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 論疏
  • 法寶
  • 949字
  • 2015-12-26 15:39:25

漚和般若下 第三明漚和般若宗。為般若無知論之宗本也。具足梵音。應言漚和俱舍羅般若波羅蜜。漚和俱舍羅。此云方便。般若波羅蜜。此云智慧。方便者權智也。智慧者實智也。大品經九十品。龍樹菩薩以方便已前明般若道。方便品已后明漚和道。維摩經云。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有方便慧解。無方便慧縛。今合明此二。只是大智之名也。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者。觀實相智。是謂般若也。能不取證漚和功也者。形現也。聲聞觀空即現取證。菩薩觀空能不現證。所以然者。此理深妙。眾生不解。菩薩起大悲之心。愿在生死教化眾生。為說此法。令一切有心。皆得悟解。此即是菩薩善權方便之力也。故云漚和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者。適往也。菩薩往入生死。教化眾生令悟性空。此是善權方便之智也。不染塵累般若力也者。凡夫涉有。多生染著。菩薩涉有。知有法皆空。所以于色于聲而無染著。此是實智見空之力。故云般若力也。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者。觀空是實智也。涉有是權智也。涉有未始迷空故常處有而不染下。覆疏前兩義也。未始者初未曾也。菩薩涉有未曾迷空。以常知法是空。故能處在生死。不生染著。釋前不染塵累般若力也。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者。菩薩涉有不生疲厭。而能觀空也。對前言涉有不迷空。此言觀空不厭有也。以觀空不厭有。所以觀空不即取證也。是為一念之力權慧具矣者。涉有不迷空。權中有實。觀空不厭有。則實中有權。初言一念之力權慧具者。則是權中有實也。后言一念之力權慧具者。則是實中有權也。好思下。審思則見也

泥洹盡諦者直結盡而已下 第四明泥洹盡諦宗。為涅槃無名論之宗本也。盡諦即滅諦。四諦之中涅槃即第三諦也。涅槃經第二十三卷云。善男子。涅槃之體。無有住處。真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今取此語。明涅槃之宗本也。無復別有一盡處者。盡本盡于結。結盡無別盡。如此無別盡。是謂常樂我凈大涅槃也

物不遷論

此下四論第二章明教也。四論四章。即明四教。第一物不遷論。明有申俗諦教。第二不真空論。明空申真諦教。第三般若論。明因申般若教。第四涅槃論。明果申涅槃教。明此四法。申彼四教。釋迦一化理斯盡矣。今言物不遷論者。莊子外篇達生章云。凡有貌像聲色者皆物也。公孫龍子名實論云。天與地其所產焉物也。毛長詩傳云。遷徙也。人謂物皆遷徙。變易無常。今明物本不遷。當世各有言。雖反常義仍合道。故云物不遷論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天全县| 溆浦县| 富阳市| 孝昌县| 武平县| 仲巴县| 昭觉县| 禄丰县| 开远市| 惠州市| 宁强县| 扎鲁特旗| 吉木萨尔县| 宝应县| 柳河县| 深州市| 剑川县| 泰和县| 湖州市| 淮阳县| 洛浦县| 临邑县| 榆树市| 宜章县| 闽侯县| 黔西| 资溪县| 佳木斯市| 丰原市| 介休市| 邵阳县| 深水埗区| 土默特左旗| 凤庆县| 剑川县| 山丹县| 房山区| 苏州市| 即墨市| 六枝特区|