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 嘉泰吳興志
  • 談鑰
  • 3910字
  • 2015-12-26 15:42:12

顯亭五花亭 顏真卿石柱記云顯峴山上有顯亭五花亭顯亭晉殷康造五花亭唐韋景先造見舊編

毘山亭 舊經云在毘山梁太守柳惲所創惲與郡主簿吳均有毘山詩贈答

三癸亭 在杼山碑云三癸亭顏真卿造處士陸羽以其建于癸年癸月癸日故名真卿與李(上艼去丁中品下囗)陸羽僧皎然皆有賦杼山三癸亭詩

伍子胥宅 舊編云在縣東南六十里伍林村昔子胥逃難筑室于此舊基尚存

丘路 舊經云在縣南七里昔鄉人丘杰年十三鄰人胡氏筑墻侵界杰乃夜移籬退三尺胡氏慚復退二尺遂成大路至今為謂丘路

項王走馬埒 山墟名云卞山有項王走馬埒飲馬池山上又有項王系馬木石閑又有項王馬跡也

仙人頂 舊編云在縣西二十里棲賢村山上有石洞舊傳有仙人居此故名仙人頂或傳齊田常之亂管仲之后逃難入吳楚有居此者今山多管氏然不見書傳也

三碑 舊編云昔有漢三費碑在其鄉因以名其鄉今移在烏程縣墨妙亭按統記云顧秘虞潭謝安三碑在郡南道西徐陵孝義寺碑云三碑之風可仰蓋顧秘虞潭謝安皆為郡守事必有證

石簣 輿地志在烏程縣有卞山山之東足有一石簣高數丈殷康欲開風雨晦暝而止

石(缶尊) 在烏程縣峴山唐開元中李適之為湖州別駕每視事之余攜所親登山恣飲望帝鄉時有一醉后適之為相土人因呼為李相石(缶尊)大歷中刺史顏真卿及門生弟侄多攜壺檥楫以浮乃作故李相石(缶尊)晏集聯句詩序云因積溜泉石嵌為(缶尊)形公注酒其中結宇環飲之首句云李公登飲處因石為洼(缶尊)見吳興詩序

金井玉澗乳竇石膏溫泉 顏真卿石柱記云卞山上有龜洞金井玉澗乳竇石膏溫泉舊編今大玲瓏山朱氏所居有水名玉澗

蒲帆 楊漠公開塘得蒲帆因名其塘

烏程侯 吳志孫皓封烏程侯晉史書周玘封烏程侯

烏程公 晉書周玘封烏程公

石林 在烏程縣卞山大陽塢尚書左丞葉夢得所居也有居一區旁曰石林精舍其正堂曰兼山析廡各為軒曰負日曰躋云前有池以聚眾流曰碧琳有東西兩巖其東有二亭曰嚴居曰真意又東有堂曰承詔堂后有石環立最為殊勝上有亭據險以望太湖曰知止其西有庵曰凈樂有堂在精舍之前曰求志有堂在西山之下曰從好

隱安 在烏程縣菁山前太守葛勝仲之別業也外有溪澗澄澈清泚嘗與釋子贊能流觴其上以蜜漿代酒酥代肴賦詩為樂見丹陽集

夢馬堂 朱勝非紹興四年四月二日其母魯國太夫人楊氏卒勝非扶護卜地于吳興華嚴山嘉會寺前夢夜十騎入山衣服錦繡鞍勒鮮華回旋寺前以一馬系于林中余復馳去次夕又夢有衣冠之上容狀甚偉跣其二足入寺厲聲言我來定地寺有寄居石大順秀才亦夢之因請于朝以嘉會為墳寺改號崇因薦福依北萬墓法作大冢冢前起獻堂以夢馬名之

松蒲落處即是穴 內翰葉清臣欲葬其母永安太君夢有謝秀才來謁云松蒲落處即是穴翌日至倪塢適有松蒲墮其前遂卜地于此還至王村見廟像恍如夢中

朱長馬作粥散貧民 朱服之祖為湖州長馬慶歷庚寅會歲饑以米八百斛作粥散貧民是歲其子臨生服后遂顯貴詳見主學王定國三槐錄

歸安縣

千金墟 舊編載統記云漢吳王濞鑄錢于銅峴山置府庫于此故名千金墟興國寺碑云晉王衍嘗居之

泛金溪 獅子吼寺碑云本泛金而為號人駕鶴以曾游今其村水號泛金溪云

仙潭 見上葛清孝公有仙潭雜詩刻在墨妙亭

火爐頂 舊編云在東林山上回仙錄云葛洪嘗煉丹于此昔人曾開巖頂得莩炭數斛內有雙陶合牢不可啟擊破視之無物山下有煉丹九井尚存山之東有溪曰仙溪溪口有龜澤鳳澤

錦墟 舊編云在上絕山吳興記云山有花卉村多海棠薔薇紅躑躅朱藤二三月花發名為錦墟舊編又載章浦在縣東百二十五里今不在縣界

長興縣

晏子城 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晏子鄉吳地志云齊晏子娶吳王女筑此城 【舊編云今耕者每得黃金狀類四角菱花焰爍爍名晏子金有客題詩云豚肩不掩豆一裘三十年身后黃金出其然不其然】

吳夫概城 即今縣郭也跨箬水之深據戍山之險狹而且長故曰長城舊編云義集之士百十為群時號大義軍故長城今名大義村

上概村 在吳山東南即夫概故名

故長城縣城 地志云在縣東南一十八里晉太康中分烏程置長城縣于富陂村即其地也至成帝咸康中始徙箬溪北

故鄣城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吳地志云秦滅楚置鄣郡于此舊編云今考自西漢初郡廢立故鄣縣置至唐省入長城太平寰宇記云俗號府頭是也今與安吉溪鎮北相接屬長興管下其地皆成良田尺磚寸瓦無孑遺圖經云秦置鄣郡漢吳王濞反后郡廢為故鄣縣晉以后縣亦廢今名故鄣城

后府城 在縣西南一百九十里吳地志云吳文帝所筑圖經云太子和筑

九里城 在縣西南九十里

四安府 在縣西南六十九里隋大業九年置為鷹揚府續以四安山為名

東林城 在縣西南四十八里

西林城 在縣西南四十八里接東林二城悉吳時筑今廢圖經云皆在西南四十八里

城山城 在縣南五十里吳地志云是時嚴白虎與呂蒙相拒于此

大騎城小騎城 皆在縣西百二十里吳地志云吳王濞筑為馬既

朱城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輿地志云昔烏程侯嚴白虎遣女婿朱叔廉來筑故名

長城宮 在縣西二里陳文帝天嘉元年置今大寧寺后 【已上見統記諸書】

庱亭 在縣西北懸腳嶺下吳孫權建安二十三年嘗擒虎于此唐初沈法興使其將蔣元超與李子通戰于庱亭即此竇蘋唐書音訓云庱亭在吳興

臥冰池 在縣西南六十里方廣十余丈舊編云故老相傳以為王祥臥冰之所其石刻沒于水旱歲或見

陸匯 在縣東三里唐陸龜蒙別業在焉陸龜蒙居吳江在吳東別業在陸匯即湖西有震澤別業在詩三十首今旁近居民皆陸姓

玉竇泉 在落塢深廣皆二尺色紺碧味甘唐處士鄭遨與道士李道殷羅隱筑室于泉口號三隱紹興中侍郎錢伯言有碑

三仙石壁 在落塢五代時高士韓必吳崧有道能煉金丹錢王遣羅隱招之二人隱入石壁中

白石洞天 在八座山側唐仙韓湘隱于此山有二井深不可測陰則有云霧自中起舊編云舊傳與張公洞相通

釣臺 在縣西北三十里石壁兀然如屏高五十余丈陳高祖微時垂釣之處其頂平夷有池號陳高祖磨劍池池下有驚湍前有彈子塢相傳陳高祖垂釣時飛彈于此

石麒麟 在縣治西二百步大雄寺南陳始興昭烈王明陵前高九尺傍有號麒麟巷

圣井 在縣東廣惠院有五井其一晉永嘉中陳氏遠祖所穿高祖初生井泉涌出家人汲以浴之今謂之圣井余四井亦陳時所鑿

陳文帝四鼎 在大雄寺

陳高祖竹床竹帳 在大雄寺殿內

陳五主真容屏風 在大雄寺大著作徐陸所畫舊編云四鼎竹床竹帳屏風會昌中寺廢皆散失

陳朝檜 在大雄寺殿前檜中空裂為四枝蔭半庭堅如金石相傳陳高祖手植號陳朝檜內翰汪藻文康公葛勝仲皆有詩詠

下箬酒顧渚茶

吳王送女潮

梓材巾箱 【并見郡志】

石鼓 夏駕山一名石鼓山有石鼓高一丈徑三尺下有盤石為足諺云石鼓鳴則三吳有兵括地志云石鼓作金鼓鳴亦魏郡云陽石鼓之類吳興志云五行志并說

崔佑前銘 崔植銘

崔趙村 在罨畫溪之后右崔即唐相佑甫之后家藏韓愈所作佑甫墓銘雖蟫腐而翰墨精采如新又藏崔植崔逖等誥數軸吏部尚書顏真卿吏部侍郎說尚書上柱國邕知制誥李揆吏部尚書林甫平章事墀筆跡并存其家寶之官為蠲其丁錢

武康縣

赤眉城 在縣西南三里石城山山下漢赤眉入寇筑城此地邑人保山之上形勢便利城保山腳失利之地大則敗而走舊編云山頂有五馬堂

牙門城 在縣北五里鳳凰山梁侯景寇建業邑人司徒長史牙門將軍沈子春令宗族筑城于此因以為名余英志云二城今皆為桑柘地

金井 在縣東北十五里梁沈傳以孝行聞嘗夢人遺金既覺因浚井得銅瓶中有金五十兩即此井舊編

神鐘 大慈寺有神鐘記唐縣令韓章撰云大歷五年僧神晤欲為寺緣化鑄鐘忽聞空中鐘聲徹數十里遠近驚聞及鐘成聲與向所聞無異后事達于朝命輦至關中至敢山溪舟沒沈水取不復得

美人石 見阮公溪下

虎跑泉 見護國禪院下

連理石榴 統記載祥應圖云齊永明元年吳興武康沈榮家有石榴連理太守楊文崇聞奏

德清縣

前溪 在縣南有前溪坊后溪坊按于競大唐傳德清縣前溪村則南朝集樂之處見郡志雜志上歌舞門

將軍城 在縣南二百里吳憾山上唐至德二年太尉李光弼偏將軍辛牧所筑平朱覃姚廷等賊

陸巿 在縣南十五里舊為巿一夕平沉居人遂徙而東去所謂新巿也陸巿今為溪港下有階基礎石甚多水淺天晴歷歷可見舟過竹篙目底磚石相擊有聲人或得錢鐵陶瓦之器今有巡檢廳

敢山溪鐘 在縣東唐天寶中有僧神晤在武康寶相寺鑄鐘即今大慈寺是夕有星臨照鐘聲中律呂朝廷聞之遣人求取載至敢山溪鐘沉水每遇大旱水涸或聞鐘聲武康大慈寺有唐碑載其事

孝鵝冢 在縣東蔣灣唐天寶中邑人武義主簿沈朝家一母鵝將死其雛悲鳴不復飲食母鵝死雛銜敗薦以覆之又銜芻草若祭之之狀向天號(口斗)遂死其旁沈氏函二鵝葬于此后人呼為孝鵝冢

盧發源之父能吟詠 宋朝盧發源之父正議德清人有詩云青衫白發老參軍旋糶黃梁買酒樽但得有錢留客醉全勝騎馬傍人門又有一詩云十月都門風薄衣夜砧聲里雁南飛野人不羨長安樂且趁鱸魚一飽歸見姚氏殘語

他日當能振辯才家風 宋朝僧若愚字谷老姓馬少于覺海寺出家后從參寥從龍囗辯才傳教俱有詩名東坡見師詩許之曰他日當能振辯才家風惟嫉惡嘗與妖僧訟于朝妖僧竟抵罪有詩文一集號余塵編

安吉縣

孔子井 在安吉縣西南一百三十里俗傳云孔子游此鑿井而飲按史記世家孔子未嘗游吳此井未詳所自

邸閣山 三國時用兵聚糧皆至邸閣猶轉般倉吳都金陵故為邸閣于此今俗書為邸角字隨音轉爾

王祥宅 在梅溪瑞竹里

隱塢 太平寰宇記梁陶貞白嘗隱居于此

陳高祖為舟木 在安吉縣梅溪之曲

花渚 梅溪鎮西吳越征西將軍吳環之所居其后裔可幾知幾作堂其中號二吳讀書堂長興令林概有詩刻其內

銀坊 在移風鄉古采銀之處以上見舊編

蛟龍池 在安吉縣

翔鳳林 在安吉縣

裴子野故宅 梁書裴子野本河東人寓居吳興之故鄣著諸侯略其宅在故鄣縣西南三十六里永昌鄉長興有至德鄉舊名永昌鄉或恐未必然

周弘讓故宅 即弘政之弟也弘政為安吉縣令乃居山結宇耽玩文史其宅在縣西南三十六里永昌鄉

姚萇塵尾扇鐵樓書鎮 曇諦法師石磬

兩生墳 在縣北三十里釋曇諦姓康氏前生為崇覺法師與姚萇講法華經后生為曇諦法師居昆山寺前后兩生均葬于此高僧傳云曇諦年十歲隨父彤將之樊鄧路逢僧(上下石)諦呼曰(上下石)(上下石)曰童子呼吾諦曰汝不以吾為弟子時采菜被豬傷手(上下石)驚問其父父曰其母初夢一僧寄塵尾扇鐵樓書鎮既覺二物俱在因出以示(上下石)(上下石)曰此乃崇覺法師之后身也(上下石)崇覺之弟子與姚萇講法華經(上下石)為都講論

施世英金鐘 巳上見顏魯公石柱記

史家長吐氣噓花 史家長少有道術日游廛巿落魄不(狗去句改{革馬})言人災福往往多應窮冬折枝吐氣吹之須臾生蓓蕾又噓之則花開方臘之亂郡守使人問之以一書附回及開緘大書明年春三月者取去賊滅果方臘被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淅川县| 交口县| 潜山县| 木兰县| 五大连池市| 高邑县| 嘉善县| 前郭尔| 紫云| 新津县| 柳林县| 建始县| 靖西县| 阳春市| 大化| 铜陵市| 巨野县| 长武县| 太和县| 沈丘县| 博爱县| 新干县| 汕尾市| 荔波县| 苍南县| 航空| 海门市| 惠来县| 黔南| 福安市| 定南县| 故城县| 庄浪县| 洞头县| 阜南县| 常德市| 临江市| 六盘水市| 岳西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