軟 用二蠶砂,炒熱熨之。
疝氣第十二
治小腸疝氣 用杉樹子,一歲一粒,燒研灰。用好酒下,粒少者一二次服,粒多者數(shù)次服,立愈。試有神效。
又方 用橘核曬干,去濃薄殼兩層,研細(xì)。每服五錢,用老酒一二盞,砂鍋中煮四五沸,空心服。再用熱酒一二盞,罐盛,余藥服盡。一切下部諸疾皆療。
又方 用荔枝核,火燒存性,為末,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杜茴香一斤,以老生姜二斤取自然汁浸茴香一夜,約姜汁盡入茴香內(nèi),以好青鹽二兩同炒赤,取出焙燥,碾羅為末。無灰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前服三十丸或五十丸,溫酒或米飲下。
又方 治疝氣走入腎囊痛 用五月五日采 樹葉,陰干為末,空心酒送下。
又方 用楝樹葉,碎切,臨發(fā)時(shí),酒送下。
又方 于腳中趾下中節(jié)橫紋上,灸二壯,愈。
又方 灸外踝穴,在兩腳外羅拐骨下一指,乃圓骨下,灸三壯即愈。又云∶灸內(nèi)踝穴,不再發(fā)。
治男子陰腫赤大如斗,人不能治者 以馬鞭草搗爛涂之。
諸氣第十三
治諸氣攻刺,及感受風(fēng)寒暑濕,飲食所傷,中脘痞悶,嘔吐吞酸 用陳皮洗凈,新汲水煎服。
又方 治走注風(fēng)毒疼痛 用芥菜子為末,以雞子白調(diào)敷。
又方 治走氣疼痛 用酸醋淬麩皮,炒熱熨之。
治氣卒奔上呼吸有聲,喘急欲死者 用韭菜搗汁飲之。
治氣結(jié)聚心下不散 用桃樹上不落干桃子三兩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diào)下。
又方 用生姜和杏仁煎服。
香港腳第十四
治香港腳疼痛 槐、柳、楮、桑、桃同煎湯洗,能消腫住痛,先飲酒三杯。
又方 用水紅花,煮汁浸之。
又方 每夜用鹽擦腿膝至足甲,淹少時(shí),卻用熱湯泡洗。昔有一人,香港腳諸方不效,后得此方,常用淹洗,不再發(fā)。
又方 治香港腳腫痛及蠱腫 用白花商陸不拘多少,切碎,酒煮熟,連商陸吃。若腹肚蠱腫,用商陸同米煮粥吃。
又方 治香港腳攻注 用水中大螺一個(gè),以鹽半匕,和殼生搗碎,罨于患人臍下一寸三分,用寬帛緊系之,仍辦溺器,以待其通。此遇異人傳授仙方,神驗(yàn)。又曾有苦香港腳攻注,捶數(shù)螺敷兩股上,便覺冷氣趨下至足,既而亦安。
又方 治香港腳 用蘿卜煎湯洗之。或曬干為末,鋪襪內(nèi)?;蛴脳罨ㄈ缇d絮,鋪在襪內(nèi)尤佳。
水蠱第十五
治十種水蠱病 腫滿喘促不得眠 用螻蛄五枚,干為末,食前湯調(diào)一錢,小便通,效。
又方 用商陸根赤者,杵碎,貼臍心,絹帛縛定,病自小便出。
又方 治腫脹,名丹房奇術(shù) 用真水銀粉二錢,巴豆肉(研去油)四兩,生硫黃一錢,上研成餅,先以新綿一片鋪臍上,次以藥餅當(dāng)臍掩之,外用帛縛之。如人行三五里,自然瀉下黃水,待之三五度,除去藥,以溫粥補(bǔ)之。久患者,隔日取水,一餅可救二三十人,神效。
又方 用赤小豆、商陸白者根各等分,以雄豬肚一個(gè),裝藥在內(nèi),以蔑簽封其口,于瓦 內(nèi)煮爛,取出去藥,乘熱食豬肚,宜食五七個(gè),見效。
痰嗽第十六
治痰喘 用胡桃肉三個(gè),生姜三片,臨睡細(xì)嚼,飲湯下。就枕又再嚼,如前飲湯下,即安。
又方 用飛過白礬、五倍子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生豬肝,火炙熟,蘸藥,食后臨臥服。
治痰厥 用白礬一兩,水一碗,煎半碗,入蜜少許,再煎少時(shí),溫服。須臾吐,如不吐,再飲熱水一盞,即吐。
治暴患痰厥不省人事 清油一盞,灌入喉中,須臾,逐出痰涎,立愈。
治年高氣喘促 用蘿卜子搗,羅為末,白湯調(diào)五七錢,食后服之。或用蜜作劑為丸服。
治咳嗽久患,連嗽四五十聲者 用生姜汁半合,蜜一匙,煎熱溫服,三服立效。
又方 治氣喘咳嗽 用杏仁(去皮尖)、胡桃肉等分,研為膏,入蜜少許,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二丸,食后臨臥細(xì)嚼,姜湯送下。
又方 治久嗽氣逆,諸藥不效 用蝙蝠一個(gè),去翅足,燒令焦,為末,米飲調(diào)下。
又方 治咳嗽 用皂莢燒研為末,白湯調(diào)二錢下。
又方 治壯實(shí)人久嗽 用罌粟殼,去筋膜蜜炙為末,蜜湯下。
又方 治咳嗽不止,胸膈氣壅滯者 取桃仁一升去皮尖,麩皮同炒,令黃,細(xì)研貯瓶中,以酒五升浸,密封三日后,每溫服一鐘。日進(jìn)二四服。
又方 用蟬蛻七枚,研末,粥飲調(diào)服。
又方 治久新咳嗽咯血 用烏梅一兩、罌粟殼一個(gè),蜜炙為末。每服二錢,煎烏梅湯下。
胃病嘔噎第十七
治傷食傷米食 用白面一盞,白酒藥兩丸,為末炒過,滾水調(diào)服。
又方 治傷肉食 用棠球,去核煎服。
又方 用紫蘇濃煎汁,加杏仁爛研同服。
又方 用蘆根五兩,切碎,水三鐘,煎一鐘服。
治干嘔噦或致手足厥冷 用橘皮四兩,生姜半斤,每服水七鐘,煎至三鐘,去渣。旋溫服。
治轉(zhuǎn)食嘔吐 用陳蜆殼燒白灰,米飲下,亦治痰嗽。
又方 用黃柏末,熱酒調(diào)三五錢,食后服。
又方 用生姜一兩,切如米大,醋漿一碗,煮半碗,空心和渣呷之。
又方 用千葉白槿樹花,陰干為末,陳米湯調(diào)送三五口,再轉(zhuǎn),再服之。
又方 治翻胃吐食 用真蚌粉,每服二錢,姜汁米飲調(diào)下。
又方 治吐逆不止 用真黃丹四兩,研細(xì),用米醋一盞,煎令干。更以火 通紅,候冷為末,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醋湯吞七丸,不拘時(shí)服。
諸血第十八
治吐血并鼻中出血 用藕節(jié)搗汁飲之。
又方 用灶中對(duì)鍋底土一合,為末,新汲水一碗,淘取汁,和蜜頓服。
又方 用好綿燒灰,面糊為丸,酒調(diào)下。
又方 治鼻中出血 用千葉石榴花,焙干,研為末,吹入鼻中。
又方 治吐血 用側(cè)柏葉,攤新瓦上,焙干為末。每服三錢,米飲調(diào),食后服,一月除根。
又方 用側(cè)柏葉陰干,煎湯,當(dāng)茶服之。
又方 治勞心吐血 用蓮子二十一粒,為末,酒調(diào)二錢,食后服。
又方 用百草霜,不拘多少,研細(xì)。吐血,糯米飲調(diào)下。鼻中出血,用一字吹入鼻中,立效。皮肉破處及灸瘡出血,糝半錢,立止。
又方 治吐血、鼻中出血 用蘿卜研汁,入鹽,服一盞,立效?;蛞蕴}卜汁、藕汁,仰頭滴入鼻中。
又方 治鼻中出血 用亂發(fā)燒灰,井水調(diào)下,更吹鼻中。
又方 每發(fā)時(shí),用亂發(fā)一束,捻緊,燈火燒出油,急塞鼻中。
又方 用大蒜涂腳心即止?;蛞允[白搗汁,入酒少許滴鼻中。
治失音不能言 或咯血、或中風(fēng) 用槐花,新瓦上炒香熟,三更后,床上仰臥,隨意食之。
治大小便下血 用亂發(fā)燒灰,研碎,酒調(diào)服二錢。
治腸風(fēng)下血 用炒槐花、荊芥穗等分,酒調(diào)服。亦治泄瀉。
又方 用茄蒂燒存性,為末,米飲調(diào)服。
又方 用柏子仁十四枚,捻絹囊盛內(nèi),好酒三鐘,煎至八分。初服未效,加多再服,立止。非飲酒而致斯疾,以艾葉煎湯服,效勝他藥。
又方 用椿根白皮北行根者,去粗皮,酒浸,曬干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九,淡酒送下。
又方 用豬臟一條,控干,炒槐花為末,填入臟內(nèi),兩頭線縛定。以好醋于瓷器內(nèi)慢火煮爛,切片,砂缽內(nèi)研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溫酒下。
又方 治大便下血不止 用烏梅三兩,燒存性,為末,好醋打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飲下。
治尿血 用蛤蟆衣草搗汁,空心服?;蛴玫刽淮?,煎湯服。
又方 用刮竹青一大塊,水煎服。
又方 用苧麻根十枚,水煮服。
又方 取籬下竹根斷入土多年者,不拘多少,水凈洗,煎湯并服數(shù)碗,立止。
又方 用茅根煎湯飲,多煎頻服為上。
又方 治精竭出血 用麩皮炒香,煮肥豬肉蘸食之。
消渴第十九
治消渴 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經(jīng)宿,渴即飲水,每日換水浸。
又方 用繅絲湯飲之。如無,以生絲煮汁飲之。
又方 用五倍子為末,以水調(diào)方寸匕,不拘時(shí)服。
又方 用深掘大栝蔞根,削去粗皮寸切,以水浸,一日一換。浸五日取出,爛研,細(xì)絹絞汁,如作粉法,干之,水調(diào)方寸匕,日三四服,入牛乳尤好。
又方 用糯稻稈取中段燒灰,淋汁飲。或不燒,煎服亦妙,或用生牛乳細(xì)呷?;蛏}卜取汁,時(shí)服少許。
又方 用舊屋上瓦兩片,洗凈捶碎,以水煮濃汁,食后溫服一小盞。
又方 用活蝸牛四十九個(gè),以水一碗,于瓷器中浸一宿,以器蓋之,其蝸?zhàn)匝仄魃希∷疁胤V卣卟贿^三服。
霍亂第二十
治霍亂轉(zhuǎn)筋 用皂莢末吹鼻中,得嚏即止。
又方 治霍亂轉(zhuǎn)筋吐瀉 用扁豆葉生搗,以少醋浸汁服。
又方 治霍亂心腹脹滿疼痛,不吐瀉,冷汗出氣絕者用極咸鹽汁三碗,熱飲一碗,探喉中,令吐盡宿食。不吐,更服;吐訖,再服;三吐乃止。此法大勝諸方,俗人以為田舍淺近,鄙而不用,守死而已,惜哉。
又方 以凈地掘一潭,用新汲水一桶,傾在內(nèi),攪令渾,候澄清,連飲三五盞,立愈。大忌飲白米湯。
又方 治霍亂轉(zhuǎn)筋入腹,痛極將死 用生姜一兩,捶碎,酒五錢,煮熱服。
又方 治霍亂吐瀉服藥即出,無法可治 用井水半碗,白沸湯半碗,相合服之。
又方 治霍亂吐瀉心腹作痛 用炒鹽一碗,布包,頓其胸前并腹肚上,熨斗火熨,令氣透。又以炒鹽熨其背,則愈。
又方 治霍亂轉(zhuǎn)筋欲死,惟腹中有暖氣者 以鹽納于臍中,令實(shí),就鹽上灸七壯。
瘧第二十一
治瘧疾 用生姜四兩,連皮搗碎取汁,夜露至?xí)?,空心冷服?
又方 用狗蠅一個(gè),去翅足,以蠟丸之,當(dāng)發(fā)日,冷酒吞下。
又方 用牛膝草根,水煮,不時(shí)服。
又方 名截瘧丹 五月五日,取獨(dú)蒜,不拘多少,舂爛,入好黃丹再舂,干濕適勻,丸如圓眼大,曬干收貯。但瘧疾二三發(fā)后,臨發(fā)日,雞鳴時(shí),以藥一丸略捶碎,取井花水,面東服之即止,不再發(fā)。
又方 用雄黃、人參、神曲各五錢,上三味為末,五月五日午時(shí),用棕尖子七個(gè),和為丸,如赤豆大。病未發(fā)時(shí),面東服七丸,無根水送下。
熱第二十二
治發(fā)熱口干、小便赤 用甘蔗搗汁服。
又方 用雞子三個(gè),白蜜一合,和服之。
又方 用天麻子五合,研碎,水二升,煮去半分服,四五劑,瘥。
又方 治煩熱少睡用小麥作飯食之。
又方 治煩悶用野紅花苗根絞汁飲,或水煎服。
又方 用葛根搗汁飲,亦治孕婦熱病心悶。
又方 用大豆半升,水二升,煮濃汁,食后服。
疸第二十三
治黃膽、黑疸、酒疸、食疸 用豬脂八兩,亂頭發(fā)如雞子大二塊,同煎,臨服絞去發(fā),分二服,病從小便出。
又方 治黃膽 用絲瓜連子燒灰為末。因面得病,面湯下;因酒得病,酒調(diào)下。數(shù)服可愈。
又方 治黑疸 急用土瓜根一斤,搗碎絞汁,溫服,當(dāng)有黃水從小便出,未出,更服。
又方 治通身黃膽 用絲瓜蒂焙干三四錢,為細(xì)末。每用半字于鼻內(nèi)吹入,一日一度,并三日。如不愈,用黃芩末煎湯,下五錢。
又方 治黃膽,身眼黃如金色者 用東引桃樹根一握,如箸大者,切細(xì),以水一碗,煎取半碗,空心溫服。后三日,疸黃離離漸散。忌食豬魚肉麩面。
又方 治食勞黃、目黃、身黃者 用皂礬不拘多少,放砂鍋?zhàn)觾?nèi),木炭燒通赤,用米醋點(diǎn)赤,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湯下?;蛑文奎S,用蒼耳子安舌上出涎。
又方 治酒疸 用田螺七枚,水養(yǎng)去土,捶碎,取螺頭切碎,以熱酒浸服?;蛴锰锫葜蠓?。
治好飲茶并干茶葉而黃無力 用花椒去核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茶湯下,一十丸。
又方 用苦草為末,和炒熱芝麻,不時(shí)干服。
淋濁遺精遺尿第二十四
治男子白濁、婦女白帶 用陳年冬瓜子仁,炒為末。每服五錢,空心米飲調(diào)下。
又方 治赤濁 用石蓮肉蓮心六兩,甘草炙一兩,為末。每服二錢,燈心煎湯調(diào)下。
治諸淋病 小便赤澀疼痛 用三葉酸漿草,洗凈,搗汁一盞,酒一盞,攪勻。空心服,立通。
又方 治石淋 用螻蛄七個(gè),鹽二兩,同鋪于新瓦上,以火焙干,研為末,溫酒調(diào)下二錢,即愈。
又方 治五淋 以多年木梳燒存性,空心冷水調(diào)下。男用男梳,女用女梳。
又方 用白礬為細(xì)末,填臍中,滴以井水,通即去。
又方 治淋痛疼不可忍及砂石淋 以大蘿卜切作一指濃四五片,用好蜜蘸淹少時(shí),安鐵鏟上,慢火炙干。又蘸又炙,取盡一二兩蜜,翻覆炙,令香熟,不可焦。候冷細(xì)嚼,以鹽湯送下。
又方 治五淋 用苧麻根兩莖,切碎,以水一碗,煎半碗服,立通。
又方 治血淋 用干柿燒存性,為末,米飲調(diào)下。
治精氣虛滑遺泄不禁 名玉瑣丹 用龍骨、蓮花蕊、雞頭實(shí)、烏梅肉各等分,上為末,用熟山藥,去皮為膏,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又方 治精滑夢(mèng)遺及小便后遺瀝,名金櫻丸 用金櫻子、雞頭實(shí)各一兩,白蓮花蕊、龍骨( )各半兩,上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酒下。
又方 治精不禁危急者 名秘元丹 用龍骨(酒煮焙干為末)、靈砂(水飛)各一兩,砂仁半兩,訶子(小者熱灰煨取肉)半兩,上為末,糯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臨臥白湯下。
又方 名樗樹根丸 用良姜三錢(燒灰),黃柏、芍藥各二錢(燒灰存性),樗樹根皮一兩五錢,上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茶湯下。
又方 治小便淋瀝 用葵花一握,水煎五七沸服之。
治夜多小便 用純糯米蒸糕一片,臨臥炙令軟,熱啖之,仍以溫酒下。不飲酒,白湯下。多啖愈佳,行坐良久,待心下空便睡。一夜十余行者,當(dāng)夜即止。
又方 用胡桃慢火煨熟,臨臥溫酒同嚼下。
治睡中遺尿 用燕窠中草,燒為末,水調(diào)服。
又方 用雞肫肝一具并腸,凈洗燒灰,男雌女雄,為末,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小豆葉搗汁,空心溫服一小盞。
大小便不通第二十五
治小便不通 用蚯蚓搗碎,以冷水濾濃汁,服半碗,立通。
又方 治腹脹小便不通。用栝蔞仁不拘多少,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不飲酒以米湯調(diào),溫服,以通為度。
又方 用鹽填滿臍中,艾灸鹽上。
又方 以烏梅肉為末,水調(diào)二錢服?;蛞月槠ひ晃?,細(xì)切,入甘草少許,同煎服。
又方 用炒鹽半斤,布裹乘熱熨小腹。
又方 治小便難小腸脹 用蔥白三斤,細(xì)切,炒令熱,以布裹,分作兩處,更替熨臍下,即通。
又方 用豬膽,投熱酒中服,立通。
又方 用棕皮毛燒灰存性,以薄酒調(diào)下,即通利,累試甚驗(yàn)。
治大小便不通 關(guān)格不利 用皂莢燒,研末。粥飲下二錢。
又方 用連根蔥一二莖帶土,生姜一塊,淡豆豉二十一粒,鹽一撮,同研爛,捻作餅子,烘熱掩臍中,以布絹扎定,久之,氣透自通。不然再換一劑。
又方 用明礬末一撮,安臍中,冷水滴濕,須臾,立通。
治大便不通 用豬脂二兩,水一碗,煮三沸飲汁,立通。
又方 治大便秘結(jié)至極,昏不知人 用大田螺二三枚,以鹽一小撮,和殼生搗碎,置病者臍下一寸三分,用寬帛緊系之,即大通。未效,用烏 木根三寸,研爛調(diào)水服,亦效。就研爛敷臍下,亦妙。
又方 用獨(dú)頭大蒜,煨熟去皮,綿裹塞糞門內(nèi),即通。
又方 用不蛀皂莢,安瓦上燒著,置馬桶內(nèi),坐上熏糞門,自通。
又方 用豬膽一個(gè),入好醋少許,扎鵝毛管上,灌入糞門,效。
又方 用蘿卜子一合,研碎,皂莢燒研末,冷水調(diào)二三錢服。
又方 用生麻子不拘多少,研爛,水調(diào)服之。
又方 用蜜四兩,置銅勺內(nèi),微火煎之,凝如膏,以杖攪之,勿令焦,乘熱取出,急捻作挺子,如指長(zhǎng),插入糞門內(nèi),以手按住,大便來時(shí)去之。
痔漏第二十六
治痔瘡大便下血 用槐樹上木耳為末,米飲調(diào)一錢,日三服。
又方 治痔漏 用蜣螂不拘多少,焙干為末,先用白礬水洗凈貼之。
又方 用槐花、炒枳殼去瓤各一兩,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湯,空心食前下。
又方 用鳳眼草,赤皮蔥,椒,三味搗渣,同煎百滾,盛坐盆內(nèi),令熱氣熏痔。但通手洗之,如此不過三次,愈矣。
治五痔,用蒼耳二兩,搗為末。食前粥飲調(diào)下一錢,效。
又方 鼠乳痔 用蜘蛛絲纏其上,自然消落。
又方 治痔瘡下血 用馬齒莧洗去土,搗碎絞汁,緩火煎成膏,停冷。每日取少許,作丸,納所患處。
又方 肛門邊腫硬,癢痛不可忍者 以白礬三分,碎研,用熱童便二盞,化開洗痔上。一日二三次,效。
又方 用桃樹根煮汁,一日二三次洗之?;蛴名}湯洗之。
又方 用枳殼燒煙熏,一方枳殼煎湯洗,一方枳殼為末,米飲調(diào)服,甚效。
又方 用魚腥草(其狀三角,一邊青,山中多有之。其葉若荇菜,多生佛殿陰處。以指捻臭與魚腥相似也)取一握,煎湯熏洗,仍以草挹痔,即愈。
又方 治痔瘡 用鰻鱺燒熏糞門,痔蟲盡死。
治漏瘡惡水自大腸出 用黑牽牛研細(xì)去皮,細(xì)末一分,入豬腰子內(nèi),以線扎青荷葉包,火煨熟,細(xì)嚼,溫鹽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