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大勢變化

  • 梅花拳秘譜
  • 佚名
  • 1504字
  • 2015-12-26 15:46:58

氣練丹由站當中,留神細看來人形。

南來順他向北往,東來順他向西行。

見勁使勁借他勁,不可爭力逆進行。

順勢變化

單鞭伸開一條線,四路來人能改變。

一變昆錘掛裹手,二變豁山錘當先,

三變手眼身法步,四變掃腿帶地盤。

拗勢變化

拗勢伸開似龍形,合肩扣步走西東。

橫走豎撞迎風掌,斜身拗步令人驚。

左翻右轉橫擺腿,栽錘快錘不留情。

小勢變化

小勢站穩賽如釘,踢點截撞似猴形。

刁拿鎖帶靠身肘,勾掛踩蹁步法精。

摧腿劈腿迎風腿,上下變轉快如風。

敗勢變化

敗勢伸開回頭看,左劈右扣隨時變。

前后左右撐撥腿,前豁后跳上下翻。

腳打七分手打三,千變萬化快為先。

【評注:從本文可以看出,五勢之變化只要符合陰陽轉結之理,就無拘無束,無窮無盡。在技擊中,大勢可看作是一腳實、一腳半虛半實的預備姿勢,這時主要是察敵人之來勢,審敵人之短長,因敵人之動而動,見手使乎,借勁使勁。梅花樁技擊只有出手引手,見手使手,沒有自己先出手擊敵的。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是梅花樁技擊的原則。后發先至,后發制人是梅花樁技擊的特點。順勢是順身順步,兩腳俱實的擊敵之勢,它的變化很靈活,能四面出手上步,不單只攻一路。拗勢之特點是拗步斜身,能橫走豎撞,出手迅速而又威力強大,各種腿法也使用方便,任意變化,故有梅花樁得意手之稱。小勢為一腳虛一腳實之擊敵姿勢,多在小踢小打、小捉小拿時用之,它變化迅速,出腿方便,如猿猴一樣靈活。敗勢為梅花樁特有之拳勢,世間只有梅花拳敢于言敗,且專設一勢稱為敗勢,其意深遠。觀敗勢之形態有抽撤、閃化之象。梅花樁的技擊原則認為“抽撤即攻,閃化即打”。而事實也確如此。梅花樁之練功于平凡中見偉大,在其技擊中又能敗中取勝,出敵意料。要注意此敗中取勝絕不是詐敗佯輸的誘敵之法,因此并沒有任何主觀意念挑選,交手之時并沒有設什么圈套,考慮什么計謀,而是真敗,但此敗卻成了啟動靈感的信息,故轉敗為勝是因勢利導、順理成章、自然而然之結局,這也正是梅花樁武功的精深博奧的特點之一。梅花樁武功可使敵慘敗于他最得意的一剎那間,這就是敗勢之能為。

五勢之變化雖為練法,但卻包藏了技擊的精華,這也就是“絕手亂拳皆包藏于其中”的道理。若把學習梅花樁五勢之基本變化稱為“立”,那么本文所介紹的五勢之變化就是“破”,也就是說本文所說的五勢變化的口訣,是使梅花樁架子打破基本套路的框框,而上升到無形無態的高級階段的方法和規律。

五勢的變化是梅花樁架子變化的基礎,當然此外還有行步的變化,正是由于架子可以千變萬化,也能提高練功者的悟性,所以它才可以萬法歸宗、隱于無形。】

五勢梅花樁為昆侖派,五勢梅花拳是一種,八卦是一種,此兩種拳為昆侖派之基本拳。昆侖派之祖師化名云磐,在西域天磐云程孝縣,清靜宮玄金殿,在昆侖山,所以有昆侖派之稱。五勢梅花拳為僧門道派,又名父子拳,一名長拳,在家為僧門,出外為道派。此為僧門道派五勢梅花拳,共為一路,內包括四門五勢八方,四門八方為行步,五勢為樁步。行步有三法,一擺法,二撤法,三扎法。樁步為五勢:一大勢、二順勢、三拗勢、四小勢、五敗勢。按圖中方向去練習,圖分八方,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是也。坎離相對,坤艮相對,兌震相對,乾巽相對,是二人相對也。甲在坎北,乙在離南,相對而練也。周而復始為一趟,樁步為靜,行步為動,此為初學習之門路,俗名盤趟子。樁步練全身之力,行步練兩腳之快也。練習時有甲乙二人,互相旋轉對練者,有四人對練者,有八人對練者,此為練法也。梅花拳有三成,上成、中成、下成,下成為身化,為初步練習,中成為氣化,上成為神化,此為三個階段也。第一個階段是練手眼身法步一身之法也。第二步為成拳,是練習應用之手法也,互相對打有一定之手。第三步為擰拳,有了勝敗此為贏拳。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珠海市| 简阳市| 涪陵区| 封丘县| 英吉沙县| 抚远县| 新丰县| 河西区| 饶阳县| 长沙县| 得荣县| 永靖县| 汉源县| 南宫市| 邵武市| 珠海市| 望江县| 青田县| 祁阳县| 岑溪市| 宜昌市| 道孚县| 元阳县| 如皋市| 繁峙县| 乌兰县| 佛山市| 江油市| 景德镇市| 阳山县| 田东县| 凤城市| 来安县| 卓尼县| 资溪县| 石柱| 商南县| 商丘市| 丰镇市|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